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經濟學角度看疫情之下教育行業的出路

2020-12-25 騰訊網

近期,震驚全球的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牽動舉國億萬人的心。隨著疫情的蔓延,政府不斷加大力度遏制疫情:實行交通管制、限制人員出行、企業延遲復工、學校延遲開學。所有人都在積極響應,共同打好這開年第一大仗。

在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面前,各行各業措不及防,或多或少均遭受波及。受衝擊的程度如何,我們可以從各行業上市公司的股價異動來得到基本解答。受武漢肺炎疫情影響,超級真菌、流感、口罩等醫藥概念板塊漲勢凌厲,獲投資界人士積極布局;大消費、機場航運、家電等板塊「潰不成軍」,遭遇歷史罕見的滑鐵盧。

而香港恒生指數鼠年來4個交易日跌幅5.7%,A股的滬指及深成指鼠年首日開盤分別暴跌7.72%就6.85%,滬指創下了2016年熔斷機制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

而各大板塊中,教育板塊表現又如何?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作為運營著千千萬萬學生就讀的各大教育企業,疫情的日趨嚴峻使各大教育企業均受到不同程度影響。為應對愈演愈烈的疫情,全國各省市相關部門均作出學校延遲開學的通知,且難以預測的疫情持續時間亦使不少教育企業遭遇挑戰。

疫情之下的教育行業:悲喜交加,冷暖自知,幾家歡喜幾家愁

據財華社消息,受疫情影響,港股教育股走勢分化。在港股各大教育板塊中,K12教育、高等教育、職業教育板塊在1月29日-2月3日水深火熱,大多公司股價跌幅累計超過5%,課外輔導板塊表現尚可,卓越教育(03978-HK)錄得輕微漲幅。而在線教育一枝獨秀,其網際網路教學模式在線下教育受限的情況下成備考急先鋒,因此深受市場熱捧。鼠年首個交易日(1月29日),新東方在線大漲,全日漲幅7.10%,1月29日-2月3日累計漲幅7.3%,期間股價一度創出歷史新高。

疫情之下,線下教育年關並不好過。假期的延長以及開學時間的不確定,目前學校的正常教學計劃會直接受到影響。由於停課、市場緊張情緒所致,需求恢復需要一定的時間,導致企業現金流緊張,業績有下降風險。

新東方(EDU)創始人俞敏洪曾在演講中表示,新東方在2003年非典期間,遇到了「花了預收款,最後學生退款,錢不夠的情況」。

所以,這次疫情對線下教育的中小機構打擊是最大的,不排除大規模歇業關停,因為很多中小機構無證照經營,很大部分企業在市場需求下降的情況下資金並不夠維持日常運營。另外,佔據市場大比例的教師私下補課也會大規模減少。在這種情況下,對教育大機構來說長期是利好。

但是對於線上教育來說,此次疫情卻是個難得一遇的良機,很多線上教育因此名利雙收。除了醫藥股大漲,在線教育股也受到市場的青睞。所有學校延期開學,而有眾多學生對線上培訓依然有需求,因此線上教育遇到「前所未有」的機遇期。

在港股、A股及美股的教育股當中,以新東方在線的漲幅最為洶湧,股價創出歷史新高;在美股上市的跟誰學(GSX)在1月29日漲幅6.01%,盤中亦刷新歷史新高;A股的方直科技(300235-CN)、世紀天鴻(300654-CN)2月3日強勢漲停。

除了新東方在線,包括好未來、立思辰、VIPKID等在內的教育機構向全國中小學生免費開放在線教育課程,騰訊教育則免費提供在線教育解決方案,均為了加大品牌推廣力度,從而獲取廣大的用戶,似乎加速了近年來愈演愈烈的混戰局勢。

教育行業的新思考:從疫情之中看到新的認知迭代

這次疫情,令教育行業快速達成了2個共識:供應鏈共識與消費者共識。

短短幾天,不僅僅是在線教育公司的創始人,傳統線下機構的創始人也都意識到未來五年乃至十年,如果沒有在線提供教育產品或者服務的能力,幾乎沒有辦法生存。

因為一旦遇到大規模公共衛生事件,大家不能線下聚集,這對平時現金流比較好、比較安全的公司就是滅頂之災。無論多大的公司都經不起大規模的退費、房屋空置和員工社保發放。如果線下持續不盈利,能夠撐三個月到六個月就已經很不錯了。

