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批日本企業排隊撤出中國?商務部:並不屬實

2020-12-25 證券時報

證券時報記者 江聃

12月10日,商務部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發言人高峰表示,注意到有關媒體的調查報導。根據日本貿易振興機構對在華日資企業的調查顯示,所謂「大批日本企業撤離中國」的說法根本站不住腳。

高峰說,從日本貿易振興機構對在華日企的調查報告來看,2015-2019年,在華日企擴大、維持和縮小在華業務的比例基本保持穩定,其中計劃縮小在華業務的企業佔比較小。除2015年這一比例達到8.8%外,2016-2019年均在5%至5.4%之間。今年4月,該機構對華南地區約3500家日企進行了調查,其中91.7%的日企表示並沒有計劃轉移在華業務,較2月的調查增長了6.9個百分點。

實際上,大部分在華日資企業並沒有考慮退出或撤離中國市場。一些日企在日本和東南亞國家的投資大多為新增的非同質化項目。根據中方的統計,今年1-10月,在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2.95萬家中,來自日本的有604家,實際投資金額達202.6億元人民幣。企業以市場為導向。中國擁有超大規模的市場、完整的產業配套能力、充足的人才資源、良好的基礎設施,所謂「減少對華依賴」的提法不符合市場規律,也不會成為企業投資決策的依據。

高峰強調,中國將進一步擴大市場開放,加大對外資企業在產業鏈配套、產業轉型升級等各方面的服務力度,有針對性地解決外資企業面臨的實際問題,努力打造國際一流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使外資企業能夠植根中國市場,實現互利共贏。

12月8日,中國和新加坡宣布啟動中新自貿協定升級後續談判。高峰表示,今年是中新兩國建交30周年。在兩國領導人的引領下,近年來中新經貿合作快速發展。中國是新加坡第一大貿易夥伴,新加坡是中國第一大新增外資來源國和主要境外投資目的國。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後,雙方深入開展醫療和防疫物資合作,建立必要人員往來「快捷通道」,共同維護地區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暢通。目前,中新經貿各領域合作有序恢復。今年前10個月,雙邊貿易額達715.6億美元,同比增長0.5%;中國對新加坡直接投資增長近1.3倍,新加坡對華直接投資增長7%;雙方新籤承包工程合同額37.5億美元,同比增長10.6%。這充分體現了雙方合作的強大韌性和巨大潛力。

此次中新雙方共同宣布啟動自貿協定升級後續談判,主要聚焦服務和投資領域,將採取負面清單模式開展談判,旨在提高雙邊服務和投資領域政策透明度,進一步提升兩國間服務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平,為兩國企業營造更好的營商環境,推動兩國和地區經濟的復甦和發展。

