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養豬莫生雙,養狗莫生六』,啥意思?有道理嗎?

2021-01-11 鄉村黑土哥

農民除了種地有點收入,就是在家養幾隻雞,養一頭豬,母雞下蛋管著日常零花錢,年末殺豬過年也是農村習慣,而狗看家護院,也是農村必備管家,農村有句老話說『養豬莫生雙,養狗莫生六』,這又是啥意思。

記得小時候農村家家戶戶都養一頭豬,養母豬的很少,平時放學後大家就挎著籃子,到地裡割草,地裡的紅薯秧子也是它的最愛,吃剩的飯菜都丟到豬槽裡,過年賣掉豬就能過個好年,同村有一家養了一頭大母豬,一窩能下八九隻,大人提前就開始預訂,什麼白花豬、黑毛豬,滿月後就可以逮走。

為啥說『養豬莫生雙』呢?我們知道農民養殖豬基本都是賣錢,而母豬肉不僅價格低,而且不好吃,所以養殖母豬基本都是靠它生豬仔賺錢,母豬要是一窩只生兩隻豬仔,估計這家就要賠本,哪怕是四個都不一定能夠本,所以養母豬的家庭希望能多生幾個,最好一窩八九個,才能賣上好價錢。

而『狗』就是農村家庭餵養的土狗,又叫中華田園犬,農民養狗多是看家護院,一隻足夠,可是土狗下狗仔就怕一窩下的多,甚至農村罵人也說『一窩狗崽子』,土狗生的多,母狗餵養吃不消,而且狗本來肚子小,生的多狗仔就個頭小,體質弱,送人都不要,丟了又可惜,不如土狗生少點,省去許多麻煩,這就是『養狗莫生六』。

總之,農村俗語來源生活,是老一輩的閱歷總結,也是人類追求美好生活的記錄本,『養豬莫生雙,養狗莫生六』,還是有一定道理的,你們認為呢?

