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故事真實故事

2020-12-24 小凡寫作書屋

1、大衛.貝克漢姆

大衛.貝克漢姆是英格蘭著名的足球運動員,但在他小時候,卻想做一名越野跑車隊的選手。貝克漢姆的家人,倒是十分支持,全家人省吃儉用,給他交清了所有的費用。

貝克漢姆加入車隊後不久,就迎來了一次機遇,著名的Essex越野跑大賽將在四個月後拉開序幕。但是遺憾的是,知道這個消息時,已經錯過了報名的時間。

儘管如此,車隊的老闆還是下定決心,無論如何也要借這個機會把車隊的名氣打出去。接下來,老闆買了很多禮物,去拜訪大賽的組織者亨特裡先生。

結果,老闆提著禮物垂頭喪氣地回來了。只是他仍然不死心,又派幾個得力的助手去拜訪,依然是無功而返。

在車隊的內部會議上,不少選手沮喪地說:「難道我們眼睜睜地看著與Essex越野跑大賽失之交臂。」

這時,年少的貝克漢姆自告奮勇地說:「讓我去試試吧,我相信我能拿到這個名額。」老闆望著這個乳臭未乾的孩子,有點嗤之以鼻地說:「憑你?連我去都被無情地拒絕了,你確信你能說服他,可是你憑什麼呢?」

貝克漢姆拍拍胸脯說:「我敢立下軍令狀,不過我要是能順利拿到的話,我希望我能代表車隊出戰。」見貝克漢姆如此自信,老闆爽快地答應了他。

拿著老闆給的地址,貝克漢姆順利找到了亨特裡的別墅,卻被保姆攔在了門外。「你好。」貝克漢姆客氣地拿出車隊的名片說,「請轉告亨特裡先生,我想和他聊聊賽車。」幾分鐘後,保姆走了出來說:「對不起,先生說,你們已經來過幾次了,沒有必要再聯繫了。」

貝克漢姆依然微笑著說:「沒關係的,請轉告亨特裡先生,我明天還會來的。」

第二天晚上,貝克漢姆早早來到了亨特裡的別墅前,他選擇在八點的時候準時敲門,依然是保姆接待的。貝克漢姆微笑著說:「請轉告亨特裡先生,我想和他聊聊賽車。」

保姆不忍心拂他好意,進去匯報了,片刻後,保姆出來說:「孩子,你還是走吧。先生不願意見你。」貝克漢姆信心百倍地說:「我明天還是會來的。」

此後的三個月內,貝克漢姆天天都過來,周末的時候,貝克漢姆還堅持一天過來拜見兩次,儘管他一次都沒見到亨特裡先生。

但貝克漢姆仍然沒有放棄,一個下雨的晚上,他再一次過來了。依然是保姆開的門,保姆說:「孩子,我給你算過了,加上這次,你已經來過整整一百次了。我們先生正在看球。他應該不會見你。」

當知道亨特裡還是名鐵桿球迷時,貝克漢姆的眼睛頓時一亮,他走到大廳裡說:「亨特裡先生,我今天不跟你談車,我們談談足球吧。」當聽到亨特裡房間裡的電視聲音弱了很多時,貝克漢姆開始大談英格蘭足球現今的局勢和自己的雄心壯志。

過了一會兒,門開了,亨特裡走了出來,「你是個對足球有深刻見解的人,對於這麼執著的人,我相信你的未來是一片璀璨。所以,我願意與你談談這次比賽的細節。」接下來,兩個人在書房裡談了兩個小時,談妥了貝克漢姆車隊參加Essex越野跑大賽的所有細節。

一個月後,Essex越野跑大賽如期進行,憑著出色的表現,貝克漢姆摘得了Essex越野跑大賽的冠軍。多年後,貝克漢姆轉戰足球,因為堅持不懈,他的足球事業同樣風生水起,他苦練出來的任意球和長傳技術,也成了賽場上屢戰屢勝的法寶。

每一次去和球迷見面,都有不少球迷問他成功的秘訣,貝克漢姆總是語重心長地說:「我想告訴你們的是,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比堅持更厲害的武器了,我要送給你們一句話,同時也是我人生的總結:一次挫折是失敗,一百次挫折便是成功。」