高峰介紹,本周,中歐雙方正在進行中歐投資協定第35輪談判,雙方將聚焦解決遺留問題,為實現雙方領導人確定的談判目標不懈努力。

相關焦點

  • 「日企排隊撤出中國」真相調查
    日本貿易振興機構廣州代表處所長清水顯司談到今年日本企業的發展情況時,略顯無奈地對《環球》雜誌記者這樣說。今年一度甚囂塵上的「大批日本企業排隊撤出中國」的新聞讓他頗感意外,因為不論是從日本貿易振興機構對在華日企的調查,還是根據他對日本供應鏈改革措施推動的成效來看,這種說法都立不住腳。
  • 商務部:「大批日本企業撤離中國」的說法站不住腳
    在10日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表示,所謂「大批日本企業撤離中國」的說法根本站不住腳。高峰指出,據日本貿易振興機構對在華日資企業的調查顯示,2015年至2019年,在華日企擴大、維持和縮小在華業務的比例基本保持穩定,其中計劃縮小在華業務的企業佔比較小。
  • 「1700多家日企排隊撤出中國」?真相沒那麼簡單
    實際上在2020年上半年,日本內部有一種聲音表示有大批日本企業要撤出中國。現在能夠做到經濟上漲,並且帶動周邊國家經濟復甦的主要經濟體只有中國。因此在今年出現大量的「1700多家日企排隊撤出中國市場」的新聞讓日本貿易振興機構廣州代表處所長清水顯司感到頗為詫異。
  • ...販假;商務部:「大批日本企業撤離中國」的說法站不住腳 | 每經網
    每經17點丨外交部:再次敦促蓬佩奧之流停止制假、販假;商務部:「大批日本企業撤離中國」的說法站不住腳 每日經濟新聞
  • ...中國商務部:我們注意到有關媒體的調查報導。根據日本貿易振興...
    2020-12-10 15:24:26來源:FX168 【中國商務部:「大批日本企業撤離中國」的說法根本站不住腳】中國商務部:我們注意到有關媒體的調查報導。
  • 日本政府2500億重金補貼日企撤出中國?涉事企業回應了
    多年來,中國一直是世界工廠,聯合國認定的工業產品類別都在國內有生產,是生產能力最齊全的國家,沒有之一。日前有報導稱日本政府擔心太過依賴中國製造,不惜給出將近2500億日元的補貼將日本企業遷回本土製造,其中就涉及到口罩企業愛麗思,不過官方已經否認撤出中國。
  • 早財經丨商務部:「大批日本企業撤離中國」的說法站不住腳;虛擬盤...
    ●據央視新聞,在商務部12月10日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高峰表示,所謂「大批日本企業撤離中國」的說法根本站不住腳高峰介紹,今年4月,日本貿易振興機構對華南地區約3500家日企進行了調查,其中91.7%的日企表示並沒有計劃轉移在華業務,較今年2月的調查增長了6.9個百分點。數據顯示,今年1—10月,在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2.95萬家中,來自日本的企業有604家,實際投資金額達202.6億元人民幣。
  • 商務部:大部分在華日資企業並沒有考慮退出或撤離中國市場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陳芳)商務部發言人高峰10日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根據日本貿易振興機構對在華日資企業的調查顯示,所謂「大批日本企業撤離中國」的說法根本站不住腳。高峰說,實際上,大部分在華日資企業並沒有考慮退出或撤離中國市場。一些日企在日本和東南亞國家的投資大多為新增的非同質化項目。
  • 商務部就中國和新加坡宣布啟動中新自貿協定升級後續談判等答問
    商務部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2020年12月10日)【高峰】各位記者朋友:大家下午好,歡迎大家參加商務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今天我沒有需要向大家主動通報的信息,下面,我願意回答記者朋友們提出的問題。下面請提問。
  • 投資中國 外企有本明白帳
    近日,針對有大批日本企業排隊撤出中國的傳聞,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援引事實和數據強調指出,這樣的說法根本站不住腳,大部分在華日資企業並沒有考慮退出或撤離中國市場。事實上,不僅是日本企業,大部分在華外企也沒有考慮退出或撤離中國市場。
  • 日本魚竿品牌為何會撤出中國市場
    正文大家對日本本土魚竿比較有興趣,今天和大家說一下日本魚竿在中國的歷程。第一階段:全面進駐中國市場在十幾年前,國內魚竿工藝較差的時候,日本本土N家魚竿品牌都進駐中國市場,接觸釣魚時間長的釣友應該會看到那時候漁具店會看到,那時候日本本土魚竿在中國遍布代理和漁具店的正規經銷商。當然售價也很高,那時會看到禧瑪諾、達億瓦、伽馬咖茲、富士等等,N多日本品牌。
