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流年,又是一年畢業季。會議中心根據學校疫情防控政策和畢業工作安排,以嚴謹、高效、熱情的服務全力保障相關工作,為即將離開燕園的莘莘學子留下溫暖的畢業記憶。
迎畢業學子返校 專心不負重託
得益於在國際會議承辦工作中積累的賓客接站與對接引導的豐富經驗,對外交流中心在後勤黨委的安排部署下,參與了畢業生返京接站工作方案的策劃工作,包括站點人員數量安排、迎候學生地點確認、引導環節設計、工作物資需求、接站引導標識等。這次接站工作點眾多,涉及環節複雜,給策劃工作帶來很大挑戰。根據後勤黨委安排,對外交流中心與校園服務中心的同仁們一同前往首都國際機場、大興國際機場、北京站、北京南站、北京西站進行實地踏勘,根據不同站點的踏勘情況及防疫要求,制定了接站地點、測溫消殺位置、引導移動路線及與班車對接等工作的具體方案,並在此基礎上完善接站流程,以圖文結合的形式提供給學校相關部門。
接站工作現場踏勘
這次接站工作不僅以畢業生安全返校為目標,更希望畢業生感受闊別已久的校園溫暖,接站工作要求細化到人,並要確保接站人員和車輛的對接。為此,對外交流中心迅速整理了數千名返校畢業生的行程信息,並按站點分類匯總,為準確開展接站工作與車輛安排提供支持。
對外交流中心還承擔著會議中心接站工作的安排與協調任務。恰逢疫情反覆,存在很多不確定性,這給接站團隊的組建帶來很大困難。在會議中心領導班子的高度重視和廣泛動員下,對外交流中心與兄弟單位及時聯絡溝通,各單位積極響應,克服困難,24小時內就完成了人員抽調和部署,建立起一支精幹的接站隊伍。其中,會議中心第五期青年骨幹訓練營營員也主動承擔了一天的接機任務,共同為畢業生返校接站保駕護航。
為返校畢業生測溫、消毒
引導返校畢業生乘車
6月13日,對外交流中心作為會議中心第一批接站組前往首都國際機場T3航站樓。會議中心主任張勝群赴現場察看接站工作,看望並問候返京畢業生,並叮囑工作人員做好防疫工作,熱情周到服務,讓畢業生感受到學校的惦念與牽掛。
會議中心領導指導接站工作並慰問返京畢業生
特別的畢業典禮 精心的專業服務
7月2日上午,北京大學2020年畢業典禮舉行。與往年不同,今年的畢業典禮在9個分會場同步進行,其中包括對外交流中心和百周年紀念講堂廣場。為營造畢業氛圍,講堂在樓體外裝飾了表達對畢業生祝福寄語的紅色橫幅,在陽光明媚的7月天裡顯得格外耀眼。
在講堂外側布置橫幅
根據學校安排,對外交流中心承擔畢業典禮貴賓室布置、服務和主席臺頒獎環節禮儀服務等工作。典禮貴賓室安排在緊臨辦公樓西側廣場大雅堂內的一間會議室。對外交流中心工作團隊借鑑以往典禮服務經驗,注重疫情防控管理要求,重新調整貴賓室布局,制定並執行詳盡的布置方案與服務流程,為參加典禮的領導、教授和校友代表提供了優質服務。為做好頒獎環節禮儀工作,對外交流中心進行了周密的人員安排和物資準備,並多次走場彩排,大家用專業的姿態圓滿完成了頒獎禮儀服務任務。典禮服務結束後,校領導對工作團隊進行了親切慰問,對大家的工作給予了肯定。
頒獎環節彩排
貴賓室服務
依依不捨離校情 用心服務留人心
疫情改變了畢業學子們最後的校園時光。闊別半載,勺園和中關新園為迎接畢業生歸來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從室內外衛生清潔,到服務設備檢修消毒,大家用認真細緻的工作表達著盼望同學們歸來的熱切心情。6月11日,為確保畢業生平安順利返校,勺園和中關新園進行了學生返校接待預演。大家沒有因為是演練而降低工作標準,按照提前擬定的「接待流程」「返校學生入住須知」「返校學生應急預案」等,反覆地熟悉模擬退宿流程。校黨委副書記、副校長陳寶劍到中關新園現場指導演練工作。
中關新園學生返校接待預演
勺園疫情防控工作場景演練
為了方便畢業生打包運送行李,勺園和中關新園貼心備好紙箱、編織袋及膠帶,並幫助聯繫快遞,提供擺渡車服務。工作人員不顧暑熱難當,主動幫助同學們搬運行李。汗水一遍遍溼透衣衫,還有人因搬抬重物引起腰腿舊疾復發,但一想到時常念叨著的孩子們即將離開,大家便不顧勞累病痛,抖擻精神用暖心的服務向同學們話別。
在退宿過程中,勺園和中關新園始終嚴格遵循測量體溫、核驗信息、查驗「動態行程卡」等防疫要求。截止7月10日,勺園共為116名中外學生辦理退宿;中關新園共接待畢業離校學生26名,並為歐美學生會、南南學院及其他留學生近150人代辦打包行李和退宿事宜。
中關新園畢業季掠影
勺園畢業季掠影
在這場特殊的畢業季,中關新園用五顏六色的氣球門、鮮豔的歡迎橫幅和精美的易拉寶裝點公寓接待中心門口,無聲地表達盼學子歸的熱切心情。寄滿情思的畢業留言卡、舉手牌和充滿儀式感的展板依然精心布置在勺園公寓大廳。有的留言卡寫道:「住在勺園,讓我對北大的愛更上新臺階。乾淨整潔、明亮清新的環境與體貼的阿姨都會永遠記在心間!」感恩的話語躍然紙上,這是對工作人員辛苦付出的最大肯定。
盛裝打扮的中關新園公寓接待中心
勺園公寓畢業寄語留念
道一聲珍重,惜別與期冀同在。願從燕園走出的學子們不負韶華,在新的徵程中激揚青春,開創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