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風流女子莫教貧,瀟灑男子莫讓富」是啥意思?

2021-03-01 歷史小見聞

農村老人都喜歡在農閒的時候聚在一起聊天,在聊天的過程當中,有些老人便會時不時地冒出一兩句俗語用來教育他人。有那麼一次,我在與老人聊天的過程中聽到這麼一句俗語:風流女子莫教貧,瀟灑男子莫讓富。但我不知其意,於是便向老人請教,老人告訴我說:

一、風流女子莫教貧

風流是指人的風度和儀表。出自《漢書·趙充辛慶贊國忌等傳》中,在這個傳記中有這麼一句話:「其風聲氣俗自古而然,今之歌謠慷慨,風流猶存耳」。意思是說:其民風和民俗自古以來就出自自然,而今編成了動聽的歌謠,從而將古樸的民風流傳了下來,並能時時聽到。而到了後來,人們把「風流」與「放蕩不羈、無拘無束」聯繫在了一起,如果哪位女子或男子行為不端,便被稱為「風流女子」或「風流男子」。

古人認為:一旦哪位女子有行為不端的傾向,那麼,就不能使她很貧困,否則,她就容易為了錢而做出「出格」的事情;而一旦她不缺錢花,她就不容易在行為不端的道路上狂奔了。

比如,在民國時期,有一位叫高玲的女子,從小就具有叛逆的性格,行為上有些放蕩不羈。倘若她家庭條件很好的話,也許她不會因為錢而做出「出格」的事情。但由於她出身貧民之家,家庭條件非常差,於是,從十多歲開始,她便憑藉自己姣好的容貌出入青樓,儘管父母多次約束她的行為,但終不奏效。最後,高玲開始一步步墮落,成為了一代名妓。

因此,古人認為:對於那些放蕩不羈的女子來說,千萬不要讓她們過上窮日子,在物質生活上一定要儘量滿足她們的需要。當她們衣食無憂的時候,就會將自己的行為收斂,就不容易做出「出格」的事情了。所以,就有了「風流女子莫教貧」的說法。

二、瀟灑男子莫讓富

所謂的「瀟灑男子」,是指那些舉止灑脫不拘且相貌堂堂的男子。這一類男子天生就有惹女子喜愛的魅力。倘若這一類男子的物質條件很差,那麼,他們就會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賺取金錢上面,就沒有心情去拈花惹草;然而,一旦他們有了錢,有了充裕的物質基礎,那麼,他們就會憑藉自身的「先天條件」而胡作非為,從而使自己的生活不穩定,也給自己的家庭造成了極大的傷害。

比如,歷史上的西門慶,就是因為自己的家庭條件優越而墮落的;倘若他的家庭條件很差,那麼,他就不會四處遊蕩,就不會偶然與潘金蓮相遇,也就不會鬧出人命案子來了。

因此,古人認為:凡是瀟灑的男子,就需要讓他的日子過得貧窮一些,在生活貧困的情況下,即便他也有「賊心」,但由於自己的物質條件不允許,也會變得沒有了「賊膽」。但是,如果這一類男子的物質條件很好的話,他們就會肆無忌憚的去做各種「出格」的事情了。

聽了老人的講述,我算是真正理解了農村這句俗語的含義。由此看來,勞動人民的智慧還真是無窮的呢!

小編猜你還想看:

為何說「人老招人嫌,死了欠三年」,這話有道理嗎?聽聽老農咋說

古人常說:「早酒、晚茶、黎明色,此為三災」,到底啥意思?