相關焦點

  • 「養豬窮,養狗富,養貓的都能開當鋪」,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生活中我們總是能聽到各種流傳在民間的俗語,這些俗語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了當時的社會現象,其中隱藏的深意耐人尋味。不知大家是否有聽過一句話:"養豬窮,養狗富,養貓的都能開當鋪」,關於這句俗語的真正意思,一直以來都有各種說法, 人們的解釋也不相同。
  • 農村俗語「貓忌送,狗忌買」,有啥道理嗎?養貓養狗也有講究嗎?
    大家好,我是鄰小舒,今天我們的話題是:農村俗語「貓忌送,狗忌買」,有啥道理嗎?養貓養狗也有講究嗎?對於如今許多生活中城市高樓大廈中的年輕人來說,養寵物成為許多人的愛好之一。如今最常見的寵物就要數養貓、養狗了,許多年輕人的寵物其實也都是花錢買來的;但是曾經農村有這樣一句俗語「貓忌送,狗忌買」,有啥道理嗎?養貓養狗也有什麼講究嗎?答案其實很簡單!首先,「貓忌送」,從字面上就可以直白的了解這句話的意思,為什麼農村人說貓不能送人呢?原因其實很簡單!
  • 農村俗語「桌上不擺三盤菜,六人莫坐烏龜席」啥意思?有啥道理?
    又到了一年農閒時,由於天氣越來越冷,農村中的農活基本上已經告一段落,農民沒有了繁瑣的農活,所以很多人都會趁此走親訪友。在走親訪友時,一桌豐盛的酒席在所難免,不過作為禮儀之邦的國家,酒席上的講究也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桌上不擺三盤菜,六人莫坐烏龜席」,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這其中又有啥道理呢?
  • 農村俗語:「添人不添狗」啥意思?有什麼道理?下半句少有人知
    導讀:農村俗語:「添人不添狗」啥意思?有什麼道理嗎?下半句少有人知不管是在以前,狗在農村最為常見,以前人們養狗是為了看家護院,現在養狗更多是當作解悶的寵物來養;在我們那邊更是有」狗來富」的俗語,因此在農村對很多家庭狗真的很重要,但是為什麼會有「添人不添夠」的俗語呢?
  • 農村俗語「莫提七十三,莫講八十四」啥意思?有道理嗎?
    轉載自百家號作者:農村小毛日常生活中,我們會用到一些俗語,而一段話有了俗語的點綴後,瞬間富有了生機,比如說對方一直問某人一個問題,對方不耐煩時就會說,「你啥事都要打破沙鍋問到底嗎?」「打破砂鍋問到底」就是人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口頭禪,也是俗語的一類,這類俗語頗有趣味。而有些俗語則警示著一些道理,比如在農村常聽老人說這樣一句俗語「有錢不買河邊地,有錢不娶活漢妻」,這裡的活漢妻指的是二婚女人,這句話的意思是,娶離過婚的女子,很容易引起非議或者在今後的生活中有許多不必要的麻煩。
  • 農村俗語:「養狼別養狐;養牛不養豬」,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樣一句農村俗語:「養狼別養狐;養牛不養豬」。雖然我對這句農村俗語思索了好久,竟然沒有思索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養狼別養狐狼,又名野狼,灰狼和豺狼,是屬於食肉目、犬科、犬屬的一種動物。正常情況下,野狼能夠存活12~16年,如果是人工飼養,有一部分狼能夠活到二十年左右。
  • 農村俗語「有錢莫進2地,沒錢莫近2人」,啥意思呢?有道理嗎?
    本文由百家號《三農風採》原創大家好,歡迎來到三農風採,帶你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如果想持續收到本欄目,請點上方藍色字「關注」。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農村俗語「有錢莫進2地,沒錢莫近2人」,啥意思呢?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親戚莫共財、共財斷往來」啥意思?到底有啥道理?
    導語:農村俗語「親戚莫共財、共財斷往來」啥意思?到底有啥道理?我們國家有著幾千年的歷史,同樣也領先世界幾千年。之所以能領先世界幾千年,也是因為我們有著幾千年的文化沉澱。那時候人們會把日常生活中所積累下來的經驗以及人生大道理,通過簡單的幾個字俗語,一直在民間廣泛流傳。有很多的的農村俗語,到現在也一直在流傳著。尤其是農村的老人家,基本可以隨口就能說出一句俗語來。這些俗語之所以能流傳到現代,說明這些俗語裡所包含的道理,一樣適用於現代社會。但隨意社會科學的發展,現在的年輕人也說不上幾句俗語來。今天就跟大家聊幾句現在在農村還相當流傳的俗語。
  • 農村俗語「窮不賣看家狗,富不殺耕地牛」到底啥意思?有啥道理?
    而且這些通俗易懂,簡簡單單地幾個字,每字眼卻又蘊含著很多的哲學和道理的俗語。在農村流傳,給農民朋友提供了很好的參考價值。而且在現實生活中,很多農村年齡稍大些的老人,他們在日常生活跟人交流的時候,一言不合就開始飆農村俗語,讓眾人啞口無聲。也正是因為這股力量讓我們國家屹立在世界東方幾千年不倒。這些俗語裡面基本覆蓋了生活方方面面。
  • 農村俗語「羊不姜、雞不椒、狗不蒜」是啥意思?這樣做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羊不姜、雞不椒、狗不蒜」是啥意思?這樣做有道理嗎?哈嘍,大家好,我是大廚江一舟,今天又到了和大家分享美食的時刻了,你準備好了嗎?「民以食為天」,吃飯乃是人生的頭等大事。說起吃飯,就必須有人做飯才能吃到飯。在我們平時吃的飯菜當中,可以吃肉菜也可以吃素菜。
