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剛加入RCEP,後腳親證大批日企撤離中國站不住腳,何意?

2020-12-23 醉井觀商

商務部12月10日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高峰表示,根據日本貿易振興機構對在華日資企業的調查顯示,所謂「大批日本企業撤離中國」的說法根本站不住腳。

相比4月,日本政府計劃補助700億日元(約6.53億美元)的津貼,將日本產業鏈回遷本土,或是轉移到東南亞國家。如今剛剛捨棄美國的「泛太平洋協議計劃」倒戈加入RCEP,隨後又澄清大批日企撤離中國站不住腳,反差巨大,這一切的「烏龍現象」都有哪些深意呢?

一、其實,日本政策出發點,或者說考慮意圖並非要鼓勵企業撤離中國

我們要知道,日本的政策無論出哪招,其真實意圖一定不是要鼓勵日企業撤離中國,而是一方面想要向日本國內回歸;另一方面是想避免集中於一國,而鼓勵企業把產業鏈分散到東南亞各國。

我認為,這是為了避免由於本國企業將生產線集中於一國,導致由於該國國際關係、政策等原因,導致日企的利益無法受到應有保護,以及日企在需要時(比如近期醫療衛生用品)無法及時運輸為日本國民服務。簡單來說,就是不要把所有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裡的思路。

日本人自己做過統計:日本19.1%的出口面向中國,23.5%的進口來自中國。日本24.7%的中間品出口面向中國,21.1%的中間品由中國進口。2019年日本進口的汽車零部件中37%來自中國,日資企業生產的電子元器件中35%在中國銷售。日本海外企業在中國的數量是最多的,超過東協、歐盟、美國一大截。

因此,我從這個初衷來看,它並非是刻意針對中國,而是為了分散風險。只不過恰好目前這個集中於一極、集中於一國的現狀,就發生在中國,此前政策可以預計的實際表現,是想從中國撤離。

那麼,針對日本國家相關政策背後的憂慮,如果相關「一極」國家能夠在政策上、實際做法上,保障包括日本在內的外國企業的利益,做到言而有信,尊重他國企業的物質財產、知識財產以及運輸的需要,那麼我想這樣就可以相對打消一些日本及其他國家的顧慮。總之,如果企業的採購和生產過於集中在一個國家,這會使得日本的供應鏈變得脆弱。也就是說,日本是打算想重新構造產業鏈。

二、日本的經驗之道:安全靠美國,經濟靠中國

亞洲國家,安全靠美國,經濟靠中國,這應該是一句流行在全亞洲的經驗之道了。日本也是不例外的,畢竟中日之間有緊密的貿易往來與經濟利益鏈。

日本是中國的第二大貿易夥伴,排在美國之後。反過來,中國是日本的第一大貿易夥伴,排在美國之前。這樣來看,雙方的聯繫已經非常緊密了。日本在華企業超過3萬家,這些企業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全部撤離。中國仍是全球範圍內至關重要的市場,有相當一部分日企肯定是不願意選擇撤離。比如豐田、本田,他們更加看重中國市場,在中國生產並且在在中國銷售,更加符合自己的利益。

目前,美國把在華市場和外部市場分開,各個友國紛紛要做出抉擇。對於日企來講,它們也不例外,日企業也只要兩條路可以選擇:

一是融入歐美體系中,這些企業要跟隨美國的決策如積極尋找海外市場,尋找新的落腳點。二是根基於中國市場的日企,將會繼續留在中國,對外部採取冷靜或觀望的態度。三、若從長遠利弊關係來看,即使日企撤離中國,也並非是徹底的壞事

目前,中國面臨的情況是,產業正在不斷升級,勞動成本不斷增加,土地價格不斷攀升,這些因素將導致日本在華企業的經營成本不斷上升。即使日企業撤離中國也並非壞事,我的理由如下:

一是在短期內,因為失去了強有力的競爭對手,便無形中給中國家電等製造業留下了足夠的發展空間,從而或將為國內製造業帶來更多的市場機遇。二是無論如何開展,撤離的日企,主要還是勞動力密集和低成本低端家電製造業。比如撤離中國的松下等外企,其生產能力絕大多數都是低端製造,也正是中國下一步需要調整的產業,這對優化中國的產業結構反而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三是日企撤離後,留下的部分高精尖技術、管理人才將會進入中國製造企業,事實上在為中國企業技術更新和改造輸送合格人才。而且其先進的管理技術和理念,也將會對中國企業帶來很大推動力,甚至還或將掀起一場新科技革命。

總之,我相信肯定會有一部分日企會趁機撤離,因為中國的製造成本已然變高,讓它無法立足。可是,產業鏈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更需要有時間才能真正撤離。剩下相當大部分日企絕不會撤離,因為中國已經不是單純的製造大國,更是一個消費大國。在中國生產、在中國銷售,更加符合利益。

