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系勸退指南

2021-03-01 識局


成績已經明確,接下來就該報志願了。

高考報志願,選擇城市很重要,選擇志願更為重要。

作為十年前的中文系畢業生,結合自身心理預期和職業歷程給大家客觀分析下中文系這個專業。注意,此文僅適用於用專業來養家的平凡人。

1、中文系難不難?

先說結論,不難,也難。

不難的地方在於,即便你一學期混混沌沌,但在老師劃重點後突擊半個月,依舊有可能考試及格,順利拿到學分。

難的地方在於,古今中外,大家林立,名作紛飛,光背誦就夠你吃一壺了,想從知識層面上搞懂難度更高,要達到與課本們產生情感共鳴,並形成屬於自己獨到見解就相當難了。

2、中文系有沒有意思?

少年時代,我作文出色,獲獎無數。曾經我以為我喜歡作文,也就應該念中文系。

但到真正步入大學生涯,你的課程被古代漢語文學、現代漢語文學、外國文學史等同類學科佔據,你會發現當年的愛好在這些學科的下會難以呼吸,你甚至會排斥當年的愛好。

是的,當一時的愛好,不足於支撐起對系統而龐大學科興趣時,根本算不上愛好,頂多就是興趣。

單吃兩片泡麵中的青菜挺好吃,只吃一盤青菜會讓人覺得索然無味。

3、中文系職業前景?

畢業十年,不同於其它專業畢業生就業五花八門,中文系畢業生職業選擇就那麼幾個。

首先佔比最大的是公務員。

中文系學生在申論方面是具有一定優勢的,能把話講通順,善於使用排比等修辭手法,再惡補一些時政法律知識,基本八九不離十了。

其次,體制內的確大量需要會寫材料的人。無論什麼級別的部門,安排工作、總結工作都需要大量的材料。毫不誇張的說,體制內很多工作是由材料支撐起來的,會寫材料應當是當今體制內公職人員的一項基本素養。

所以中文系是公考一大熱門專業之一,中文系參加公考上岸機率也自然大一些。

其次是語文老師。

這是很多中文系女生的選擇,與公務員工作性質類似,老師也是帶編制的,是家長們口中的「鐵飯碗」。

結合近年來全國各地義務教育改革,教師擴招,考取一個教師編制難度並不大。

最後是編輯。

這部分相對較少,而且同專業領域雜誌報紙來說,中文系並不佔優。

最後是,作家等……

4、賺不賺錢?

說到底,大部分人畢業還是想找個好工作,賺錢。中文系賺不賺錢?答案是:大概率不賺。

不同於計算機、電子信息等高收入群體,中文系薪資水平明顯偏低,大概相當於IT行業的一半水平。當然,繼承家產的二代除外。

例如公務員,雖然薪資尚可,但薪資漲幅太小。剛上班和退休工資相差較小,無法實現生活質量的質變。

老師,存在一定變數。如果自身實力夠,放棄編制,到民辦名校,再加上假期培訓,年薪翻幾番也並非難事。但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如溫水煮青蛙罷了。

還有作家……

5、改變的能力?

很多專業可以輕鬆實現移民、跳槽,可以給生活和職業帶來較大轉變。

中文系有這種能力嗎?答案是,有,但非常小。

IT是國際通用語言,客觀講,雖然世界上有很多駐外中文教師崗位,但中文在世界範圍的普及率還是比較低的。

跳槽方面,公務員辭職下海,更多靠的是人脈和個人能力,似乎與專業關係不大。

而教師,即便辭職,無非是從一個學校跳到另外一個學校。

人是喜歡新鮮感的動物,在從事一份職業達到一定年限後,會產生職業疲倦期。這時候,跳出原有的職業圈子,到新鮮的圈子,哪怕從事的工作並無差異,也可以實現一定程度上的心神愉悅。

倘若通過跳出來,還可以獲得物質上的豐富,那就更加愉悅了。

所以,中文系能夠給你提供一個下限還不錯的職業,在就業困難季,這是很大的優勢。

但若你想擁有更為豐富的職業前景,那這篇文章絕對算得上「中文系勸退指南」了。

您可以同步在新華網、搜狐、今日頭條、騰訊網、天天快報、和訊等11個知名平臺查閱和識局微信同步推出的內容。

更多區域經濟、園區經濟、產業經濟信息,盡在識局網!還在等什麼,趕緊進入www.ishiju.com 吧!