一個行業發展得慢,是因為供應鏈沒有達成共識,所以沒有辦法組織起大規模的供給。換句話說,整個教育行業沒有辦法聚集大量的在線老師,是因為在線老師是在線平臺或者在線培訓機構自己培訓的。這個速度非常緩慢。經此一疫,所有教育從業者突然之間意識到我們應該做線上教育的供給了。

而對於消費者來說,部分需求可以通過在線教育產品解決。教育行業的消費者共識是指今天的家長、孩子,甚至包括成人學習者,經歷了疫情,在家待七天,需要而且體驗了在線教育產品,發現在線教育產品能夠解決一些問題。這就是消費者共識。消費者共識能夠帶來極大膨脹的需求。

成本結構發生變化,價值網絡會隨之發生變化。在線培訓和線下培訓是兩個截然不同的物種。這不僅僅是一個融合的狀態,在某種程度上是一個取代的狀態。跟電商相比,在線培訓不會僅停留在20%或者30%,比例會更大,甚至超過50%。

兩個新共識意味著在線正在教育行業進行更為普遍、更為深度的普及,在線成為投資人、新創業者、教育行業從業者、消費者所有人的共識。

疫情之下的出路:積極自救,從體系開始革新加速

隨著全國確診的病例不斷攀升,自1月24日起,全國各地校外培訓機構陸續宣布,寒假線下培訓課程暫停。

教培行業巨頭率先做出了轉為線上教學的反饋。24日,好未來教育集團旗下的線下優勢業務學而思發布了「寒假課程調整通知」,全面暫停寒假班線下課程(面授課、雙師課):包括寒假一期剩餘課程,二期、三期所有課程。寒假班所有線下課程(面授課、雙師課)將全部轉為線上課程。如果學生無法選擇線上課程,可以通過學而思培優APP辦理退費。

隨後,北京新東方學校也做出聲明,調整寒假課程,將以線上互動直播課的模式進行授課。上課時間、授課教師、授課內容均與原課程保持一致。

同時,高思教育也宣布,全面調整寒假線下課程,已報名高思寒假二期課程和寒假三期課程線下班課程的學生將統一採用線上授課的方式。高思承諾「原老師、原時間、原內容」,即由線下班課轉為在線課程的同學,依然由原線下班的授課老師同步教學,上課時間、教學內容與線下完全一致,確保課程「無縫銜接」。

疫情已經成為壓死線下教育的最後一根稻草,現在教育行業的任何一位從業者都明白,線下教育在現在大環境下的困難:一方面,無法如期開展教學工作,面臨家長擠兌退費風波,另外,還必須按時繳納辦學點租賃費用以及員工人力成本。對於重資產的線下培訓機構而言,在沒有新的資金引入以及線上業務開展不順暢的情況下,將會出現大量機構面臨現金流短缺等生存危機。

之前在上文中筆者已經說過,在線教育現在既是一種自救的出路,同時也是一種絕佳的機遇,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疫情之中,在線教育培訓的競爭同時也會愈加激烈。

對於困境中的線下教育培訓機構,我們給出的建議一定是轉型,但是轉型之前還是需要很多維穩的做法,這是從業人員自己需要去思考的問題。相信很多創始人在面臨機會的時候,也在猶豫、恐慌、糾結,到底要不要轉型,轉型需要投入,萬一投入沒有結果,現金流斷了怎麼辦。筆者認為,首先需要自己去動起來,不管怎麼說,絕境之下,以攻代守才能拼出一片天。

而對於團隊來說,筆者認為,在如此環境之下,需要穩住整個團隊的軍心,盡一切可能去留住團隊。越是在危難時刻,越是需要了解公司整體情況的老人來支撐。就像之前筆者寫過一篇文章中所講,疫情之下,信心是最重要的。

線上教育不同於線下,最初創業型線上培訓機構依託技術和資本催動市場,但是培訓的本質是提示學員的成績、綜合能力或者拿證,這就意味著教學教研尤為重要,所以就出現大量的懂技術而不懂教育的培訓機構。

而線下機構擁有完善的教學教研體系,但是它們對於線上沒有更多的認知和理解,所以它們屬於懂教育而不懂技術的情況。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校長邦」。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芥末堆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相關焦點