  • 家宅莫探頭,探頭引盜偷,這句農村俗語講的意思是什麼,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雖然有不少是講述的警示、育人的意寓。不過有些農村俗語,其實是沒有什麼價值的,這些俗語講述的是封建迷信的玄學之說。要是這樣也就罷了,權當學習一下以前的玄學知識,了解下古人的另一種智慧。但是這些俗語的原意,又讓一些沒有職業道德的風水師,或者一些對風水一知半解的人,歪解了。
  • 農村俗語「擔米養仇、鬥米養恩」到底啥意思?說的又有啥道理呢?
    導語:農村俗語「擔米養仇、鬥米養恩」到底啥意思?說的又有何道理呢?話說農村人沒有什麼文化水平,可是現實生活中,農村人所知道的知識和人生道理,一點也不比現在讀書人少。甚至在現代社會中還有很多讀過很多書的人,所知道的道理和做人做事的方法都比不上農村人。
  • 俗語:「養子不教如養驢,養女不教如養豬」,說的有道理嗎?
    只說真話的農民公眾號俗語:「養子不教如養驢,養女不教如養豬」,說的有道理嗎?相信農村的很多朋友都有過養殖方面的經歷,對於豬或者是驢這樣的動物並不陌生,在以前交通不便的年代,人們用驢來拉貨或者磨麵等體力活,養豬的農戶也不少,而這兩種動物給人的感覺就是又蠢又笨,所以如果有人被形容為這兩種動物,自然不是誇獎的意思,生氣也很正常。但村裡也有這樣的一句俗語「養子不教如養驢,養女不教如養豬」,仔細想想也是很在理的。
  • 農村俗語『寧可讓狗咬,不敢讓鵝擰』,什麼意思呢?有啥道理?
    鵝是農民養殖家禽的一種,它們外表的樣子非常漂亮,白色的羽毛,紅色的額頭,在水裡優雅的遊著,可是鵝可是一種對領地佔有欲極強的動物,一旦有人踏進它們的領土,它們就會追著跑著去『擰』人,而且咬住住不鬆口,農村有句俗語『寧可讓狗咬,不敢讓鵝擰』,又是啥意思呢?
  • 農村俗語:「買豬看圈,娶媳婦看院」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買豬看圈,娶媳婦看院」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農村俗語的含義博大精深,以前通過口口相傳祖輩傳父輩,父輩再傳子輩。只不過後來隨著知識的普及,越來越多農村俗語被記錄在書本上。以前農村大多數是目不識丁的莊稼漢,通過生活經驗的積累,將某些現象聯繫起來,起到做人做事有一定的警示作用。有些俗語在今天依然還有教育意義。就像「買豬看圈,娶媳婦看院」的農村俗語,表面上是買豬,卻延伸為娶媳婦的人生大事,本來是不相關的兩件事,組合在一起,用一個看字說明養豬和娶媳婦都需要仔細觀察。
  • 農村俗語「富不添丁,窮不添女」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富不添丁,窮不添女」啥意思,有道理嗎?這句農村俗語,在很多地方是這樣說的,「富怕添兒,窮怕添女」,其實意思是一樣的。這句農村俗語是我國古代社會農村的真實寫照,非常符合那個農村社會現實生活,非常貼切生活,但是,在現在這個時代,已經失去它存在的現實意義,成為一個不切近現實的農村古老的俗語,已經被時代所淘汰,已經被農村人逐漸淡忘磨滅了。這句農村俗語,究竟是什麼意思呢?~~「富不添丁」,在有些農村是說「富怕添兒」,是說一個富裕的農家,是害怕多生兒子的。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 俗語「再累莫坐『人肉凳』,再餓莫吃墳前供」啥意思?有道理嗎
    導讀:俗語「再累莫坐『人肉凳』,再餓莫吃墳前供」啥意思?有道理嗎?沒事的時候喜歡在農村裡走動一下,玩玩手機,聽聽農村老人間的談話,你還別說,農村老人說的一些話很有道理,意味深長,我在那裡刷新聞,突然看到一個小夥為女朋友做「人肉板凳」的現象,老人思索了一下,然後就說出來了,原話是「再累莫坐『人肉凳』,再餓莫吃墳前供」,我倒覺得這句話很在理。
  • 農村俗語丨餵狗別餵飽是什麼意思?有啥道理?
    農村俗語「餵狗別餵飽"的意思是餵狗別餵飽,餵飽了會偷懶。過去養狗的目的是看家護院,防範小人,保護財產。少數的是由於家中人少,清冷不熱鬧,養狗作伴的。狗的嗅覺和聽覺非常靈敏,有什麼風吹草動,生人臨近會及時發現並發出吠叫聲,提醒主人有事情將要發生,及早作好準備。且狗對主人非常忠心,是看家護院的好幫手。但是狗也有惰性,如果你給狗吃好喝好、餵的飽飽的、狗會偷懶睡大覺,失去看家護院的作用。如果餵半飽、狗會跟著主人轉,還想要吃的,這樣就起到了做伴的作用。
  • 俗語「上山兔子下山雞,離水甲魚莫去追」啥意思?有什麼道理嗎?
    「不學了、不幹了,大不了回家養豬種地」是學生與職員,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每個人都會有被壓力壓到喘不過氣的時候,但是這種發洩是無用的,種地與養豬可是門技術活,沒你想的那麼簡單。所以不要再幻想田園生活了,也不要憧憬魯濱遜的漂流生活了,沒有知識與技術作為支撐的我們,在荒島上活不過五天。有時間抱怨,不如多學習一些常識,也算是為了你種豆南山下的夢想打下基礎了。
  • 農村老話常說「人窮少喝酒、人富莫沾賭」到底啥意思?有啥道理?
    導語:農村老話常說「人窮少喝酒、人富莫沾賭」到底啥意思?有啥道理?在我們國家不管是現代還是以前古代,在農村的民間就一直流傳著各種各樣的農村俗語和老話。而在這些無數的俗語老話當中,有著很多的俗話和老話描述著我產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為人處世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