俗語「家中有四項,家敗人也亡」,是哪四項?老農:農村太常見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家貧不要『嬌嬌鳳』,家富莫摘出牆杏」,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家貧不要『嬌嬌鳳』,家富莫摘出牆杏」。由於在下學識淺薄,雖然我對這句農村俗語仔細揣摩了好久,但還是沒有能夠揣摩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進行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家貧不要「嬌嬌鳳」所謂的「嬌嬌鳳」,實際就是「嬌嬌女」的意思,因為在過去的時候人們習慣於將青年男女比作鳳凰,所以,有些女子就喜歡用「鳳」來取名字
  • 農村老話常說「人窮少喝酒、人富莫沾賭」到底啥意思?有啥道理?
    導語:農村老話常說「人窮少喝酒、人富莫沾賭」到底啥意思?有啥道理?在我們國家不管是現代還是以前古代,在農村的民間就一直流傳著各種各樣的農村俗語和老話。而在這些無數的俗語老話當中,有著很多的俗話和老話描述著我產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為人處世的原則。
  • 農村老人常說:「寧嫁起家頭,莫嫁富家尾」,啥意思?
    」,啥意思?古時候的農民,沒有機會接觸書本上的知識,但是他們仍然有很高的智慧,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總結出許多提供給年輕一輩學習的俗語。由生活經驗得來的知識,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華麗,當然也不會那麼深奧,用簡單的文字,構成精湛的短句,然後就被一代又一代的傳承。面對著眾多有道理的俗語,人們的好奇心也就因此產生,每當看到一句自己尚未見過的俗語,就會開始研究其所蘊含的意思,直至到弄懂整句話的意思為止。
  • 農村俗語「有錢莫進2地,沒錢莫近2人」,啥意思呢?有道理嗎?
    本文由百家號《三農風採》原創大家好,歡迎來到三農風採,帶你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如果想持續收到本欄目,請點上方藍色字「關注」。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農村俗語「有錢莫進2地,沒錢莫近2人」,啥意思呢?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親戚莫共財、共財斷往來」啥意思?到底有啥道理?
    導語:農村俗語「親戚莫共財、共財斷往來」啥意思?到底有啥道理?我們國家有著幾千年的歷史,同樣也領先世界幾千年。之所以能領先世界幾千年,也是因為我們有著幾千年的文化沉澱。那時候人們會把日常生活中所積累下來的經驗以及人生大道理,通過簡單的幾個字俗語,一直在民間廣泛流傳。有很多的的農村俗語,到現在也一直在流傳著。尤其是農村的老人家,基本可以隨口就能說出一句俗語來。這些俗語之所以能流傳到現代,說明這些俗語裡所包含的道理,一樣適用於現代社會。但隨意社會科學的發展,現在的年輕人也說不上幾句俗語來。今天就跟大家聊幾句現在在農村還相當流傳的俗語。
  • 農村俗語「莫提七十三,莫講八十四」啥意思?有道理嗎?
    轉載自百家號作者:農村小毛日常生活中,我們會用到一些俗語,而一段話有了俗語的點綴後,瞬間富有了生機,比如說對方一直問某人一個問題,對方不耐煩時就會說,「你啥事都要打破沙鍋問到底嗎?」「打破砂鍋問到底」就是人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口頭禪,也是俗語的一類,這類俗語頗有趣味。而有些俗語則警示著一些道理,比如在農村常聽老人說這樣一句俗語「有錢不買河邊地,有錢不娶活漢妻」,這裡的活漢妻指的是二婚女人,這句話的意思是,娶離過婚的女子,很容易引起非議或者在今後的生活中有許多不必要的麻煩。
  • 俗語「馬行無力皆因瘦,人不風流都為貧」,你懂這是什麼意思嗎?
    俗語「馬行無力皆因瘦,人不風流都為貧」,你懂這是什麼意思嗎?人這一生會經歷無數的挫折與困難,又遇到很多誘惑和機遇,到底是富貴還是貧窮其實早已註定,但萬事不是絕對,如果你努力拼搏的話,還是有希望搏出一個美好未來的。在我們祖宗數千年的繁衍生息之後,誕生了許多有趣的文化,種類豐富駁雜,有糟粕與精華,就看我們如何取捨。雖然社會一直在進步,在有些古人文化即便放到現代社會也仍然適用。
  • 農村俗語:「娶妻莫娶閻惜嬌,嫁漢不嫁『西門騷』」,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娶妻莫娶閻惜嬌,嫁漢不嫁『西門騷』」。由於在下才疏學淺,因此,當我看到這句農村俗語後雖然仔細揣摩了好久,但終究還是沒有能夠揣摩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只好向一位老農進行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娶妻莫娶閻惜嬌所謂的「閻惜嬌」,其實是小說《水滸傳》中的一個人物。由於其母親叫閻婆,其字為惜,便稱閻婆惜,而真名就叫「閻惜嬌」。
  • 農村俗語「桌上不擺三盤菜,六人莫坐烏龜席」啥意思?有啥道理?
    又到了一年農閒時,由於天氣越來越冷,農村中的農活基本上已經告一段落,農民沒有了繁瑣的農活,所以很多人都會趁此走親訪友。在走親訪友時,一桌豐盛的酒席在所難免,不過作為禮儀之邦的國家,酒席上的講究也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桌上不擺三盤菜,六人莫坐烏龜席」,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這其中又有啥道理呢?
