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旅遊廁所"再革命":公廁手機可查 自動確定步行路線

2020-12-15 環球網

西安大雁塔景區內的衛生間指引標誌。記者 姜峰 攝

山東日照海邊的「UFO」公廁。

杭州西湖景區內遊客扎堆,上廁所排長隊。

南京夫子廟景區的迷彩流動公廁。

北京旅遊廁所「再革命」 為「方便」之所 開方便之門

編者按:端午小長假,又一波遊客來襲,很多景區再次人潮洶湧起來。「吃、廁、住、行、遊、購、娛」,這旅遊七件事中,廁乃人生之急,然而我國旅遊廁所髒亂差少偏,曾經讓很多遊客「望廁生畏」。今年初,我國開始實施一場為期三年「旅遊廁所革命」,三個多月後成效如何?記者走訪了北京、西安、哈爾濱三大旅遊城市。

現狀

公廁手機可查,搖一搖自動確定步行路線

北京是擁有3000年建城史、800年建都史的歷史名城,幾乎整個城市都是一個大景區。根據統計,目前全市共有公廁3萬多個。這些公廁既時刻服務本市市民,也經常性地接待來自國內外的遊客。

再看狹義的「旅遊廁所」。北京市旅遊委主任宋宇介紹,截至2014年底,全市旅遊行業的817個單位共有各類旅遊廁所2438座,其中城六區839座,佔到三成多;郊區縣1599座,佔六成多。這2438座廁所中,最近幾年由市政府為民辦實事工程改建的有1262座。

重遊北京故宮,山東遊客陳益女士十分欣喜,當年曾在衛生間前排長隊,這次看到端門廣場的一處故宮員工食堂改為了洗手間,聽說每到旅遊高峰期,東側的洗手間還會全部改為女廁,「這可解了我們的一大難」。

來到北京昌平,一年一度的都市型農業旅遊項目「農業嘉年華」正在舉辦,人潮洶湧。由於女性等待時間過長,工作人員現場指揮,園內的一處廁所臨時被改為「女性專用」,幸好不遠處又是一座移動式廁所,並不擁擠。

行走北京街頭,只要手機下載了由市政和旅遊部門聯合開發的「北京公廁查詢」軟體,一次點擊,自動定位,周邊的公廁位置立即在地圖上顯示出來。再搖一搖,手機還會自動確定距離最近的,並確定步行路線。

宋宇表示,經過多年努力,北京市改善了全市主要旅遊景區、京郊民俗村的廁所硬體設施條件和服務功能,提升了旅遊景區適遊能力和環境水平,為展現北京國際旅遊城市形象打下了良好基礎。

歷史

北京「廁所革命」已經持續了30多年

現有成果並非一日之功。北京旅遊系統的「廁所革命」已經持續了30多年。

一位北京旅遊行業的老人清晰地記得,亞運會首次在中國舉辦的1990年前夕,首都各旅遊景點的廁所是怎樣一副模樣:居庸關長城,遊客在路邊玉米地裡「方便」;一處對外開放的景區廁所,旅遊團隊客車一停上百輛,廁所卻是最原始的裸露茅坑……於是有了一次「革命」,政府出資改造,八達嶺、十三陵景區、頤和園、天壇公園等熱點景區的廁所面貌煥然一新。

新世紀到來,北京市2001年開始實施旅遊廁所三年建設計劃。天壇公園內一座擁有電子呼叫器、殘疾人獨立衛生間、專門休息區的四星級廁所成為「新聞焦點」。之後,伴隨著奧運會的籌辦、舉辦,北京旅遊廁所再上一個臺階。

2011年,北京開始奧運會之後的再一次大規模改造旅遊廁所。一直到2014年,旅遊廁所改造工作一直被列為每年的市政府為民辦實事工程。最近三年,平均每年改造升級旅遊廁所108座,累計使用建設資金3600萬元。

具體幹了什麼事?宋宇介紹,一是堅持科學規劃、合理布局,使改擴建廁所的數量與遊客規模成比例;二是改善使用空間,提高女廁面積比例,並考慮母嬰、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人群適應性。目前,在北京總計2000多旅遊廁所中,通過國家星級標準評定的廁所有747座。

目前,北京市旅遊委已在內部設立了旅遊環境與公共服務處。處長王清說,該處的職能之一就是組織協調包括景區廁所在內的旅遊公共服務設施的建設、改造和管理。「旅遊廁所建設、改造和管理,已經成為旅遊部門的一項常態化工作。」

未來

按客流量考慮廁所等公共服務設施配置

毋庸諱言,北京旅遊廁所仍然面臨不少問題。每到「五一」「十一」等旅遊高峰期,在故宮、八達嶺等熱點景區,不但原有廁所供不應求,臨時公廁前也排著長龍。

北京市旅遊委在一份報告中歸納出旅遊公廁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總量供給不足。北京市自2011年起年接待遊客量就突破了2億人次;至2014年底,北京旅遊總人數達到了2.61億人次。尤其是在旅遊旺季和城六區部分熱點景區,旅遊公共服務更顯力不從心。