2、易建聯

他出生於廣東鶴山市一個普通的工薪家庭,父母都是老實巴交的郵政職工。父母的身高都在1。70米以上。因為遺傳的緣故,他生下來就比同齡人高,這讓他處處顯得傲氣凌人。

因為工作調動的關係,他兩歲時隨父親來到深圳。

他3歲時,就學會了怎樣把家裡的電器弄得四分五裂,4歲時就把鄰居的孩子打得跪地求饒。他進幼兒園才一周,就成了園裡的破壞大王。班裡的同學都不喜歡他,避而遠之。老師經常打電話到家裡訴苦。

因為朋友越來越少,他找不到玩耍的樂趣,索性玩起了籃球。那個時候,也只有籃球才是他唯一的朋友,他有什麼快樂和憂愁的事,都會在運球的時候大聲說出來,在他看來,那是很正常的事,但別人暗地裡卻罵他瘋子。

7歲那年,他進了深圳一個比較好的學校讀書,他拜學校最有名的老師學習籃球。

他不信自己不能闖出一番成就,他信誓旦旦對母親說,你們看著吧,不出10年,我將成為中國籃球史上最有價值的球員。在家人看來,他的話只是對理想的一點毫無意義的安慰。因為,那時,他是一無所成。

10歲時,他身高已經有1。80米。他緊緊記得當年的那個誓言,他和幾個同樣愛好籃球的夥伴組建了一支籃球隊,他取名叫「夢之隊」。

隊伍組成後他們就開始了緊張的訓練。父親看在眼裡,又喜又憂,喜得是他從兒子身上看到了當年那個頑強而又靈氣逼人的自己,憂得是他擔心頑皮的兒子會把上課的時間也拿來練球。

為了監督他的學業,父親不得不經常請假去學校看望他。

12歲生日那天,父親帶他去遊樂園玩。走到門口,父親突然問他要不要到山上去,因為那裡的體育館正在舉行一場少年職業比賽。但是等觀光車的人太多,等了很久還沒位子,父親突然提出抄近路走,這樣時間還能快一點。

他感到很驚訝,這裡他來過幾次,並沒有發現父親所說的近路。父親笑了,拐了一個彎後指著一處陡坡說,就從這裡上。

他愣住了。父親沒有理會他,藉助旁邊的一棵小樹,幾下就翻上去了。8分鐘後,他們走到了體育館的前面,父親指著來的那條路,意味深長地說,孩子,成功其實就像我們爭先恐後地趕到山頂,如果都去坐觀光車,不知要輪到什麼時候,就算坐上了,也被別人遠遠甩在了。

既然都只是一個過程,為什麼我們不選擇其他的方式呢,比如走路,雖然前面有荊刺和陡坡,你也許會跌倒很多次,但只要堅持下去,你總能比別人捷足先登,也只有那樣,你才能形成自己的優勢啊。父親的這番話,讓他銘記在心。

因為有父親的支持和鼓勵,他很快報名參加了深圳的街頭籃球賽,雖然第一輪就被淘汰,但他沒有洩氣。他和隊員擊掌發誓,明年重新再來。

回到家不久,他沒有想到,深圳體校教練戴憶新竟然聞訊而至。他慶幸自己遇到了伯樂。由於有了專門而系統的訓練,他的身高與球技直線上升。

2001年,身高達2。02米的他入選中國國家青年隊,在2005年到2006年的比賽中,他以優異的成績成為了CBA史上最年輕的總決賽最有價值球員。他就是中國籃壇的熱門人物,被稱為新一代人氣王的易建聯。

2007年8月,他籤約密爾沃基雄鹿隊,成為繼王治郅、巴特爾、姚明之後,第四位進軍NBA的中國球員,他也是第一位到現場經歷選秀過程的中國球員。

他的至理名言就是:「荊刺和挫折,在一個人的理想下根本不算什麼,鄙視它,爬上去,山頂上的你才是真正掌握自己命運的上帝。」

3、穆罕默de·阿薩夫

不到24歲的穆罕默de·阿薩夫是加沙罕尤尼斯難民營的難民。為了能參加泛阿拉伯國家的選秀大賽「阿拉伯偶像」,離開就業市場不景氣的加沙為自己找出路,他偷偷溜出加沙到了開羅,又輾轉黎巴嫩去參加海選。然而,由於加沙被封鎖而延誤,當他抵達貝魯特時,報名已經結束。

