引起「小頭症」的寨卡病毒是什麼?它會毀掉巴西奧運會嗎?

2021-01-14 果殼網

最近,一種名叫寨卡病毒(Zika virus)的新型傳染病逐漸進入了人們的視野。據新聞報導,去年10月至今年1月,僅巴西一國就出現了約4000例新生兒小頭症病例,而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寨卡病毒正是導致這種小頭嬰兒的罪魁禍首。疫情的出現,也讓很多人擔憂起了即將到來的裡約奧運會。寨卡病毒是什麼?我們需要擔心嗎?


1、寨卡病毒(Zika virus)是一種主要通過蚊蟲叮咬傳播的病原體。

2、感染寨卡病毒,對大多數人而言並不會導致嚴重後果。

3、不過,懷孕女性感染可能會導致嬰兒發育異常,造成小頭症。這是造成擔憂最主要的原因。

4、目前沒有針對性的藥物和疫苗,滅蚊防叮咬是最重要的防護措施。

 



寨卡病毒(Zika virus)屬於黃病毒科,這個科裡包括好幾種對人類健康有嚴重威脅的病毒,比如黃熱病毒、登革病毒和C型肝炎病毒

相比這三種病毒,寨卡病毒的名氣小了很多,不過它其實也不是新面孔了。這種病毒1947年時首次被從烏幹達寨卡森林的恆河猴體內分離出來,第一例人類感染病例發現於1968年的奈及利亞。在2007年以前,世界上只有非洲和亞洲出現過散發病例。而後來,感染者又將病毒帶到了更多地區。在2007年和2013年,密克羅尼西亞聯邦的雅浦島和法屬玻里尼西亞發生過兩次較大規模的暴發,其中2007年在雅浦島暴發的疫情中,當地3歲以上的人群中約有73%受到感染。近年來,在東南亞和西太平洋地區也時常出現散發病例。



寨卡病毒主要通過埃及伊蚊(Aedes aegypti )和白紋伊蚊(Aedes albopictus)叮咬傳播,此類蚊子同時也是登革熱和切昆貢亞熱傳播媒介。有研究報導說寨卡病毒也可以通過母嬰途徑傳播,包括胎兒宮內感染或者在娩出過程中受到感染。有報導說在乳汁中可以檢測到寨卡病毒的核酸,不過目前還沒有發現哺乳傳播寨卡病毒的病例。所以,即便是在疫區,仍應鼓勵母親進行母乳餵養。另外,寨卡病毒也可能通過輸血,性行為或者實驗室意外暴露等途徑傳播,目前在美國就發現了一例性傳播感染病例。

和登革熱等蟲媒疾病一樣,寨卡病毒感染的地域性比較明顯,它主要出現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

埃及伊蚊(Aedes aegypti )。圖片來自:wikipedia



感染寨卡病毒後約有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的人發病,主要的症狀是發熱,皮疹,關節痛和結膜炎。病人出現的這些症狀並不嚴重,一般持續數天到一個星期就會痊癒。很少有嚴重到需要住院治療的病例出現,死亡病例就更少了。

不過,孕婦受到寨卡病毒感染的時候問題就比較大了。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巴西東北部出現了大量的小頭嬰兒,發病率顯著高於以往(約為20000名活產兒中出現1例),這讓當地的衛生部門乃至世界衛生組織都感到極為不安。科學家們調查發現,這些小頭症很有可能就與寨卡病毒感染有關。並且,如果孕婦在妊娠早期(懷孕的前三個月內)受到寨卡病毒感染,則嬰兒出現小頭症的風險最大。目前,進一步的確認研究還在進行中。

出於對小頭症的擔憂,很多出現疫情的國家都提出暫緩懷孕的倡議。據新聞報導,哥倫比亞、牙買加和薩爾瓦多都建議本國女性推遲懷孕計劃,而薩爾瓦多政府甚至建議女性2018年前都不要懷孕。



小頭症是一種嬰兒先天發育異常,導致小頭症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遺傳變異,孕期受到特定病毒感染、使用藥物、攝入酒精和接觸毒性物質等。患有小頭症的嬰兒有可能智力和其他發育正常,但也有可能出現輕微殘疾甚至死亡。對於小頭症,目前還沒有什麼有效的治療手段。

一個出生在巴西的小頭嬰兒。圖片來自:AP Photo/Felipe Dana



目前還沒有治療寨卡病毒感染的特效藥。不過,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寨卡病毒感染後的症狀也並不嚴重。對症治療是目前常規的做法,比如使用解熱止痛藥,多休息、多喝水。

