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籍」藝術賽事如何打響品牌?有全球視野,更有中國個性

2020-12-16 東方網

  原標題:打響「上海文化」品牌|「上海籍」藝術賽事如何打響品牌?有全球視野,更有中國個性

  第二屆上海艾薩克·斯特恩國際小提琴比賽日前公布了四分之一決賽名單,韓國小提琴新星宋知垣的名字再一次出現。2016年在首屆上海艾薩克·斯特恩國際小提琴比賽上,宋知垣憑藉對《梁祝》的動情演繹獲得「最佳中國作品演繹獎」。今夏,準備更充分的她將再攀高峰。激發宋知垣和世界各地高水平選手鬥志的,不僅僅是10萬美元最高獎的誘惑,更是斯特恩國際小提琴比賽在創立之初就已顯露的公正性、權威性以及對人文精神的倡導。憑藉這些要素,這個年輕的「上海籍」小提琴比賽迅速打響了「第一炮」。

《紐約時報》對首屆斯特恩國際小提琴比賽的報導

  不僅如此,上海的一系列藝術節慶和賽事卯足了勁,對標國際水準,在不斷提質中加以完善,躋身國際賽事的前列。1993年創辦的上海國際電影節,作為國際A類電影節,正對標坎城、柏林和威尼斯,逐步提升綜合實力。1999年創辦的上海國際藝術節,一步步穩紮穩打,向亞太地區最具影響力藝術節的目標邁進。1995年創辦的上海國際芭蕾舞比賽,雖中途因故停賽,但2016年重振旗鼓,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芭蕾藝術家和芭蕾未來之星。創辦不足兩年的上海艾薩克·斯特恩國際小提琴比賽崛起勢頭迅猛,擁有百年歷史的美國古典音樂雜誌Musical America Worldwide已將其列入「2018全球頂尖音樂賽事指南」。打響上海文化品牌,要有全球視野,更要有中國個性。要抓準時機一鳴驚人,更要長期堅持不懈耕耘。

  專業影響力和社會美譽度,兩手都要抓

  無論是上海艾薩克·斯特恩國際小提琴比賽還是上海國際芭蕾舞比賽,都在專業性上下足功夫。比賽請來國際知名評委組成權威評審團,賽制和賽程的每個細節都經過反覆推敲。首屆斯特恩國際小提琴比賽獲獎選手斯特凡·塔哈哈坦言,這場比賽的難度幾乎超過他此前參加的所有國際比賽。每位參賽選手在賽前都需準備長達4個小時左右的曲目量。三輪半決賽更是設置了重重難關,獨奏、室內樂和中國作品,全面考察選手的綜合素質。第五屆上海國際芭蕾舞比賽獲獎選手戚冰雪則指出,高難度的比賽帶來高水平的較量,真正有潛力的選手才能最終脫穎而出。

首屆斯特恩國際小提琴頒發「人文精神獎」上海交響樂團提供

  上海交響樂團團長、斯特恩國際小提琴比賽組委會執行主任周平說:「首屆斯特恩國際小提琴比賽贏得歐美眾多專業音樂媒體的關注和報導,很快獲得業內反響。如今,我們要做的是擴大影響力的範圍,特別是增強在亞洲地區的影響力,因為古典音樂正在亞洲異軍突起。」入選第二屆斯特恩國際小提琴比賽四分之一決賽的36位選手中,絕大多數已經在伊莉莎白女王音樂比賽、亨裡克·維尼亞夫斯基國際小提琴比賽、西貝柳斯國際小提琴比賽等國際頂尖賽事中獲獎,足見比賽在專業領域影響力的提升。

  曾在第九屆紐約國際芭蕾舞比賽中獲得男子組第一名的舞者吳虎生表示,要打響「上海籍」藝術賽事品牌,細節決定高度。「一個好的比賽一定是一個人性化的比賽,要讓世界各地來參賽的選手感到上海就像家一樣,給他們最熱情的歡迎,合理安排好每一天的日程,讓選手全身心投入比賽,在上海成就自我。」