絕望的阿薩夫打電話和母親商量,最後決定翻牆進入選秀所在的賓館,但組委會依舊維持原來的決定。另一位參賽的巴勒斯坦人聽到了他的聲音,把名額讓給他,並告訴他:「我知道我到不了最後,但你能。」

最後的結局很美好,阿薩夫戰勝了來自埃及和敘利亞的兩名決賽對手,成為有史以來第一位獲得「阿拉伯偶像」冠軍的巴勒斯坦人。

這是整個阿拉伯世界熱議的話題。由於時差原因,「阿拉伯偶像」的直播時間是北京的凌晨,但我八十多歲的父親每次都會不經提醒就守在電視前。他是一個老難民,經歷過1948年那段屈辱的歲月,從故鄉巴勒斯坦逃難到敘利亞。

他對阿薩夫的喜愛,與其說是一種支持,不如說是找回了一種久違的歸屬感,一種對於失去故鄉的情愫。

老人的這種執著也感動了從未涉足巴勒斯坦的4個孩子。對於他們來說,祖國通常只是一個名詞,在填寫各式各樣的申請表時常被用到。

孩子們拼命撥打國際長途給阿薩夫投票,相信在這個時間,在歐洲和美國、智利、阿根廷、蓋亞那等等國家和地區,有著無數和我狀況相同的巴勒斯坦家庭。

阿薩夫的成功讓別人知道了巴勒斯坦人不只會搞政治、搞遊擊隊,他們也有能力在不同的領域大顯身手。他們有自己的文化、藝術,甚至由於特殊的歷史背景,他們還有著其他民族沒有的東西,比如監獄文化。

以色列監獄裡的巴勒斯坦政治犯以絕食要求獄管為他們提供「阿拉伯偶像」的直播信號。在寫給阿薩夫的信中,他們給出了史上最壯烈的支持——「你一定要加油,我們都在為你掉肉。」

在社交網站上,阿爾及利亞人給阿薩夫留言:「我們全家昨天都沒有做菜,大家全部在看你。在這個周末,你就是我們的大餐。」巴勒斯坦人的藝術作品反映現實,壓抑的生活和以色列持續的佔領給他們帶來了靈感,但同時他們也通過音樂表達對和平的追求。

1988年出現在一張標誌性照片上的投石男孩Ramzi Aburedwan,長大後成了為和平奔走的遊吟詩人;3個以色列阿拉伯青年組成的饒舌組合DAM,唱出了《誰是恐怖fen子》《我需要自由》等代表巴勒斯坦人心聲的歌曲,傳遍了整個阿拉伯世界和許多歐美國家。

更多的巴勒斯坦人發現,音樂是比石頭更有效的武器。2009年初,在遭受以色列近一個月轟炸的加沙,人們唱出了《我們不會倒下》(We Will Not Go Down),告慰一千四百多個亡靈。

對於三代難民的巴勒斯坦人,上一代是痛苦的一代,他們親身經歷了失去家園的浩劫;我們是失敗的一代,身在海外,對民族和國家的支持有心無力;而接下來將是模糊的一代,他們對未來不確定,對過去又不甚了解。

阿薩夫成功地成為了一個符號,讓三代巴勒斯坦人統一起來,把持不同政治理念的巴勒斯坦人、組織以及派別統一起來,同時也在阿拉伯革命這個大環境下,把所有支持民主自由、渴望公平正義的阿拉伯人統一了起來。

4、詹森博士

他的父親經營一個大舊書攤.有一次,距離不遠處有個節目,大家都去趕集,這天正下著雨,他的父親想要約翰博士分一部份書籍,運到趕集的地方去販賣.他的父親接連呼喚他三次,要他去,可是詹森博士這時正專心閱讀一本又厚又大的書,竟假裝聽不見,也不理睬,父親嘆了一口氣。

只得自己親自去了.這時候,詹森博士年十八歲.五十年後,有一天中午十一時,當地人看見這個體態臃腫的老年人,跪在街心,他把帽子夾在腋下,拐杖放在一邊,低頭跪在太陽下,熱淚直流。

這時詹森博士業已成名,大家都來看他,他對大家說:五十年前的同一天,同一時刻,我不聽父親的話,現在我跪在這裡懺悔!

