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學習方法:摩擦力計算方法匯總

2020-12-14 高考網

  (1)摩擦力的性質(種類)

  摩擦力的性質說的就是摩擦力的種類,到底要研究的是靜摩擦力還是滑動摩擦?

  從基本定義來看,滑動摩擦指的是兩接觸表面間存在相對滑動時的摩擦。

  兩個物體之間具有相對運動趨勢,卻沒有發生相對滑動的摩擦力我們稱之為靜摩擦。

  (2)不同的摩擦力,要用不同的計算方法。

  滑動摩擦力的計算,要用其計算公式f=μN;期中,μ指的是滑動摩擦係數,N指的是正壓力。請注意,N是在與速度方向垂直方向上表現出來的壓力絕對值,並不是合力(合力肯定為零,否則就會運動)。

  同學們需要牢記,靜摩擦力的計算,是沒有物理公式的,千萬不要亂用了滑動摩擦力的物理wuli.in公式;對靜摩擦力的計算,我們總是根據物體的運動情況來判定的。

  舉個例子,物體如果處於靜止狀態,一定是受力平衡的。那麼外界導致物體發生運動趨勢的外力,一定就是被靜摩擦力抵消了。

  這個例子給我們的思路就是,研究靜摩擦力,先分析其他的外力。

  再舉個例子,這個例子針對的是已經學過牛頓第二定律的同學。

  如果物體m放在M上,並與M一起,在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對物體m進行受力分析,物體所受到的其他外力(比如M與m之間彈簧連接有彈簧彈力等),和這個靜摩擦力(M提供)共同的作用,進而產生合外力F合,其數值等於ma;如果我們知道了這些力(彈力大小),通過運動學方程計算出了加速度a的數值,就可以聯繫牛頓第二定律計算摩擦力了。

  摩擦力的問題,遇到了搞明白到底是哪種摩擦力是第一步,大多數的難題,還是與牛頓第二定律結合的。如果題目中的數據並沒有直接顯示出來到底是靜摩擦力還是滑動摩擦力,怎麼判斷呢?要用假設法,請關注王尚文章,後面會有更為系統的講解。