二是總體分布不平衡。城六區旅遊廁所達到了國家旅遊景區質量等級劃分與評定標準的最高要求,但供給比例比較低,廁所總量與日均遊客量比例低於全市景區平均水平10—13個百分點。部分旅遊廁所還未納入旅遊標準化管理,全市非星級廁所佔到69.4%。

三是部分旅遊廁所內設不到位、不合理,男女廁位比例大多是男多女少,廁位隔板、管理間、掛鈎、通風除味等輔助設施設備缺失現象比較普遍。

四是山區景區面積大、線路長,存在按廁所總體設置達標與區域不足的矛盾,造成遊客如廁不便。此外旱廁尚未完全消除,全市還有旱廁146座,佔6%。

對於季節性的高峰客流,景區也採取臨時舉措:每到國慶期間,頤和園都要增加約20座流動公廁,且全部為中性廁所,以緩解男廁人少、女廁排長隊的現象。

對於結構性矛盾,在每年的改造行動中調整。王清介紹,改造後的旅遊廁所,女廁比例普遍提高。有63%達到男女廁位5∶5比例標準,33%達到坐蹲位4∶6以上比例標準,76%的廁所設置了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遊客廁位。

「除了旅遊行業內的廁所外,還將旅遊幹道、重要交通集散點、重點旅遊餐館、重點旅遊遊樂場所、重點休閒步行區的廁所納入視野。」宋宇表示,下一步,北京的旅遊廁所建設,將加強與相關部門的溝通,按照「景區為主,市、區縣補助」原則,研究扶持政策,加大資金投入力度,並按照國家旅遊局的新標準加強監管。

業內人士介紹,北京歷史文化景區多,很多地方的廁所建設要與整個環境融合,不能影響文物安全和景區風貌,所以在選址和設計方面都要用心斟酌,「多藉助新型移動式生態環保廁所是一個較好的辦法」。

「旅遊廁所既存在景區資金缺乏的問題,也存在建成後如何持續良好運行維護的問題。」王清建議,今後規劃、財政等政府部門在遊客集中的交通、旅遊、商業區建設時,前期就應按實際客流量考慮廁所等公共服務設施的配置,而不僅僅考慮常住人口。

也有業內人士建議,針對旅遊廁所建設資金和運營經費缺乏的問題,政府可以拿出資金作為補貼、獎勵,「四兩撥千斤」,探索「以商養廁」「外包運營」的方式,吸引社會力量參與。

文明如廁從我做起(小貼士)

