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感覺自己天天忙得要死,但回首過去,好像什麼都沒有留下,一事無成,整天害怕被社會淘汰。所以你天天都在忙什麼?
上班族一天的狀態
早上7點半起床;
8點上地鐵,打開知識付費的APP,聽聽經濟學;
9點到公司,吃早飯,跟同事聊聊上班路上的見聞,抱著不想工作的心情開始工作,打開一個未完成的PPT,放空一小時,工作10分鐘;
12午飯時間;
1點半開始下午的工作,感覺一天才剛剛開始,無效率的開會,跟同事扯皮,不過腦子的完成報表,沒有工作也要裝著很忙的樣子深情地望著電腦,打開一個報表幻想著別人問我幹什麼呢,我要怎麼回答;
6點,按時下班?怎麼可能,沒有工作也要與電腦對視一個小時,等到有人開始動,才跟著一起下班;
7點地鐵,打開微博熱搜,看看今天都發生了什麼國家大事;
8點到家,叫外賣,邊刷下飯綜藝,邊吃晚飯;
10點刷刷抖音,刷刷劇;
不知不覺到了12點,辛苦地睡去;
周末時間,跟朋友抱怨抱怨工作的不滿,身邊的bitch為什麼如此的多。
回首一天,雖然感覺自己很忙,身心疲憊,但仔細思考一下自己真正的有效工作時間是多久,恐怕連兩個小時都沒有,大多數時間都在放空、開無意義的會、扯皮;真正的自我提升的時間又有多久,我想說幾乎為0。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態呢?
有人說是公司的原因,同事都這樣做,我不這樣做就是不合群,我想說合群能給你帶來什麼,帶來焦慮?帶來不快樂?這樣的合群我覺得不要也罷。下班直接走,老闆會覺得我工作不飽和,大家要相信老闆的智商好不好,9012年了,現在的老闆想看的是結果,而不是你痛苦的過程,有人天天加班到深夜,除了浪費了公司的水電,而沒有任何成果,這樣的人遲早會被淘汰掉,沒有功勞還有苦勞的時代已經過去了,雖然有點殘酷,但現在就是一個唯結果論的時代。
應該如何改善?
定一個小目標。拿出一天,一周,甚至一個月的時間思考自己想要什麼,這件事看起來很容易,實則很困難,否則也不會出現目前的這種狀態。我覺得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看看身邊比自己年長5到10歲的人,看看他們現在的生活狀態是什麼,自己想要哪類人的生活狀態,想想要獲得這樣的生活狀態,自己需要做到什麼。
堅持的重要性。有了小目標,就需要一個可執行的計劃,可以根據目標將任務進行拆解,我比較建議拆解成周,因為我感覺拆解到天會比較有壓迫感,每周完成一個小任務,會給自己的生活帶來小小的成就感,日積月累,堅持三個月就會看到自己的變化。
最後希望大家每天進步一點點,擺脫焦慮的狀態,獲得自己想要的生活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