目前也還沒有預防寨卡病毒的疫苗。不過,對於這類蟲媒病毒,滅蚊和防叮咬是兩個通用的預防方法。使用滅蚊驅蚊劑,使用蚊帳和穿長袖長褲等方法都能起到不錯的效果。

另外,蚊子常在水容器,小水窪,池塘等地方滋生。所以,清除蚊子滋生環境也是降低蚊子數量的好方法。



傳播病毒的蚊子本身沒有那麼強的活動能力,但現在國際旅行這麼普遍,因此理論上說,任何一個存在寨卡病毒傳播媒介的國家或地區都有可能受到威脅,這一點確實需要警惕。比如,一個感染者到達旅行目的地之後,就可能通過「人類-蚊子-人類」的模式將寨卡病毒散播開來。

去年5月份,世界衛生組織首次通報巴西出現寨卡病毒地方性局部傳播病例。而到了12月份,當地的衛生部門估計巴西一共出現了44萬至130萬寨卡病毒感染疑似病例。截至2016年1月20日,波多黎各等20個美洲國家或地區向泛美衛生組織上報寨卡病毒感染病例,美國也已出現了首個本土感染病例。目前,國內還沒有寨卡病毒感染的病例報告。

由於寨卡病毒在美洲多個國家肆虐,並且有可能繼續蔓延,世界衛生組織已經把寨卡病毒暴發列為「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而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近期也發布了二級旅行健康警告——加強預防措施(Alert Level 2, Practice Enhanced Precautions)。



目前世界衛生組織還沒有給出任何旅行限制的建議,不過如果你有前往這些地區的計劃,一定要密切關注疫情動向,並做好防蚊準備

對於孕婦或者近期準備懷孕的人來說,仍應謹慎前往疫區。對於近期已經去過疫區的孕婦,需要在疾控部門的安排下進行寨卡病毒檢測以及時刻監測身體是否出現疑似症狀。對於正處在疫區的孕婦,則要採取嚴格的措施以防止被蚊子叮咬。

懷孕或計劃懷孕的女性需要更嚴格的防護。圖片來自:shutterstock



即將舉辦奧運會的裡約屬於熱帶草原氣候,即便是在南半球的8月份,氣溫也能達到20攝氏度以上,這仍是適合蚊子活動的溫度。同時,除了蚊子叮咬,寨卡病毒還可以通過性途徑和血液途徑直接人際傳播。由此看來,這一次奧運會確實會面臨不小的公共衛生壓力。

多個暴發疫情的國家都已經開展大規模滅蚊運動,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遏制疫情的進一步擴大。為了應對疫情,巴西派出了20多萬名軍人在全國範圍內展開行動。裡約熱內盧市政府也已發布聲明稱,將派遣專業團隊在奧運會期間進駐比賽場館進行滅蚊,以保證奧運相關人員不被寨卡病毒感染。

目前,裡約奧組委認為寨卡病毒不會對賽事造成明顯影響,不過他們依然提醒運動員及訪客應注意關窗並使用驅蚊劑。至於具體的疫情發展,我們還要關注後續的報導。(編輯:窗敲雨)