我們是識局團隊!

歡迎加入識局君的朋友圈——「識友會」。請先添加識局小秘書個人微信(pujianger),身份信息核實完畢後,小秘書會將符合條件的朋友請進識友會微信群。

讀者投稿:content@ishiju.com

申請轉載:fanww@ishiju.com

廣告合作:contact@ishiju.com

招商與園區運營合作:chenchen@ishiju.com

人才應聘: hr@ishiju.com


業務聯繫電話

021-50903656

相關焦點

  • 少年拍逃學指南被勸退 專家稱不合理不合法(圖)
    接到勸退通知的當天,慶慶就在百度蘭州二十七中的貼吧裡發帖表達了自己的委屈和擔憂,他說「今天,我被學校開除了……因為我拍的逃學指南視頻,校領導知道了,說我給27中的聲譽造成了不良的影響,還說教育局的領導看了說必須要嚴肅處理。這次,網絡害了我,也希望它能救救我。」慶慶的爸爸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本是一段無心惡搞,沒想到迎來了退學的結果,孩子的情緒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 2015年考研:中文系考研方向解讀
    中文系考研哪個方向比較好呢?   中文系考研哪個方向比較好呢?   考研哪個方向這要根據自己的興趣來選擇,中文系的語言學、文學、文字學都非常不錯的,還有文藝學、美學較為難懂,如果以後想當老師,建議現當代文學。文字學方向很好,高校很缺這方面人才,至於語言學是很熱門的方向,在我國以後會有較大發展和更深的研究方向。   中文系考研選哪個方向好?
  • 北京大學中文系簡介
    北大中文系是中國最早建立的中文系,目前也是全國中文學科中規模最大、學科最全、總體實力最強的系,同時也是北大文科歷史悠久的名牌大系。  本系本科設4個專業:中國文學、漢語語言學、古典文獻學、應用語言學(中文信息處理),是教育部最早確認的國家級人才培養基地。
  • 臺當局試圖改名高校「中文系」 各大學中文系反對
    原標題:臺當局試圖改名高校「中文系」 各大學中文系反對 高中國文課綱爭議尚未平息,有島內媒體披露,臺當局又將「去中國化」的黑手伸向大學的中文系。據臺灣《聯合報》5日報導,臺「教育部」今年推動「學科標準分類調查」,發函給各大學中文系,擬將「中國文學系」改隸為「華語文細學類」,各大學中文系不予支持。因爭議太大,臺「教育部」緊急踩剎車。 依臺灣現有的學科標準,「語文學門」分成「外國語文」「本國語文」「其他語文」3個學類,其中「本國語文」又分「臺灣語文」「中國語文」「華語文」3個「細學類」。
  • 勸退就是勸退,別拿「自願辭職」當幌子
    「自願辭職」實際是企業勸退?近日,江蘇省總工會公布了全省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十大典型案例,其中,無錫市錫山區總工會調解的一起員工「自願辭職」引發的勞動糾紛引人關注。「勸退對王某形成壓力,使其違心辭職,卻未消除王某對試用期考核的異議;對於劉某,沒有合法解除依據又未經協商一致的勸退必然引發糾紛。」(見12月1日《工人日報》)勸退員工,是指企業對一些員工,通過做思想工作、協商等方式,與其解除勞動合同。根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對這種協商解除勞動關係的行為,企業應依法支付勞動者經濟補償。
  • 中文系畢業生告訴你:高考後,什麼樣的人適合報中文系
