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在我國的產生或發展經歷了,數以千年的時光,在農村老人常說「但有井水處,皆有俗語聞」,意思是說,只有是有人的地方,就有俗語的受眾,就能夠傳播下去。眾所周知,俗語來自民間,是一代代先輩,在改造自然在生活中不斷的摸索,了解世界,並結合生產或是生活,提煉出具有寓教於人的大眾喜聞樂見的一種文字表現形式。這些俗語以通俗的形式,在民間口口相傳,也形成了農村固有的傳統文化。今天我們談論的這句俗語,「有錢莫做二事,沒錢莫提三欲,人窮莫思三人」,大家知道是什麼意思嗎?還有道理嗎?
一、有錢莫做二事
①、有錢不買河邊地。在現代人的眼中,河邊地受到河流的衝刷,不僅方便灌溉,更加的肥田,為啥在古代卻有「不買河邊地」的說法呢?其實,這主要源於,過去人們靠天吃飯,改造自然的能力有限,河邊地雖然肥沃,但也有不確定因素,尤其是在過去水利設施落後的年代,有時雨量雖然不大,河水就會上漲,田地也就有被淹沒的可能,因此有這種說法!
②、有錢不娶活漢妻。所謂的活漢妻,在古代是「被休」的婦人,在那個年代,被休是及其罕見的。也必然有原因,倘若在古代娶了「活漢妻」,很容易受到被人的議論,而且很容易被「前任」騷擾,自然家庭不睦,也就不利於和諧了!不過,這句俗語,在今天看來有失偏頗了。
二、沒錢莫提三欲
所謂的「沒錢莫提三欲」,分別是物質欲、好勝欲、爭鬥欲。的確,沒錢之時,在追求與實際不符的物質,無非是拖累了自己,讓生活無以為繼!而對於好勝欲來說,倘若太過計較,相互攀比,那麼不僅活的比較累,還容易失去本心,影響對未來的謀劃!因此,倘若人沒錢時,更應一步一個腳印走,切勿貪大,堅定信念,持之以恆,自然會柳暗花明!所謂的「爭鬥欲」其實是一種「鬥狠」的思想,以為自己「四大皆空」了,就肆意妄為,這是為自己的不負責任!
三、人窮莫思三人
俗語「人窮莫思三人」分別是貴人,情人,仇人。人窮之時,貴人相助是可遇而不可及的,倘若整日抱著「貴人相助」的思想,把自己的困難交給一個「可有可無」的人,這樣很容易形成一種,安於現狀,不思進取的心態,長此以往,也就沒有了銳氣,何談擺脫當前窘境的鬥爭!因此,對於貴人情緒,人窮時還是醒醒吧!
而對於自己的仇人或者情人,一個是憤恨的源泉;一個是溫柔的安樂窩;人處逆境,倘若整日沉溺在憤恨與安樂中,還有心思重振旗鼓,做自己該做的事情嗎?因此來說,人窮莫思三人,還是有道理的!
(圖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