  • 農村俗語『養豬莫生雙,養狗莫生六』,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民除了種地有點收入,就是在家養幾隻雞,養一頭豬,母雞下蛋管著日常零花錢,年末殺豬過年也是農村習慣,而狗看家護院,也是農村必備管家,農村有句老話說『養豬莫生雙,養狗莫生六』,這又是啥意思。記得小時候農村家家戶戶都養一頭豬,養母豬的很少,平時放學後大家就挎著籃子,到地裡割草,地裡的紅薯秧子也是它的最愛,吃剩的飯菜都丟到豬槽裡,過年賣掉豬就能過個好年,同村有一家養了一頭大母豬,一窩能下八九隻,大人提前就開始預訂,什麼白花豬、黑毛豬,滿月後就可以逮走。為啥說『養豬莫生雙』呢?
  • 農村俗語:「釣魚要安靜,上魚莫激動」是啥意思?
    與一位釣魚愛好者孫先生聊天,聊著聊著,聊到了釣魚技巧的話題上,孫先生說:其實,釣魚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技巧,咱們農村有句俗語----「釣魚要安靜,上魚莫激動」。只要記住俗語中所說的這兩點就行了。 「什麼?咱農村還有這麼一句俗語?這句俗語說的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俗語:「炒菜莫用平底鍋,睡覺要把內衣脫」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這麼一句農村俗語:炒菜莫用平底鍋,睡覺要把內衣脫。雖然我對這句農村俗語思索了好久,但始終沒有弄懂這句俗語所要表達的意思,於是,便向一位老農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所要表達的意思是這樣的:一、炒菜莫用平底鍋所謂的「平底鍋」,是相對於「尖底鍋」而言的一種用來煎煮食物的器具,是完全可以用來炒菜的。但為什麼要說「炒菜莫用平底鍋」呢?
  • 俗語「再累莫坐『人肉凳』,再餓莫吃墳前供」啥意思?有道理嗎
    導讀:俗語「再累莫坐『人肉凳』,再餓莫吃墳前供」啥意思?有道理嗎?沒事的時候喜歡在農村裡走動一下,玩玩手機,聽聽農村老人間的談話,你還別說,農村老人說的一些話很有道理,意味深長,我在那裡刷新聞,突然看到一個小夥為女朋友做「人肉板凳」的現象,老人思索了一下,然後就說出來了,原話是「再累莫坐『人肉凳』,再餓莫吃墳前供」,我倒覺得這句話很在理。
  • 農村俗語「凍死莫烤燈頭火,窮死莫登親朋門」,啥意思?
    入冬以後,在農村很多老人,曬著太陽烤著火籃,三五成群,坐在門前的操場上曬太陽,聊天說地,談古論今。這兩天我有空也就和他們一起湊熱鬧,聽他們講農村的俗語,說農村的家長裡短,十分有趣。隔壁的老大爺說了一句農村俗語,「凍死莫靠燈頭火,窮時莫登親朋門」。
  • 農村俗語:「牆外別栽電線桿,屋後大樹莫參天」,是啥意思?
    前幾天,在與一位老農聊天的時候聽老農說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牆外別栽電線桿,屋後大樹莫參天」。由於自己才疏學淺,因此,竟然不理解這句俗語的意思。於是,便向老農進行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牆外別栽電線桿所謂的「牆外」,是指院牆之外。所謂的「院牆」,是指圍繞房舍圈起的一圈圍牆。
  • 俗語:十裡路莫問飯,二十裡莫問宿,是啥意思?出門在外要知道
    俗語:十裡路莫問飯,二十裡莫問宿,是啥意思?出門在外要知道俗語是老一輩人一輩子的生活經驗所積累得來的,有的仔細分析還是很有道理的,雖然很多已經不適用於現在社會,但對我們的為人處世還是很有啟迪的。古代交通落後,出一趟遠門很不容易,舟車勞頓,與之有關的一句俗語「十裡路莫問飯,二十裡莫問宿」是什麼意思呢?十裡路莫問飯,二十裡莫問宿。這句俗語想必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有人認為其意思是前行十裡不要問如何吃飯,前行二十裡不要問何處住宿、如果這樣理解那就大錯特錯了。
  • 家宅莫探頭,探頭引盜偷,這句農村俗語講的意思是什麼,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雖然有不少是講述的警示、育人的意寓。不過有些農村俗語,其實是沒有什麼價值的,這些俗語講述的是封建迷信的玄學之說。要是這樣也就罷了,權當學習一下以前的玄學知識,了解下古人的另一種智慧。但是這些俗語的原意,又讓一些沒有職業道德的風水師,或者一些對風水一知半解的人,歪解了。
  • 農村俗語:「橫梁莫壓身,冷風別吹根」是啥意思?
    孫大爺說:難道你就沒有聽說過「橫梁莫壓身,冷風別吹根」這句俗語嗎?這句俗語裡不就已經告訴我們結論了嗎?「什麼?農村還有這麼一句俗語呢?我還真的沒有聽說過呢!這句俗語所要表達的意思是什麼呢?」劉哥急切地追問。
  • 農村俗語「莫提三十六、莫講八十四、莫說七十三」到底有何道理!
    導語:農村俗語「莫提三十六、莫講八十四、莫說七十三」到底有何道理!農村的早晨空氣清新之中夾雜著一絲絲的清香,鳥兒也在樹頭上嘰嘰喳喳的打鬧著,家門前的小狗也懶洋洋地打著哈欠。這些都是老祖宗流傳下來的農村俗語。還說這些你們年輕人可在學校裡是學不到的東西。可別小看這簡單幾個字的農村俗語,裡面所包含的人生哲理可大有來頭。而且都是我們的祖先通過自己實踐經歷總結出來的經驗。說著說著就順口溜出一句"莫講八十四、莫說七十三、莫提三十六"這樣的農村俗語來。
  • 農村俗語,「男三女四,光棍無嗣」,什麼意思?
    農村的發展在國家堅強的領導下,與日俱新,經濟發展了,鄉村美好了,農民的生活有盼頭了!然而,在發展的過程中又有多少傳統的習俗與文化淹沒在快生活的節奏中呢?而俗語或許只是其一吧!          在農村,俗語的發展與生俱來脫離不了農村的環境,也離不開她的創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