正確使用衛生設施,尊重旅遊地如廁習慣

維護衛生設施清潔,適度取用公共衛生用品

不在衛生間抽菸或隨意丟棄廢棄物,不隨意佔用殘障人士專用設施

家長帶領未成年人使用衛生間,不隨地大小便

依序排隊使用衛生間並禮讓急需的老人、未成年人、殘障人士

在野外無衛生間等設施設備的情況下,應在適當的位置如廁,避免汙染水源或影響生態環境,並填埋、清理廢棄物

相關焦點

  • 北京人的「廁所革命」
    (1952年10月21日《北京日報》2版,《新建公廁二十座月底可全部完工》)1952年10月21日,《北京日報》2版1965年,北京開始大規模改造公廁,推廣使用真空吸糞車清運糞便,將旱式公廁改造為水衝式公廁,掀起了一個放下糞桶、改造公廁和戶廁的高潮。
  • 百度地圖上線「司機廁所」功能,92處公廁可查,提醒臨停15分鐘
    北京「的哥」的如廁難題曾引起廣泛關注。為解決這一現象,在北京交管局的指導下,百度地圖緊急上線北京92處可臨時停車公廁。司機均可通過百度地圖檢索到最近公廁,並在臨時停車區停靠15分鐘,讓市民的「方便」變得更方便。
  • 北京19000餘座公廁陸續改造 女性廁位數有望翻倍
    公共廁所是城市基礎設施的必要組成部分,也是城市現代化的重要標誌。「十三五」時期,本市將對全市19000餘座公廁進行提升,女性廁位數量有望翻倍,市內公廁將陸續安裝排風通氣設備,市民步行最多十分鐘就能找到一座公廁。市市政市容委昨天公布,年內將對重要街道附近的首批700座公廁進行整體提升。
  • 公廁女性廁位數有望翻倍
    公共廁所是城市基礎設施的必要組成部分,也是城市現代化的重要標誌。「十三五」時期,本市將對全市19000餘座公廁進行提升,女性廁位數量有望翻倍,市內公廁將陸續安裝排風通氣設備,市民步行最多十分鐘就能找到一座公廁。市市政市容委昨天公布,年內將對重要街道附近的首批700座公廁進行整體提升。
  • 小廁所大民生 廣州「廁所革命」讓人民群眾生活更美好
    這個公廁位於村裡的公園內,與四周環境頗為和諧,公廁乾淨整潔,寬敞舒適,還設有第三衛生間,數量充足,極大地方便了村民的如廁需求。  廣州「廁所革命」三年行動計劃確定完成2240座公廁建設任務,其中,新建654座,升級改造1586座。截至今年6月底,廣州市共完成1540座公廁建設任務(新建436座,升級改造1104座),完成率 69%。
  • 找廁所如「渡劫」!旅遊廁所到底該咋建?
    據媒體報導,最近在湖南株洲黃河路,出現這樣一間高檔而又豪華的公廁:中央空調可以隨時調控溫度,感應式出紙機免費提供廁紙,每個廁位都裝有「智能循環空氣清新口」,配有洗手液、烘手機的洗手池可自動調節水溫。行人如廁前,可通過廁位智能引導系統的顯示屏精準掌握廁位信息;如廁後,可以在圖書架裡找本書看,在卡座沙發享用免費WiFi,甚至還可以彈上一會兒鋼琴……據了解,在株洲市街頭建設如此「高大上」的公廁,是該市在落實便民服務工作中實施「公廁+」理念的一項成果,使之既具備較高的旅遊服務功能,同時也具備更加人性化的為市民服務功能。
  • 男女廁位2:3 公廁配家庭衛生間 瀘州掀"廁所革命"
    日前,瀘州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瀘州市外事僑務旅遊局聯合印發《瀘州市「廁所革命」新建改建公廁設計建設管理技術和功能優化標準》(以下稱《標準》),該《標準》中提到,公共廁所的設計將更加人性化,家庭衛生間的打造就是其中一個亮點。
  • 成都一公廁朝九晚五開放還要午休 景區:有其他24小時廁所
    」到一點半才開門  9月8日中午13:20,紅星新聞記者來到新都區花香果居中央公園,該公園是開放式公園,並沒有可關閉的大門。該清潔人員告訴記者,廁所是專人值守,隨時補充衛生紙、洗手液等物品,工作人員下班後便會鎖上廁所。  隨後,記者來到新繁街道花香果居旅遊景區管理委員會。管委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公廁規定了開放時間,具體時間是早上9:00~12:00點,下午13:30~17:00,清潔人員會在開門前半小時到達廁所打掃衛生。記者注意到,這一開放時間比街道辦在網絡理政平臺回復的時間又「縮水」了一小時。
  • 公廁中間「長出」了一棵大樹!上海「最美廁所」向公眾開放
    新民晚報訊 (通訊員 錢超 記者 袁瑋)位於上港郵輪城4A景區內,一座呈不規則幾何形狀的公共廁所悄然而起,公廁中間還「長出」了一棵大樹?夜晚時分,燈光亮起,外牆面瞬間變幻為一幅山水畫……這座被評定為2020年度上海「最美廁所」的公廁近日向公眾開放了。
  • 6條有創意的北京旅遊路線,總有1條旅遊路線適合你去北京玩得滿足...
    一、北京旅遊景點常規路線1:經典遊天壇→前門、大柵欄→天安門廣場→故宮→景山公園從天壇公園出來乘坐快速公交1路可直達前門。從前門、大柵欄出發步行幾分鐘就到天安門廣場,進入天安門廣場後可根據個人喜好,參觀毛主席紀念堂、人民英雄紀念碑、國家博物館、人民大會堂等景點。穿過長安街就是故宮,從故宮後門出去就是景山公園,若是下午到達這裡,登上景山可以欣賞日落紫禁城的美景。
