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耶魯、哥大錄取的兩個女孩, 講述自己的申請故事: 原來, 這才是...

2020-12-14 騰訊網

本文配圖來源:Unplash

在2020年申請季,分別被哥大和耶魯錄取的兩位女生,今天帶來了自己的申請故事,並試圖回答「藤校為什麼會錄取我?」,字裡行間的成熟思考令人印象深刻:原來這才是名校要的「優秀學生」!

聽完自述,我們還採訪到了女孩的留學顧問,上海棒呆國際教育的Brian,他從升學角度分析兩個女孩的共性,以及她們被名校青睞的原因。

這兩個申請故事雖是個例,但從中我們依然可以看到美國名校的錄取偏好,提供讀者一個思考的角度。

本文作者:蠍子號。如果您喜歡藍橡樹的文章,請記得要把我們「設為星標」哦!

........................................

講述者:Eva

「講自己的故事,被不同的大學喜歡」

基本信息:

坐標:東海岸賓州的美高

錄取結果:Columbia, Dartmouth, JHU, UC Berkeley, UCLA等

標化成績:TOEFL 115 / SAT 1570

GPA:4.08(不加權);4.6(加權)

文書和校友面試是兩個幫助我進哥大的重要因素。

哥大的文書真的很多也很雜,我改了很多遍都覺得還差一點點,很感謝Brian就我的內容提了很多很尖銳的問題,讓我能更深地去思考我所寫的內容。這種思考和對人文的熱愛最終也體現在了哥大的申請中,可能正好哥大也比較喜歡有浪漫主義情懷的學生吧。

此外,校友面試也對我幫助很大。我和哥大的校友面試完之後,我倆都感覺很好,還一直有郵件往來,他給予了我很大的鼓勵。我告訴自己:哪怕進不了哥大,我也很高興有這麼真誠的一次交流。

我的活動沒有特別誇張,沒有去卡耐基音樂廳表演,沒有做什麼科研取得國際獎項。但是我的活動(比如報社或者支教)對我很有意義,也對我的社區來說很重要。

我覺得學弟學妹真的沒有必要把參加夏校,或是做很特別的活動,當成申請必選項,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申請路線。我喜歡把申請大學當作一個講我自己的故事的機會,而每個人的故事都應該是不同的。

你是一個什麼樣的申請者,沉穩或者張揚,都會在文書的字裡行間體現出來,也會被不同大學喜歡。所以我建議學弟學妹們在申請季開始之前,先去看看自己的活動列表,好好了解自己喜歡什麼樣的校園和社區,構思如何講好自己的故事。

講述者:Vicky

「見微知著的能力,讓我跳出陳詞濫調」

講述者:Vicky

坐標: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國際班)

錄取結果:耶魯大學

標化成績:TOEFL 118 / SAT 1570

GPA:98

我在高一訪校時去了三、四所美國名校,包括哈佛,MIT,對耶魯的校園氛圍「一見鍾情」,就決定衝一衝耶魯。雖然在選校過程中,我查了大量數據做了各種衡量,但還是第一印象佔了很大的比重。

至於我為何被耶魯錄取,我猜是因為我洞察細節的能力。比起宏大的數據,我更擅長「見微知著」,捕捉容易被人忽視的「小確幸」。這個特質使我能跳出「陳詞濫調」,嘗試令人耳目一新的表達。除此之外,我天生對細節的敏感,給我的文書增加不少素材,也使整體寫作更自然和誠懇。

個人氣質角度來說,比起競爭性的激勵,我更容易被親密的人際關係打動。如果你擅長感知世界,就會有一種永遠覺得這個世界總有新的東西需要去理解和學習,保持謙虛的態度;如果你有同理心,擅長從別人的角度去看待問題,那麼你就會變得「善於溝通」;如果你有足夠的勇氣和能力追求你所愛,你就會變得「成熟」。

我不認為這些「特質」是真正的個人成就,或某種「神秘的人格特質」,而是我對這個世界的看法,以及我經驗的延伸。

兩個女孩身上的四個共同特質

暗含美國名校的錄取偏好

拿著這兩份自述,我採訪了兩個女孩的顧問,上海棒呆國際教育的創始人Brian。在2020年的美本錄取中,Brian和他的棒呆團隊囊獲了八所藤校的offer,其中包含2枚普林斯頓、4枚哈佛和8枚耶魯。

對於Eva和Vicky獲得了好成績Brian不敢居功。他反覆強調,學生能最後進入一所頂尖大學,一般來說是「50%的運氣+40%的學生能力+10%的顧問功勞」。她們取得的好成績離不開長期規劃和努力,申請季才能「臨門一腳」。

但通過這兩個女孩的特質,我們依然可以窺探到不少美國名校錄取偏好:為什麼她們會被名校錄取?

