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16 19:15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黃宏
寧波扶貧掛職幹部在貴州黔西南州。
今天我們聊一個話題:出省掛職。
前段時間,在發了《今天,又一批浙江幹部去四川了!幹部任前公示中「援川」啥意思?》後,後臺收到不少留言。
其中有一條問:不是說浙江和四川對口扶貧嗎?我們這裡,人家怎麼去的是貴州啊?這問題,就是關於出省掛職的。其實,要是仔細看幹部簡歷,會發現:有些浙江幹部,前後都在浙江,中間有段在省外黨政機關擔任職務的經歷。這往往說明他在這段時間在省外掛職。
最近關於出省掛職的新聞比較多:《四川日報》今天發了一篇文章,說浙江在40個對口幫扶縣派遣掛職幹部99名;山西晉城要派出一批幹部到嘉興掛職。借著這個機會,我們來聊一聊這事。
對口幫扶,往往少不了幹部人才交流?
先從後臺那個問題聊起。
浙江和四川有對口幫扶關係。但就全浙江省來說,對口幫扶的,就不止只有四川一地。對口幫扶,往往伴隨著幹部交流。
比如說,從2013年2月開始,杭州對口幫扶貴州省黔東南州;2016年10月,杭州又增加了對口幫扶湖北省恩施州。今年4月18日,杭州新增派的掛職幹部,就全部抵達這兩個州。
再比如說寧波,寧波市也對口幫扶貴州省黔西南州,同時還有吉林省延邊州。今年4月25日,寧波市就派出74名幹部和專業技術人才,開展幫扶工作。
所以,浙江有幹部到貴州掛職,並不奇怪。
這裡我們還可以舉個例子。前段時間,建德市發布了一條消息,其中就提到:建德市委副書記周友紅擔任對口幫扶的貴州省岑鞏縣委副書記,開展為期3年的幫扶工作,幫助當地打好脫貧攻堅戰。
掛職時間,究竟有多長?
對公務員職業生涯來說,掛職非常重要:能幫助幹部開闊眼界、鍛鍊能力、增進交流,豐富閱歷。
問題就來了:幹部掛職,時間有多長?
扶貧掛職,時間算比較長的。從建德市的相關消息,可以看出:周友紅的掛職時間,是3年。但並非所有的出省掛職,時間都一樣。
建德相關網站發布的扶貧掛職幹部信息。
比如說,根據開頭提到的那條新聞,山西晉城要派到嘉興掛職的幹部,掛職時間就是3個月;晉城城區也曾派出一批幹部,到義烏掛職,時間就要短不少:1個月。
再比如說,台州市副市長蔣冰風,曾經掛職擔任過北京市順義區委書記助理,時間是2008年4月至2008年10月,掛職時間是6個月。
所以說,掛職時間,除了明確有規定的外,並不完全確定,要看具體情況。
掛職,有幾種「掛」法?
記者早年在採訪時發現,對出省掛職,有一些公務員,特別是基層公務員,不是很了解掛職的整體情況,甚至把出省掛職等同於扶貧掛職、援藏、援疆、援青等。
這其實是一種誤解。出省掛職有很多種形式:上掛、下派、互掛、外掛等。
下派掛職,大家比較熟悉。
那就說上掛和外掛,比如說從2016年起,義烏市就從黨政機關、國有企業等多家單位,赴省級以上機關和先發地區掛職。上掛單位,包括國家發改委、教育部、工信部、住建部、商務部、國家旅遊局等國家部委;外掛地區,包括北京、上海、江蘇等先發省市以及重慶兩江新區、深圳前海新區等國家級改革試驗區。
海南村支書在義烏七一村掛職。
上個月,義烏市又派出一批掛職幹部,其中就有10人赴外交部、商務部等國家部委掛職。
再來說互掛,比如說2013年12月,浙江和寧夏籤署了《深化兩省區重點領域合作協議》,2014年起兩省區就開展幹部雙向掛職,首批就有20名浙江幹部到寧夏掛職。
因為掛職形式比較多,在平時工作中,說不定和你打交道的,就是一位掛職幹部。
掛職幹部,是怎麼選出來的?
對掛職,很多公務員,尤其是基層公務員,非常希望有掛職的機會。
掛職幹部,究竟怎麼選出來的呢?
公務員掛職之前,組織部門會發布相關公示,往往包含了接收單位、職位、人數、相關要求和條件等信息,這有點類似常見的「招聘公告」。如果有意向,相關條件也符合,往往採取個人自薦和組織推薦相結合的方式。
報名人數如果超過擬掛職人數,就要由組織部門來「選」了。大致會有報名、資格審查、研究確定等程序。其中,有諸多考慮,比如說是不是有培養前途,是不是需要鍛鍊,另外和原來職位匹配度,也是一個因素。
2017年動員大會上的義烏掛職幹部。
有些地方,要舉行筆試和面試。
現在,有的出國掛職也會參照這種流程,比如說最近幾年,玉環向韓國唐津市派出掛職幹部,在公告發布後,就有篩選、考察、面試、組織確定等環節。
一位學過韓語的幹部,為了表明自己語言能力過關,甚至現場唱了首韓語歌,為自己贏得加分。
掛職鍛鍊是好事,能出省掛職,更是一件好事,可以換個環境、換種思維、開拓視野,得到多方面鍛鍊,還能豐富人生經歷,對將來的工作大有裨益。
如果有機會,就好好把握吧。
15264693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