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年12月16日 07:49:50 中財網 |
擴大海南的高層次人才和人口基數,將為海南未來的經濟社會發展做加法起到關鍵作用。
▲ 圖片來源:新京報網
文 | 新京報智庫特約撰稿 劉曉忠
被各界寄予厚望的海南自貿港,關於新的五年發展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有了新的動向。
近日,中共海南省第七屆委員會第九次全體會議通過了《中共海南省委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零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
海南「全島封關」預示新的制度創新大潮建議最突出的亮點,是海南將在「十四五」期間將適時啟動全島封關運作,並落實「零關稅、低稅率」政策,實行部分進口商品零關稅政策,落地實施「一負三正」四張清單,實現免稅品品牌、品種、價格與國際「三同步」等。
適時啟動封關運作,預示著海南準備在制度建設和制度創新上發揮改革闖將的作用。
這令人想起改革開放初封關運作的深圳。
當時,正是通過封關運作,深圳搭建起了批量製造改革闖將的鯰魚平臺,湧現出來了諸多改革闖將,探索出了一系列在全國推廣的成功經驗,讓中國的改革開放烙上了深深的深圳印記。
站在新時期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海南的封關運作讓人聯想到了新的制度創新的大潮。
人才強省戰略對海南發展十分重要當前,海南陸地總面積3.54萬平方公裡、海域面積達到200萬平方公裡,常住人口944.72萬人,是典型的地少人稀的地區。
中央賦予海南建設自由貿易港的功能,允許其封關運作制度創新、機制創新,海南可以發揮獨特的地理位置優勢,在踐行「雙循環」方面探索出中國經驗,向世界展示中國智慧。
任何的制度創新,都是基於激活各要素資源中最活躍的人的資源,讓人這一最活躍的生產要素迸發出內生活力。
這意味著,通過封關運作的制度創新,海南不僅要激發現有常住居民的內生活力,還需要通過其獨特的制度創新優勢和政策優惠,吸引更多的人才參與海南的現代化建設。
《建議》提出,深入實施人才強省戰略,深入推進「百萬人才進海南」行動,大力實施「千人專項」引才,創新「候鳥型」、「銀髮精英」人才引進和使用機制等,就是通過內外兼修、合作共贏的制度創新,擴大海南的高層次人才和人口基數,將為海南未來的經濟社會發展做加法起到關鍵作用。
海南絕不僅僅是免稅購物天堂目前,人們對海南自貿港的理解,大多還停留在商品服務貿易的層面上,即對部分產品實行「零關稅、低稅率」,實現品牌、價格和品種與國際「三同步」等,這使人很容易將海南定義為免稅購物天堂。
然而,這更多是海南自貿港的政策優勢,與其區位優勢並不一定完全吻合。因為,儘管擁有洋浦深水港、且具有開發更多深水港的概念,海南確實具備發力商品貿易的物理條件,但相比廣東、上海等地在商品貿易方面的先發優勢,且背靠珠江和長江腹地發達的第二產業帶,海南的第二產業相對比較薄弱,也缺乏可資縱深的發達製造業帶為後盾。
▲ 圖片來源:新京報網
事實上,海南獨特的區位優勢在於服務業,服務貿易等應該是海南發揮自貿港的核心,尤其是以自由港為依託的服務離岸經濟的生產型服務業將是海南探索的重心。
就海南經濟的結構特徵來看,也不難發現,海南服務業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即預計2020年,海南服務業增加值佔比超過60%,旅遊業、現代服務業等12個重點產業增加值佔比達到63.8%。
顯然,若以免稅購物天堂為槓桿資源,撬動優化海南的服務貿易和離岸工業發展,吸引百萬人才進海南,最終打造海南服務貿易自由港的全球獨特競爭優勢,將是海南自貿港聚斂差異化競爭優勢的先手。
畢竟,部分進口商品零關稅、低稅率,實現品牌、品種與價格與國際同步,不僅可以有效降低商品和服務的貿易流通成本,有效利用內外部經濟資源,為經濟內外部雙循環營造良好的制度環境,而且以免稅購物天堂為先手,將有效地衍生出更高層次的現代服務貿易和離岸工業發展,敦實海南自由貿易港的厚度。
為此,人是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和「十四五規劃」、2035遠景目標固本穩源的重要抓手。未來五年乃至十五年,如果海南常住人口能夠達到甚至突破1500萬-2000萬,則無疑是海南盤活存量、做大增量的關鍵。
而要吸引人才、激發人的內生活力和創造性,就需要更好地發揮政府的作用,以護航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也就是海南要重點打造一個宜商、容商的良好營商環境和允許容錯、試錯的寬鬆的用人環境。
打造以人為本、夯實創造性的營商環境是關鍵首先需要搭建完善的公共服務,為人們營造一個有效的透明化擔保和防護性保障體系。前者為人們提供過程公平的競爭秩序,後者為人們提供有效的基礎性保障,增強海南改革試錯容錯能力。兩大體系的完善將充實營商環境的根基,也唯有如此才能激發人的創造活力,吸引更多人才參與海南的經濟社會建設。
其次,對部分進口商品實行零關稅、低稅率等政策,將極大釋放各要素資源的活力,降低各要素資源的交流交易成本。這方面,美國加州的經驗教訓值得借鑑。
上個世紀中後葉,加州憑藉獨特的地理優勢、良好的營商環境、有效的容錯機制等,迅速崛起,發展起了享譽全球的矽谷;不過,近年來隨著加州的重心向高社會福利傾斜,其高稅收、高管制等正在損害加州的營商環境,導致一批優秀的企業已經或正在考慮逃離加州。不僅如此,加州相對的高稅收和高管制,也越來越不利於許多有潛質的
中小企業。
海南當前也在享有的政策方面的支持,要發揮其政策優惠和區位優勢,就需要打造一個包括零關稅、低稅率等因素在內的營商環境,激發經濟的內生活力,尤其是人的內生活力。
最後,將重點施力於服務貿易,將抓住
未來國際自貿的主線。
如果說過去的數十年,帶動全球經濟快速發展,尤其是中國近二十年來的高速發展,得益於商品貿易和商品類國際產業生態鏈的分工合作,那麼未來全球貿易的重心將從商品貿易向服務貿易轉變,高質量的服務貿易是經濟全球化的新的重心和窪地。因此,打造以人為本、夯實創造性的營商環境,將是在全球服務貿易領域聚斂競爭優勢的關鍵。
總之,海南的「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探索的不僅是海南經濟的增量,也是中國經濟未來的增量。立足於人的經濟社會規劃戰略,是海南自貿港的務本之策,也是中國建設現代化治理體系的應許之地。
□ 劉曉忠(財經專欄作者資深金融從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