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還看電視?

2020-12-14 懂球帝官方

本文經公眾號燃次元(chaintruth)授權發布,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燃財經(ID:chaintruth)原創

作者 | 曹楊

編輯 | 饒霞飛

爸爸戴一副老花鏡,媽媽戴一副近視鏡,一人坐在沙發,一人躺在床上,各自刷著自己關注的博主更新的短視頻。電視也許開著,但只是背景。

這樣的畫面,幾乎成了洛奇家的常態。

近日,在走訪了位於北京市平谷區的多個社區後,燃財經發現,這裡的居民幾乎已經很少有人看電視。

年輕人早就不看電視了,現在,連中老年人也不看了。

「除了看看新聞,電視機基本不怎麼開了。」78歲的張大爺將自己的時間安排得非常緊湊,鍛鍊、下棋,和老夥伴嘮嗑,閒下來的時候,他喜歡看看快手或者抖音。

比張大爺年輕的老伴兒更是連新聞都不看,「每天不是看抖音和快手的那些短視頻,就是看直播,還在直播裡買東西。」

張阿姨的生活在老年人中很有代表性,大概分為三種狀態,主要是幫子女帶孩子、其次是跳舞,剩餘時間看手機。「沒有時間看電視,也不喜歡看電視,電視上的內容不如手機上的有意思。」

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各種繳費、出行、支付等,都可以用手機實現。北京多個社區也從2016年開始,陸續開辦了手機使用培訓班,教老年人使用手機。2018年發布的《老年用戶移動網際網路報告》顯示,2012年以來,手機網民數量增長79%,老年網民數量增長130%,老年人觸網速度是整體移動網際網路普及速度的1.6倍。

而抖音和快手,是老年用戶觸網的催化劑。這兩年快手舉辦了多次廣場舞大賽,以吸引中老年人群參與。抖音也在積極布局中老年市場的生態。

當身邊開始有越來越多的朋友玩起了抖音時,老年人發現,玩抖音不僅成為了一種娛樂,更是融入某種社交圈的「社交方式」。於是,老年人在短視頻上花的時間越來越長。數據顯示,近年來,40歲以上用戶對短視頻應用的使用率提升了12%,中老年網民群體增長迅速。

此前,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發布的《2020年中國網絡視頻發展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短視頻已成為僅次於即時通信的第二大網絡應用。截至今年6月,我國短視頻用戶規模達8.18億,這意味著近九成網民都在使用短視頻,且短視頻人均單日使用時長為110分鐘。而從使用人群所在的區域和年齡分布來看,短視頻已全面下沉,在80後、中低學歷用戶使用率更高。

而這部分人,本來是電視的忠實用戶。手機尤其是短視頻侵佔了他們的閒餘時間後,電視機就成為了擺設。

作為傳統娛樂方式,有線電視遭遇了降維打擊。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5-2019年,我國有線電視實際用戶分別為2.39億戶、2.23億戶、2.20億戶、2.14億戶以及2.12億戶,呈逐漸下降趨勢。

隨著觀看電視人數的降低,直接受到影響的便是有線電視的運營商。

作為國內有線網絡首家上市公司,成立於1999年的北京歌華有線電視網絡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歌華有線」)曾經承包了北京幾代人的娛樂生活。

但如今的歌華有線已經日薄西山。根據歌華有線財報顯示,其歸母淨利潤自2017年以來,連年下降,至2020年三季報,其歸母淨利潤更是同比下滑了67.98%,僅1.51億元。

除了運營商之外,各大傳統廣電也成了「受害者」。於是他們也相繼轉型,擁抱新媒體、緊跟短視頻。

2014年,湖南廣電不惜放棄每年不菲的版權收入,舉全平臺之力推出芒果TV。對於這一改變,曾任湖南廣播電視臺臺長、芒果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的呂煥斌就坦言,「能不能學是其次,最重要的是必須要做。與其等死,不如『找死』——抱著必死的決心,才能衝出一條活路。」

呂煥斌還表示,「媒體融合留給廣電行業的窗口期始終存在,而且有彎道超車逆襲成功的機會,只能說現在起步,可能成功的概率比幾年前低一些,也可能爬坡的過程會長一點。」

快手、抖音等短視頻平臺崛起後,央視及各大衛視,也紛紛入駐。如今,在短視頻平臺抖音上搜索「央視新聞」,排列在第一位的央視新聞官方帳號坐擁1.1億粉絲、38.4億次點讚;其次的新聞聯播節目官方帳號也擁有高達2872.4萬的粉絲。之後的央視新聞調查、央視財經、央視一套等等均擁有超百萬粉絲。