中國選手許靖昆、於航分獲第五屆上海國際芭蕾舞比賽少年組男女金獎蔣迪雯攝

  除了在業界的影響力,斯特恩國際小提琴比賽和上海國際芭蕾舞比賽也十分看重賽事的社會美譽度。古典音樂和芭蕾都是相對小眾的藝術門類,斯特恩國際小提琴比賽依靠開放比賽坐席、網絡直播等方式讓這場比賽與更多人產生關聯,成為城市的美育課堂。第六屆上海國際芭蕾舞比賽正在招募10周歲以下的「芭蕾代言人」,讓孩子們有機會感受選手風採、領略精彩比賽、拓寬藝術視野。「國際藝術賽事是城市的窗口,我們要思考的是如何通過比賽豐富國際大都市的多元文化生活、提升市民的文化素養、培養上海芭蕾藝術的未來。」辛麗麗說。

  藝術理念和價值觀的傳播,堅持最重要

  一個藝術賽事品牌的打響,要靠與國際接軌的品質,也要靠獨一無二的個性。將中國作品納入比賽曲目,正是斯特恩國際小提琴比賽文化自信的體現。繼小提琴協奏曲《梁祝》之後,陳其鋼的新作《悲喜同源》將作為今年決賽指定曲目,進一步推動中國作品的國際傳播。「人文精神獎」也是斯特恩國際小提琴比賽獨一無二的創舉,首屆比賽頒給了中國甘肅會師中學校長吳泰祥、副校長杜正權以及來自阿富汗的女孩涅金·帕爾瓦克。大提琴演奏家馬友友對此十分讚賞:「一場舉世矚目的比賽,不僅要選拔、培養明日音樂巨星,還要把音樂的種子播撒向更多人。」

  周平表示,要樹立獨一無二的品牌,必須樹立自己的個性和價值觀。比起演奏技巧,斯特恩國際小提琴更看重選手對音樂精神的領悟與詮釋。比賽結束後,還繼續為有潛力的選手提供世界範圍內的演出機會,為他們的長遠發展鋪路。「推動選手的發展,也就是在推廣中國作品、推廣上海品牌。只有堅持這些理念和價值觀,才能持續拓展品牌的影響力,樹立中國標準,傳播中國文化。」

第五屆上海國際芭蕾舞比賽精彩瞬間蔣迪雯攝

  辛麗麗擔任過世界各地不少國際芭蕾舞比賽的評委,在她看來,無論是瓦爾納、莫斯科還是紐約,一個芭蕾舞比賽品牌的打響都離不開長期的堅持,堅持品質,也堅持藝術追求。比賽不僅關注舞者的形體和技巧,也要關注他們的藝術修養;不僅要凸顯舞者的職業態度,也要鼓勵他們的進取精神。「如果有可能的話,我希望上海國際芭蕾舞比賽未來可以增加編舞比賽,匯聚更多來自世界各地的創作人才,提升中國芭蕾的創作水準,折射上海這座城市的創新精神。」

  如今,第二屆上海艾薩克·斯特恩國際小提琴比賽和第六屆上海國際芭蕾舞比賽都在緊張籌備之中,等待來自世界各地的評委和選手在今夏共聚上海。品牌的打造不是一蹴而就的,兩個「上海籍」藝術賽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更科學的賽制、更精細的管理、更鮮明的個性,將帶來更精彩的對決,引領更美好的未來。