  • 北京豐臺又現新冠,疫情之下,874萬畢業生出路在何方
    在疫情帶來的經濟衰退以及全球經濟下行等不利因素的疊加下,可以預見今年的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必定更加嚴峻。在復工的大潮中,這八百多萬年輕人的出路在何方呢?疫情當下,他宿舍也有一半人打算走考研深造的道路。這其中有本來就打算考研的,也有像表弟那樣,眼看當下就業形勢不好,中途考研的。今年應屆畢業生多達八百多萬,考研的確也算是一個出路。只是考研之路,大三就應該開始準備了,大四就業形勢不好,才準備走考研之路,多少是當下權宜之計。有幾分無奈,也有幾分被動。
  • 疫情之下,新財商教育火了
    近些年,北京有不少學校專門為小學生開設了特色財商課程,父母也不再狹隘地將財商教育與「教孩子賺錢」劃等號,而是將財商教育定義為一種思維方式,專注培養孩子的理財技能。 今年疫情發生以後,許多行業受到巨大衝擊,這也翻開了財商教育的另一面,讓我們不得不思考:當許多行業受到巨大衝擊,家庭和個人收入急劇減少,甚至陷入「沒錢」的困境,該如何對孩子進行財商教育呢?
  • 疫情之下的教育培訓如何突圍?
    疫情之下,線下教育培訓機構可能會遭遇多方面衝擊其一,疫情之下,教育培訓的預付費機制可能導致的退費風險。這裡可以看幾家典型企業——新東方與鴻文教育、好未來。相比03年非典的措手不及,這次的疫情中,新東方相對表現的更加沉穩。比如在成立各學校及機構應急小組之後,3月前後新東方開始布局各種線上課程,並順勢將各校區的課程逐漸移到線上進行。
  • 從經濟學角度看結婚
    從經濟學角度來看,婚姻是一男一女以某種共同利益為核心,自願結合,互為伴侶,共同承擔生活的一份契約,結婚證就是這份契約的公證人,有雙方合作人的基本信息,合作意向,還有雙方的籤章,契約一式兩份,男的一份,女的一份,民政局作為法律鑑證機構,蓋章有效。如果戀愛是感情,那麼婚姻就是利益。男女雙方的結合便是成立一個合資企業。雙方籤訂合約,意在共同盈利。
  • 疫情之下,機器人工程師行業的挑戰與機遇
    01 看清現狀:疫情之下,行業的挑戰與機遇 這次疫情讓一些線下商業一夜之間仿若大廈傾塌,但對於某些行業和領域來說,卻是一個機遇,比如機器人行業。機器人行業究竟為這場疫情做了什麼?
  • 疫情之下的道德教育:反思與重構
    疫情作為一場公共危機,考驗著公民的道德水準,挑戰著社會的倫理與道德。回應疫情對社會倫理與道德的挑戰,構建倫理與道德的新內容、新體系,是後疫情時代面臨的新問題,需要我們作出回答。本期「學人坊」對話四位教育學者,共同探討疫情下的道德教育。記者:人們都說,抗疫是最好的教育課堂。對此,我們該如何理解?黃向陽:新型冠狀病毒在全球肆虐。有哪個人和家庭不提心弔膽提防它?
  • 疫情之下的道德教育:反思與重構
    疫情作為一場公共危機,考驗著公民的道德水準,挑戰著社會的倫理與道德。回應疫情對社會倫理與道德的挑戰,構建倫理與道德的新內容、新體系,是後疫情時代面臨的新問題,需要我們作出回答。本期「學人坊」對話四位教育學者,共同探討疫情下的道德教育。記者:人們都說,抗疫是最好的教育課堂。對此,我們該如何理解?
  •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討論英語教育
    現在,英語在高考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在老百姓的認知當中,英語的重要性甚至超過了我們母語的教育。甚至為了教育的改革,我們教育部還加強了英語在高考中的難度,據說明年英語作文是兩個。英語在我們的教育體系中應該是加強還是削弱呢?
  • 疫情之下,在線教育只是曇花一現?
    這場戰「疫」,使餐飲、旅遊、零售、房地產等行業紛紛遭受重創。然而,與這些行業的慘澹蕭條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自疫情以來,在線教育行業卻異常火熱起來。不論是傳統教育機構、AI在線教育企業亦或者網際網路巨頭等,都紛紛緊抓這個風口,馬不停蹄的在賽道奔襲,推出一系列惠民措施。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體會到五花八門的免費遠程教學、在線教育直播等服務,切實感受到了「網際網路+教育」產業所爆發的潛能。
  • 新方向看教育:迪士尼英語退出中國市場,線下教培機構出路在哪?