5、拉菲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畫家拉菲爾畫了一幅瑪利亞抱著聖子耶穌的畫像,在她的右下方是個老人,左下方是個使女.可是正下方有一大片空白,正在想該補些什麼。

這時他從畫室窗口看到附近麵包店窗口有兩個孩子,大的一個四五歲左右託腮,仰望雲天,對他弟弟說話,小的一個頭靠在兩臂上,也望著天空,在聽他哥哥說話.拉菲爾覺得很美,就把他們畫在畫的下方,再加上翅膀,就成了兩個天使。

關於感動的美文

感動是什麼?感動就是對生命之美的關注,就是對靈魂之美的悸動,就是對剎那間永恆的希冀。正因為我們有了感動,我們才有了更多對世界的熱愛,對朋友的珍惜,對親人的關心,才使我們自己的靈魂變得更加透明和純潔,更加潔淨和清澈。感動是衡量人性一把標尺,是測量愛心的一架天平,是哺育情操的甜美乳汁,更是滋養品質的重要養分。

有時候,感動我們的仿佛什麼也不是,即使是,也僅僅是事物的某一微小部分而已。在這個世界上的一朵花,一株小草,一棵樹,一縷微風,甚至一抹微塵,都那麼驕傲地,擁有著令人感動的特質。它們用名不經傳的舉動,默默滋潤萬物,默默奉獻自我。我們可以看到,在每次美的升華中,都有感動的血液,在心中汩汩流淌。常常有一些無法言說的感動感動你我。

比如看見一個久違的朋友熟悉的眼神;比如看見暴風雨中艱難跋涉的路人;比如在某個寧靜的夜晚想起親人的叮嚀;比如在清晨看見一顆在草葉上滾動的露珠;比如看見飛蛾撲火時那流露出來的莊嚴與肅穆……感動我的是一種聲音,是一個動作,是把靈魂嵌進生命的精神,是一個眼神,是一個手勢,是負載了許多情感的難以言語的渴盼…… 我們就這樣不可抗拒地被一些極小的事物感動著,被一些極小的感動潤澤著。所有的生命幾乎都離不開感動。常常被感動而充滿激情的人是有福氣的。因一朵花的綻放而同樣嬌媚,因一株草的生長而同樣頑強,因一棵樹的繁茂而同樣健壯,因一縷風的清新而同樣神清氣爽……每一次小小的感動都使我們的內心變得豐富而明亮。

因為我們有深深的感動,所以深愛著世上的一切美好事物,在感動的聲音中聆聽真摯的話語,在感動的眼神中讀懂關切的期望,在感動的手勢中感悟來自心靈碰撞的交流。於是就讓感動蔓延包圍,用一種精衛填海般的精神,在感動的瞬間執著,在感動的每一細節中永垂不朽。

常常有一些感動讓我們潸然淚下……

感動是沁人心脾的甘泉,感動是燻人慾醉的暖風,記憶中那些美麗的一瞬,就像一些飄不落的日子,在我腦海裡縈繞,在夢裡閃現,感動像水一樣順著掌心的紋路滑進心田。

被自己感動,是因為自己對理想的追求。我喜歡詩帶給我的音韻感,多少次,曾經沉醉其間,又是多少個雨聲瀟瀟的 夜晚,捧一卷詩詞,吟一淵深情,呷一口清茶。我喜歡把我的靈感和 思想大片大片傾訴在一方素紙上,字裡行間流露的是永恆的真和不變的愛。也想當一名流浪詩人,漂泊在外,豪放不羈,行走在羽扇綸巾之間,也想學易安悽柔委婉,隨手斟滿清酒,也能盛滿人間離情。我喜歡寫詩,無論酷暑嚴冬,夜晚亦如是。 不管別人對我投來怎樣不屑的眼光,我都會一直默默的,在詩的海洋裡遨遊,我從來不後悔,從來不想放棄我從來不曾害怕詩帶給我的困難,即使我已血肉模糊,但我還是會拼命掙扎,從死亡的深淵裡堅強的回來。我為自己感動……