相關焦點

  • 打響上海文化品牌|上海最重要的文化品牌有哪些?答案揭曉了
    打響上海文化品牌文化品牌是一座城市的金字招牌、重要標誌,承載著城市精神品格和理想追求,是增強城市文化軟實力的重要依託。未來,隨著上海文化實力變得越來越強,文化的力量也會滲透和影響到產業發展、城市發展和市民生活等方方面面。
  • 全力打響「上海文化」品牌!李強調研文化產業、察看文化場館、走訪...
    8月1日至2日,市委書記李強用兩個半天時間,就全力打響「上海文化」品牌、加快建設國際文化大都市,調研文化產業、察看文化場館、走訪文藝院團,與文化工作者、藝術家和文化企業負責人親切交流。李強指出,文化是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支撐,我們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用好紅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資源,充分激發上海文化的創新創造活力,加快建成更加開放包容、更具時代魅力的國際文化大都市,努力使「上海文化」品牌成為上海的金字招牌。
  • 全力打響「上海文化」品牌,李強用兩個半天時間專題調研
    8月1日至2日,上海市委書記李強用兩個半天時間,就全力打響「上海文化」品牌、加快建設國際文化大都市,調研文化產業、察看文化場館、走訪文藝院團,與文化工作者、藝術家和文化企業負責人親切交流。李強指出,文化是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支撐,我們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用好紅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資源,充分激發上海文化的創新創造活力,加快建成更加開放包容、更具時代魅力的國際文化大都市,努力使「上海文化」品牌成為上海的金字招牌。
  • 李強:全力打響上海服務、上海製造、上海購物、上海文化四大品牌
    市委書記李強主持會議並強調,新時代要有新使命新作為,上海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當好全國改革開放排頭兵、創新發展先行者的要求,在新時代坐標中堅定追求卓越的發展取向,著力構築上海發展的戰略優勢,全力打響上海服務、上海製造、上海購物、上海文化四大品牌。
  • 黃海燕:讓品牌賽事與城市互動發展
    何謂「品牌賽事」?   成都市建設世界賽事名城備受關注,在這個過程中,除了在重大賽事上要有戰略部署外,還應該考慮如何培育或者引入與成都相匹配的體育品牌賽事。有超過70%的賽事,聯合專業公司運營推廣,有20%以上的賽事贊助商超過10個,有超過40%的賽事由世界500強或上市公司贊助,有超過20%的賽事總收入超過了300萬。   近年來,上海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打響了上海服務品牌。
  • 助力打響「上海文化」品牌,上海移動5G覆蓋上海東方體育中心等多個...
    助力打響「上海文化」品牌,上海移動5G覆蓋上海東方體育中心等多個展館賽場 2019年男籃世界盃上海賽區賽事昨天正式開幕
  • 賽事|「中國輕紡城杯」2019 全球時裝設計精英挑戰賽初評揭曉 20位...
    所以,在本屆參賽作品中,可以明顯感受到設計師對主題的深邃思考和自我個性的張揚,作品在注重「中國智造」面料與成衣轉化的實際應用時,更完美體系了當下時尚的流行趨勢,科技與時尚、綠色的有機結合。對入圍選手,還將在秀演現場,開闢專區進行設計師品牌showroom,為設計師提供更多的商務對接機會。
  • 打響上海文化品牌丨對標國際最高水平,「上海文學藝術翻譯獎」今起...
    「上海文學藝術翻譯獎(以下簡稱『翻譯獎』),將對標國際最高水平,積極打造一個立足上海、服務全國、面向世界,高規格、高品質、高影響力的文學藝術翻譯獎項,推動新時代上海文學、藝術翻譯事業的發展。」繼往開來,全新引擎2019年初,上海市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上,5位市政協委員提出了「關於設立翻譯獎,打響上海對外文化交流品牌的建議」的提案(0858號),呼籲在上海成立文學藝術翻譯獎。
  • Steam中國落戶對遊戲發展有何影響?中國電競大賽意義是什麼?
    數據顯示,今年中國電子競技產業規模預計突破880億,用戶規模將達到4.3億人。去年底,上海市政府頒發的「文創50條」明確了上海加快全球電競之都建設的發展路徑,上海在政策、資金、人才等各方面加大扶持力度。隨著大型賽事、電競企業、戰隊、直播平臺等紛紛落戶,產業鏈日益完善,集群效應初顯,上海已成為當之無愧的電競重鎮。正在上海舉辦的第十六屆ChinaJoy,電競氛圍比以往更加濃厚。
  • 兩百餘家上海老字號重拾當年勇,助力上海打響「四大品牌」