對於這一趨勢,易觀分析文娛高級分析師王媛婭表示,從媒體角度來看,傳統媒體在網際網路上的話語權相對被動,需要足夠大的流量、成熟的人才團隊和運營模式以掌握意識形態話語權,短視頻作為現在最重要的媒體形式之一,傳統廣電是需要去融合這類業務。

從受眾角度來看,用戶觸媒習慣的改變以及更多更高的需求也驅動了傳統廣電去積極擁抱短視頻。

從另一個角度上說,廣電等內容的遷移,客觀上壯大了短視頻的實力,也讓電視變得更加可有可無。

「歌華有線」們的困境

「歌華有線是什麼?」這是琳兵在聽到詢問是否有使用歌華有線時的第一反應。

在95後琳兵的生活中,電視一直都有,但好像從來沒有認真看過。上學的時候因為學習壓力比較大,父母基本上不允許看電視。上了大學之後,便是手機、電腦二選一,更沒機會接觸電視。

「現在家裡的電視機,即使偶爾打開,也只是利用下電視的大屏幕投屏追劇,或者連接遊戲機等設備。」琳兵甚至自己從來沒有繳納過有線電視費用。「主要是現在沒有什麼內容必須通過電視才能了解,追劇、看視頻、網購等等,都是通過手機或者iPad來完成。」

來源 / pexels

失去「琳兵」們這些年輕用戶的背後,是陷入困境的有線網絡行業。歌華有線便是典型的代表,作為國內有線網絡行業首家上市公司,歌華有線曾是北京和河北涿州地區居民觀看電視節目的不二選擇,而歌華有線也因此有著可觀的業績。

財報顯示,2001-2017年,歌華有線歸母淨利潤最高達7.61億元,尤其在2003年更是實現了其歷史的最高增長,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率為94.75%。

然而,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歌華有線的業績迎來了持續走低。尤其是近三年,歌華有線更是每況日下。其財報數據顯示,2017-2019年,歌華有線歸母淨利潤分別為7.61億元、6.94億元和5.82億元,同比增長4.98%、-8.81%和-16.18%。到2020年三季度,其歸母淨利潤更是同比下降67.98%,僅1.51億元。

不僅如此,歌華有線在有線電視基本收視維護業務上的營收同樣是連續三年下降,收入分別為11.12億元、10.47億元和10.02億元,同比增長0.28%、-5.83%和-4.32%。

來源 / 歌華有線財報  燃財經制表

而歌華有線只是有線網絡公司的一個縮影。

在網際網路崛起之前,有線網絡曾走過一段蓬勃發展時期。據財聯社報導,2003年起,我國數位電視整體轉換為有線網絡公司。之後,不僅省、市、縣,連各大廠礦企業也都建設有線網絡各自運營,有線電視網數量高峰期曾達到3000家。直到三網融合啟動的2007年前後,僅地市級以上的廣電運營商數量仍有250家以上。

2012年左右,通信運營商開始攜網絡視頻、IPTV(網絡電視)、手機電視等發展迅猛的新業務,大規模殺入廣電傳播領域。

通信運營商的加入,給彼時相對混亂的廣電行業帶來了極大的壓力。於是,從2013年開始,廣電系不得不置身於與電信系運營商的完全競爭之中,被迫應戰。

然而,通信運營商帶來的壓力還沒有來得及緩解,移動網際網路的迅速崛起更是給有線電視帶來了暴擊。

2013年,4G網絡的商用,為移動網際網路的騰飛奠定了基礎。據悉,到2014年中國大陸智慧型手機狂銷4.38億部,相當於當時總人口的三分之一。

與智慧型手機一起爆發的還有移動APP的湧現,人們的娛樂化徹底走向了移動端。

艾瑞諮詢分析師曹宇欣告訴燃財經,當前,我國網際網路普及率已經達到67%,移動網際網路滲透率也在持續增長,人們的觸網方式變多,在內容形式愈發豐富、內容領域更加垂直細分、內容互動性更強的情況下,用戶的內容消費習慣自然分化,網際網路平臺的算法推薦能夠幫助用戶更高效找到自己感興趣的內容。

