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來科技迅速發展的趨勢下,一定是簡單、便攜的科技深得人心,就好比現在的電腦和手機越來越智能化,從而把用戶的使用門檻降低到「傻瓜」式。遙望當年左手敲擊鍵盤,用代碼發送指令,再到右手點擊滑鼠選擇文檔。最後到現在全民觸屏和智能語音時代時代;我們就有理由相信不久的未來,你的一個念頭就將實現各種物質的操控。可能以後三歲的小孩都會擁有屬於自己的「手機」;所以我們大部分人都經歷過原始複雜的操作方法的人,又和談跟不上時代呢?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分享到這裡,大家可以點點讚分享一下!
|
|
|
|
|
|
|
|
都說結束了,還往下看幹嘛?
不開玩笑了。其實標題說的老了以後會跟不上時代嘛?我在這裡很負責地告訴大家的是:絕對不會。為什麼呢?因為老了即使身體的機能下降無法跟上以前那個矯健的自己了;但是,如果一直抱著學習的態度去對待,就不會有什麼「老了,跟不上時代」這種說法了。真正老去的是你那顆不願學習的心,安逸的態度。當然不是抨擊安逸的生活不好,我在這裡所表達的只是一種[只要你願意,就沒有學不好的東西]。這句話是不是很熟悉?像不像小時候被大人灌輸的雞湯?
其實反觀我們十幾年前那些操作自如的機器,現在的年輕人還不一定玩得轉。比如大部分70年代的攝影愛好者都會自己配製顯影液清洗照片,如今除了個別的熱愛膠片的發燒友,誰還會去洗那些成本高、時間久的照片?
我籠統的總結下,可能會造成此現象的原意有以下幾點:科學技術在這幾年跳躍式的進步,個人文化水平以及獲取新知識的方式明顯提高,以及生活水平於眼界的局限性改變。還有一點就是本文的中心思想,不願意改變自己已經形成的傳統習慣。就是前面說的安逸的舒適圈。
其實我們擔心的是想我們父母那一代對現代科技的看法(社會於個人等各方面因素),因為那一代青壯年很「幸運」的趕上了三個時期。第一點與造成現象是一樣的,技術跳躍式進步。第二點普遍低下的教育水平,就在去年8月17日焦點訪談裡面都講到人口的識字率才到達96%;這還是基本的認識與使用文字,還談不上基本生活的物理知識。第三點就是低下的生活水平,在食不果腹的年代第一目標不是為了吃飽飯那其他的就更是扯淡。
從而造成的結果就是,對現代民用科技缺乏直觀想像力、理解力和底層邏輯。對待新的事物就抱有「昂貴」、「一不小心就會弄壞」的心理。而我們這一代人就基本不存在對新事物探索的想像力了,所以普遍接受與學習的能力就較強。最後我再舉幾個例子大家分析一下。
小明家在幾年前購入了電腦,但是小明的母親要求小明教她看劇。小明從最開始口頭表達電腦基本操作到使用滑鼠點擊瀏覽器,再到動作開機對著瀏覽器快速點擊兩下左鍵;從始至終小明的母親都重複著:不要,我只要你告訴怎麼看劇就行了……
同樣的小明,在十幾年前電視普及的時候。小明的姥姥就喜歡看電視;因為姥姥沒有上過學,所以大字不認識一個,但是一個星期的下來小明的姥姥居然通過電視學會了認字。到後來每天的新聞聯播都會指著電視上面的標題開始重述,然後問小明對不對!我也經常聽一些人說,年紀大了,心算都忘記了。可能說不準在年紀不大的時候也是這樣,只是習慣地把責任推給了年紀而已。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聯刪)
By:一半粉桃花
時間:2020/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