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僚主義是人民民主的大敵——重溫毛澤東反對官僚主義的論述

2020-12-13 人民網

官僚主義是人民民主的大敵——重溫毛澤東反對官僚主義的論述

◎ 梁 柱

2013年09月09日10:26  來源:紅旗文稿

共產黨員「不要沾染官僚主義作風」

歷史記載了這樣一個情節:1959年春,黨內尊敬的「五老」之一——謝覺哉,以中央赴革命老區慰問團團長的身份,來到革命聖地井岡山。他在參觀當時尚未修復的革命遺址時,心潮澎湃,感慨萬千。他指著當年毛澤東睡過的門板問陪同人員:毛主席過去條件差睡木板,現在當了國家領袖還睡木板,你知道為什麼嗎?謝老認為,這就是毛澤東的「懸梁刺股」,他在提倡井岡山的革命精神,帶頭打破封建做官的特權,做官的生活特權、政治特權。謝覺哉還同身邊同志討論:解放快十年了,共產黨建立的是一個新政權,毛主席為什麼一再教導反對官僚主義?有同志回答:人一當官,就容易脫離群眾。他對這個回答顯得很滿意,進一步發揮說:這就是「官國」的遺產之一。共產黨的官就是不能脫離群眾,要為人民服務,這是黨的宗旨。難的是,中國是一個「官國」,「官國」的遺產很容易被繼承,特權思想一代又一代傳下來,從古代到民國都如此,有很厚的土壤。在這裡,謝覺哉把特權思想、特權作風和特權享受,概括為「官國」的遺產,這是對長期封建社會傳統的形象說明,是共產黨人必須面對的一個沉重的歷史包袱。 毛澤東一貫要求黨員幹部特別是高級幹部「不要沾染官僚主義作風」,永遠保持人民公僕的本色。毛澤東畢生為徹底實現人民民主而奮鬥,反覆強調我們幹部是人民的勤務員,應當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早在延安時代他就引用魯迅的詩句:「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勉勵一切共產黨員,一切革命者,一切革命的文藝工作者,都要以魯迅為榜樣,做無產階級和人民大眾的牛。新中國成立後他一再要求黨的幹部要永遠做人民的勤務員,他說,官氣是一種低級趣味,以普通勞動者的姿態出現才是一種高級趣味。他對那種依仗權勢、高高在上、貪贓枉法、草菅人命等官僚主義的惡習深惡痛絕,鼓勵廣大人民群眾要敢於挺身而出反對官僚主義。

他時刻警惕任何可能導致脫離群眾的現象發生。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規定了六條:不做壽;不送禮;少敬酒;少拍掌;不以人名作地名;不要把中國同志和馬恩列斯並列。後來他在重申這些規定時強調說,遵守這些規定,就是謙虛態度。1950年9月,毛澤東得悉湖南準備為他修繕韶山舊居和修建從長沙通往韶山的公路,立即寫信要求湖南省委負責人加以制止,「一概不要修建,以免在人民中引起不良影響」。同年5月和10月,他對瀋陽、北京兩地請示中央計劃在瀋陽市區和天安門前修建毛澤東銅像的報告上批示,堅決反對這樣做,說這樣做「影響不好」,「只有諷刺意義」。 1954年起草憲法時,他斷然拒絕有人提議把這部憲法定名為「毛澤東憲法」,並親自刪去了過分稱頌他的條文,他說:「這不是謙虛,而是因為那樣寫不適當,不合理,不科學。在我們這樣的人民民主國家裡,不應當寫那樣不適當的條文。」在這裡,他把突出個人的不適當做法看作是與人民民主國家的性質相違背的,這無疑是一個中肯而深刻的看法。他還十分厭惡和反對某些黨政機關動員群眾給中央領導人寫致敬信和送禮品、錦旗一類的做法,指出這「不但是一種浪費,而且是一種政治錯誤」。中央規定,今後任何黨政機關及群眾團體均不許動員群眾給中央和中央領導寫致敬信和發致敬電,機關團體一律不許送禮,過節不許送食品等。在新中國成立後的相當一段時間裡,毛澤東仍然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密切與人民群眾的聯繫,注意傾聽人民群眾的呼聲,這對於他制定正確的政策起了重要作用。