相比之下,有線電視內容局限性更大,無法突破內容傳播時間與空間的局限,所以必須儘量契合主流人群、傳遞主流價值,因此越來越難以滿足用戶細分的內容消費需求。

正如曹宇欣所說,視頻平臺已經大量侵佔了有線電視行業的市場空間。《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6月,愛奇藝、騰訊視頻月均活躍用戶規模均佔綜合視頻平臺的三成左右。

根據11月16日愛奇藝對外公布的2020年Q3業績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9月30日,愛奇藝的總訂閱會員人數為1.05億人;就在愛奇藝發布財報的4天前,騰訊也對外披露了其2020年Q3業績,財報顯示,截止9月30日,騰訊視頻服務會員數達到1.2億,同比增長20%。

《報告》還指出,2019年,各大視頻平臺共上線網絡劇275部。優酷、愛奇藝、騰訊視頻、嗶哩嗶哩四大平臺新上國產動畫數量累計為104部。在騰訊視頻、愛奇藝、優酷、芒果TV等21家網站上線播出的網絡綜藝節目共407檔。

「這些視頻平臺的資源遠比電視豐富,可選擇度更高。」琳兵只在網絡上追劇,在她看來,電視上追劇,太受時間和空間限制,「在網上,我想看就看,想在哪看就在哪看。」

電視機變成「顯示器」

「現在的電視機,很多時候更像是一臺顯示器而已。」

洛奇是一位85後的個體經營者,他告訴燃財經,電視帶來的「美好生活」只是在小時候,確切地說是中學之前。

洛奇對電視最初的記憶是黑白屏、大屁股和天線杆。

「能收到的頻道數極其有限,基本上就是央視那幾個頻道和當地的地市級頻道。」洛奇對電視比琳兵多了一份情懷。「不僅臺數少,清晰度也差,偶爾趕上信號不好,整個電視屏幕都是『雪花』,這個時候就需要去外面的天線杆轉兩下或者踹兩腳。」

來源 / 豆瓣

洛奇對電視,有著和《我和我的祖國》裡《女排》那段情節一樣的記憶,「為了看電視,房頂的天線時不時就需要有人手動尋找信號。」

洛奇對電視最美好的記憶是有了歌華有錢之後,「在村裡普及歌華有線後,電視的清晰度和頻道數從此有了本質上的提升。」

「當時家裡人幾乎每天中午都會看《法治進行時》,晚上看《新聞聯播》。周末的時候,吃完晚飯,全家都要一起坐下來看電視,還會因為劇情、喜歡的角色不一樣而產生爭議。」彼時,豐富的電視節目給洛奇打開了新的視野,即使是多年以後,他依然記憶猶新。「記得當時最喜歡看的就是浙江衛視、江蘇衛視、湖南衛視和東方衛視,不僅僅是影視劇內容豐富,還有很多的綜藝、娛樂節目,如《非誠勿擾》、《快樂大本營》、《我愛記歌詞》等等。」

但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快速崛起和智慧型手機的普及,慢慢地,洛奇和他的同齡們的吸引力被網際網路吸走,「隨時隨地捧著手機」成了洛奇的常態,電視成了父母的專屬產品。

而短視頻的興起,將父母一輩也從電視機面前拉走。「之前,父母也會用手機網購、看劇,但依然會看電視,只是時間減少了很多。」而從去年開始,洛奇家的電視機就基本不怎麼開了,「去年,父母先後迷戀上了短視頻,一個喜歡看快手,一個喜歡看西瓜視頻,每天沒事兩位老人就各自抱著手機看視頻。」

「以前是父母天天嫌我們是『網癮少年』,每天只看手機不陪他們。現在我們周末回去,他們都沒時間坐下來和我們說話,就算說話,也是分享他們關注的博主又發了什麼好玩的視頻。」洛奇充滿無奈的告訴燃財經。

正如洛奇所言,曾經電視的忠實粉絲們早已轉戰平臺,在抖音和快手裡度過晚年的娛樂生活。

家住北京平谷的王阿姨表示,她曾經是個不折不扣的電視迷,尤其迷戀養生類節目。沒有智慧型手機的時候,王阿姨每天必看的節目就是「養生堂」,還會拿個小本記筆記然後再傳達給孩子們。「還有各種電視劇,曾經連續很多年暑假都會看《還珠格格》,特別喜歡『小燕子』。」

