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櫛風沐雨,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讓中國數位化進程按下快進鍵。
11月23日至24日,以「數字賦能 共創未來——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為主題的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成功舉辦。網際網路、5G、AI、區塊鏈……最前沿、最高新、最時尚的科技又一次與江南水鄉的烏篷船撞了個滿懷。
2014年至今,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已成功舉辦六屆,國際關注度和影響力與日俱增。今時不同往日,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放眼國內,又逢「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交匯的歷史性時刻,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擘畫了中國未來發展藍圖。在這一關鍵的歷史節點,大會在形式上呈現出較大創新。「小而精」「新而活」,讓人們耳目一新的同時,也讓人們看到了「數字賦能」的未來。
「小而精」的「精」,就在於此次論壇繼續堅持高端定位,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陰霾下,依舊吸引了大量國內外嘉賓線下和線上參會。觀滴水可知滄海,觀烏鎮可知網際網路的當下與未來。大咖齊聚烏鎮,為全球網絡空間治理及未來數字發展提供了更多長遠思考。
會上,嘉賓們緊緊圍繞數字經濟與科技抗疫,科技發展與創新驅動,一帶一路網際網路國際合作,網絡空間國際規則,青年與數字未來,工業網際網路創新與突破,人工智慧等當下熱點議題深入探討、廣泛交流,在很多領域達成了新共識。網際網路發展治理的中國方案、中國智慧、中國擔當得到更加多維立體的展現。
未來,數字經濟必將成為中國乃至世界未來經濟發展的基本形態。以雲計算、人工智慧、產業網際網路為核心的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方興未艾。眼下,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經濟復甦乏力,傳統產業深受影響。讓數字賦能,讓傳統產業新生,才是根本之策。今年以來,線上洽談、雲端籤約解決了地方招商難的問題。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的廣泛應用,助推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手抓。疫情成為一道分水嶺,對傳統產業帶來衝擊的同時,也加速了傳統產業的變革。於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今年的「烏鎮時間」,或許就蘊藏了打開未來發展大門的鑰匙。
未來,網際網路的科技之光,將會深刻改變世界。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既是一場關於網際網路未來發展集思廣益的大討論,也為世界搭建起數字發展的大平臺。這其中,中國的智慧,中國的方案發揮了力量,收穫了認同。國家主席習近平向論壇致賀信強調,中國願同世界各國一道,把握信息革命歷史機遇,培育創新發展新動能,開創數字合作新局面,打造網絡安全新格局,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攜手創造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
今年的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為世界共謀發展、共話未來,共同探索新業態、構建新產業體系,提供了方向和機會。未來,就看它如何引領時代潮流、造福人類進步、創造美好生活。
待到明年秋盡時,我們烏鎮再相聚。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