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丙醇徵稅超254%!中國反傾銷調查首次認定美國存在非市場狀況

2020-12-15 新浪財經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7月17日,商務部發布2020年第25號公告,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正丙醇反傾銷調查做出初步裁定。商務部認定,原產於美國的進口正丙醇存在傾銷,國內正丙醇產業受到了實質損害,且傾銷與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係。美國公司的反傾銷稅率為254.4%-267.4%。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案中,商務部首次認定美國的石油、天然氣、煤炭、電力、乙烯、合成氣、氫氣等市場存在非市場狀況。非市場狀況的存在導致美國正丙醇的原材料價格扭曲。因此,在確定美國正丙醇的正常價值時,需要對其原材料成本進行調整。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關於原產於美國的進口正丙醇反傾銷調查的初步裁定》,本案申請人主張,美國存在導致被調查產品及同類產品生產成本扭曲的非市場狀況,美國市場同類產品的價格不能作為公平比較的基礎。

具體非市場狀況包括:(1)美國政府從國家安全戰略的高度制定能源產業政策;(2)美國的能源產業政策刺激了石油和天然氣的生產;(3)美國的能源產業政策刺激了頁巖氣的生產;(4)長期出口管制扭曲了美國的石油和天然氣市場;(5)美國的石油和天然氣行業獲得了大量政府補貼;(6)美國的煤炭行業獲得了大量政府補貼;(7)美國的乙烯、合成氣和氫氣的價格受到扭曲;(8)政府補貼導致美國的電價扭曲;(9)美國的被調查產品及同類產品生產企業具有操縱被調查產品及同類產品和乙烯價格的能力;(10)長期的政府財政扶持系統性地扭曲了美國的化工產品市場。

初裁指出,以上十個因素綜合作用於美國的被調查產品同類產品市場,導致被調查產品同類產品的生產成本和價格被非市場因素扭曲。

基於上述原因,申請人請求調查機關對影響美國市場被調查產品同類產品價格可比性的非市場狀況進行調查,並在確定同類產品的正常價值時做出相應調整,以排除非市場因素對同類產品的成本和價格的影響。

初裁公告連結:http://gpj.mofcom.gov.cn/article/cs/202007/20200702983873.shtml

值得注意的,近年來美國在多起對華產品反傾銷調查中,藉口不承認中國 「市場經濟地位」,對華產品頻頻使用「替代國」做法,並在選擇「替代國」時「就高不就低」,明顯提高了反傾銷的裁決稅率。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入世議定書籤訂時,其中第15條指出,在入世最初的15年中,由於一些國家不認可中國出具的成本數據,世貿組織其他成員國在判斷中國是否傾銷以及計算傾銷幅度時,可以採用替代國的辦法作為成本依據。但明確要求在中國加入世貿組織15年後,即2016年12月11日終止這一做法。

然而,美方無視《中國加入議定書》第15條到期的規定,依然堅持其錯誤做法,在自中國進口產品反傾銷調查中繼續使用「替代國」方法,違反其在世貿規則下的義務。中國已向WTO起訴美國在反傾銷過程中的「替代國」做法。

(作者:夏旭田 編輯:耿雁冰)