而隨著王阿姨對移動網際網路接觸的深入,電視機現在也成了家裡的擺設,看短視頻已經為了她的主要休閒方式。「愛上短視頻還是因為疫情。以前是閒下來的時候,經常去樓下跳跳舞,但是疫情發生後,減少了外出,在家閒得無聊,發現短視頻很有趣,看著看著就入迷了,不知不覺一兩個小時就過去了。」

王阿姨現在的閒暇時間已經完全不看電視了。除了幫忙帶帶孩子之外,大部分時間就是看西瓜視頻和抖音,甚至跳舞的時間都少了,「這東西(短視頻)看多了會上癮啊。」

「上癮」的不止王阿姨一人,《刷「抖音」等平臺短視頻上癮怎麼辦?心理諮詢師:都是「獵奇心理」鬧的!》文中,李女士就表示,她也不想沉迷於短視頻,可她多次刪除軟體後還是忍不住會重新下載。「這些軟體好像有魔力,讓我只要有時間就想看。」

當然,除了內容自身具備吸引力之外,「抖快」在吸引老年群體上還另有妙招。

尉阿姨告訴燃財經,她每天都會通過看抖音和快手的極速版「賺錢」。「自己提現過一次,我愛人提現過兩次,20元左右。」

另一位劉阿姨也表示,自己看短視頻半年的時間,一共賺了80餘元。而身邊的朋友也都在上面「賺錢」,最多的每天可以賺1元錢,一個月也可以賺30元左右。

來源 / 受訪者供圖,左抖音極速版,右快手極速版

在「抖快」極速版上,每天籤到得金幣,看視頻賺金幣,猜成語贏金幣,看直播領金幣等等,金幣可直接折算成現金,1萬金幣1元錢。

除此之外,在快手極速版上,首次邀請新用戶還可獲3元現金。而在抖音極速版上,則顯示,首次邀請好友最高獎勵38元。

尉阿姨表示,自從了解到「抖快」極速版可以賺錢以後,自己和先生兩個人每天下班到家就會打開APP來「賺錢」。

在尉阿姨看來,既看了喜歡看的內容,又能賺錢,何樂而不為。「雖然賺得不多,但多少也是錢。」

短視頻的降維打擊

如果說視頻網站給有線電視帶來的是第一波衝擊,那短視頻的崛起,則是對電視的降維打擊。

《2020老年人網際網路生活報告》顯示,60歲以上的老年用戶日均使用網際網路時長達到64.8分鐘,比40歲以上的用戶多16.2分鐘,也高於平臺用戶平均水平。

抖音、快手,是老年用戶使用網際網路的主陣地。

「刷不完的搞笑段子和養生知識,還有醫生教你抗衰防老,專家給你科普日常小知識,甚至有情感專家教你怎麼處理婆媳關係等,這些內容都很吸引人。」當身邊開始有越來越多的朋友玩起了抖音時,年過六旬的劉嵐也成為了抖音的重度用戶。

以「抖快」為主的短視頻平臺,除了搞怪、輕鬆以及娛樂等內容之外,同樣存在著大量的影視劇的剪輯版。博主通過剪輯、解說、拼湊等形式,用短短5分鐘、15分鐘的時間幫你看完一部電影。於是,在壓力大、節奏快,碎片化時間增多,較長閒暇時間缺乏的大背景下,短視頻這種形式讓人們在碎片化的時間裡能夠獲取壓縮過的大量內容。

而且,抖音上的視頻剪輯操作簡易,功能也更多,分享更簡單,非常方便中老年人的傻瓜操作。

可以說,短視頻時長的增長以及內容的多樣化,在極大的滿足了人們娛樂心裡的同時,也在逐漸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

近年來,老年移動網民對短視頻的迷戀也成為引人關注的「現象」,艾瑞諮詢分析師曹宇欣分析,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老年網民的增長。中國老齡人口正處於明顯的增長階段,其使用網際網路的比例也在不斷上升,在未來,中老年群體將成為我國網際網路的主要群體之一。

其次,很多老年人面對退休生活沒有具體規劃和準備。大部分老年人退休後,面對大量空閒時間,尚未做好充足的準備和規劃適應退休生活,此時,諸如短視頻一類的移動網際網路內容觀看門檻低,通過平臺算法的精準推薦,更容易通過大量豐富的內容,持續吸引老年人的注意力。