相關焦點

  • 商務部:「大批日本企業撤離中國」的說法站不住腳
    在10日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表示,所謂「大批日本企業撤離中國」的說法根本站不住腳。高峰指出,據日本貿易振興機構對在華日資企業的調查顯示,2015年至2019年,在華日企擴大、維持和縮小在華業務的比例基本保持穩定,其中計劃縮小在華業務的企業佔比較小。
  • ...販假;商務部:「大批日本企業撤離中國」的說法站不住腳 | 每經網
    每經17點丨外交部:再次敦促蓬佩奧之流停止制假、販假;商務部:「大批日本企業撤離中國」的說法站不住腳 每日經濟新聞
  • 「大批日企撤離中國」說法站不住腳 九成以上日企表示並無計劃轉移...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10日訊(記者馮其予)在10日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表示,所謂「大批日本企業撤離中國」的說法根本站不住腳。高峰指出,據日本貿易振興機構對在華日資企業的調查顯示,2015年至2019年,在華日企擴大、維持和縮小在華業務的比例基本保持穩定,其中計劃縮小在華業務的企業佔比較小。2016年至2019年均在5%至5.4%之間。今年4月份,該機構對華南地區約3500家日企進行了調查,其中91.7%的日企表示並沒有計劃轉移在華業務,較今年2月份的調查增長了6.9個百分點。
  • 日企排隊撤離中國?為給自己解套,兩任日本首相挑釁中國沒底線
    作者:刺客日前,由日本媒體聲稱,受美日產業鏈「轉移」政策影響,大批日本企業正「排隊撤離中國」。不過,日前,中國商務部發言人就上述問題發表聲明稱,所謂「大批日企撤離中國」的說法,根本站不住腳。據中方統計,今年1月到10月,在全國新設立的外商投資企業2.29萬家,其中來自日本的企業就有604家,實際投資金額高達202.6億人民幣。另外,根據日本貿易振興機構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日企在華擴大、維持和縮小業務的比例基本維持穩定,其中計劃縮小規模的日企只佔極少一部分。
  • 早財經丨商務部:「大批日本企業撤離中國」的說法站不住腳;虛擬盤...
    ●據央視新聞,在商務部12月10日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高峰表示,所謂「大批日本企業撤離中國」的說法根本站不住腳高峰介紹,今年4月,日本貿易振興機構對華南地區約3500家日企進行了調查,其中91.7%的日企表示並沒有計劃轉移在華業務,較今年2月的調查增長了6.9個百分點。數據顯示,今年1—10月,在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2.95萬家中,來自日本的企業有604家,實際投資金額達202.6億元人民幣。
  • ...中國商務部:我們注意到有關媒體的調查報導。根據日本貿易振興...
    2020-12-10 15:24:26來源:FX168 【中國商務部:「大批日本企業撤離中國」的說法根本站不住腳】中國商務部:我們注意到有關媒體的調查報導。
  • 大批日本企業排隊撤出中國?商務部:並不屬實
    證券時報記者 江聃12月10日,商務部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發言人高峰表示,注意到有關媒體的調查報導。根據日本貿易振興機構對在華日資企業的調查顯示,所謂「大批日本企業撤離中國」的說法根本站不住腳。高峰說,從日本貿易振興機構對在華日企的調查報告來看,2015-2019年,在華日企擴大、維持和縮小在華業務的比例基本保持穩定,其中計劃縮小在華業務的企業佔比較小。除2015年這一比例達到8.8%外,2016-2019年均在5%至5.4%之間。
  • 商務部:大部分在華日資企業並沒有考慮退出或撤離中國市場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陳芳)商務部發言人高峰10日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根據日本貿易振興機構對在華日資企業的調查顯示,所謂「大批日本企業撤離中國」的說法根本站不住腳。高峰說,實際上,大部分在華日資企業並沒有考慮退出或撤離中國市場。一些日企在日本和東南亞國家的投資大多為新增的非同質化項目。
  • 商務部駁「『一帶一路』建設只有中國受益」:罔顧事實、站不住腳
    商務部駁「『一帶一路』建設只有中國受益」:罔顧事實、站不住腳 2019   (兩會速遞)商務部駁「『一帶一路』建設只有中國受益」:罔顧事實、站不住腳  中新社北京3月9日電 (記者 王恩博 李曉喻)對於「『一帶一路』建設只有中國受益」的說法,中國商務部副部長錢克明9日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記者會上駁斥說,這個觀點罔顧事實,根本站不住腳。