    首先我今天的說的是關於中文系的選擇,因為本人也是中文系畢業(tis:中文系的女生是真多,男生簡直都是班寶級別的,找對象相對容易很多哈哈)。中文系其實是一個統稱,全程叫做「中國語言文學系」。說了這麼多,以上是大概介紹了中文系的專業設置和就業方向。下面談談最重要的:什麼人適合報考中文系。相信很多人在報考專業之前並沒有認認真仔細研究相關專業,然後選擇一個自己看著感覺應該還不錯或者自己中學階段學得比較好的相關的專業再或者盲目跟風當下比較熱的專業,其實這是一種不值得推薦的方式。
  • 林文月:讀中文系的人
    後來,臺大發榜,我的名字就出現在中文系的錄取者部分。我另外也考取了師大(當時稱「師範學院」)藝術系,但一個人同時只能讀一所大學,所以我便成為臺大中文系的學生了。這樣說來,雖然當時每人只許有第一志願,取則取,不取則不取矣,可是對我個人而言,考取中文系,卻頗有些錄取第二志願的滋味,因為我長期計劃要讀外文系,結果卻因一時莫名的反叛心理而入了中文系。當時確曾有些懊惱。
  • 中國最好的中文系在哪所大學?
    我認為是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這是我的母校的中文系,我說的最好是我讀書和工作時的1979年到1985年的北師大中文系。 我在該校中文系畢業後留校任教,1年後調任教育部職能部門,所以我對當時部屬院校有所了解。 當時,師大中文系與北大中文系比高低,互不服氣。
  • 其實,我是中文系畢業的
    所以讀中文系你總有一種錯覺,你以為你讀完了中文系就好像讀了很多文學作品,其實你只是學了歷史,即什麼時間誰寫了什麼?他寫的主要內容、中心思想以及它有什麼歷史影響?所以你以為的文學並不是中文系所學的文學。中文系是講「文學史」,不是講「文章學」,這一點細微差別但是影響很大的誤解你們是必須要知道的。對於「文學史」,「文學史從來都是權力史和政治史。」
  • 「叫醒中文系的人」
    一次偶然間在書架上見到這本書,出於中文系學生的天性和對中文系的憧憬和好奇,我借了這本書,然後在某節課上把它看完,應該是《現代漢語》或者《中國現代文學史》的某一節。那時我經常上課,活得像個標準的中文系的人,身邊存在的,眼前晃悠的,耳邊漂浮的,心裡所想所念的,都是中文系的那些玩意兒,每天孜孜不倦,搖頭晃腦,對什麼東西都沒有問題,也沒有答案。
  • 理科生可以報中文系嗎?哪些大學是可以招中文系理科生?值得一看
    理科生可以報中文系嗎?哪些大學是可以招中文系理科生?值得一看!理科生能不能報中文系?中文系其實在大學裡面是沒有這樣一個系的,大家所說的中文系其實就是漢語言文學專業,而這個專業屬於文化傳媒學院中的一個專業,其他的專業還有新聞傳播學專業等。中文系一般指漢語言文學專業,這個專業屬於文科專業,絕大部分學校招收的都是文科生,很少會有學校招收理科生。
  • 中文系鄙視鏈
    專業鄙視鏈 理科生看不起文科生,文科生裡,法律系看不起外文系,外文系看不起中文系,中文系看不起哲學系,哲學系又看不起藝術生,藝術生裡面,搞音樂美術的又看不起體育生。
  • 溫儒敏:如何看中文系的困境?
    一般來說,凡是有較大規模的大學,無論是什麼類型,也無論是否理科背景,我覺得都有必要設立中文系。或者這樣來說更明白,凡是打算辦外語系的大學,都要有中文系。我這樣講,是有針對性的,現在全國各種類型的大學大概有1000多所,有英文系的起碼有500所,但有中文系的也就二三百所,甚至比新聞系的數量還少。是不是因為中文系不好找工作,所以辦得少?不見得。
  • AI 產品經理入門與勸退指南
    所以在講AI產品經理的相關知識前,先勸退一波。前兩年人工智慧行業大熱,如今已經降溫了很多,但是目前市場上依舊到處可見各種人工智慧培訓班或者各種Python培訓課,似乎不學個Python就跟不上時代的步伐了。
