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文中包括工程中的關鍵性施工技術問題;保證工程施工質量的施工方法、技術措施和安全措施;施工質量標準及驗收規範的有關條文;施工圖中必需注意的尺寸、標高、軸線及預埋件、預留孔位置;設計變更的具體情況;質量和安全操作要求等。
一、施工準備:
1、認真熟悉圖紙,嚴格按照施工圖紙和16G101~16G101-3,17G101-11,18G901-1~18G901-3標準圖集及有關規範標準、設計變更,正確計算材料單,下料正確,製作加工按規範標準及設計要求製作。
2﹑在加工前出具詳細的加工配料單(下料單)交項目部施工員審核。
3﹑對操作人員進行技術安全教育。
4﹑畫出施工鋼筋綁紮分布圖,重要部位畫出節點。
5﹑所有機械操作,必須維護完好。
6、本工程為框架、剪力牆結構,其抗震等級為:13#樓為二級,12#、15#商業部分及相關範圍內的框架及剪力牆為二級,其餘均為三級,框架三級,地庫框架三級。
7、鋼筋:級別、規格符合設計要求,具有出廠合格證及複試報告。
8、機具:調直機、彎曲機、切斷機、滾絲機、彎箍機等。
9、進場鋼筋必須具有產品合格證、出廠檢測報告、鋼筋原材已經送檢並檢驗合格。
鋼筋進場檢查的內容:每捆(盤)上都掛有標牌(註明生產廠、生產日期、鋼號、爐罐號、鋼筋級別、直徑等標記),並附有質量證明書。檢查是否與質量證明書相符。鋼筋表面不得有裂紋、結疤和摺疊。鋼筋表面允許有凸塊,但不得超過橫肋的高度。鋼筋每1米彎曲度不能大於4mm。
二﹑鋼筋半成品加工要求:
經外觀及力學性能檢驗皆符合要求的鋼筋在場內按指定區域存放。存放的鋼筋要求放在離地300㎜高的定型槽鋼上,按規格、級別存放並設置鋼筋防護棚,防止雨淋、日曬、鏽蝕,並設置合格標識牌。
1、鋼筋除鏽:通過調直對鋼筋除鏽。
2、鋼筋調直:
採用鋼筋調直機調直鋼筋時,要根據鋼筋的直徑選用調直模和傳送壓輥,要正確掌握調直模的偏移量和壓輥的壓緊程度。鋼筋調直機拉直鋼筋用於調直ø10以下的鋼筋,鋼筋調直應平直,無局部彎折,表面不得有明顯擦傷,抗拉強度不得低於設計要求。
採用冷拉方法調直鋼筋時,HPB300級鋼筋的冷拉率不宜大於4%。
3、鋼筋切斷:
1) 將同規格鋼筋根據不同長度長短搭配,統籌排料;一般應先斷長料,後斷短料,減少短頭,減少損耗。
2)斷料時應避免用短尺量長料,防止在量料中產生累計誤差。為此,宜在工作檯上標出尺寸刻度線並設置控制斷料尺寸用的擋板。
3)鋼筋切斷機的刀片,應由工具鋼熱處理製成。固定刀片與衝切刀片刀口的距離:對直徑≤20mm的鋼筋宜重疊1~2mm,對直徑>20mm的鋼筋宜留5mm左右。
4)在切斷過程中,如發現鋼筋有劈裂、縮頭或嚴重的彎頭等必須切除;如發現鋼筋的硬度與該鋼種有較大的出入,應及時向有關人員反映,查明情況。
5)鋼筋的斷口,不得有馬蹄形或起彎等現象。
4、鋼筋彎曲:
1) 受力鋼筋
a、HPB300級鋼筋搭接時末端應作180°彎鉤,其彎弧內直徑不應小於鋼筋直徑的2.5倍,彎鉤的彎後平直部分長度不應小於鋼筋直徑的10倍;
b、當設計要求鋼筋末端需作135°彎鉤時(圖1a),HRB400級、HRB500級鋼筋的彎弧內直徑D不應小於鋼筋直徑的4倍,彎鉤的彎後平直部分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
c、鋼筋作不大於90°的彎折時(圖1b),彎折處的彎弧內直徑不應小於鋼筋直徑的5倍。
1) 箍筋
除焊接封閉環式箍筋外,箍筋的末端應作彎鉤。彎鉤形式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a、箍筋彎鉤的彎弧內直徑除應滿足本條第1(a)點外,尚應不小於受力鋼筋的直徑;
b、箍筋彎鉤彎折角度:對一般結構,不應小於90°;對有抗震等要求的結構應為135°(圖9-70)。