被自己感動,因為自己那顆火熱的愛心。黑色的雨,安靜地落下,總喜歡撐一把油紙傘,走在郊外,晶瑩的雨順著傘滑落。三月的雨讓人有些厭煩,淅淅瀝瀝下個不停。雨中,一個瘦小的身軀在我眼前閃現,輕輕地,我走進了他的身旁。「呃,小朋友,你沒有帶傘嗎?」我蹲在他跟前問道。「嗯。」他嘟著小嘴,粉紅的腮幫帶著一臉稚氣。我拍拍他的肩膀,說:「現在雨有點大,你要是不回去的話媽媽一定很擔心,讓姐姐送你回去,好嗎?」他對我點了點頭,並衝我笑笑。,雨濛濛,我以沉浸在愛的氤氳裡,火熱的愛心在霧氣裡蒸騰。一把傘,也能幫助一個人找到來時的路,一份情,讓一個人的心裡倍受溫暖。春天已變得明媚,雨季之後定能看到幸福的彩虹。我為自己感動……

被自己感動,因為自己勇敢面對困難。靜靜的夜,月亮在窗外流連,只聽見自己的呼吸和心跳。小山似的作業,自己在檯燈下默默地做著。作業本上的「攔路虎」,「半路殺出陳咬金」的出現,,讓我措手不及,可有讓我陷入沉思。沒有人知道我進行過多少次的演算,想出了多少種的方法,曾經想過放棄,在書桌上靜靜地哭一會兒,但我不想就此放棄,我會勇敢地面對它,它不能在我面前蔑笑輕視著我,我會一點一點地攻克它。睡意已很朦朧,不覺已睡著,醒來時,仍繼續想,卻發現自己淚汗一滿杉。