相關焦點

  • 商務部對美國輸華正丙醇實施反傾銷措施!
    一、企業動態萬華化學市值破2000億7月20日,萬華化學漲幅超過5%,報收於65.3元/股,截至收盤,其市值達2050.25億元,成為山東首家市值超2000億元的上市企業。PPG、加多寶和加多寶的飲料罐生產商開展密切合作,選定並測試了符合國內外食品接觸用包裝材料相關法規和標準要求的塗料解決方案,國家食品接觸材料檢測重點實驗室(常州)評估測試證實,PPG Innovel內噴塗料和易開蓋塗料均符合中國、歐盟、日本以及美國的食品接觸材料法規要求。
  • 商務部作出裁決,7月18日開始,向美國該商品徵收254%反傾銷稅
    美國長期以來依仗其超級大國的實力,不斷地指責他國產業存在非市場狀態,可是事實卻是,美國自己的產業一直存在非市場狀態,而且為了獲取利益甚至是採用不正當競爭的方式,美國真可謂是為了達到目的無所不用其極。美國正丙醇存在傾銷正丙醇主要是應用於油漆、清潔劑、塗料等多個領域的一種化工產品,而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國內對正丙醇的需求量不斷增加。而在去年7月份的時候,中國開始懷疑美國進口的正丙醇存在傾銷的現象,所以,對其進行了調查。
  • 商務部初步裁定美國的進口正丙醇存在傾銷
    2020年7月18日起,商務部初步裁定,原產於美國的進口正丙醇存在傾銷,國內正丙醇產業受到了實質損害,而且傾銷與實質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係,並決定對涉案產品實施保證金形式的臨時反傾銷措施。進口經營者在進口上述產品時,應依據裁定所確定的各公司的傾銷幅度254.4%—267.4%向海關提供相應的保證金。正丙醇主要用途是大量用於食品包裝生產以及作為食品包裝的印刷油墨溶劑,醋酸正丙酯還是新能源汽車鋰電池電解液的重要組分。
  • 商務部再一次出手,對美國一項商品發起反傾銷調查,8月3日起執行
    在多次無故制裁別國商品之後,美國商品也存在多種違法現象,但美國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對違法行為隻字不提,但我國並不慣著這種行徑。反傾銷稅對出口商及商品造成的影響眾所周知,反傾銷稅一旦被認定徵收,那麼不僅對出口商造成的影響巨大,其商品也會受到影響,一旦商品被徵收反傾銷稅,其自身價格在進入市場之後會大幅度提高,但價格昂貴,就會影響在市場中的銷售總額,因此就會對出口商造成巨大損失。
  • 正丙醇市場值得期待
    今年以來,國內正丙醇市場一路高歌猛進,尤其是進入三季度,價格漲至1.25萬元(噸價,下同),創下近幾年新高。據化工在線統計,目前華東地區正丙醇均價在1.18萬元的高位盤整,較年初上漲1350元,漲幅13%。  在筆者看來,正丙醇價格大漲的原因主要受公共衛生事件影響以及下遊用戶以其作為異丙醇替代溶劑的需求增加所致。後期來看,隨著塗料行業環保要求的不斷提高,正丙醇有望替代正丁醇、異丙醇、醋酸酯成為塗料領域重要的一種溶劑,正丙醇市場前景可期。
  • 奉陪到底:中國商務部宣布向美國徵收254%反傾銷稅
    美國一直利用其軍事力量來實行霸權主義壓制多國,導致諸多國家的憎恨。但迫於美國強大的軍事力量,最後也只能是敢怒而不敢言。美國在中東地區唯恐天下不亂的做法,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美國不斷地幹涉他國內政,並實施軍事打擊,還美曰其名「維護和平」。
  • 商務部:對原產於美國的正丙醇進行反補貼立案調查
    、南京榮欣化工有限公司和淄博諾奧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申請人)代表國內正丙醇產業正式提交的反補貼調查申請,申請人請求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正丙醇進行反補貼調查。根據申請人提供的證據和商務部的初步審查,申請人正丙醇的合計產量在2015年、2016年、2017年和2018年均佔同期中國同類產品總產量的50%以上,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反補貼條例》第十一條和第十三條有關國內產業提出反補貼調查申請的規定。
  • 向美國看齊!避談中國市場經濟地位,歐盟發狠反傾銷
    比如在2011年歐盟「對中國玻璃纖維反傾銷案」中,傾銷幅度為9.6%,損害幅度為7.3%,最終歐盟確定反傾銷稅為7.3%。然而在廢除了「從低徵稅規則」後,如證明存在成本/價格扭曲,歐盟可以按照傾銷幅度全額的關稅進行徵收,這也是歐盟內部一些國家長期推動的,令歐盟向美國看齊的結果。
  • 商務部: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正丙醇實施臨時反補貼措施
    號【發布日期】2020-9-4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補貼條例》(以下稱《反補貼條例》)的規定,2019年7月29日,商務部(以下稱調查機關)發布2019年第35號公告,決定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正丙醇(以下稱被調查產品)進行反補貼立案調查。
  • 傾銷與反傾銷
    《反傾銷協定》的具體內容烏拉圭回合的《反傾銷協定》形成了當前國際反傾銷法的法律文本,且更具透明度和可操作性,得到世界貿易組織全體成員的承認和遵守。根據《反傾銷協定》的規定,反傾銷措施的實施必須具備三個基本條件:第一,傾銷的存在;第二,損害的存在;第三,傾銷與損害之間具有因果關係。
  • 商務部:對美國進口正丙醇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延長6個月
