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華商撤離巴塞隆納
商業限令太嚴厲
新快報綜合報導 據西班牙《歐華報》援引《ElPeriódico》報導,巴塞隆納政府對於大量華商聚集的Eix-ample區,尤其是Trafalgar大街的整治,終於開始出效果了。由於嚴厲的商業限令,大量的華商正在從這個昔日繁華的中國批發區內撤離,先前曾經有「中國城」之稱的Eixample區,正在陷入日漸凋敝的境地。
記者近日走訪了以前華人商店比例最高的Trafalgar大街,結果發現這裡的很多中國店鋪,如今都關上了大門。而門口貼著「出賣」或者「招租」牌子的店鋪,更是數不勝數。由於政府嚴格的限令,令很多原先在這裡做了很多年生意的中國商人們感覺生意很難做。他們因此開始尋找另外一些生意比較好做的地區,例如巴達羅納的Montigalà。在那裡,中低端的零售業主要被壟斷在露天集市小販的手裡,這些小販的競爭力顯然無法與中國人開的店鋪相提並論。
華商撤離,最為高興的是Eix-ample區的居民。當地的居民認為,現在出現這樣的局面,完全就是他們努力鬥爭的結果。
根據當地居民統計,目前已經有30多家中國商店關門,佔華人商店總數10%以上。政府商業部門提供的數據同樣反映出了Eixample地區華人商業的衰退。
根本原因
政府政策限制華人開新店
大量華商撤離Eixample區,其根本原因是因為政府頒布的限制中國人開新店的政策。根據巴塞隆納政府的這條法令,在Eixample地區已經不再允許開設新的中國人批發店,只有那些在這個地區數目很少的商店,例如理髮店、肉店等等,才有可能獲得政府的批准開新店。除此之外,政府還在這個地區實施了嚴格的裝卸貨制度以及垃圾堆放制度,所有這些制度都讓這裡的華商步履維艱。
惡劣後果
店面房東損失豐厚租金
西班牙居民顯然沒有意識到,華商撤離帶來的後果是相當嚴重的。首先遭受損失的是擁有那些臨街店面的房東。他們原本可以從中國人手裡得到豐厚的租金回報,但是由於華商已經對這個地區徹底絕望,他們再也找不到能夠支付如此多月租的商人。有興趣在這個地區開設其他商店的西班牙本地商人,他們根本不可能承擔每月3000歐元以上的房租。此外,中國人撤離之後,當地的房價也將出現回落,最後蒙受損失的還是這裡的居民。 來源: 金羊網-新快報
Eixample地區介紹:巴賽羅納市的中心有一個大型的廣場區。這個廣場區被稱為(EIXAMPLE)或(ENSANCHE)(擴充區之意),代表巴賽羅納在西元一八六0年至西元一九三六年左右的成長。這一區是巴賽羅納最迷人有趣的地區。因為RAMBLA DE CATALUNA、PASSEIG DE GRACIA及其他很多現代式的建築、商店、辦公大樓及銀行都集中在這一區。
巴塞隆納政策回放:
2007年3月5日:巴塞隆納禁止中國城再開新店 稱並非僅針對華商
2006年4月19日:媒體訪巴塞中國城:並非所有西班牙人都憎恨華商
2006年10月23日 巴塞中國城今年遭159次突查 顯示政府整頓決心
他山之石:俄羅斯移民法衝擊華商利益 萬人回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