相關焦點

  • 寨卡病毒是個什麼鬼?孕婦感染會導致胎兒小頭症嗎
    通過這些方式,可以有效地預防蚊蟲叮咬,就可以防止感染寨卡病毒。   4   孕婦感染會導致   胎兒小頭症嗎?   倪大新:新生兒或者胎兒頭顱的發育大小和正常兒童比較相差兩個標準差以上,明顯小的話,醫學上就說他患有小頭症。
  • 不僅是小頭症,寨卡病毒還引發青光眼
    科技日報北京12月1日電 (記者房琳琳)據《每日科學》官網1日報導,巴西研究人員與耶魯公共衛生學院的聯合研究小組稱,寨卡病毒能引起妊娠期感染該病毒嬰兒罹患青光眼疾病,相關論文發表在《眼科學》雜誌上。  懷孕期間感染寨卡病毒會導致中樞神經系統的出生缺陷如小頭症等疾病。
  • 新聞分析:為何仍無法確認寨卡病毒與小頭症關係
    新華社倫敦2月9日電新聞分析:為何仍無法確認寨卡病毒與小頭症關係  新華社記者張家偉  寨卡病毒在南美大規模傳播,受影響較大的巴西等國還被密集出現的新生兒小頭症病例困擾,兩者的潛在關係看起來已很明顯,但對研究人員來說,要完全確認兩者關係還有很多謎題需要解答。目前看來,這一過程面臨不小挑戰。
  • 認識寨卡病毒: 發熱 皮疹 小頭症
    季節交替加上寨卡病毒可通過性接觸傳播,「全球感染寨卡病毒並出現相關併發症的人數可能顯著增加」。去年以來,寨卡病毒在巴西等美洲國家持續肆虐。當地的新生兒小頭症病例和其他出生缺陷顯著增多,世衛組織在今年2月將這場疫情認定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 寨卡導致小頭症 寨卡危害比想像的可怕
    寨卡病毒有多可怕?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已經得出結論,認為寨卡是引起新生兒小頭症以及其他嬰兒腦部嚴重缺陷的病源。關於寨卡病毒,我們現在觀察到的遠比最初以為的要可怕得多。面對寨卡,科學界剛剛贏得了一場戰役,然而整個戰爭卻還遠遠沒有結束。
  • 美國已經確認小頭症由寨卡病毒引起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13日報告說,研究人員「使用既定科學標準認真評估現有證據」後得出結論:寨卡病毒是導致小頭症和其他幾種胎兒出生缺陷的原因。
  • 幹細胞研究揭示寨卡病毒如何引發小頭症
    新華社柏林2月20日電 近年來,巴西等美洲國家頻發新生兒小頭症。科學界已證實寨卡病毒感染與小頭症發病存在關聯,卻不清楚病毒怎樣影響胎兒腦部發育。德國研究人員日前表示,他們已經找到寨卡病毒導致小頭症的科學證據。
  • 寨卡病毒的潛伏期多久有幾天?寨卡病毒會死人嗎?
    一、感染上寨卡病毒後會出現什麼症狀  只有約20%的寨卡病毒感染者發病,且多數臨床症狀輕微,死亡病例罕見。主要有四類臨床表現:  (1)發熱。多為中低熱,體溫在37.5度-38.5度之間。  (2)皮疹。多為斑丘疹,在丘疹周圍伴有皮膚發紅的底盤。  (3)關節痛。主要是手、足等小關節。  (4)非化膿性結膜炎。
  • 中國科學家破解寨卡病毒引發小頭症之謎
    為什麼寨卡病毒會引發嚴重的小頭症?中國科學家28日說,一個胺基酸位點上的突變導致寨卡病毒的毒性顯著增加,進而引發小頭症。中國軍事醫學研究院秦成峰團隊聯合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許執恆團隊等共同完成了這項研究,論文發表在新一期美國《科學》雜誌上。
  • 中國發現首個輸入性寨卡病例!胎兒感染可能會得可怕的小頭症...
    ▲當地時間1月26日,巴西的一名小頭症患兒。專家表示,寨卡病毒與巴西新生兒小頭症病例增加有關係。國家衛生計生委9日通報,我國確診一例輸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9日,國家衛計委組織的專家組根據患者流行病學史、臨床表現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對患者標本覆核檢測結果,確診該病例為我國首例輸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目前,患者仍在贛縣人民醫院接受隔離治療,體溫正常、皮疹消退,病情已明顯好轉。(新華社)它是由寨卡病毒引起的一種病毒性疾病,主要通過蚊子叮咬傳播。
  • 戰疫:觀察與鏡鑑|寨卡疫情倒逼巴西改善公共衛生
    暴發:小頭症數量猛增早在2014年8月,巴西東北部城市納塔爾的醫護人員便開始調查一種病症為出現粉紅色扁平皮疹、眼充血、發燒、關節疼痛和頭痛的疾病。儘管其症狀類似於登革熱,但檢測結果表明這既不是登革熱,也不是另一種蟲媒傳染病基孔肯雅熱。
  • 【警惕】新生兒小頭症病毒正在20多國蔓延!(附預防貼士)
