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95年前的今天,即1522年9月6日,對於世界而言是個十分重大的日子:麥哲倫成功完成了環球航行!
今天要說的就是這位航海家的環球航行以及他的船。
麥哲倫在1480年出生於葡萄牙,10歲時被老爹送去皇宮,成了王后的侍童。
六年後,他意外進入國家航海事務所工作,開始了與大海結緣的一生。
在他青少年時代,哥倫布發現了美洲新大陸,達·伽馬開闢了通往印度的新航道。
麥哲倫在進行環球航行前(1505年-1513年),已經到過印度、非洲和東南亞。
在奪取馬六甲海峽的戰爭中他瘸了,並因此退役。
這之前他了解到,香料群島(印度尼西亞東部的馬魯古群島)以東還是一片大海。
他猜測,這片大海的東面一定是新發現的美洲。
他堅信大地是圓形的,渴望做一件人類歷史上破天荒的壯舉——環繞地球航行。
麥哲倫在33歲時向葡萄牙國王(曼努埃爾)申請組織船隊去探險,進行一次環球航行。
可是,國王沒有答應,因為國王認為東方貿易已經得到有效的控制,沒有必要再去開闢新航道了。
1517年,他離開了葡萄牙,來到了西班牙塞維亞並又一次提出環球航行的請求。
塞維亞的要塞司令非常欣賞他的才能和勇氣,答應了他的請求,並把女兒也嫁給了他。
1518年3月,西班牙國王查理五世(卡洛斯一世)接見了麥哲倫,並答應了他環球航行的請求。
次年8月10日,麥哲倫正式宣布放棄葡萄牙國籍,改入西班牙國籍。
9月20日,在國王的指令下,麥哲倫組織了一支五艘船組成的船隊。
以特裡尼達號為旗艦,另外還有聖安東尼奧號、康塞普遜號、維多利亞號和聖地牙哥號,準備出航。
麥哲倫可以順利完成環球航行,可以說同時具備了「天時、地利、人和」。
那時候正是處於大航海時代。而16世紀的時候,西班牙大帆船開始聞名於世。
這種帆船擁有多層甲板和三根以上的主桅杆,體積龐大,排水量可達1000噸以上,並能攜帶重型武器。
西班牙大帆船作為遠洋商船載貨量大,航行穩定,而且改造成戰船也極具威力。
也就是說麥哲倫擁有世界上最適合環球航行的船。
位於智利最南端的篷塔阿雷納斯Nao Victoria博物館
原尺寸複製了麥哲倫環球的維多利亞號
船隊的256名乘員包括僱傭的225名船員、26名志願者以及西班牙國王任命的四名船長和麥哲倫本人。
每條船都配備了火槍大炮,每個人都帶著尖刀短劍,船上滿載著各種商品。
期間麥哲倫的船隊發現了「麥哲倫海峽」。
也曾有3個船長藉由饑寒交迫、人心浮動的時機發動叛亂,甚至想殺死麥哲倫。
但麥哲倫沉著地指揮手下及時粉碎了這一陰謀。
而後,船隊又在一望無際的大海洋裡航行了110天,竟然沒有遇到狂風巨浪,一直平安無事。
所以,他們就把這個大海洋命名為「太平洋」。
直到1521年4月27日,麥哲倫插手當地兩個部族的戰爭意圖控制菲律賓群島。
在與當地部族的衝突中,麥哲倫暴露了艦隊司令的身份。
於是島上土著本著「擒賊先擒王」不斷攻擊麥哲倫,最終麥哲倫被土著矛刺斧砍而死。
1522年9月6日,埃裡·卡諾帶領倖存者終於回到西班牙聖羅卡港,這時他們只剩1艘船和18個人了。
這次歷時3年的環球航行,以確鑿事實證明地球是圓的,有關地方與地圓的爭論宣告結束。
麥哲倫等人在科學史、航海史上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也見證了人類的探索極限的可能。
和美洲杯帆船賽、奧運會帆船賽並稱世界三大帆船賽的沃爾沃環球帆船賽,正是受到了麥哲倫環球航行的精神激勵而創辦的。
不知是有意還是巧合,2017年的賽事航線和當年麥哲倫船隊行駛過的路線,幾乎如出一轍。
也許每一次環球航行,都是在向麥哲倫致敬吧。
畢竟,他是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