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人都喜歡在農閒的時候聚在一起聊天,在聊天的過程當中,有些老人便會時不時地冒出一兩句俗語用來教育他人。有那麼一次,我在與老人聊天的過程中聽到這麼一句俗語:風流女子莫教貧,瀟灑男子莫讓富。但我不知其意,於是便向老人請教,老人告訴我說:
一、風流女子莫教貧風流是指人的風度和儀表。出自《漢書·趙充辛慶贊國忌等傳》中,在這個傳記中有這麼一句話:「其風聲氣俗自古而然,今之歌謠慷慨,風流猶存耳」。意思是說:其民風和民俗自古以來就出自自然,而今編成了動聽的歌謠,從而將古樸的民風流傳了下來,並能時時聽到。而到了後來,人們把「風流」與「放蕩不羈、無拘無束」聯繫在了一起,如果哪位女子或男子行為不端,便被稱為「風流女子」或「風流男子」。
古人認為:一旦哪位女子有行為不端的傾向,那麼,就不能使她很貧困,否則,她就容易為了錢而做出「出格」的事情;而一旦她不缺錢花,她就不容易在行為不端的道路上狂奔了。
比如,在民國時期,有一位叫高玲的女子,從小就具有叛逆的性格,行為上有些放蕩不羈。倘若她家庭條件很好的話,也許她不會因為錢而做出「出格」的事情。但由於她出身貧民之家,家庭條件非常差,於是,從十多歲開始,她便憑藉自己姣好的容貌出入青樓,儘管父母多次約束她的行為,但終不奏效。最後,高玲開始一步步墮落,成為了一代名妓。
因此,古人認為:對於那些放蕩不羈的女子來說,千萬不要讓她們過上窮日子,在物質生活上一定要儘量滿足她們的需要。當她們衣食無憂的時候,就會將自己的行為收斂,就不容易做出「出格」的事情了。所以,就有了「風流女子莫教貧」的說法。
二、瀟灑男子莫讓富所謂的「瀟灑男子」,是指那些舉止灑脫不拘且相貌堂堂的男子。這一類男子天生就有惹女子喜愛的魅力。倘若這一類男子的物質條件很差,那麼,他們就會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賺取金錢上面,就沒有心情去拈花惹草;然而,一旦他們有了錢,有了充裕的物質基礎,那麼,他們就會憑藉自身的「先天條件」而胡作非為,從而使自己的生活不穩定,也給自己的家庭造成了極大的傷害。
比如,歷史上的西門慶,就是因為自己的家庭條件優越而墮落的;倘若他的家庭條件很差,那麼,他就不會四處遊蕩,就不會偶然與潘金蓮相遇,也就不會鬧出人命案子來了。
因此,古人認為:凡是瀟灑的男子,就需要讓他的日子過得貧窮一些,在生活貧困的情況下,即便他也有「賊心」,但由於自己的物質條件不允許,也會變得沒有了「賊膽」。但是,如果這一類男子的物質條件很好的話,他們就會肆無忌憚的去做各種「出格」的事情了。
聽了老人的講述,我算是真正理解了農村這句俗語的含義。由此看來,勞動人民的智慧還真是無窮的呢!
小編猜你還想看:
為何說「人老招人嫌,死了欠三年」,這話有道理嗎?聽聽老農咋說
古人常說:「早酒、晚茶、黎明色,此為三災」,到底啥意思?
俗語「家中有四項,家敗人也亡」,是哪四項?老農:農村太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