    這家在中國長達十二年的老牌機構的倒閉引發了廣大用戶與同行的惋惜,也給國內教培行業帶來了更多的思考:眾多線下英語教培機構的出路在哪裡?[1]疫情之下門店關閉5個月迪士尼英語宣布關閉6月22日,迪士尼英語發布《致迪士尼英語學員及家長的一封信》,宣布關閉在國內僅存的26家迪士尼英語中心。
  • 疫情之下 這些行業迎來新機遇
    沒有人會想到,2020年是以一場肆虐全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疫情開啟。這場疫情使全國人民被迫足不出戶,多個行業因此被迫歇業,而與此同時,也為其他行業迎來了新的契機。   據了解,2003年非典疫情的到來,使得電子商務崛起,還間接帶動了第三方支付、現代物流等行業的壯大。
  • 你怎樣看待疫情之下的「在線教育」?
    疫情之下「停課不停學」,在線教育由此成為必選項。各大培訓機構線上課爆滿,一方面在線課程還需要創新,更好地滿足需求;另一方面諸多培訓機構也面臨生存巨大壓力:線上課價格低,並且很多免費課,房租等線下成本還在支出,在線教育行業在打一場仗。
  • 疫情之下,留學行業洗牌,家長「洗腦」
    今天不寫什麼嚴肅選題,隨便來扯白兩句最近觀察到的一些留學行業趨勢和周圍低齡家長的心態轉換。關注我比較久的朋友可能都知道我曾經就職於留學行業,說得「高大上」和寬泛一點就是「國際教育」行業,在甲方工作了N年之後又出來創業做了乙方。
  • 疫情之下,新東方、好未來們決戰線上
    撰寫 | 威連編輯 | 森淼在新型冠狀病毒的影響之下,國內絕大多數行業都陷入了半停擺狀態,作為「百年大計」的教育行業,也到了前所未遇的歷史關頭。1月27日,教育部發布《關於2020年春季學期延期開學的通知》。
  • 被偏愛的有恃無恐:資本裹挾之下,教育行業或再掀狂風巨浪
    放眼全球教育行業,猿輔導、VIPKID、作業幫等,以及全球最大的教育獨角獸Byju's等,無疑是最受資本偏愛的勝者。隨著全球教育行業進入準巨頭時代,有著金主撐腰的獨角獸們又將掀起什麼狂風巨浪?2020年受新冠疫情衝擊,教育行業哀鴻遍野,但在線教育卻逆勢而起異常火爆,頭部企業甚至從中大受裨益,用戶數量爆發增長的同時也得到了各路資本的力捧,比如在國內疫情最嚴重時期,完成巨額融資的另一大K-12學習神器「猿輔導」。
  • 日本疫情卻迎來了第二波暴發 疫情之下日元何去何從
    而自6月中下旬以來,捲土重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正劇烈衝擊日本經濟,加重了各界對日本經濟復甦的遠景。因而,有經濟學家呼籲政府出臺更多救援辦法。 日本輔弼安倍晉三進醫院的消息同日傳出,在經濟復甦、抗擊疫情的兩層壓力之下,雖然安倍晉三採用了更大力度的影響方針,但到底效用如何,仍然不行預知。
  • 從經濟學的角度看就業難問題
    如何解決就業困難,我們不妨從經濟學的角度來思考,這可能給我們帶來更多的啟示。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當代中國大學生的就業困難主要表現在經濟增長放緩,就業不足,經濟轉型和結構調整引發的結構性就業矛盾,勞動力市場分割以及區域經濟不平衡。
  • 疫情之下,英語在線教育的創業商機
    >疫情之下,英語在線教育的創業商機2020-04-22 10:35:16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本次新冠疫情,全國各地延遲復工,全國幾乎所有企業也都受到了波及。但是行業、形式、時機的選擇,往往都犯了難。現在看來,旅遊業、餐飲業、娛樂業等實體經濟都備受打擊,唯一沒有受到衝擊的恐怕就是網際網路相關行業了。而全階段學校的延遲開學,更是把在線教育的需求缺口徹底展現了出來,現在「入場」絕對是好時機。  可以說,中國的在線教育已進入智能教育的時代,各種教育資源通過網絡跨越了空間距離的限制。
  • 周航:從經濟學角度看共享經濟的問題
    2019年4月20日,人文經濟講座第29期在北京舉行,順為資本投資合伙人、人文經濟學會理事周航作為主講人發表主題為
  • 山東滷菜店培訓疫情之下如何逆流而上?
    今年受疫情影響整個行業大環境都不太樂觀,能保證不賠本就已經非常困難,賠錢倒閉的公司店面比比皆是,服裝行業,餐飲業,各類型工廠大家應該都清楚不是一個兩個往下倒是扎堆的倒下去,太多的朋友在今年後半年被迫轉行另謀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