    感染寨卡病毒後,多數患者沒有任何症狀,只有20%的患者出現輕微症狀,如發熱、頭痛、皮疹、眼睛泛紅等,甚至有些感染者都不知道自己曾被感染過。這種病不傳染,也很少致命,一般一周內症狀即可消失,愈後良好。然而,寨卡病毒最可怕之處在於,它可能是新生兒小頭症的罪魁禍首。該病毒會干擾胎兒神經系統發育,導致胎兒流產、新生兒小頭畸形甚至死亡。
  • 關於寨卡病毒你必須知道的:有什麼症狀臨床表現(圖)
    非洲伊波拉疫情還沒有完全結束,美洲又出現一種蚊媒病毒——寨卡病毒傳播疾病的暴發流行。2015年5月以來,巴西發生了大規模寨卡病毒感染疫情。據世界衛生組織1月底統計,美洲、非洲等已有30多個國家和地區報告出現寨卡病毒傳播,蔓延迅速。  寨卡病毒只能通過蚊蟲傳播嗎?感染後病情嚴重嗎?是否無藥可治?會導致新生兒小頭畸形症嗎?寨卡病毒會不會影響中國?
  • 寨卡病毒感染導致小頭症分子機制解開
    寨卡病毒感染導致小頭症分子機制解開2017-10-12 09:53 來源: 科技日報 寨卡病毒感染導致新生兒小頭畸形的發病率急劇上升,因而被世界衛生組織宣布為「全球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11日,記者從軍事醫學研究院獲悉,該院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秦成峰團隊聯合中科院遺傳發育所等單位科研人員協同攻關,在國際上首次闡明寨卡病毒毒力增強的分子機制。研究發現了一個位於寨卡病毒prM蛋白中的關鍵位點,單個胺基酸突變即可顯著增強寨卡病毒的神經毒力,從病毒層面揭示了寨卡病毒感染導致小頭畸形的分子機制。該研究成果近日在線發表於國際著名學術期刊《科學》上。
  • 未現寨卡「小頭症」嬰兒也可能患腦疾
    一項對獼猴的研究發現,寨卡病毒導致的胎兒腦損傷可能在孕期無法被發現,感染孕婦誕下的新生兒即便未出現典型的小頭症,也可能存在嚴重腦損傷。  美國合眾國際社5日報導,位於西雅圖的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研究人員監測在懷孕方面近似於人類的獼猴。母猴孕期感染寨卡病毒,5隻獼猴胎兒每周接受超聲波檢查。
  • 轉基因蚊子致小頭症? 世衛批駁小頭症四大謠言
    新華社發  沒有證據顯示孕婦接種疫苗導致新生兒小頭症  隨著寨卡病毒在美洲肆虐和小頭症病例數量增多,相關的一些謠言也傳得沸沸揚揚。對此,世界衛生組織19日發布公報,批駁了有關小頭症的四大謠言。  據新華社  ■相關新聞  美巴研究寨卡是否導致小頭症  據新華社電 美國公共健康部門一名高級官員19日說,美國和巴西將聯合研究寨卡病毒與新生兒小頭症是否有關聯,可能最晚於5月得出結論。
  • 寨卡之痛?鏡頭下的「小頭娃娃」(組圖)
    新華網北京2月6日電 2015年起,寨卡病毒在美洲迅速蔓延,該地區已有25個國家報告發現該病毒。與此同時,巴西東北部作為病毒重災區,新生兒群體中小頭症病例激增。   巴西衛生部發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自寨卡病毒在巴西引發大規模疫情以來,巴西截至1月30日共報告4783例新生兒小頭症疑似病例,其中確診404例。
  • 三抗體組合有望預防寨卡感染 預防胎兒小頭症
    新華社華盛頓10月4日電(記者林小春)美國研究人員4日說,一種三抗體組合或許能幫助孕婦抑制寨卡病毒,預防胎兒出現小頭症。同日,一個國際研究小組宣布,他們研製的新型DNA(脫氧核糖核酸)寨卡疫苗的安全性與療效在臨床試驗中得到了初步證實。
  • 中國科學家揭示寨卡病毒引發小頭畸形之謎
    中新社北京10月1日電 (記者 張素)在全球率先證實寨卡病毒是導致小頭畸形直接原因的中國科學家們,最新揭示寨卡病毒快速演化之謎。記者1日從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獲悉,該所許執恆研究組與軍事醫學研究院秦成峰課題組共同完成這項研究。
  • 巴西新生兒小頭症確診數突破800例
    新華社裡約熱內盧3月16日電(記者劉隆)巴西衛生部16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巴西新生兒小頭症病例的確診數量達到863例,相比一周前激增118例。巴西自去年10月啟動關於小頭症病例的登記調查制度以來,截至本月12日,全國共報告6480例新生兒小頭症疑似病例,其中排除1349例,確診863例,另外4268例仍在檢測中。其中在孕期或產後因小頭症或中樞神經系統其他變化導致的死亡報告數達182例。 確診病例中,97例的檢測結果被確認與寨卡病毒存在直接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