記憶匣子裡的往事,多麼溫馨,美麗。回憶的音樂盒在不停地旋轉著,播放那一首美妙的歌謠:為自己感動,你就是一道風景…

相關焦點

  • 抗災"平凡"故事感動世界 真實中國引起世界共鳴
    抗災"平凡"故事感動世界 真實中國引起世界共鳴 2008年05月21日 09:59 來源:環球時報 韓國《朝鮮日報》20日報導了一個名叫陳堅的四川男人的故事,他在被廢墟掩埋的3天裡從沒放棄過生的希望,通過記者的鏡頭提醒其他災民「一定要堅強」,卻在被救援人員救出後不久撒手人寰,只給妻子留下這樣的遺言。汶川震後,一個個平凡人的故事從災區傳出,感動著中國,也感動著世界。通過國際媒體的報導,這些個體中國人用自己的堅強刻畫出中國溫情的形象。
  • 《小紅與小明》:真實故事,感人至深!
    舞臺劇《小紅與小明》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曾經,這是個令無數人為之淚目的故事。2019舞臺劇《小紅與小明》常州站,走進劇場,再次感受這份溫情與感動。舞臺劇《小紅與小明》劇情簡介:有一個女孩,她從小愛養丹頂鶴。在她大學畢業以後,她仍回到她養鶴的地方。
  • 賀敬軒《顛沛流離》首發 根據真實故事而寫
    這首抒情曲目由金牌製作人林華勇作詞作曲,是他根據自己的好朋友發生的真實故事而創作,有些故事才剛剛開始,還沒經歷過完整就被迫結局,這首歌不僅讓人感動,同時隱藏著傷感與惋惜之情。  區別於以往清新的校園風單曲風格,這首《顛沛流離》在感情層次更上一層,情感也更加飽滿和動人,似風暴來臨之前的平靜海面,看似波瀾不驚卻暗藏洶湧。
  • 巫女說故事-蝴蝶飛呀-感動人心的故事
    訓練要求:頭馬高階演講訓練之講故事,第4講的名稱為「感動人心的故事」,要求是講述一個使用對話和描述喚起聽眾情感的原創故事。靈感來源:想起童年裡的一個小情景,又想起了現在在身邊的好姐妹,忽然湧起了很多感動。
  • 失蹤30多年的兒童今天終於回家了,這個真實故事感動全球!
    文/追劇者們電影《雄獅》是今年(2017年)6月22號在中國上映,根據全球暢銷書《漫漫尋家路》裡的真實故事改編,由加斯·戴維斯執導,戴夫·帕特爾、妮可·基德曼、魯妮·瑪拉等明星主演的劇情片。影片的故事源於《漫漫尋家路》的小說作者薩羅·布萊爾利的一段真實經歷:薩羅·布萊爾利5歲時,在印度的火車上不小心與家人走散,他找不到家了,也找不到爸媽,就在加爾各答的街頭流浪了幾個星期,之後被送進了一所孤兒院。在孤兒院生活的薩羅·布萊爾利很幸運,他被澳大利亞的一對夫婦收養了。25年後,他開始憑藉小時候的記憶,嘗試用谷歌地球去尋找自己過去的家。
  • 《天亮了》歌曲背後真實的故事,感動千萬聽眾,韓紅領養失去雙親孤兒
    每一首歌,背後都有一個動人的故事。今天為大家分享一首韓紅的《天亮了》,曾經感動億萬人的歌曲。它的背後有一段刻骨銘心的故事,為了創作韓紅親自去事故發生地尋找靈感。
  • 如何用影像講好警察故事?用最真實的題材感動觀眾
    用最真實的題材感動觀眾  近年來,現實題材影視劇在大小熒幕不斷湧現,並廣受好評,但現實題材的綜藝節目卻寥寥無幾,以明星作為主要賣點的真人秀綜藝節目依舊呈現「霸屏」現狀。而最近湧現的幾部以普通警察為主要拍攝對象、節目內容來源於真實生活的警務類紀實綜藝節目,用普通一線警察的故事,為觀眾展示了一個全新視角下的中國警察工作實況。  在以往警察題材的影視劇中,警察就是城市裡穿著制服、威武帥氣的精英形象代言人。但真實的世界裡沒有超級英雄,有的只是一群熱血忠誠、耐心細緻的人民警察,因為他們的付出才讓普通大眾得以歲月靜好。
  • 真實故事改編的這些歌曲,除了好聽之外,故事背後,令人黯然淚下
    其實,在這些歌曲的背後,都有一個真實感人的故事,歌曲的創作者,有的是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而寫的,有些是被身邊的人和事感動而寫的。無論如何,那一首首經典動人的歌曲,都讓人為之感動。通過了解歌曲背後的故事,再去重聽歌曲,感受旋律,細品歌詞所表達的場景畫面,會讓人黯然淚下。1.
  • 成華講述·成都百姓故事會丨來猛追灣聽聽青年人的故事和感動
    原來,猛追灣街道主辦的2019年「成華講述·成都百姓故事會」主題巡講活動正在這裡舉行,百餘名觀眾聞訊前來捧場。從四川文明網獲悉,自2012年3月起,成都在全市開展以「傳播主流價值、豐富文化生活、提升文明素養、展示成都精神」為主旨的「百姓故事會」活動。截至目前,全市在3300多個村(社區)共舉辦故事會3萬餘場,累計近1000萬人次參與。究竟是怎樣的活動,有如此大的吸引力?
  • 感動!8個真實防疫故事,讓人淚流滿面
    在眾多晚會節目中,有一個節目催人淚下,而組成這個節目的便是一個個催人淚下的故事。這個由央視著名主持人白巖松親手編寫的詩朗誦,將一個個鮮活的防疫畫面呈現在我們眼前,每一個故事背後,都是說不出的感動與心酸。曾經,我們總是幻想著春節如果能多放幾天該多好,延長到元宵節該倒好。可當這一天真的來臨時,卻發現我們心中怎麼也高興不起來。
  • 一個真實的故事:寒門狀元的重生
    3915字 | 7分鐘閱讀這是一個完全真實的故事,所有的信息都可查證。
  • 7個會讓你感動一生的真實故事
    這些發生在全球各地狗狗的暖心感人故事,足以說明它們是人類多麼忠誠和無私的搭檔。下面所要講述的便是狗狗們一直保持著對主人的忠誠,甚至在主人們去世之後仍然不離不棄的故事。狗狗為救主人被火車帶走了生命這個故事發生在哈薩克斯坦的卡拉幹達州。狗狗的主人具有自殺傾向,一次在酒精的影響下躺在鐵軌上睡著了。狗狗感知到了危險的臨近,於是用它最大的努力想要把主人移出鐵軌。