在毛澤東看來,要保持人民公僕的本色,就要樹立正確的無產階級的權力觀。他認為,黨和政府的權力是人民給的,人民群眾是這種權力的真正主人。「人民要解放,就把權力委託給能夠代表他們的、能夠忠實為他們辦事的人,這就是我們共產黨人。」正因為這樣,「我們一切工作幹部,不論職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務員,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人民服務」。「我們的人民政府是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府,是為人民服務的政府」。所以,共產黨、人民政府同廣大人民的關係,是「魚水關係」、「種子與土地的關係」,是「血肉聯繫」而形成的有機體。這是我們的力量並獲得勝利的源泉,是共產黨的最大的政治優勢。列寧曾說,勞動群眾擁護我們。我們的力量就在這裡。全世界共產主義運動不可戰勝的根源就在這裡。毛澤東同樣是把人民群眾作為權力的主體來考慮的。早在民主革命時期,毛澤東就提出怎樣才算一個合格的共產黨員?他指出:「一個共產黨員,應該是襟懷坦白,忠實,積極,以革命利益為第一生命,以個人利益服從革命利益;無論何時何地,堅持正確的原則,同一切不正確的思想和行為作不疲倦的鬥爭,用以鞏固黨的集體生活,鞏固黨和群眾的關係;關心黨和群眾比關心個人為重,關心他人比關心自己為重。這樣才算得一個共產黨員。」隨後他又進一步指出:「共產黨員在政府工作中,應該是十分廉潔、不用私人、多做工作、少取報酬的模範。共產黨員在民眾運動中,應該是民眾的朋友,而不是民眾的上司,是誨人不倦的老師,而不是官僚主義的政客。」

