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蜂人要改變蜂群管理技術,來應對季節變化,才能養好蜜蜂

2020-12-14 閩南蜂哥

春季蜜蜂大肆發展,誰也阻止不了它們的發展步伐。夏季蜜蜂避暑休整,養蜂人也無法控制蜂量的銳減。秋季蜜蜂只為儲備蜂糧而忙碌,即使蜂量在增長,也是為了未來做準備。冬季蜜蜂休養生息,雖然蜂量逐步減少,但是存活下來的蜜蜂,將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這就是蜜蜂起起落落的一年四季,養蜂人應該遵循這樣的自然規律,適時改變蜂群的管理技術。

冬末早春,蜂群管理技術的改變

嚴寒漸漸退去,白天的溫度已經達到蜜蜂外出採集的最低限度,此時,外界已經有零星的粉蜜源陸續開放。這就是養蜂人,蜂群管理技術改變的關鍵時刻。選擇天氣晴朗,氣溫高的中午時間,打開蜂箱全面進行蜂群的檢查,順便清理和消毒蜂箱,然後撤出老舊空脾,準備進行春繁工作。

冬末早春時節,氣候不穩定,常常有倒春寒的襲擊,再加上蜜蜂春繁,子脾圈幼蟲變多,保溫變得更重要,所以不能過早地撤掉保溫物,要保持蜂箱內部的保溫條件,保持蜂多餘脾。

正夏時節,蜂群管理技術的改變

經過春季的大肆發展,蜂群有了,蜜蜂也多了,蜂蜜也收穫了,這個時候也就要進入正夏時節了。正夏時節,太陽大,氣溫高,氣候悶熱,是病蟲害高發期,同時外界粉蜜源植物逐漸減少,所以養蜂人要及時改變蜂群管理技術,以防曬、降溫、通風為主,有條件的養蜂場,還應該設立活水餵水器。蜂群內部保持蜂脾相稱,同時減少開箱檢查蜂群,改用箱外觀察蜜蜂的方式來管理蜂群。

夏末初秋,蜂群管理技術的改變

高溫天氣逐漸消退後,外界粉蜜源植物開始綻放時,這又是養蜂人改變蜂群管理技術的一個關鍵時刻。此時,養蜂人應該多開箱檢查蜂群,注意觀察蜂群的繁殖情況,同時還要清理和消毒蜂箱。南方地區可以進行秋繁工作,順便治理蜂病和巢蟲問題,為接下來蜂群採收蜂蜜做準備。

正冬時節,蜂群管理技術的改變

我國地大物博,南北方氣候差異大。在南方地區,冬天還可以採收冬蜜,只有在一年之中最寒冷的時候,才需要進行短暫的越冬時間。所以南方暖冬地區的養蜂人,應該採用發展蜂群加採收冬蜜的技術來管理蜂群,最後在全年溫度最低的時候,進行全面保溫工作,包括餵足蜂群,讓蜂群進入短暫的越冬期。

在北方寒冬地區的養蜂人,冬天最主要的蜂群管理技術是,培養越冬蜂。因為寒冬地區,氣溫低,氣候寒冷,越冬時間長,所以養蜂人必須在寒冷到來之前,進行大量的繁殖越冬蜂,然後進入寒冬後,一次性餵足蜂群,然後封閉蜂箱,讓蜜蜂直接進入長時間的越冬期。

四季變化對蜂群的影響非常大,自然界的蜜蜂會靠遷移,來抵禦和躲避氣候變化所帶來的影響和傷害,而人工養殖的蜜蜂,只能靠養蜂人改變蜂群管理技術,來減輕四季變化對蜂群的影響和傷害。

