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我國大額捐贈已經歷了億元、十億元、百億元級的捐贈。不過,據1月15日發布的《中國捐贈百傑榜(2019)》(以下簡稱「百傑榜」),2019年我國前100名大額捐贈總額僅為159億元(人民幣,下同), 較上一年(2018年)的256億元相比大幅度下降。
這份百傑榜是深圳國際公益學院、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連續發布的第9份年度榜單。據介紹,2019年百名大額捐贈的下降是自2018年之後,第二次明顯下降;2019年大額捐贈百傑榜的捐贈成績,在過去九年僅排第5名。
2019年百名大額捐贈總額為159億元
《中國捐贈百傑榜(2019)》由國際公益學院助理院長、北師大社會學院教授傅昌波發布。該榜單的捐贈人主要是中國大陸居民,主要財富來源於內地的海外僑胞或者中國大陸非國有企業實際控制人或其家族,所統計捐贈額為當年全年捐贈公開捐贈金額(含承諾捐贈)。
據百傑榜,愛爾眼科創始人兼董事長陳邦以捐贈1億股公司股權(當日市值40.06億元)位列榜首,為2019年度首善。2018年獲此殊榮的是碧桂園創始人楊國強家族,捐贈額達43.49億元。在2019年百傑榜中,楊國強、恆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分別以18.1億元和17.55億元列第二、三位。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百傑捐贈總額為159億元,較2018年256億元的捐贈額大幅下降,減少97億。
據傅昌波教授介紹,2019年百傑捐贈成績在過去連續九年中排名第五,我國大額捐贈受到了國內外經濟形勢等因素的影響。
2020年我國大額捐贈總額會增加嗎?國際公益學院代理院長、教授黃浩明在展望時認為,今年總體額度或有下降或保持平穩,不過隨著稅收政策的進一步完善,大額捐贈的數額將更趨於理性、科學。
廣東上榜人數、捐贈額均據第一
由於經濟發展水平、善文化等原因,廣東為百傑捐贈人數量最多、捐贈金額最高的省份。從上榜人數看,廣東以38位上榜人位居第一,連續第九年成為上榜人數最多的地區;重慶市在2019年「中華慈善日」表現突出,有10位出現在百傑榜;福建以9位上榜人位列第三。
從各省的捐贈金額貢獻來看,廣東省上榜人共捐出67.78億元,排名第一;湖南由於愛爾眼科的捐贈排名第二,北京以22.38億元的總額位列第三。
整體上看,2019年百傑榜上榜人數和捐贈金額貢獻較高的省份主要分布在我國東南沿海,中西部地區上榜人仍較少。
從受贈情況來看,廣東接收捐贈最多,中部接收捐贈有所增加,貴州繼續成為受贈大省。
2013年-2019年,我國東部地區接收百傑捐贈總額佔比波動下降,中部地區接收百傑捐贈比例明顯上升。
據傅昌波教授介紹,在近幾年國家大力扶持精準扶貧政策倡導下,越來越多慈善家向貴州等中西部地區開展慈善捐贈,助力脫貧。
黃浩明教授表示,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年,隨著絕對貧困的消除,扶貧類大額捐贈將會轉向關注低收入群體,更加注重培育貧困人口的內生動力。
值得注意的是,教育和扶貧是百傑捐贈主要投向領域。黃浩明教授認為,「鄉村振興+教育扶貧」,「美好生活+鄉村振興」等轉型升級的公益慈善理念,以及人們對美好生活、公平社會的嚮往,將吸引越來越多的大額捐贈。
房地產行業上榜捐贈者最多
據百傑榜,從事房地產行業的上榜人數量為36位,位居所有行業第一;從事製造業上榜人數位列第二,為29位;以網際網路行業為主的信息傳輸業以8位上榜人排第三名。
從捐贈規模看,房地產行業排名首位,貢獻近86億元捐贈,衛生和社會工作因愛爾眼科的捐贈位列第二;屬於金融行業的上榜人捐贈總額達到了11億元,位列第三,製造業和網際網路行業分列四、五位。
從上榜企業來看,越來越多企業不再從事單一產業,而是以集團作為主體,多個領域同時發展,在增加了百傑所屬行業判斷的難度的同時,也反映了企業在參與公益慈善的同時,自身可持續發展的過程。
據介紹,2011年-2019年,房地產始終為百傑捐贈人的首要財富來源,製造業除2011年和2016年外,在七年中均列第二。金融業與信息傳輸兩個蓬勃興起的行業,其從業者也在近幾年步入大額捐贈的行列。
建築業和能源、礦業在2011年-2012年,無論從上榜人數還是捐贈金額來看都排在前幾位,而近五年兩項指標逐年遞減。
此外,榜單還發現,上榜人數80後首次超過70後,在捐贈百傑中,最小的是90後鏡湖資本創始合伙人吳幽,唯一的耄耋老人是南開大學中華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長葉嘉瑩。
採寫:南都記者 胡明山 發自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