共性一:

知識面廣,深度思考,溝通力強

Brian評價說,這兩位女同學都比較成熟,表現出溝通能力很強。熱愛閱讀,知識面廣泛 ,對世界問題有自己的看法,在面試環節上佔到優勢。

有些同學成績不錯,但一旦話題跳出自己的學業、學校,比如談到「國際局勢」、「中美關係」等,他們就沒有話好說了。這兩位女生做了充分的面試準備,加上本身閱讀面很廣,在招生官這裡留下的印象就會很好。

共性二:

巧妙平衡「能力」與「技巧」

這兩位女生並沒有在刻意、強勢展現自我,但同時又很巧妙得將自己的閃光點讓學校接收到,「能力」和「技巧」兩者之間的平衡把握得很好。很難說這是一種技巧或特質,正如Vicky的自述中說:「我不認為這些屬於某種『神秘的人格特質』,而是我對這個世界的看法,以及經驗的延伸。」

隨著留學申請競爭越來越激烈,賽道擁擠,為了「搶奪」資源,人人都想要做差異化,「用力過猛」了。還有些同學希望通過做不一樣的活動,來展現出自己強烈的個性,給人留下「哇,你好厲害!你做的事情好高大上!」的印象,有時卻適得其反。

並沒有追求很誇張的課外活動,就像她們說的,這些課外活動「對自己,對社區都很有意義」。可見,影響力和領導力未必要通過強烈的個性和獵奇的活動來展現,但並不是每個申請者都能理解到這一點。美國大學的申請過程,是要求你把你現有的優勢和可以提升的空間進行結合,你才有可能成功。

Brian舉了個例子:就像運動員在百米短跑賽中獲得世界冠軍,並不僅僅因為他有出色的身體條件(當然這一點也非常重要),但他也需要知道怎麼去跑,要不斷訓練,知道怎麼發力,節奏如何把握。只靠技巧不可能成功,一定是「能力+訓練」的結合,美本申請同樣如此。

共性三:

強大的內驅力和自控力

這兩個女孩相比同齡人,內驅力更強,表現在整個申請季兩個人一以貫之的努力。

申請季會出現很多變數。不要因為那些不可控的變數,影響自己可控制的部分。我們不能控制自己的年歲見長,但我們可以通過每天跑步鍛鍊來延緩衰老。

面對申請過程中的不可控因素也是如此。Eva在早申請階段沒有獲得理想的結果,情緒上出現過一些波動,但她依然按部就班地每天努力;Vicky沒有像其他同學那樣,提早好幾年來找升學顧問,但她與顧問的溝通卻很緊密,她前期做了充分準備,很清楚自己想要什麼。

共性四:

學術強,文理兼修

最後一點很關鍵,兩位同學的學術能力都非常強,無論是學校GPA還是標化成績,學業上也能做到文理兼修。

Brian告訴我們,雖然每年申請都可能出一些個案:比如SAT低於1500分的學生被藤校錄取了。但他認為其中運氣成分比較大,更多是學校的招生策略——學校希望鼓勵未來有更多人申請,因此錄取若干SAT等分數較低的學生,未必代表大多數情況。

重要的是你是什麼樣的人

而不是性別,出身或高中

聊完這兩位學生的申請故事,我們將話題稍許延伸。

這兩位錄取成績出色的女孩,一位來自美高,一位來自北京知名高中的國際班。美高錄取是否比陸高好?這是留學家長經久不衰的糾結所在。而另一方面,棒呆推薦的2位都是女同學,是否男孩子錄取成績就不如女孩子?