再次,短視頻內容與老年人情感和心理需求的契合程度高。當前,我國短視頻行業進入成熟發展階段,創作者高度活躍,平臺上UGC內容豐富,很多貼近生活的內容和話題比較容易引起老年人的情感共鳴。

但同時,曹宇欣強調,豐富有趣的短視頻內容一方面能為老年人提供有益的信息,但同時存在的風險是,一些歪理邪說、洗腦式的內容也容易使老年人偏聽偏信,甚至受騙受到經濟財產損失,「這一類內容也是平臺和監管部門需要共同採取有效措施的重點。」

易觀分析文娛高級分析師王媛婭對此持相同觀點。她表示,無論是哪個年齡段的人,在物質生活得到滿足時,都會對精神生活有一定追求,老年人生活較為單一,更需要情感的陪伴。而短視頻能夠滿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此外,短視頻平臺能夠根據用戶畫像,行為偏好等數據進行智能推送,為用戶呈現更契合的內容。「老年人關注的內容較為集中,短視頻推送的內容更易貼近他們的喜好,從而使老年人沉迷短視頻。」

業內人士表示,中老年用戶已經成為抖音、快手許多頭部帳號的重要粉絲構成。在一些情感類頭部帳號中,中老年用戶的粉絲佔比很高。比如抖音上的「塗磊」,41歲以上粉絲佔比24%;快手上的「四川可樂」,41歲以上粉絲佔比「34%」。

王媛婭認為,網際網路的高度普及,受眾收看節目的渠道越來越多了,收看場景也不僅限於坐在電視機前,網際網路還能夠將許多傳統媒體的內容聚合在一起,為用戶提供更加豐富的內容。因此,收看渠道和收看場景的多樣性,以及收看便捷性會影響受眾的觸媒習慣,從而瓜分了以有線電視用戶為代表的傳統媒體用戶。

另外,有線電視相比智能電視普遍資費過高,也是造成受眾流失的原因。新媒體時代用戶時間是粉塵化的,短視頻很好地捕捉到了這一點,短時間內傳遞趣味性的內容能夠更容易地搶佔到用戶零散的空閒時間。而且短視頻內容相對製作門檻較低,為大眾提供了內容生產的條件,大眾可以自己製作短視頻上傳到平臺,豐富了平臺內容,也讓用戶擁有了更強的互動感。

根據QuestMobile的數據,在網際網路上,46歲以上的月活躍用戶為1.53億,而中國50歲以上人口超過4億,60歲以上人口超過2.5億,也就是說,中老年用戶還有2-3億是潛在用戶。這個龐大的增量群體是電視的命脈所在,也是抖音、快手等網際網路公司的必爭之地。

*題圖來源於pexels。應受訪者要求,文中琳兵、洛奇、劉嵐均為化名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你還看電視嗎?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評論。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特色內容激勵計劃籤約帳號【燃財經】原創內容,未經帳號授權,禁止隨意轉載。

