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黎巴嫩首都貝魯特港口上空,一聲巨響,升起的紅色的蘑菇雲猶如爆炸的原子彈。硝酸銨的威力讓方圓20公裡所有建築瞬間夷為平地,爆炸造成137人死亡,5000人受傷,20萬人無家可歸。美國總統也立即推特反應,這是一場恐怖襲擊。隨後黎巴嫩官方公布真相,爆炸來源於6年前存放在港口的2750噸的硝酸銨。
這本來是一場不應該發生的完全可以避免的災難。一句話概括,只能說是官僚主義害死人。2013年,一位俄羅斯商人運載這批硝酸銨,目的地是非洲的莫三比克。誰知雁過拔毛,貨船在貝魯特港口轉運時被海關人員檢查,發現船運證過期要求給予罰款。討價還價幾個月,俄羅斯商人實在無力支付罰款及高額的泊船費,最後連船帶貨丟之不管。硝酸銨是一種高危險的化學原料,用於製作農用化肥和軍用彈藥。對於這批罰沒物質,貝魯特的港口及相關行政部門,如果能夠按照港口罰沒物資處理辦法,及時把硝酸銨送到該去的地方,比如化肥廠或軍工廠,就不會有今天的爆炸案。但是港口和法院走相關程序,你來我往,拖拖拉拉,一扯就是6年。如果沒有發生爆炸,真不知這些單位這些官僚何時才能處理完。
港口就是國門,它是國與國之間貨物中轉經貿交流的最最前沿。每個國家都有物質的入關報關檢查轉運出關入庫等相關管理辦法。特別是對危險進港物資都有十分嚴苛的運行處理流程。顯然貝魯特的港口犯了嚴重的官僚主錯誤,沒有吸取2015年在我國天津港口的爆炸教訓。同樣的一幕就在5年前,標的物也是一樣有800噸的硝酸銨,雖然當量只是貝魯特港口的1/4,但對我國的危害程度已經大於天。
5年前天津港口的硝酸銨爆炸案是國人心中難言的痛。特別是25名消防戰士義無反顧奔赴火場勇往直前,仿佛就發生在昨天。5年之後貝魯特港口幾乎4倍於天津港口的硝酸銨爆炸案,不僅給黎巴嫩,而且也給全世界人民敲響了警鐘,那就是港口的危險品管理刻不容緩。
希望歷史不要繼續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