Brian否認了這兩個說法。很顯然,如果你來自知名度比較高的體制內高中,比如南外,每年本部錄取都是本校國際部好。但如果進不了知名度高的體制內高中,那進國際班對升學來說就比較有幫助。

今年棒呆錄取大藤的學生,來自北京實驗、北京四中、星河灣、北京十一中學、上中國際部、美高、加高,並沒有看出哪一類學校會佔大優勢。學生是否在申請過程中挑戰自己,學術優秀,做好差異化才是關鍵。

但如果說體制內升學結果不理想,可能與學生本身關係更大。比如體制內學生「兩條腿走路」,做申請準備就沒有那麼充分了;體制內的留學氛圍並沒有那麼濃鬱,很多工作都要靠自己,對學生的意志力要求就更高。

雖然美高學生不會存在升學氛圍和「兩條腿走路」的問題 ,但他們要面臨的問題也很多。大部分小留學生需要花更多時間適應,就可能影響申請節奏。如果你適應得好,運動也好,甚至在美高當上了學生會主席,那肯定要比國內高中的學生會主席更「硬核」。

這個道理同樣適用「理工男更難爬藤」這個流傳甚廣的說法。棒呆今年成功申請到哈佛和史丹福大學的,恰恰是江蘇和北京高中的兩位理科男生;8位錄取耶魯大學的學生,一半男生,一半女生。

可見,「理工男爬藤難」的錯誤歸因,使這個誤會越傳越廣:爬藤難,並不是因為「理工男」,而是因為很多理工生除了「理工」好,其他的短板太明顯。「你不僅要學術好,還要會和別人交流吧。」Brian說。

如何看待名校的價值與申請的成功?

全世界家長都「迷信」名校,名校的真正價值在哪裡?畢業於耶魯大學的Brian談了一個觀點,令人感慨。

他說:「我去耶魯之前會給自己很多藉口,如果一個孩子體育很好,我會想他成績一定很差;如果一個孩子成績特別好,我想他一定整天看書沒有朋友。但進了耶魯後,我發現同宿舍的同學,一早就去打網球,划船,結果他們的GPA還比我高。

在耶魯對我最大的影響,讓我變得不再找藉口,因為工作忙就不管孩子了。越忙就越要把各個方面都做得更好,這是耶魯教會我的。」

每年放榜時,就會湧現出很多「申請成功」的故事,比如今天的Vicky和Eva,她們如願進到夢校,說是「成功」不為過。但名校錄取率最低不過5%,剩下的95%就是「失敗案例」嗎?申請成功與人生成功是兩回事,進入大學後很多學生面臨的問題就是:接下來的幾十年,我要做什麼?