相關焦點

  • 高一物理學習方法
    剛剛步入高一的學生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學習與生活。當我個面對這些學生時,應該怎樣去把高中物理知識教授給他們,讓他們從容面對新的挑戰?  一、做好初、高中物理的銜接  高中物理難學,難就難在初中與高中銜接中出現的「臺階」。這個臺階存在於物理教材內容、教學方法和學生的學習能力、思維方法與心理特點上。
  • 高一物理入門學習六大方法
    沒有好的高一,必然沒有好的高考;沒有高一的危機感和緊迫感,就沒有高三的從容自信!  No.1  清楚學科的機構特點  (1)首先需要將初中的物理課程牢牢掌握並且理解,如果你初中物理就沒有搞清楚,那麼學高中物理相對來說就比較吃力。
  • 摩擦生熱中摩擦力為何必須是滑動摩擦力?高一物理
    摩擦生熱中摩擦力為何必須是滑動摩擦力學生物理學習問題學生問題:王尚老師您好,我在做物理自診斷的題,看了您的視頻,您視頻中說道,摩擦生熱中的摩擦力必須是滑動摩擦力靜摩擦力不行嗎王尚老師答疑王尚老師:這是高一物理機械能章節的內容。我們先來回顧摩擦生熱的計算公式。摩擦生熱的公式是:Q=f△x;(課本上有)公式中,Q就是摩擦生熱,代表的是一種能量,單位是J。
  • 新高一物理入門學習六大方法
    (3)再次,一定要將初中的知識和高一所學的聯繫起來,將相關的定理和定義進行結合,給出相關的證明。因為物理學科本身就是實驗加練習的過程,你不進行實驗和相關的推理,根本得不到想要的結果,更談不上對學科本身有深刻地認識了。將抽象的物理轉換為你理解以上的「具體」學科,才能夠獲得進一步學會物理學科本身涵蓋的知識!認清學科自身是一件極其重要而又基礎的事情!
  • 摩擦力的計算方法綜述
    很多學生在中考裡物理取得了相當高分分數,可到了高一,在物理考試中也只能拿個及格分數。物理的確變難了很多,比如摩擦力的計算,並不像槓桿平衡那樣只用一個方程就可以搞定所有的問題。高中物理中要研究的摩擦力只有兩種,在計算上是截然不同的兩種模式,不可亂用。
  • 初中物理小練習--運動和力--摩擦力
    ,自主學習自主練習,利用零散的時間學習,提高學習效率。,滾動摩擦力遠小於滑動摩擦力,實驗表明同材質的物體在壓力相同情況下滾動摩擦力約為其滑動摩擦力大小的1/20.3、摩擦力的特點a、滑動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和壓力有關,壓力越大,摩擦力越大,表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計算公式:F=μN, μ稱為滑動摩擦因數(係數).
  • 初中學習方法:概念學習——物理基礎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初中學習方法:概念學習——物理基礎,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分 類 法   對所學概念進行分類,找出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初中物理學的概念可分為四小類:   ①概念的物理量是幾個物理量的積,例如:功、熱量;   ②概念是幾個物理量的比值,如:速度、密度、壓強、功率、效率;   ③概念反應物質的屬性,例如:密度、比熱、燃燒值、熔點、沸點、電阻率、摩擦係數等;
  • 高一物理知識點匯總大全
    高一物理知識點匯總大全 2014-09-16 15:25 來源:新東方網 作者:
  • 初中學習方法:公式學習——物理鑰匙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初中學習方法:公式學習——物理鑰匙,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我們面對每一個公式不能機械記憶其等量關係,建議應從以下五個方面進行擴展,這樣才能形成知識體系,提升學習物理的效率。   1、根據公式想物理概念,對於ρ=m/V,v=s/t,p=F/s,W=F·s,可以記:單位體積某物體的質量叫物質的密度。   2、根據公式記單位,記住物理量的國際單位、常用單位、單位進率。
  • 高一物理必修一公式 力和直線運動
    高一物理必修一公式 力和直線運動 2012-05-09 18:57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 【初中物理】學習方法和解題技巧大匯總
    學習物理概念的方法有五種:對所學概念進行分類,找出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初中物理學的概念可分為四小類:②概念是幾個物理量的比值,如:速度、密度、壓強、功率、效率;③概念反應物質的屬性,例如:密度、比熱、燃燒值、熔點、沸點、電阻率、摩擦係數等;④概念沒有定義式,只是描述性的,如力、沸點、溫度。對於反映兩個互為可逆的物理量可用這種方法進行學習。例如:熔解與凝固、汽化與液化、升華與凝華、有用功與額外功。
  • 高一物理難點匯總:高一新生學起來相對吃力的匯總,教你輕鬆學
    高一物理如何才能入門,所有難點匯總,教你輕鬆學物理hello,這裡是尖子生數理化教育。很高興今天又跟大家見面了。最近很多高一新生跟尖子生數理化教育反映,說自己的物理怎麼學都學不明白,不知道怎麼才能學好物理,把物理的第一步走出去,才能入門,才能學好物理。這次課程我們將高一新生學起來比較吃力的考點,並給出學習技巧,幫助大家輕鬆學物理。
  • 高一物理學習方法:物理學科的5個特點
    進人高中後,學習就登上了一個新臺階。新的教材、新的教學要求,在學生面前擺下一道道難關。有的同學在初中時學得蠻不錯,學習成績很好,可是到高中後,考試技巧,卻很不適應,聽不懂,學不會,成績甚至出現不及格,高掛紅燈。為什麼呢?就是因為沒有根據高中學習的特點而學習。  下面對高一物理這門學科總結了5個特點。
  • 高一物理天天答疑篇之力的合成與分解習題詳解
    溫馨提示:本次課程適用於高一以及高一以上的學生,請根據自己的實際水平選擇性閱讀。上面已經畫出了題目中的關鍵字,你可以通過關鍵字進行解題的,如何畫物理中的關鍵字,教你快速突破物理題目中如何快速挖掘題目中隱藏的信息。利用平行四邊形法則進行速度和力的分解即可。
  • 初二物理學習方法和思路
    初中物理是在初二增加的一門學科,很多同學在初二上學期期末時就會因為這門學科而被絕望所籠罩。很多同學因為沒有掌握一個科學的學習方法而導致物理學的一塌糊塗。其實初二物理還是相對簡單的,只要你找到規律和方法。
  • 高一物理期中考試硬幹貨滿分襲來 楠叔物理
    高一物理的期中考試馬上大片來襲,很多高一的同學私信楠叔詢問能不能做一個期中考試專項複習集錦,就是那種武功心法的感覺,以便自己後期更有方向性。於是楠叔嘔心瀝血、披肝瀝膽、跋山涉水、晝夜無眠祭出高一物理期中考試最強幹貨,為你的高分助上一臂之力。1.
  • 初中學習方法:規律學習——物理關鍵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初中學習方法:規律學習——物理關鍵,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物理規律是人們通過長期努力從生活實踐中總結出來的重要結論,必須深入領會,加強理解,為了幫助記憶,我們通過口訣方式歸納如下:   1、彈簧秤原理:彈性限度是條件,伸長縮短很關鍵,變化包括兩方面,外力可拉也可壓。
  • 高中物理:常見的三種力及動態平衡問題的解題方法
    來計算,公式中所指兩接觸面間的正壓力,並不一定等於物體的重力。②若是靜摩擦力,則不能用來計算,只能根據物體所受外力及所處的狀態(平衡或加速),由平衡條件或牛頓運動定律求解。③若是最大靜摩擦力,其大小也與兩接觸面間正壓力的大小成正比,比滑動摩擦力略大。
  • 物理競賽典型例題精講——圓盤的轉動摩擦力
    02-03-6_運動圓盤的摩擦力本期高中物理競賽試題,我們繼續延續上一期的內容,看看小量法也就是微元法在靜力學解題中的應用,本期題目的難度稍大,需要應用小量法解決轉動的圓盤受到的摩擦力,在解決摩擦力時,由於摩擦力的方向與運動方向相關,並且在圓周運動下
  • 初中物理學習方法和解題技巧大匯總
    1、概念學習——物理基礎   物理概念和術語是學習物理的基礎,只有熟練掌握才能抓住問題的實質和關鍵。學習物理概念的方法有五種:   1、分類法   對所學概念進行分類,找出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初中物理學的概念可分為四小類:   ①概念的物理量是幾個物理量的積,例如:功、熱量;   ②概念是幾個物理量的比值,如:速度、密度、壓強、功率、效率;   ③概念反應物質的屬性,例如:密度、比熱、燃燒值、熔點、沸點、電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