相關焦點

  • 短視頻與網絡平臺降維打擊 誰還看電視?
    來源:創事記歡迎關注「創事記」的微信訂閱號:sinachuangshiji 文/曹楊來源:燃財經(ID:chaintruth)原標題:誰還看電視?比張大爺年輕的老伴兒更是連新聞都不看,「每天不是看抖音和快手的那些短視頻,就是看直播,還在直播裡買東西。」張阿姨的生活在老年人中很有代表性,大概分為三種狀態,主要是幫子女帶孩子、其次是跳舞,剩餘時間看手機。「沒有時間看電視,也不喜歡看電視,電視上的內容不如手機上的有意思。」
  • 陪著兒子看電視
    我就問他:「你孩子都多大了,小學六年級了,又不是不會用遙控器,又不是不認識字的,又不缺胳膊少腿的,又不是什麼不知道的小孩子,還用你陪著看電視啊,自己不能看啊。」他說:「那可不一樣。」我說:「有嘛不一樣啊。」他說:「反正就是不一樣。有人跟你陪著你看跟自己坐著看是一個感覺嗎?」
  • 衛星電視推出網際網路包月服務:誰改造誰?
    衛星電視與網際網路電視是死敵,是盟友?誰能改造誰?鈦媒體編譯小組推出Sling TV專題,深度解析付費電視的未來:  美國衛星電視服務供應商Dish Network向來在電視觀眾的用戶體驗上費勁心機,它的每次行動都會令同行們深感不安,此前剔除商業廣告的DVR視頻服務如此,這回進軍網際網路電視市場推出Sling TV更是如此。
  • 2周歲的孩子看電視成迷,能不能強制關電視?
    知乎有個提問:2 周歲的孩子看電視停不下來,強制關電視是可行的嗎,應該怎樣教育和引導孩子?每次看電視都不讓關。這是多少養獸家庭共同的難題。我自己小時候也被稱作「電視迷」,只要一看動畫片,任誰都叫不應。除了電視,還有手機。問我們為什麼這麼痴迷?
  • 誰說電視只能掛牆上?抽拉式的電視,可以設計在家中任何地方!
    誰說電視只能掛牆上?抽拉式的電視,可以設計在家中任何地方!創意設計就是出其不意,讓人覺得很驚喜的設計,今天我們要分享的這個設計,就非常有創意!我們都知道以往安裝電視,不是將電視掛在牆上,就是擺放在電視柜上!
  • 還在阻止孩子看電視?孩子不看電視差的不僅僅是實力和智商
    壞處一:看電視替代了孩子的玩耍,而玩耍對孩子的成長極其重要。壞處二:看電視阻礙了孩子的語言發展,因為看電視是單向的,語言學習需要通過交流來實現。壞處三:看電視阻礙了孩子想像力的發展,因為孩子處於被動的灌輸。壞處四:看電視限制了孩子的感覺體驗,感覺體驗豐富的孩子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
  • 看電視日記
    看電視今天中午,我吃過飯去看電視,媽媽見了說:「別看電視了,浪費的全是時間。」當時我沒有聽見,就還在看。過了會,媽媽「砰」的一下把電視給我關了,我說:「媽媽你為什麼把電視給我關 了,我正看得滋滋有味呢!」媽媽說:「看電視是浪費時間。」
  • 還用去電影院?在家用智能電視免費看高清!
    告別電影院,在家免費看高清電影。電影市場發展日新月異,很多精彩的電影走進我們的生活,每逢休息時間大家都喜歡約上幾個朋友到電影院看一場電影,那麼今年到底有哪些值得我們去看的電影呢?小編這裡就給大家盤點一下。
  • 「都延遲開學了,為什麼還不讓我看電視?」媽媽的回答發人深思
    ——虎媽作者 | 李核桃來源 | 男孩派(洞見旗下 帳號)「反正現在鬧肺炎不能上學,為什麼我不能在家看電視?」兒子想看電視打發時間,我完全可以理解,可理解不等於縱容。思慮再三,我決定給兒子寫下這封信。電視讓你快樂一陣子學習讓你快樂一輩子兒子,我知道你天天窩在家學習很不開心,老想看電視,玩遊戲。可媽媽想對你說:學習的痛苦只有短短數十載,學習的福報卻讓你受益終生。
  • 想看又不想買電視?有了它,顯示器也能當電視看!
    這個可以讓顯示器變電視機的設備叫多功能AV轉VGA轉換盒,是方維達科技專門為了解決電腦顯示屏當電視用、實現機頂盒看視頻和液晶顯示器改電視、閉路電視信號轉接線一體而研發的設備。產品採用高強度阻燃ABS材料,可以連接衛星鍋、機頂盒、監控攝像頭、閉路電視、DVD、投影儀等設備轉換到顯示器顯示。
  • 是否讓上了小學的孩子看電視?這是一個非常具有爭議的話題?
    在教育、引導孩子的路上,家長是否讓上了小學的孩子看電視?三年前,也就是我家孩子剛上一年級的時候,身邊頗有經驗的閨蜜,就開始給我嘮叨式的灌輸,孩子上了小學了,學業緊張了,不能看電視了,告訴我們,他們的孩子從上小學開始,就每周只能看一個小時電視,還必須是英文的!