#三農#

相關焦點

  • 蜜蜂越冬期間,養蜂人還能檢查蜂群嗎?聽聽養蜂專家怎麼說
    氣溫大降寒冬來臨,養蜂人聊得最多的話題,便是蜂群越冬的事情,特別是關於蜂群內部儲存多少蜂蜜,才能讓蜜蜂安全越過冬天的問題。這樣的問題,沒有一個標準答案,因為每一群蜜蜂的群勢,所處的環境,居住的蜂箱,培育的子脾等等都不相同,食物的消耗自然也就不同。
  • 蜂箱「巢門」管理技術,養蜂人你學過嗎?這是一項被遺漏的技術
    巢門的管理對人工養殖的蜂群來說特別重要,可惜好多養蜂人卻不了解巢門的管理技術,甚至忽略了這一項技術,直接憑著自己的感覺來開大巢門或者縮小巢門。蜂箱巢門管理技術蜂箱巢門管理技術可分為三方面:第一方面是巢門方向、第二方面是巢門開關、第三方面是巢門縮放,這三方面巢門管理技術,要配合氣候變化和具體情況來進行相應的變換,切不可隨意變換和調節。
  • 農村俗語「餵蜂太陽落,蜂群不會盜」,是什麼意思?養蜂人看看!
    眾所周知,蜜蜂養殖是農村常見的養殖項目,是農民朋友增加收入的一個好途徑。不過,要想養好蜜蜂,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可說是一個「技術活」。而在養蜂過程中,則有著許多農村俗語來指導養蜂人的蜜蜂養殖工作,如「餵蜂太陽落,蜂群不會盜」,對養蜂工作,就有著很好的指導意義。
  • 蜜蜂不餵糖水越冬技術,操作簡單又實用,業餘養蜂人的新養法
    最近蜂友們問得最多的問題,便是蜂群如何越冬。在專業的養蜂技術裡,蜂群越冬就是餵養和保溫。保溫這一點自然不用多說,天氣寒冷了,人都要多穿一件衣服,蜂箱當然要做適當的保溫。餵養這一點,真的有必要嗎?其實閩南蜂哥已經好多年沒有越冬餵養蜜蜂了,因為閩南蜂哥採用了,蜜蜂不餵糖水越冬技術。
  • 蜜蜂一年四季怎麼管理?要把蜜蜂養好,蜜蜂才能為養蜂人帶來效益
    養殖蜜蜂需要有一套管理辦法,才能把蜜蜂養的好。因為各地的溫度以及花粉蜜源都不一樣,所以管理蜜蜂的方法也不同,小編今天這篇文章就分享一下,在小編這個地方的大致管理方法。從春天開始說起,小編這裡以採春蜜為主。
  • 野外收捕蜜蜂技術3,不出勤的原因,如何讓收回來的蜂群安心住下
    越來越都新養蜂人,養蜂技術不怎樣,但是野外找蜂技術和收蜂技術,倒是練了一手,不過再好的找蜂技術和收蜂技術,不懂得如何使蜂群住下,一切都是白費功夫。經常有蜂友問閩南蜂哥:"野外收回來的蜜蜂只結團,為什麼不外出勤採集呢?
  • 蜂群箱外觀察的4個小技巧,減輕養蜂人飼養管理蜂群
    養蜂人在管理蜂群的時候,當飼養蜂群數量較多,這時蜂群箱外觀察的方法很重要,提高養蜂人檢查蜂群的效率,通過觀察蜂巢門口工蜂的表現,判斷蜂群內的變化,幫助蜂群繁殖發展。同時,養蜂人在飼養蜂群的過程中,這觀察蜂群的這4個小技巧很實用,助力養蜂人檢查蜂群。
  • 福建養蜂人養中蜂,是蜜源植物主要,還是養蜂技術主要呢?
    養中蜂相對來說,技術要比花源重要一點,但是花源也很重要。主要是中蜂善於採集零星的蜜源植物,一般農村都有很雜花雜草,如果再加上一兩個大蜜源植物,這樣的花源,就能養殖好中蜂。其實很多人認為花源比技術主要,這只是針對野生中蜂或者土養中蜂,這種養蜂方式,根本不能算人工養殖蜜蜂。真正意義上的人工養殖蜜蜂,還是採用現代活框方式,通過養蜂技術,人為幹預而改變蜂群,使蜂群發現更好,產蜜更多。
  • 淺談蜜蜂生物學特性,如何利用其與飼養管理的關係,優化養蜂技術
    蜂舞是一種獨特的存在,成員之間可以通過蜂舞來傳達一些重要信息,比如:敵襲、蜜源為止等等;而化學信息素則更為特殊,化學信息素是蜜蜂分泌的一種化學成分,可以通過空氣或接觸傳播,比如蜂王可以通過信息素維持蜂群的正常秩序。其實,蜜蜂的這些生物學特性與其飼養方法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通過這些聯繫,我們可以摸索出更加合理的蜜蜂養殖技術。
  • 養蜂人向蜜蜂蜂學習的,不只是養殖技術,還有家庭的和美之道
