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農村俗語:「添人不添狗」啥意思?有什麼道理嗎?下半句少有人知
不管是在以前,狗在農村最為常見,以前人們養狗是為了看家護院,現在養狗更多是當作解悶的寵物來養;在我們那邊更是有」狗來富」的俗語,因此在農村對很多家庭狗真的很重要,但是為什麼會有「添人不添夠」的俗語呢?這句農村俗語究竟是啥意思呢?有什麼道理嗎?其實,這句俗語還有後半句,卻少有人知,接下來我們就聽聽老農是怎麼給我們解釋的吧!
首先,這句俗語的後半句說的更是嚇人,原來流傳的說法是"添人不添狗,添狗沒一口」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家裡有了小孩後,已經增添了一個人,就不能再養個狗了,如果養狗狗又吃得多,就會導致家裡的糧食不夠,人均少一口,所以就有了「添人不添狗」的說法,從而流傳下來,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家裡窮,養狗怕浪費糧食。不過,也有比較迷信的解釋,就是過去的老人認為狗有靈性,可以見到汙穢之物,兇猛的黑狗能闢邪,而家裡有了狗,很可能會衝撞鬼神,導致不會鬼神來他們家。這樣就會添丁無望。
另一種說法,是由於貓狗身上有寄生蟲和傳染病,這個說法也是比較科學,然而說的這些寄生蟲還是在以前的時候沒辦法治療;而且,狗毛弄得到處都是,這些都是對準備懷孕的人和孕婦都不好,還有就是養狗對孩子本身也有傷害的危險,所以人們都不喜歡在家裡有孕婦或者是新生兒後往家裡抱狗。這樣很好得解釋了,為什麼會有「添人不添狗,添狗死一口」的說法。雖然,現在很多狗狗都打疫苗,經常洗澡,寄生蟲細菌幾乎沒有,應該是非常安全的,不過對於衛生條件還不好的農村來說,我們還是儘量不讓孕婦接觸到貓狗小動物為好,特別是流浪狗。
所以從這兩個角度來看,剛有了孩子的家庭最好不要養狗,而不是所謂的「」添人不添狗,添狗沒一口或死一口「的說法。綜上所述,不管是不是迷信,相信老人的還是沒錯的,家裡有孕婦的話,為了孕婦和嬰幼兒的健康考慮,還是儘量不要養狗吧!想養狗,也等著孩子大了,再養也不遲!以上是小編介紹的全部內容,歡迎點讚和轉發,若你還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和疑問?歡迎留言討論,感謝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