  • 擔心孩子看電視不學習?妙招在這裡
    相比於我們小時候有電視作伴,現在有不少家長選擇了給電視斷電、斷網,更有誇張的家長將客廳的電視拆了送到其他地方。家長的做法也是可以理解的,第一不想孩子在電視上浪費時間,第二是不想孩子盯著電視眼睛看壞了。更多的家長偏向於讓孩子在家堆堆樂高積木、看看卡片書開發智力,看似沒有了電視的影響,可孩子們也失去了接觸、學習更多新鮮事物的機會。
  • 新房不做吊頂電視牆,邀請朋友參觀:太廉價了,現在誰還這樣裝!
    導讀:新房不做吊頂電視牆,邀請朋友參觀:太廉價了,現在誰還這樣裝!通過自己奮鬥好幾年,或者奮鬥大半輩子終於換來屬於自己的一套新房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在裝修方面也會格外用心,都想把自己的家打造成一個高大上的家,吊頂、電視牆這些裝修細節都不會忽視,但是我卻是個例外,在裝修的時候,因為預算並不是太高,所以直接選擇窮裝新房,全屋沒有吊頂沒有電視牆,139㎡新房用了8萬搞定,看著畢業照小編還是挺滿意的,通風幾個月後搬入新房邀請朋友來參觀,哪知道被朋友「諷刺」說:太廉價了,現在誰還這樣裝
  • 專家說了:「看電視」和「不看電視」的孩子,以後的差距可不小
    她說:「看電視」和「不看電視」的孩子,在未來會有很大的差距,因此父母應該對此有所了解。那麼,依照兩位育兒專家的說法,看電視究竟會對孩子產生何種影響?,也就是說,看電視會覺得時間過得很快,而原本應該把時間用來讓大腦和身體發育的孩子,倘若讓看電視佔用了自己的全部時間,就會導致在無形之中被剝奪了探索和人認知這個世界的時間。
  • 孩子看電視很「危險」?電視表示不「背鍋」!
    我雖然驚訝,但去知道原因,看這寶媽一臉的驚訝,我就交了實底,「孩子都是看電視學的。」結果剛才還滿臉驚訝的寶媽瞬間沒了興致,「看電視還是算了,對孩子眼睛不好。」這種反應在我意料之中,我也沒說什麼,如果早在去年,我肯定會對這個寶媽的想法深表贊同,不過現在我對孩子看電視有了不同的看法。
  • 李玫瑾直言:「看電視」和「不看電視」的孩子,長大後的差距很大
    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沒有哪家家庭不安裝電視的了,而有些家庭,更是將電視當中是孩子的「保姆」,孩子不好好吃飯,給孩子看電視,就會好好吃;孩子不聽話,給孩子看電視,立馬就安靜下來;家長沒有時間照顧孩子,給孩子看電視!
  • 65英寸電視看膩了?極米無屏電視Z6讓你看爽100英寸
    隨著科技的進步,不僅僅是手機的屏幕越來越大,就連電視的尺寸也屢屢刷新記錄。以前35英寸的液晶電視早就不夠看,目前最主流的無疑是65英寸液晶電視。然而,看久了之後同樣覺得不夠爽。那麼,不如換個100英寸的電視看看?
  • 年底想換電視的看過來!科學分析,雷射電視、液晶電視誰更值得入手
    不可否認,當代大屏電視市場中已經逐漸形成了兩大潮流趨勢:雷射電視和液晶電視,消費者選購時難免陷入"糾結"局面,實在為難。 主打"黑科技"的新興產物——雷射電視,憑藉著"大屏、護眼"等賣點逐漸引起當代年輕人的注意,而技術成熟的傳統液晶電視也毫不遜色,一連推出了"超高清8K、量子點和Mini LED"等硬核顯示技術,吸引了一大波的忠實粉絲。 那麼,雷射電視和液晶電視究竟哪個更值得入手呢?
  • 2019高端電視橫評:數十款電視,誰才是真旗艦?
    海信U8E它將簡約與高端奢華進行了無縫結合,一眼看去,一整塊黑色的屏幕衝擊著我的眼球,這很好的詮釋了何為「簡約有內涵」。而將這種高端設計的產品不論放置在電視櫃還是掛在牆壁上帶來的都是完美的息屏美學。現如今電視越來越講究設計,在S81這款全新產品中,底座靈感來自於中國古代建築的懸山式屋頂,即穩重,又降低了屏幕整體高度,為產品賦予自然的優雅,讓電視能恰如其分的融入家居環境。S81 還設計了獨特的 「5° 仰角」,讓面板整體微微後傾。
  • 挑選高端電視,關注這4點,就知道松下、索尼、華為誰是王者!
    "畫質"和"高端"是選擇眾多中產家庭選購電視的基礎,其次"顏值高、品牌大、功能全"面面俱到才能成為追求個性化的中高端用戶的選擇。那怎樣才能做到選對品牌呢?今天就教大家在購買電視學會看這4點,就知道索尼、松下、華為誰是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