因此,Brian常常鼓勵他的學生在這個階段,用更開放的態度,消化各種信息,了解自己,知道自己要做什麼,甚至冒一點風險。

「一所好大學不會解決你人生中所有的問題。」Brian說,「如果沒進名校,不要覺得自己就沒有前途了,不要給自己設限。」

感謝棒呆團隊對本次採訪的支持,

相關焦點

  • 哈佛/耶魯/哥大錄取大滿貫如何實現?2020哪些專業將一躍成為熱門?
    哈佛/耶魯/哥大錄取大滿貫如何實現?2020哪些專業將一躍成為熱門?新冠病毒之下,讓「公共衛生」專業進入大眾視野!疫情之下的今天,讓更多人意識到公共衛生的重要性!哈佛、耶魯、哥倫比亞大學offer三王炸耶魯大學更發出2W美元獎學金!究竟選擇哪個學校入讀呢?想必是現在李同學 甜蜜的憂桑了!而除了「公共衛生」專業,2020,哪些專業將一躍成為熱門?
  • 時間管理能力超強同學是如何造就MIT+哥大+耶魯申請神話的?!
    精彩預覽:一、Z同學申請背景&錄取二、頂尖碩士項目介紹1、麻省理工-金融碩士項目2、哥大-金融經濟碩士項目3、耶魯-資產管理碩士項目選修課程非常靈活,這讓各種背景的同學都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學有所得。從時長來說,分為12個月和18個月,兩種學制授予的學位相同,唯一不同的是,18個月的項目增加了入學第二年的暑期實習以及接下來一個秋季學期的自主選修課,這對有意向留美實習就業的同學來講,無疑是個很好的建立和拓展在美network的機會。
  • 這倆學霸不要託福GRE,哥大、耶魯照樣錄
    出國留學熱潮雖然在逐年降溫,但是學霸和非學霸們競相申請國外名校的熱情似乎從未減弱。考託、考G的市場不斷升溫就是一個明證。但是,有兩個六零後,如今他們在全球金融領域聲名鵲起,當初申請出國留學時,有人沒有參加託福和GRE考試,有人放棄上學資格,卻反倒上了美國名校,這就是1961年出生的李小加和1962年出生的陳志武。1.
  • 哥大錄取分享|為什麼選擇顧瑞,因為顧瑞真心為我著想
    在顧瑞10月24日的線上分享會上,2020屆Iris同學分享了自己的申請故事。
  • 一段海外實習,成就「耶魯雙碩士」,聽聽理科女孩怎麼說
    當然,這註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許多人終其一生也難以企及。可就在不久前,本科專業是動物科學的理科女孩Andrea順利拿到了耶魯大學的M2M碩士項目Offer,她將先在UBC攻讀一年管理學,再赴耶魯繼續攻讀國際商務和社會專業,並可以在畢業時拿到兩個碩士畢業證。聽到理科女孩大變身的故事,很多人都會好奇她究竟經歷了什麼。
  • 「哈佛/耶魯/普林斯頓/哥大」,所有藤校的申請秘訣他們都知道!
    2因材施教,潛力才是錄取力!「哈耶普哥」到底看重學生什麼呢?張老師憑藉多年與哈佛同事溝通交流的經驗,與往年被哈佛大學成功錄取的自己學生案例,他發現很多想申請藤校的學生,內心想法比較多,但卻不知道哪條路是正確且最有效的。
  • 「哈佛/耶魯/普林斯頓/哥大」大滿貫,所有藤校的申請秘訣他們都知道!
    因材施教,潛力才是錄取力! 「哈耶普哥」到底看重學生什麼呢?張老師憑藉多年與哈佛同事溝通交流的經驗,與往年被哈佛大學成功錄取的自己學生案例,他發現很多想申請藤校的學生,內心想法比較多,但卻不知道哪條路是正確且最有效的。
  • 耶魯大學新增熱門研究生項目!申請不難,畢業後平均薪資50w!
    耶魯大學新設項目根據官網的說法,原來8門課的Termial MA / MS項目,在2020年拆分為兩個。保留原有的MA統計碩士,而MS統計碩士新增4門數據課程(包含至少2門數據科學方法的課程,和至少2門有效計算和大數據的課程),更名為「統計和數據科學碩士」。
  • 看上大學長如何玩轉哥大申請?哥大錄取是起點,不是終點
    Search for miRNA-disease實習:1.埃森哲實習(IT SUPPORT INTERN)2.上海電氣實習(RESEARCH ASSISTANT)目前哥倫比亞大學讀研(今年9月入學),下面由我來給大家簡單地介紹一下我的留學申請路以及現在在哥大的就讀體驗
  • 最牛村官「耶魯哥」耶魯大學畢業!放棄百萬年薪,投入祖國農村!
    而筆者今天要介紹的這位大學生,被廣大網友稱為「最牛」大學生村官,而他所服務的村名們,更是情切的稱他為「耶魯哥」!這位植根農村建設的人才就是秦玥飛!秦玥飛,1985出生於重慶市,從小從農村長大的他,對農村有著一份特殊的情感!