毛澤東作為官僚主義的不可調和的反對者,始終以身作則,徹底同「官國」傳統決裂,為全黨樹立了人民公僕的光輝典範,是值得後世永遠景仰和學習的榜樣。

相關專題

相關焦點

  • 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歷史哲學探究
    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是新形勢下黨和人民事業的大敵,必須大力整治並堅決克服。要想拿出有效管用的整治措施,必先弄清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來龍去脈。有的幹部不了解人民群眾的疾苦,不了解「離開自己工作機關稍為遠一點的下情」,不了解基層組織中存在的許多「命令主義和違法亂紀的壞人壞事」,甚至熟視無睹,姑息包庇。毛澤東同志深感問題的嚴重性,隨即代中共中央起草《關於反對官僚主義、反對命令主義、反對違法亂紀的指示》,並於10天後下發全黨。在這篇指示中,毛澤東同志對黨內官僚主義長期存在的病根做了深入的思考。
  • 專家解讀習近平關於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重要論述
    第二板塊是 「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是我們黨的大敵、人民的大敵」,主要是闡述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表現形式和危害等。第三板塊包括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的內容,主要闡述從講政治的高度來審視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從思想和利益根源上來破解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特別強調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不能空喊口號、流於形式。
  • 新時代如何根除官僚主義與形式主義滋生土壤
    在革命年代,毛澤東不僅明確提出了「黨風」概念、[6]突出強調黨的作風建設,堅決反對與懲治官僚主義、形式主義,把官僚主義和命令主義稱為「反人民的作風,國民黨的作風」,[7]把群眾觀點視為共產黨革命的出發點和歸宿、共產黨與國民黨的根本區別,突出強調「共產黨的路線,就是人民的路線」;[8]而且,明確把「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的作風、和人民群眾緊密地聯繫在一起的作風以及自我批評的作風」這「三大優良作風」視為新的工作作風
  • 陳一新: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是抗疫的大敵,民眾最反感
    (抗擊新冠肺炎)陳一新: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是抗疫的大敵,民眾最反感中新社武漢3月9日電 中央指導組副組長、中央政法委秘書長陳一新7日在武漢市指揮部召開碰頭例會上強調,在武漢戰疫勝利在望之時更要慎終如始,在大疫大災之時更要聽民聲解民憂,在嚴格封城封區之時更要加快創建
  • 毛澤東曾用什麼詞形容官僚主義
    原標題:毛澤東談官僚主義:舊社會遺留的「灰塵」和「汙毒」   在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實踐中,毛澤東始終對官僚主義現象保持高度警惕,並將反對官僚主義的鬥爭提高到關係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生死存亡的戰略高度。他反覆強調官僚主義是舊社會遺留下來的「灰塵」和「汙毒」,是搞特權、脫離群眾、貪汙腐化等問題的癥結所在,是治黨治國治軍必須常抓不懈和切實解決的大問題,並提出和實施了克服官僚主義的具體措施。   官僚主義的兩種主要形式基於對中國的歷史和國情的深刻認識,毛澤東對官僚主義的存在和蔓延深惡痛絕。
  • 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本質上是政治問題,是對「兩個維護」的極大破壞
    列寧認為,官僚主義的泛濫,已經成為一種「膿瘡」,危害著蘇維埃政權的生機。為此,他要求「採取千百個措施」,打掉官僚主義習氣,使國家機關的各項工作進行得有條不紊。毛澤東同志在《反對本本主義》和《必須注意經濟工作》中都論述過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的表現和危害,甚至說「要把官僚主義方式這個極壞的傢伙拋到糞缸裡去,因為沒有一個同誌喜歡它」。
  • 持續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
    原標題:持續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 5月15日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討論國務院擬提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稿。會議指出,今年下一階段,要毫不放鬆常態化疫情防控,著力做好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強調要持續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真抓實幹、埋頭苦幹,努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
  • 奚潔人:官僚主義緣何產生
    但有人提出,如果不先撼動官本位的土壤,就很難在現實生活中有效地破解官僚主義。請問,官僚主義是怎麼產生的?是「官本位」思想滋生了官僚主義嗎?   ——上海光復西路 範奕剛   答:官僚主義是指脫離實際,脫離群眾,不關心群眾利益,凌駕於群眾之上,做官當老爺的領導作風。它是違背黨的性質和宗旨,與黨的群眾路線完全對立,為當前群眾所深惡痛絕、反映最強烈的問題。
  • 工作真落實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大敵
    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就是要抓工作落實成效。 一是要做到思想上真觸到。民主生活會、「兩學一做」、「三嚴三實」等各類理論教育每年都開展,黨員幹部每年都學習。要深刻領悟黨的新的理論整治方針,根據社會變化,結合實際去開展工作。
  • 反對官僚主義,涵養親民為民情懷
    反對官僚主義,涵養親民為民情懷   說起有官僚主義習氣和做派的幹部,人們大多嗤之以鼻;說起官僚主義的嚴重危害,人們莫不咬牙切齒。
  • 【悟石思想】反對官僚主義、命令主義和違法亂紀
    反對官僚主義、反對命令主義、反對違法亂紀這件事,應當喚起我們各級領導機關的注意。即如處理人民來信一事,據報有的省人民政府就積壓了七萬多件沒有處理,省以下各級黨政組織積壓了多少人民來信,則我們還不知道,可以想像是不少的。這些人民來信大都是有問題要求我們給他們解決的,其中許多是控告幹部無法無天的罪行而應當迅速處理的。  官僚主義和命令主義在我們的黨和政府,不但在目前是一個大問題,就是在一個很長的時期內還將是一個大問題。
  • 如何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黨組織和黨員幹部要帶頭
    編者按:近日,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連載了由中國方正出版社組織編輯出版的《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教育讀本》一書。本書圍繞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有關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重要論述和批示、指示精神,緊密聯繫幹部群眾思想和工作實際,力求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相關問題作出深入淺出的解讀闡釋。
  • 堅定不移破除形式主義、官僚主義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同我們黨的性質宗旨和優良作風格格不入,是我們黨的大敵、人民的大敵,要求全黨充分認識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長期性、複雜性、多樣性、變異性,堅決與之作鬥爭。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強調,大力糾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
  • 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作風保證
    根據通知要求,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編輯出版了《習近平關於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重要論述選編》。這部著作以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總結大會上的講話為開卷篇,分九個部分,收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論述一百八十多段。認真學習這些重要論述,對於鞏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改進黨的作風,具有重要意義。
  • 《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教育讀本》
    《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教育讀本》   為幫助廣大黨員幹部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有關重要論述,以優良作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中國方正出版社組織編輯出版了《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教育讀本》一書,目前已在全國正式發行。
  • 力戒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
    習近平同志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教育引導黨員幹部樹立正確政績觀,真抓實幹、轉變作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同我們黨的性質宗旨和優良作風格格不入,是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大敵,也是主題教育取得實際效果、解決實質問題必須要著力防範的。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既是這次主題教育要著力解決的問題,又是這次主題教育取得扎紮實實成效的重要保證。
  • 胡淼森:警惕官僚主義的轉義功能
    「黃宗羲定律」表明,歷朝歷代有好的初衷、為人民減負的改革,在官僚主義操控下反倒加劇人民負擔,難以擺脫「積累莫返之害」。當前,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深入展開,開展「四風」突出問題整治已成社會共識。但「四風」既是一種風氣,更是嵌入政治系統的結構性症候,糾正「四風」不是最終落腳點,在反對「四風」的過程中維護黨的政令暢通、令行禁止,需要警惕和防範官僚主義的轉義功能。
  • 官僚主義為何盛行? | 文化縱橫
    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是當前政治生態中特別突出的現象。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教育引導黨員幹部樹立正確政績觀,真抓實幹、轉變作風。」官自打人類社會創造官僚制度以來,官僚主義便成為官僚制度如影隨形的伴生物。中國是個有著幾千年文官制度傳統的皇權-官僚國家,又在近代移植了有著強大官僚傳統的前蘇聯計劃體制。在現代工業化進程中,中國龐大的官僚體系一方面有效地運轉著國家的經濟社會生活,一方面也必然遺留著傳統中國和前蘇聯體制的官僚主義弊端,並為現實生活帶來種種困擾。官僚主義在不同的時代有著不同的表現形式。
  • 堅決破除形式主義官僚主義 推動敢擔當善作為蔚然成風
    他強調,全市各級各部門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風廉政建設特別是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重要論述,從政治高度深化對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重要性緊迫性的認識,強化政治擔當,以務求必勝的意志和決心一抓到底、抓出成效。記者從廣州市紀委監委獲悉,《關於深入開展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專項整治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已於近期印發實施。
  • 弄虛作假、消極應付、流於形式…透視58起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典型問題
    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阻礙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貫徹落實,同我們黨的性質宗旨和優良作風格格不入,是我們黨的大敵、人民的大敵,必須堅決整治。如,甘肅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李蘭宏等人在部署、落實農村危房改造工作中朝令夕改,工作流程繁瑣難懂,任務落實流於形式,對該省脫貧攻堅工作造成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