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提示:建議橫屏閱讀或電腦閱讀
「本練習內容是初中物理摩擦力基礎知識和應用練習題,自主學習自主練習,利用零散的時間學習,提高學習效率。」
基礎知識
1、產生原因:
a、物體接觸表面是粗糙的;
b、物體對接觸表面有擠壓作用;
c、物體關於接觸面發生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以上三點式摩擦力產生的必要條件,三者缺一不可.
2、摩擦力的分類:
a、滑動摩擦力:物體受到接觸面阻礙相對運動的作用稱為「滑動摩擦力」;
b、靜摩擦力:物體受到接觸面阻礙相對運動趨勢的作用稱為「靜摩擦力」;
c、滾動摩擦力:接觸面阻礙物體滾動的作用稱為「滾動摩擦力」,實際上滾動摩擦不只是一個力那麼簡單,通常在中學階段不做嚴格分析時,只是考慮其中「靜摩擦力」成分,所以我們可以認為滾動摩擦力屬於靜摩擦力的一種,滾動摩擦力遠小於滑動摩擦力,實驗表明同材質的物體在壓力相同情況下滾動摩擦力約為其滑動摩擦力大小的1/20.
3、摩擦力的特點
a、滑動摩擦力:
大小: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和壓力有關,壓力越大,摩擦力越大,表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計算公式:F=μN, μ稱為滑動摩擦因數(係數).
方向:與物體相對於接觸面的運動方向相反;
b、靜摩擦力:
大小:與使物體產生相對運動趨勢的外力大小相等;
方向:與物體相對於接觸面的運動趨勢方向相反;
4、改變摩擦力的方法:
a、增大有益摩擦:增大壓力、增大粗糙程度、變滾動為滑動.
b、減小有害摩擦:減小壓力、減小粗糙程度、是接觸面分離、變滑動為滾動.
摩擦力練習題
(點擊圖片放大閱讀,或下載列印)
本文旨在幫助學生物理學習,轉載請註明出處
歡迎關注蔣物理公眾號
中學物理疑難解析、視頻微課、自主預習練習、教育教學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