  • 念中文系的未來-中新網
    念中文系的未來   在完成了電視臺的訪問工作後讀過出版人傅承得的演講《自重與自用:中文系的現在與未來》嗎?傅老開場時說:「我們念中文系的好像覺得是前途茫茫,念出來不知道要幹嘛。」嗯,這曾經很是我的心聲,尤其在矽谷這個高科技地區,中文系有什麼價值啊,每家公司要的都是科研人才,連看門的都要有美國文憑。還記得我的第一份工作是怎麼得來的,面試時被問:你覺得你能做什麼?我說:我覺得我什麼都能做。人究竟哪來那麼大的自信說自己什麼都能做啊?
  • 為什麼中文系不培養作家?
    (IC photo/圖)我本科入學是在2001年,專業學的是漢語言文學,也就是大家俗稱的中文系。在入學的第一天,系領導講話時說了一句話,讓我至今記憶猶新,他說:「我們中文系是不培養作家的。」我當時聽了心裡有些牴觸,畢竟我是懷著作家夢才報考中文系的,我原以為這是本校的特色,後來在和其他學校同專業的朋友交流時,驚奇地發現,原來很多知名院校的中文系領導或者教師都對學生說過類似的話,看來這是一件在專業內部有共識的事情。近二十年過去了,我在中文系從本科讀到博士畢業,後來成為了一名高校中文系的教師。但是,關於中文係為什麼不培養作家這個疑問,在很多年裡我也沒有搞得很清楚。
  • 柏楊丨中文系畢業生何處去?
    中文系在大學堂各系中的排列順序,是第一把交椅,只要有中文系,在各系中一定要坐首席。我們既是中國人,又說中國話,又寫中國字,又讀中國文,而中文系即馬尾提豆腐——提不得,實在教人雙目流淚。最近,臺北自立晚報刊出陳媛裕女士的一篇大文:「中文系畢業生何處去」,道出了中文系的種種傷心。
  • 高中生拍攝逃學指南被學校勒令退學
    接到勸退通知的當天,慶慶就在百度蘭州二十七中的貼吧裡發帖表達了自己的委屈和擔憂,他說「今天,我被學校開除了……因為我拍的逃學指南視頻,校領導知道了,說我給27中的聲譽造成了不良的影響,還說教育局的領導看了說必須要嚴肅處理。這次,網絡害了我,也希望它能救救我。」慶慶的爸爸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本是一段無心惡搞,沒想到迎來了退學的結果,孩子的情緒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 北大中文系的「老主任」楊晦
    一個多月後,北平軍事管制委員會接管北大,指定音韻學家魏建功先生臨時擔任中文系主任,維持「過渡時期」的工作。魏建功做了一年多,便由楊晦先生接任,那是1950年7月,可謂百廢待興的時期,教學很不正常。他當系主任後即遇上培養目標和課程設置的大調整,那是新政權的要求。中文系的任務確定為「培養學生充分掌握中國語文的能力和為人民服務的文藝思想,使成為文藝工作和一般文教工作的幹部。」
  • 畢業致辭|中文人的精神和擔當——北大中文系主任陳曉明在中文系...
    陳曉明在中文系2020年畢業典禮上致辭同學們、老師們:大家上午好!剛才大家收看了學校的畢業典禮,場面壯美,氣勢恢弘!今天我們在這裡舉行2020屆中文系畢業典禮,也有另一番風採。這絕不是盲目信任各位之優秀,還因為各位是北大中文系的畢業生。在各位即將離開這裡的時候,我希望再次提醒大家:各位在這裡學習的絕不僅僅是如何解讀一部文學作品或者一種文化現象,不僅僅是如何分析我們民族語言的複雜結構,也不僅僅是如何對那些古代典籍進行校勘與詮釋,更是要感受這種種具體的專業方法背後所蘊含的人文學的力量,一種令大家更為堅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