  • 日企排隊撤離中國?為給自己解套,兩任日本首相挑釁中國沒底線
    作者:刺客日前,由日本媒體聲稱,受美日產業鏈「轉移」政策影響,大批日本企業正「排隊撤離中國」。不過,日前,中國商務部發言人就上述問題發表聲明稱,所謂「大批日企撤離中國」的說法,根本站不住腳。據中方統計,今年1月到10月,在全國新設立的外商投資企業2.29萬家,其中來自日本的企業就有604家,實際投資金額高達202.6億人民幣。另外,根據日本貿易振興機構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日企在華擴大、維持和縮小業務的比例基本維持穩定,其中計劃縮小規模的日企只佔極少一部分。
  • 新冠疫情之下,為什麼美國要求在華的所有企業撤出中國
    美國要求在華的所有企業撤出中國最近看新聞報導,美國要求在華的所有企業撤出中國,所有費用美國政府承擔,就在美國的拿出這個政策之前,日本也開始準備撤出在華企業,搬遷費用也達到上百億人民幣美國要求在華的所有企業撤出中國不過美國的做法也有人分析,目前疫情不斷蔓延,對其經濟造成了明顯的衝擊,這將會使得失業率不斷上升,甚至可能引發經濟衰退甚至可能進入大蕭條,所以美日國家想讓企業搬回去
  • 美國呼籲企業撤離:蘋果離開中國會如何?郭臺銘:或大批企業倒閉
    郭臺銘:或大批企業倒閉 但是現在美國方面卻有另外一種聲音,就是呼籲美國的企業都撤出中國,不但如此,他們還會負擔撤出中國的全部費用。 可能大家不知道的是,其實這種事情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之前華為事件發生的時候美國也發出這樣的聲音,而且他們還不惜拋出了非常豐厚的補貼來吸引在中國的美國企業撤出中國,比較搞笑的就是,美國的企業沒有去,反而是郭臺銘的富士康去了。
  • 傳1700多家日企「撤出」中國?真相來了!近9000億外資已瘋狂入華
    近年來,外企將大量撤出中國的謠言甚囂塵上。日前,還有日本媒體消息稱,「1700多家日企正排隊撤離中國」。然而,真相到底如何呢?這一數據充分表明,中國依然是大量外資的主要投資目的地,外企大量撤出中國謠言不攻自破。要知道,在全球疫情依然嚴峻的當前,各國企業對外的實際投資也將更謹慎。而中國能夠獲得如此多外資的青睞,更能顯示出我國經濟前景的樂觀。12月7日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我國進出口貿易規模達到29.04萬億元。中國對外資的吸引力也因此越來越大。
  • 日本明治奶粉撤出中國 或因競爭太激烈
    聲稱與經營有關 成首家撤出中國大陸市場的知名「洋奶粉」 市面中端奶粉選擇將減少  昨日,在國內名氣頗大的日本奶粉品牌明治宣布,由於難以獲得穩定的收益將「暫時停止銷售」,這一表態意味著,明治奶粉成為首家撤出中國大陸市場的知名「洋奶粉」。但本次決定不影響明治在中國大陸的其他食品業務,例如糖果、冰淇淋。
  • 中國製造「真香」,外企撤出中國後反悔,聲稱被「忽悠」了?
    當時,中國依靠「人口紅利」,吸引了大量外資企業在華設廠。這些企業來到中國後,不僅為我國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而且為我國製造業的發展提供了「基礎」。經過幾十年的「沉澱」,中國製造業已躋身世界前列,在全球「產業鏈」中也佔有重要地位。不僅如此,近年來,「中國製造」也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為中國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 「深度」外國企業真的會撤出中國嗎?
    在這場席捲全球的疫情的籠罩下另一場跨國企業的全球化配置改革正悄然加速面對外部因素的改變中國製造的角色又該如何變化?美國和日本呼籲其企業離開中國?4月10日,美國白宮首席經濟顧問庫德洛向全美呼籲: 在中國的美國公司應考慮撤離中國,而美國政府應考慮提供全部的「搬家」費用。同一天,日本同樣呼籲日本企業撤離中國,並宣布提供20億美元的資金用以支持日企搬回日本,另外2億美元用來支持日企搬離中國,轉向東南亞等亞洲其他地區。
  • 美日企業紛紛撤出中國,網友:不稀罕
    美日等其他國家的企業紛紛撤出中國,網友們表示說道:愛上哪上哪!在不久之前就有專家預言過,並且由於現在很多國家的措施,反而會限制人口的流動性!到了現在當這次衛生問題過去之後,想必就有很多的企業都會受到一些影響。因此根據現在的狀況來看,這預言好像還真的正在一點一點實現。
  • 外企真的能撤出中國嗎?
    早前日本政府提出要拿出2435億日元資金,幫助日本製造廠商將生產線撤出中國,現在已經有87家完成撤離,其中有30家去了東南亞,再想想臺積電去了美國,蘋果也撤離了中國,高通同樣去了越南,富士康去了東南亞,很多人開始緊張了,覺得產業鏈都撤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