  • ...29日)要求中國不要推進「對實控線(LAC)的站不住腳的單邊解釋」。
    【印度稱從未承認「單邊確定的」1959年實控線】就在中國聲明不承認「拉達克非法建立的聯邦領土」的同一天,印度周二(9月29日)要求中國不要推進「對實控線(LAC)的站不住腳的單邊解釋」。印度外交部說,印度政府從未接受單方面確定的所謂1959年實控線。印度外交部毫不含糊地指責中國越界,試圖單方面改變現狀。
  • 日本砸700億日圓助87家日企撤離中國
    據外媒報導,安倍花巨資鼓勵日本企業擺脫對中國的依賴。在日本政府公布的撤離中國的日本公司中,總共將獲得總計700億日圓(約合6.53億美元)的資金。這次撤離中國的日企名單中,其中30家公司將把生產轉移到東南亞,包括生產硬碟部件的Hoya公司將遷往越南和寮國;其他57個項目將搬往日本。住友橡膠工業(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將在馬來西亞生產丁腈橡膠手套。信越化工(Shin-Etsu Chemical)將把稀土磁鐵的生產轉移到越南。
  • 日本不惜耗費700億日元,幫助日企撤離中國,背後原因何在?
    而中國市場的潛力可以說是十分巨大的,因此也吸引了許多外資企業紛紛來中國市場投資發展。可以說,中國市場在這些外企的眼中就是一塊「香饃饃」,大家都想分上一口。然而最近,卻有一個國家不惜耗費巨額的資金,來幫助本國的部分企業從中國市場中撤離,這個國家就是日本!近期以來,種種跡象都表明,日本正在鼓勵部分在中國的日企撤離中國市場。
  • 日本自掏腰包!補貼700億「搬家費」,請求87家日企從中國撤離
    然而,就在其他國家加大對華投資力度的當下,日本卻做出意外舉動,不惜「自掏腰包」補貼700億搬家費,請求87家日企從中國撤離。據報導,日本將向那些把工廠遷出中國的企業支付報酬,這是一項確保供應鏈、減少對中國製造業依賴的新計劃的一部分。這些遷出中國的企業將把工廠遷回日本,或其他東南亞國家。
  • 「日企排隊撤出中國」真相調查
    日本貿易振興機構廣州代表處所長清水顯司談到今年日本企業的發展情況時,略顯無奈地對《環球》雜誌記者這樣說。今年一度甚囂塵上的「大批日本企業排隊撤出中國」的新聞讓他頗感意外,因為不論是從日本貿易振興機構對在華日企的調查,還是根據他對日本供應鏈改革措施推動的成效來看,這種說法都立不住腳。
  • 日本「赤足教育」火了?光腳上學孩子更聰明?中國網友:不紮腳嗎
    ,促進孩子更好的成長,同時孩子也能更聰明,在遭到了網友們的抨擊之後,最近「赤足教育」又開始火了起來,說光腳走路的孩子,10年後比不光腳的孩子更聰明,這個有科學依據嗎?日本「赤足教育」火了?光腳上學孩子更聰明?中國網友:不紮腳嗎?近日去閨蜜家做客,看見閨蜜的兒子赤腳在客廳的地磚上走來走去,我眉頭一皺緊接著對閨蜜說:地磚那麼涼,你怎麼能讓孩子不穿鞋在上面跑呢?閨蜜看了一眼孩子,說:現在是夏天,沒事,再說你不知道,光腳對孩子身體和大腦都有好處嗎?
  • 日本「赤足教育」火了?光腳上學孩子更聰明?中國網友:不紮腳嗎
    10年後比不光腳的孩子更聰明,這個有科學依據嗎?日本「赤足教育」火了?光腳上學孩子更聰明?中國網友:不紮腳嗎?近日去閨蜜家做客,看見閨蜜的兒子赤腳在客廳的地磚上走來走去,我眉頭一皺緊接著對閨蜜說:地磚那麼涼,你怎麼能讓孩子不穿鞋在上面跑呢?
  • 這下蔡英文站不住腳了?「前陸軍總司令」:我是中國人!
    陳廷寵勇於發聲,他正顏厲色地表示,他是一個中國人因此而感到驕傲,這是光榮的象徵,是尊嚴的象徵,臺灣當局已經被美國和日本搞得烏煙瘴氣,臺灣當局不應當繼續淪為外國人在「走狗」。陳廷寵對臺灣的現狀表示痛心疾首。
  • Costco火了的背後:中國消費者和美企都在「用腳投票」
    原標題:Costco火了的背後:中國消費者和美企都在「用腳投票」  經過兩年的籌備,美國最大的連鎖會員制超市Costco(中文店名:開市客),在中國大陸的第一家門店終於在上海閔行開業了。雖然地址遠離上海市區,開業當天還是工作日,但賣場內依舊人山人海,甚至出現「掃貨大潮」。
  • 原版英語英譯英微閱讀:「」站不住腳」和hold water
    原版英語英譯英微閱讀:「(觀點)站不住腳」和hold water 別忘了:英語是學來讓我們「指向」更多英語的。這是「本」。 1) 我們先看「原文」:What does it mean?
  • 一句佛號,沒有信願,三足缺倆,站不住腳
    就像教學大綱一樣,你不能違背,不能違背三綱,要不你成就不了。但具體落實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下手處,明白嗎?所以信願行是「綱」,是綱領啊!他不是具體的修學方法!具體怎麼修信願,怎麼修行,這叫科目。淨土修行是「三綱兩目」。兩個科目,一個是修信願,一個是修行,所以淨土是信願加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