    前文說養蜂新手要學習養殖技術,最好的辦法是結合書籍,網絡和蜂友的交流,養上幾群,邊實踐邊學習。要想養好蜂,先要根蜜蜂學習,多觀察,多思考,才能最終在中蜂養殖業登堂入室。勤勞的小蜜蜂只是養蜂人要跟蜜蜂學習的,不僅僅是養殖技術。
  • 養蜂人只養1群蜜蜂,如何更換蜂王呢?
    新手養蜂人剛開始養蜜蜂,蜂群數量少,甚至只有一群蜜蜂,所以許多養蜂技術都用不上。比如人工育王技術,只有一群蜜蜂想要使用人工育王技術,確實非常不合適,也沒必要,那蜜蜂怎麼換王呢?其實方法還是有的,接下來我們就來分析一下。
  • 蜜蜂綁脾過箱技術,還有這些講究,專家遷移蜂群還真不一樣
    自從20世紀70年代,活框養蜂技術傳入我國以後,大量傳統土養中華蜜蜂的養蜂人,改用了活框養蜂技術。最初採用活框養蜂技術的養蜂場,沒有中華蜜蜂的框脾,只能採用綁脾過箱的方法,來進行蜂群的遷移。由於中華蜜蜂天生具有愛飛逃的習性,所以經常綁脾過箱以後,蜂群第二天就飛逃。
  • 定點養殖中蜂,都需要一些什麼方面的管理技術呢?如何養殖呢?
    民間農戶家的土養中蜂一般正常的情況下,過完了冬天,蜂群開始復壯,等到了春分季節,自然分蜂的旺季,就會有自然蜂群來入駐做巢,等到大蜜源過去之後,便可以取蜜打蜜。就是要想清楚自己養中蜂的最終目的,是以賣蜂群為主,還是賣蜂蜜為主,還是兩者相輔相成。只有明確了,在實際的管理操作過程中,才會更加的具有目的性,有定向選擇性的養殖管理。
  • 開箱檢查蜂群,溫順的蜂群變得不安,蜜蜂老是想蜇人的原因!
    一箱溫順的蜂群,蜂群變得不再溫順,開箱檢查蜂群的時候,蜜蜂總是箱飛出來蜇人,養蜂人在打開蜂箱的時候,蜜蜂集體出現「振動翅膀」的現象,少數工蜂會直接飛向養蜂人的身上,當養蜂人提出蜂群內蜂巢脾進行檢查工作的時候,蜂群開始變得煩躁不安,蜂巢脾上的工蜂開始逐漸飛出蜂群,越來越多的工蜂開始飛向養蜂人的身上
  • 中蜂過箱管理技術,這5點操作,讓養蜂人明明白白
    中蜂過箱管理技術是指:養蜂人給土養的蜜蜂或者野外收回來的蜜蜂,過寄到活框箱子裡的短期內管理。這一段時期的管理,關係到蜂群能否安心住下來,還有蜂群後期發展的速度,所以養蜂人要特別注意,蜂群過箱後的這5點操作,蜂群餵養、防盜蜂控制、箱外觀察、開箱檢查、巢脾整理。
  • 蜂箱是蜜蜂的家,需要設計透氣窗嗎?養蜂人這樣製作
    大多數養蜂人的動手能力都比較強,像是製作一些養蜂工具,都能夠自己動手製作。剛開始養蜜蜂,蜂箱是最主要的投資,所以許多新手養蜂人會選擇自己製作。那麼製作蜂箱要注意什麼呢?需要開透氣孔嗎?答案是肯定的,那要如何開透氣孔呢?接下來我們就來講一講蜂箱。
  • 蜜蜂春季繁殖,取蜜和分蜂哪個更重要?養蜂人講了實話
    關於蜜蜂春繁季節是先分蜂還是先取蜜的問題,其實從蜜蜂春繁的角度來說,不管是中蜂還是意蜂,春繁與取蜜和分蜂之間的關係,主要根據我們當地養殖蜜蜂的具體情況來看,當地的不同環境,對於我們養殖蜜蜂來說其過程自然也不一樣,還有就是我們養殖蜜蜂的專業程度。
  • 中華蜜蜂如何抵禦馬蜂的進攻呢,養蜂人又能做什麼來幫助蜜蜂呢
    現在正值馬蜂的季節,大量的馬蜂出巢獵食蜜蜂,使本來就進入衰退期的蜂群損失更慘重,在野外蜜蜂遭受馬蜂的擊攻是避免不了的,但是有的馬蜂進入蜂場攻擊蜂群那就危險了,輕則損兵折將重則整群飛逃。對於馬蜂的進攻養蜂人有計可施嗎?蜜蜂又能抵禦住什麼程度的進攻呢?
  • 野外捕捉蜜蜂真有趣,但是捕到沒有蜂王的蜂群,要怎麼辦呢?
    喜歡養蜜蜂的業餘養蜂人,特別喜歡野外搜捕野蜂。野外搜捕野蜂,是一件具有挑戰意義的事,也是一件讓人又驚又喜的事。在捕捉野蜂時,常常會遇到一些難於一挖開的洞穴,只能放棄蜂脾和蜂蜜,但是可以用煙將蜂群逼出洞穴。其實像這種無法挖開的洞穴,用煙攻也不一定可以完全將蜂群逼出來。
  • 養蜂人為什麼要給蜜蜂餵糖水?答案不是你想的那樣!
    蜂蜜本來就是蜜蜂的糧食,很多人都認為,蜜蜂是不用餵糖水的,因為蜜蜂自己會採花蜜回來釀造蜂蜜。但事實卻不是這樣,在特定的時期,是需要人工補給的。為什麼?有人說,養蜂人取少一點蜂蜜唄,不就可以留著蜜蜂自己吃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