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不規律的生活作息在無形之中給身體帶來不少隱患,患上大病的概率也在不斷升高。
所以買份大病保險還是很有必要的,具體買哪種大病保險就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分析。
關於大病保險的一些問題,下面奶爸會和大家好好聊聊。
大病保險是什麼?
為什麼要買大病保險?划算嗎?
什麼時候買合適?
奶爸總結
01
大病保險是什麼?
大病保險可以簡單分為報銷型的醫療險和給付型的重疾險。
前者是解決醫療費用的問題,後者則是作為一種收入補償,與醫療費用無關,這裡主要向大家介紹大病醫療保險和重疾險。
大病醫療保險可以理解成是醫保的一種拓展和延伸,目的是為了減輕參保人在患上重大疾病時的經濟壓力,緩解「因病致貧」的現象。
它主要分為農村大病醫療保險和職工大病醫療保險,參保對象就是購買了醫保的人群,根據地區的不同,所覆蓋到的病種會有所差別。
報銷比例也不是100%,當參保人報銷的醫療費用超過基本醫療統籌基金最高支付限額時,費用越高,報銷比例就越高。
其中,農村大病醫療保險的報銷比例在不同的醫療機構也會有所不同。分別是:
一級醫療機構住院報銷費用在400元以下的,不設起付線;
二級醫療機構報銷比例為75%~80%;
三級醫療機構報銷比例提為55%~60%;
省三級醫療機構報銷比例為到55%;
門診統籌鄉、村報銷比例為65%、75%。
至於費用方面,大病醫療保險不會向參保人收取額外的費用,算是一種福利吧。
需要注意的是,大病醫療保險是屬於二次報銷,即要先通過醫保報銷,然後個人再支付醫療費用,最後才通過大病醫療保險報銷。
重疾險,被保人一旦確診患上保障範圍內的疾病後,就可以獲得相應的賠償金。
雖然重疾險也有解決醫療費用問題,但它更重要的作用是為被保人在患上重疾後的生活提供經濟補償。
02
為什麼要買大病保險
很多人可能不明白,為什麼有了醫療保險還要買重疾險,其實這兩種保險的定位不太一樣,重疾險更傾向於術後的康復治療和收入損失的補償。
1、可以提高醫療條件
假如一個人不幸患上重疾,但他有重疾險保障,就可以自由支配這筆賠償金,可以選擇更好的治療手段和休息環境。
患者的家庭也不至於因為病情,給經濟狀況造成太大的壓力,讓患者可以有更好的心態配合治療。
2、作為一種經濟補償
患上重疾後的康復過程比較漫長,不是說治好了,就能馬上開始工作。如果在康復期間內沒有收入,對於經濟情況不是很好的家庭來說,壓力還是很大的。
如果買了重疾險,即使病沒有治好,最終還不幸離開了這個世界,一筆可觀的賠償金也能彌補家庭經濟狀況的不足,至少在未來幾年內可以保證家人的正常生活。
3、相當於一種變相投資
換個角度來想,如果我們不買保險,我們的資金要麼存在銀行吃利息,要麼就拿去投資理財。
當不幸患上重疾時,銀行存款的本金加利息並不會很高,起不了轉移風險的作用。
投資也有風險,可能賺也可能虧,誰也說不定。
但如果買了重疾險,這時候能有一筆重疾賠償金,這筆賠償金就能在現階段給我們提供最有效的經濟援助。
舉個例子,一位三十歲的女性,買了一份達爾文3號(不含身故):保額50萬,保障期限30年,繳費期30年,附加惡性腫瘤擴展保險金,她的保費是每年交6595元。
假如她在40歲的時候得了乳腺癌,那麼她可以獲得90萬的賠償金。在這十年期間,一共交了65950元,她的支出與收入比大概是1:14。
這不划算嗎?不比放在銀行吃利息好嗎?
所以買重疾險,沒必要太糾結,可以理解成我們買車險的一樣,用不到固然最好,用得到的時候也能有份保障。
想知道怎麼挑選重疾險的小夥伴可以看下奶爸的這篇文章:《重疾險怎麼買比較好?哪些重疾險值得買?》
03
什麼時候買合適?
一句話,越早買越好。為什麼?
重大疾病發病率越來越高,而且越來越年輕化,在我們生活中,年紀輕輕就患上重疾的案例還少嗎?所以要早點買,早點給自己一份保障。
而且越早買保費越便宜。對於同一份重疾險,同樣的保障內容,50歲的保費可能是30歲的1.5甚至2倍。
年齡越小,越容易通過核保。30歲的人買50萬保額的重疾險可能不用體檢,但是45歲買30萬的保額的重疾就可能需要體檢了,隨著年齡增長,核保要求也會逐漸嚴格。
04
奶爸總結
奶爸認為,配置大病保險還是很有必要的。
就算有了大病醫療險的保障,重疾險也是必要的,兩者應該配合起來,更好地發揮各自的價值。
對於經常生病的小夥伴,可能會想知道要怎麼買保險,可以看看奶爸的這篇文章:《經常生病買什麼保險好?怎麼買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