  • 再來人留學分享:「哥大女孩」對申請的點滴看法
    再來人留學以攻克名校申請為起點,研發出一系列產品來幫助學生在留學這件事上充分發揮潛力、實現個人目標。今天為大家帶來的學員案例分享是來自北京外國語大學的Z同學,如願以償成為「哥大女孩」,來看她對申請的有何看法!
  • 美華裔女孩被八所常春藤大學錄取 最終選擇耶魯
    她提到那篇廣受好評的申請入學作文,在網上獲得很多在美移民的支持,從而也引發很多對於語言、族裔、文化多元性的討論,令她十分感動。蕭靖彤表示,雖然每所被錄取的大學都很優秀,但她去一一參觀後覺得,耶魯大學的藝術氛圍深深感染了她,表示:「我在那裡會見的老師和同學都讓我覺得很聊得來,而且大家都像是家人一樣互相扶持、互相照顧,這讓我倍感親切。」
  • 《緋聞女孩》騙了我!這些美劇中的大學申請橋段原來超離譜!
    於是,戀愛談得像五角大樓的《歡樂合唱團 (Glee)》、真·凡爾賽玫瑰《緋聞女孩 (Gosipp Girl)》之類的劇集,又再次充斥了我們的電腦屏幕,將我們從激烈的大學申請中短暫地拉回到初中的「非主流」時期。說到大學申請,letter of acceptance 還是 letter of rejection,Pro君想大多數申請者都收到了這兩種通知的混合體。
  • 首批被外國人收養的棄嬰:耶魯女孩尋親記
    這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故事。耶魯女孩詹娜,在美國媽媽的陪同下,回到中國尋找屬於自己的血緣;河南農村「爬行媽媽」任少雲,將女兒嬌嬌送進了大學的美麗新世界。這又是兩個相似的故事,牽縈於棄嬰和養母之間,關於生命,關於愛。美國女孩詹娜·庫克正在中國尋找她的答案。這是些對普通人至為簡單的問題:我的父母是誰?他們在哪裡?我是什麼時候來到這個世界?
  • 當被哥大、布朗、哈佛、耶魯四連拒後,她錄下了自己快哭瞎的表情....
    是的,當「我就是漫畫的主角」的那一天來臨的時候,無論是錄取還是被拒,很多猛士甚至會提前架好攝像機,錄下這激動人心的時刻,這就是近年越來越火的大學錄取reaction video(反應視頻)。舉個例子,18年3月底黑人女孩Domonique Cynthia錄的一段「Ivy Day錄取結果反應」,這個視頻在youtube上已經收穫了200萬點擊。當時她按順序依次查看了哥大、布朗、哈佛、耶魯和賓大的錄取結果,在哥大布朗哈佛耶魯四連拒後,她終於得到了賓大的錄取,場面頓時一片歡騰。
  • 追星女孩的逆襲之路:何以拿下耶魯布朗UCLA等五所名校offer?!
    熱衷追星,做飯圈KOL......她是一位實打實的追星girlGPA3.9+ 跟大牛導師實習......她是一位有想法的學霸當追星女孩遇到申請季,如何迎難而上,挑戰自我?最終斬獲耶魯UCLA布朗等五所名校offer!
  • 花808萬進耶魯!21歲中國女孩捲入美國舞弊案,最貴的花4300萬
    據報導,這名中國女孩原本想申請哥大或者牛津,但是William Singer建議她申請耶魯,並保證一定能成功。最後,這名女孩在William的「包裝」下,成為一名獲得過很多獎項和榮譽的足球特長生,並成功被耶魯錄取。
  • 耶魯、哥大、達特茅斯三大藤校針對2025er調整招生要求!
    此外,哥大鼓勵大家提交標化成績,對於提交成績的學生,標化成績還會作為錄取審核中的一部分;對於那些不提交SAT/ACT成績的學生,哥大表示這些學生並不會因此處於不利地位,招生官會綜合考查申請者的高中課程難度、學術表現、學術成就等方面。
  • 耶魯女孩閔婕:我的夢想是影響世界
    這句話用在南京外國語學校高三(3)班的閔婕身上再貼切不過了。閔婕,一個很特別的女孩,一如她的名字,才思敏捷,充滿靈氣。如今,雖然她還只是名高中生,卻儼然成了一個小名人,因為她的手中握著普林斯頓大學、耶魯大學等14所美國名牌大學先後發來的錄取通知。「我的夢想很大,我希望將來能夠對世界有所影響。」
  • 領導力特刊(2)佳儀:女孩們,要勇敢做自己!
    在選定了主題之後可以通過一個故事的細緻講述側面體現自己的很多品質來驚豔大學錄取官,比如在遇到問題時你挺身而出解決了問題,最好在最後加上一些深刻反思和對未來的思考。同時,多閱讀一些英文書籍和雜誌真的會對寫作有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