  • 亮出「共享廁所」標識、讓「方便」更方便,奉賢要打造5分鐘步行...
    據了解,目前奉賢區綠化市容局以奉浦街道、南橋鎮、金海街道的環城東路商業街(奉浦大道-環城南路)以及美谷大道(滬杭公路-金匯港)兩條主要道路為試驗區,根據現有該區域公廁布局和市民人流量以及如廁需求的測算,選定了鏈家、小元國酒店、區綠化市容局、奉浦街道社區事務受理中心等6家單位內的廁所,作為首批試點對外共享開放,力求打造區域5分鐘步行如廁圈。
  • 杭州公廁配手持"噴槍"衝屁股!什麼鬼?還有更多你想不到的廁所秘密!
    今年杭州計劃全面提升改造包括城區、旅遊景點及農村共4370座公廁,不僅將為大家提供更加整潔、舒適、貼心的如廁環境,還會有不少驚喜。只是,到了晚上路邊那些醒目的指示牌全都不見了蹤影,這可急壞了那些想要如廁的納涼人。「其實,一直以來,我們都有接到群眾反映,說晚上光線較暗,看不到公廁指示牌。
  • 黑龍江車載環保廁所-廠家
    所謂生態環保廁所的老化性能,是指在環境條件下,玻璃鋼的性能變化情況。它是長期性能的一個重要方面。公廁在我們的生活中比較常見,但是有些公廁的裝修細節卻不是那麼人性化,下面大連景區移動廁所就來和大家說一下關於公廁的裝修細節問題,注意了這些細節會更方便。自動換置另一新的塑膠袋,用完後將塑膠袋集中收集運往處理廠處置。這種移動廁所的特點是完全不用水衝,節約水資源,汙物收集比較方便。
  • 3A級旅遊公廁入駐昆明石林農貿市場
    原標題:3A級旅遊公廁入駐石林農貿市場小菜場連著大民生。近段時間,隨著愛國衛生「七個專項行動」工作的開展,石林縣居民發現,身邊的農貿市場不僅舊貌換新顏,還有3座3A級旅遊公廁入駐,很大程度上方便了群眾生活。高等級意味著更為嚴苛的評判標準——3A級是目前國內旅遊廁所最高標準。
  • 上廁所超15分鐘會自動報警!網友:公廁太「智慧」,緊張得拉不出
    近日上海閔行區鑫都路水文化公園裡出現了一座「智慧公廁」該廁所不僅具有手動報警功能還具備自動報警功能若使用廁所的市民如廁超過15分鐘廁所就會自動報警提醒保潔員及時協助屏幕會顯示使用時長顯然,網友們也希望不要機械地規定時間不妨可以在上廁所時自行「設定」時間這樣既保證了安全又避免了尷尬記者就此事採訪了該「智慧廁所」項目負責人、顓橋鎮城運中心黨支部副書記何超。他表示,這套「智慧廁所」的系統成本在12萬元左右,目前來說,算是一套比較先進和人性化的設備。
  • 手機即可查找附近公廁!汕頭市試點建設「智慧公廁」
    公廁是一座城市必備的公共配套設施。細心的市民發現,近年來市區的公廁多了,外觀變漂亮了,配套的設施更齊全了。記者獲悉,自2018年我市推進「廁所革命」工作以來,市、區環衛部門加快推進我市中心城區公共廁所的建設和改造步伐,試點公廁數位化建設,通過多種渠道挖掘公廁建設用地資源,大力興建旅遊公廁、示範公廁、達標公廁,更好地為市民和外來遊客提供方便快捷、環保舒適和文明潔淨的如廁環境。
  • 我市「廁所革命」工作有序推進,今年新建改建農村公廁181座
    本報記者 餘兆宇 攝本報訊 從2018年開始,中山全面實施「廁所革命」新三年攻堅行動,計劃用3年時間,完成新建、改建標準化公廁。在「廁所革命」收官之年,我市更是將新建和改建農村公廁150座以上,納入2020年中山十大民生實事中。12月15日,記者從市委農辦獲悉,截至目前,全市今年累計完成新建改建農村公廁181座,超額完成民生實事的目標任務。
  • 老式公廁清潔難保證 實現廁所文明中國還差多遠
    因為修建公共廁所都是給最普通大眾用的,它通常反映的是城市環境的平均水平,而不是最高水平。所以,在我看來,現在有些城市出現「豪華廁所」也是個不錯的現象,它能在一定程度上說明,這個城市整體的外部公共環境水平很高。  但能上「豪華廁所」的人畢竟太少,那麼普通老百姓對於城市裡常用的公廁有哪些看法呢?6月17日,記者在北京街頭隨機採訪了10位市民。
  • 唐俊傑委員:建立公廁考核評定製度推進廁所革命
    北京日報客戶端訊(記者孫穎)廁所是衡量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誌,是城鄉文明建設的重要方面,既關乎城市形象、民生需求,更關乎百姓健康。全國政協委員、北京二商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工程師唐俊傑建議,建立公廁考核評定製度,推進公廁事業市場化,提升公廁品質。
  • A級旅遊廁所亮相雅州廊橋
    新改建的廁所  乾淨整潔的洗手池邊上配備有洗手液、廁紙以及幹手器,除男女廁所外還設有殘疾人專用廁所以及育嬰室,保潔人員隨時打掃,保證廁所的乾淨整潔。16日,雅州廊橋兩所公廁改造完工,新公廁一亮相,就讓市民們讚嘆不已。  「這個廁所很乾淨,設施又齊全,真高級!」如廁之後,市民張淑珍對公廁保潔人員豎起了大拇指。  改建亮相的新公廁不但增設了蹲位,在設施設備方面也更加完善。尤其是改建後,雅州廊橋兩側的公廁分別新增了可供殘疾人以及行動不便的老人使用的第三衛生間和育嬰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