    商務部7月22日發布關於原產於美國的進口正丙醇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延期的兩個公告,將兩項調查期限延長6個月。在關於原產於美國的進口正丙醇反傾銷調查的延期公告中明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的規定,2019年7月23日,商務部發布2019年第32號公告,決定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正丙醇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鑑於本案情況複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第二十六條的規定,商務部決定將本案的調查期限延長6個月,即截止日期為2021年1月23日。
  • 中國宣布對美國歐盟等進口橡膠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
    商務部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的有關規定,對申請人的資格、申請調查產品的有關情況、中國同類產品的有關情況、申請調查產品對國內產業的影響、申請調查國家(地區)的有關情況等進行了審查。根據申請人提供的證據和商務部的初步審查,申請人的滷化丁基橡膠產量在2014年、2015年和2016年佔同期中國同類產品總產量的比例均超過50%,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第十一條和第十三條有關國內產業提出反傾銷調查申請的規定。申請書主張,原產於美國、歐盟和新加坡的滷化丁基橡膠以低於正常價值的價格向中國出口銷售。
  • 多方利好因素仍存 國內正丙醇市場一路上漲
    2020年第二季度以來國內正丙醇市場一路上漲,漲幅已超16%2020年春節過後,受公共衛生事件以及物流運輸等因素影響,2-3月國內正丙醇市場始終低位運行為主,下遊隨用隨採,需求一般,工廠按需生產,供給合同用戶為主。
  • 商務部:對原產於美國等進口苯酚反傾銷立案調查
    商務部宣布,自2018年3月26日起開始,對原產於美國、歐盟、韓國、日本和泰國的進口苯酚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長春化工(江蘇)有限公司、西薩化工(上海)有限公司、上海中石化三井化工有限公司、中國藍星哈爾濱石化有限公司、實友化工(揚州)有限公司和惠州忠信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稱申請人)代表國內苯酚產業正式提交的反傾銷調查申請,申請人請求對原產於美國、歐盟、韓國、日本和泰國進口苯酚進行反傾銷調查。
  • 商務部公告2004年第57號 乙醇胺反傾銷調查公告
    (三)初步裁定及公告   2004年3月25日,商務部發布了本案的初裁決定,認定原產於日本、美國、伊朗、馬來西亞、臺灣地區和墨西哥的進口乙醇胺存在傾銷,中國大陸乙醇胺產業遭受了實質性損害,且傾銷和實質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係。根據初裁決定結果,商務部決定自2004年3月25日起,對原產於日本、美國、伊朗、馬來西亞、臺灣地區和墨西哥的進口乙醇胺開始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
  • 商務部公告2006年第32號 對原產於美國和日本的進口鄰苯二酚反傾銷...
    根據調查結果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第二十四條的規定,商務部於2005年12月2日發布初裁公告,認定原產於美國和日本的進口鄰苯二酚存在傾銷,中國鄰苯二酚產業遭受了實質損害,而且傾銷與實質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係。  初步裁定後,商務部對傾銷和傾銷幅度、損害和損害程度進行了進一步的調查。
  • 商務部決定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正丙醇實施臨時反補貼措施
    2020-09-04 17:28:05 來源: 中國經濟周刊 舉報
  • 中國對澳大利亞葡萄酒反傾銷調查 趙立堅:正常立案丨北京觀察
    今天上午,商務部發布公告,對原產於澳大利亞的進口相關葡萄酒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值得注意的是,這是本月商務部發起的第三次反傾銷調查。此前兩次分別為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聚苯醚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以及對原產於印度的進口單模光纖反傾銷措施期終覆審裁定。
  • 信義、福耀玻璃積極應訴美國反傾銷
    儘管中國零部件總體水平與國外相比存在較大差距,但在部分零部件領域,中國產品已經具有較高技術含量,汽車玻璃就是其中的代表。近幾年,出口產品的企業頻頻遭到國外反傾銷調查。信義、福耀的體會是,面對反傾銷調查,只有積極應訴,才能為企業贏得合法權益。
  • 生意社:12月17日正丙醇市場維穩運行
    根據生意社數據監測顯示:截止12月17日國內正丙醇市場價格維持穩定,目前國產正丙醇主流報價在9100-11400元/噸附近,價格較月初相比基本保持不變。  二、行情分析  產品:進入十二月以來,國內正丙醇市場整體穩定運行,市場行情偏淡,需求量一般,自用或共給長期合同用戶較多,目前,中國正丙醇行業生產企業較少,且採用的生產工藝有兩種,南京諾奧化工有限公司和南京榮欣化工有限公司採用的為乙烯法,長春化工(盤錦)有限公司採用的為異丙醇(2-丙醇)副產法,截止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