    上海是中國最早的品牌發源地,上海的老字號也聚集著曾經最輝煌的製造、購物、服務和文化品牌。在即將於5月10日開幕的2019「中國品牌日」系列活動中,有62家老字號企業將亮相。上海現有老字號品牌222家,其中商務部認定的「中華老字號」企業180家,數量居全國首位;另有本市認定的「上海老字號」42家。其中有16家老字號獲得「上海品牌」首批認證。在180家「中華老字號」中,已有65家創立超過100年,例如吳良材創立於1719年、王寶和創立於1744年。
  • 四大品牌建設,怎樣從「打造」邁向「打響」
    如果能服務到長三角、長江經濟帶、全國乃至全世界,才能跟卓越的全球城市功能相匹配■用辦文化事業的理念和方式去指導文化產業發展,或者簡單地把文化事業產業化,其結果都不會理想。2017年 12月中旬,在中共上海市委舉行的學習會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李強明確提出要全力打響上海服務、上海製造、上海購物、上海文化四大品牌。
  • 上海奉賢秉持五大發展理念打響五大品牌
    打響「東方美谷」品牌近年來,奉賢區積極打響「東方美谷」品牌,加快建設大健康美麗產業的高地,目前已集聚一批醫藥、美妝頭部企業。奉賢堅持特色做特、優勢做優、長板拉長,從「中國化妝品產業之都」向「世界化妝品之都」邁進。以化妝品面膜為例,全國每4片面膜中就有1片產自奉賢。
  • 「全球藝術館高峰會議」在上海舉行
    來自全球各國共三十餘藝術館,美術館,博物館的館長,文博專家,藝術界的領軍人物等匯聚上海,在上海市、區領導的指導下,共同為「第一屆全球藝術館高峰會議「(以下簡稱峰會)點亮。此次峰會旨在吸引更多頂尖的海外機構與展覽項目入駐合作的同時,向世界展現上海的文化特色與藝術水準,強強聯手,雙向合作,共同交流。
  • 品牌上海:【品牌觀察】「WOO嫵」 離中國的愛馬仕有多遠?
    據中國奢侈品協會《2012中國奢侈品市場消費報告》統計,2012年中國國內奢侈品消費18365億元,中國消費者在世界各地奢侈品消費總和佔全球奢侈品消費的25%,中國已經成為全球佔有率最大的奢侈品消費國家。 世界著名奢侈品品牌愛馬仕,2011年銷售額創下28.4億歐元的歷史紀錄,2012再次突破歷史記錄,達到32億美元,增幅高達13%。
  • 健康星球:打響武漢主場,布局華中地區
    此次,健康星球將打響武漢主場登陸戰,以家庭健康一站式解決方案提供者的角色代入,提供健康必需品,貼近人民健康生活,帶著做中國領先的大健康服務平臺的目標再下一城。 黃色主題中庭、粉色Woman Chamber、藍色主題中庭將幾何藝術和燈光效果融匯在一起,映襯武漢K11的整體定位 "高端·奢華·雅致"。 進入二層後,個性鮮明的健康星球門店在眾多華中首店當中分辨度極高。據了解,此次健康星球武漢店在設計風格上,與上海環球港首店的沉浸式場景有所差異化。
  • 引入6大頂級賽事IP助上海打響城市名片,久事體育還摸索出生意經
    這家企業不僅運營了在上海舉行的上海網球大師賽、世界斯諾克上海大師賽、F1中國大獎賽、環球馬術冠軍賽、國際汽聯世界耐力錦標賽和國際田聯鑽石聯賽上海站等6大國際頂級體育賽事,還擁有上海國際賽車場、上海體育場、上海體育館、上海遊泳館、徐家匯體育公園等上海核心場館設施資源,在上海體育圈地位舉足輕重。
  • 「供銷e家」老字號品牌集成店助力打響上海「四大品牌」
    原標題:供銷e家,助力打響上海「四大品牌」  正在建設卓越全球城市的上海,也是我國擁有老字號最多的省市。  老字號是城市的匠心。那些歷經百年打磨而屹立不倒的品牌,凝結著上海服務,孕育著上海製造,支撐著上海購物,傳遞著上海文化,是集上海「四大品牌」於一身當之無愧的代表。
  • 品牌賽事烙上合肥印 合肥將有打造賽事中心城市的目標
    不過,如何圍繞著這些國際性的大賽,打造有合肥特色的品牌賽事,是一個嶄新的課題。採訪中,記者發現,合肥將有打造賽事中心城市的目標。  精品賽事,輻射效應  10月16日,2016合肥世界鐵人三項賽開賽,國內外體育運動愛好者的目光匯聚到了合肥。
  • 賽事停擺門店暫閉,全球運動品牌按下「暫停鍵」
    彼時,該品牌前任CEO赫伯特·海納將這一成功歸因於阿迪達斯作為北京奧運會合作夥伴的角色。因此,有業內人士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奧運會既是運動員們的競技地,也是運動品牌的生意場。由於運動用品企業的業務本身與運動賽事高度相關,營銷方式多依賴體育賽事贊助,奧運會延期舉辦對它們的影響更大。
  • 2019上海城市業餘聯賽暨拳盟中華業餘賽事總回顧
    2019上海城市業餘聯賽暨拳盟中華業餘賽事已經全部落幕,回顧一系列賽事,有讓人熱淚盈眶的感動時刻,有直抵內心的激動時刻。全力以赴決戰廝殺 巔峰對決華麗上演北京時間11月16日,2019上海城市業餘聯賽暨拳盟中華第一屆上海市業餘MMA綜合格鬥挑戰賽正式打響,一眾來自上海及周邊城市搏擊俱樂部或體育社團的選手在一號運動中心集結,點燃賽事戰火,為觀眾傳遞了拼搏無畏、永不放棄的「冠軍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