  • 歌曲背後令人感動的故事
    並最終感動了林憶蓮。第二首:《天亮了》這是歌是由韓紅作詞作曲並演唱,收錄在韓紅專輯《醒了》。於2001年發行並獲得當年中國流行歌曲榜「十大金曲」獎。這首歌背後有一個真實的故事。第三首:《丁香花》2004 年,一首叫《丁香花》的網絡歌曲感動了中國。這首歌的作者和演唱者名叫唐磊,是深圳的一個網絡歌手。曾夢捷,1984年1月26日出生在浙江一個普通的家庭,因小時候犯病右肺被切除。
  • 「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形象大使潘維廉成為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
    昨晚(5月17日),《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在中央電視臺1套黃金時間播出,廈門大學美籍教授、新航道「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形象大使潘維廉榮獲「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作為一名外國人,您對中國毫無保留地熱愛、向世界真實講述中國故事的經歷令人感動。
  • 工業旅遊:講好工業故事,讓遊客化感動為行動
    而工業旅遊也一樣,整個項目的主線是什麼,中間的小故事是什麼,設置了什麼樣好玩的項目,講述了什麼感人的故事。說到底,工業旅遊就是講好品牌故事。「好的品牌故事」讓許多傳統產業成功轉型觀光工廠,也成為知名企業的核心目標;避免讓觀光工廠成為「拍照景點」,背景故事與自身理念非常重要,用創新的方式帶入歷史文化,並重視企業社會責任,就能讓遊客的感動進而轉為行動支持。
  • 《城南花已開》背後的真實故事,感動千萬人!
    @睡前伴你夜聽這是一個真實感人的故事,網易雲音樂ID城南花開是一個骨癌晚期的少年,他說他最喜歡的是三月,但是在2018年2月25日他離開了這個世界!他生前最喜歡的音樂人是三畝地的音樂,於是就私信給他,讓三畝地以他的ID城南花開為音樂名寫一首曲子,曲子完成了,少年聽到了。在這個過程中,少年面對癌症的堅強和永不放棄的精神也感動了無數網易人的心。
  • 祝賀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形象大使潘維廉教授成為感動中國2019人物
    昨晚(5月17日),《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在中央電視臺1套黃金時間播出,廈門大學美籍教授、新航道「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形象大使潘維廉榮獲「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作為一名外國人,您對中國毫無保留地熱愛、向世界真實講述中國故事的經歷令人感動。
  • 這首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歌曲感動了億萬國人!
    《丹頂鶴的故事》這首歌是1990年著名作曲家解承強將徐秀娟的感人故事譜寫成了名為《一個真實的故事》(後來改名為《丹頂鶴的故事》)的獨唱歌曲,經初出茅廬歌手朱哲琴細膩悽美的演唱後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和震撼故事是有一個美麗的女大學生,名叫徐秀娟,她的父親是扎龍自然保護區的一位鶴類保護工程師。徐秀娟小時候常幫著父親餵小鶴,潛移默化中也愛上了丹頂鶴。徐秀娟常年累月地與丹頂鶴生活在一起,許多的丹頂鶴都成了她的朋友,其中有隻丹頂鶴總是喜歡粘著她,她叫它「賴毛子」。有一天,有個割蘆葦的人突發盜獵之念,當賴毛子毫不戒備地接近他時,卻突然被一把抓住脖子,且欲置它於死地。
  • 孩子們的「戰疫故事」,看了暖心又感動
    2月6日,封面新聞發起了作文徵集,邀請全國中小學生用文字記錄下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戰疫故事」。啟動徵集後,得到了全國中小學生的熱烈響應,孩子們用童真的視角、細膩的筆觸真實地記錄了這場全民參與、沒有硝煙的戰爭。
  • 「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形象大使潘維廉教授成為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
    作為一名外國人,您對中國毫無保留地熱愛、向世界真實講述中國故事的經歷令人感動。您放棄美國優渥的生活,攜妻帶兒來到中國,獻身中國教育事業30餘年贏得桃李芬芳;您曾兩度駕車環遊中國,奔波數萬公裡,真實記錄普通中國百姓25年的生活變遷;也是您,多次在國際舞臺上不遺餘力推廣中國,用實際行動消除西方對中國的隔閡與偏見……而更令我們感動的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陰影籠罩之下,當國際社會開始出現一些排華聲音的時候,您第一時間送來慰問,堅定地站在我們身後,力挺中國、為中國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