c、箍筋彎後的平直部分長度:對一般結構,不宜小於箍筋直徑的5倍;對有抗震等要求的結構,不應小於箍筋直徑的10倍。
1) 彎曲成型工藝
鋼筋彎曲成型:鋼筋在彎曲機上成型時,心軸直徑應是鋼筋直徑的2.5~5.0倍,成型軸宜加偏心軸套,以便適應不同直徑的鋼筋彎曲需要。彎曲細鋼筋時,為了使彎弧一側的鋼筋保持平直,擋鐵軸宜做成可變擋架或固定擋架(加鐵板調整)。
5、鋼筋加工質量檢驗
1)主控項目
a、受力鋼筋的彎鉤和彎折應符合4條第1)點的規定;
b、箍筋彎鉤的彎弧內直徑、彎折角度、平直段長度應符合4第2)點的規定。
檢查數量:按每工作班同一類型鋼筋、同一加工設備抽查不應少於3件。
檢查方法:鋼尺檢查。
2)一般項目
a、鋼筋調直冷拉率應符合2條第2)點的規定。
b、鋼筋加工的形狀與尺寸應符合設計要求,其偏差應符合表2的規定。
檢查數量與方法,與主控項目相同。
2).各構件中應採用不低於相應混凝土構件強度等級的素混凝土墊塊、支撐或其它可靠措施來控制主筋保護層厚度及鋼筋骨架的位置。
3).當梁、柱、牆中縱向受力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大於50mm時,應在混凝土保護層中離構件表面一定距離處全面增配直徑為4mm間距為150mm製成的構造鋼筋網片,網片鋼筋保護層厚度不應小於25mm。當梁寬為300時,梁側保護層厚度最小為25.
4).當採用機械連接接頭時,連接件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應滿足受力鋼筋保護層最小厚度的要求,連接件之間的橫向淨距不宜小於25mm。
5).建築耐火等級為一級時,梁保護層厚度除了上表要求外,還不應小於25mm。
6).受力鋼筋的接頭宜設置在受力較小處,在同一根鋼筋上宜少設接頭,同一構件中相鄰的縱向受力鋼筋接頭宜錯開,懸挑梁鋼筋不應設接頭。鋼筋綁紮搭接接頭連接區的長度為1.3倍搭接長度,位於同一段連接區段梁板類構件搭接率不宜大於25%,柱類不宜大於50%。
7).首層非連接區底部為Hn/3,頂部為≥500、≥hc、≥Hc/6較大者,以上部位為柱底部與頂部的≥500、≥hc、≥Hc/6較大者。相鄰搭接間距≥0.3lle。
8).柱子底部、頂部鋼筋加密區間Hn/6、500取較大值,柱入梁板內部通常加密。具體做法見16g101-1,64/65頁
(二)柱鋼筋綁紮
1、工藝流程:
套柱箍筋→豎向鋼筋連接→畫箍筋間距線→綁紮箍筋→報驗合格→避雷接地等焊接。
2、套柱箍筋:按圖紙要求間距,計算好每根柱箍筋數量,先將箍筋套在下層伸出的搭接筋上,然後立柱子鋼筋,在搭接長度內綁扣不少於3個,綁扣要向柱中心。
3、豎向受力筋:柱子主筋立起之後,直徑小於18mm的縱向受力鋼筋接採用搭接,搭接長度應符合《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製圖規則和構造詳圖》(16G101-1)關於鋼筋搭接長度的規定。直徑18及以上的採用直螺紋機械連接。
4、畫箍筋間距線:在立好的柱子豎向鋼筋上,按圖紙要求用粉筆劃箍筋間距線。
5、柱箍筋綁紮
1)按已劃好的箍筋位置線,將已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動,由上往下綁紮,宜採用纏扣綁紮。
2)箍筋與主筋要垂直,箍筋轉角處與主筋交點均要綁紮,主筋與箍筋非轉角部分的相交點成梅花交錯綁紮。
3)箍筋的彎鉤疊合處應沿柱子豎筋交錯布置,並綁紮牢固。
4)柱搭接區箍筋應加密,加密區長度及加密區內箍筋距應符合設計圖紙及施工規範小於等於1Oomm
5)為防止柱筋位移,在柱筋與梁筋交接處,增設一個箍筋,與梁筋綁紮在一起。
6)柱筋到結構封頂時,要特別注意邊柱外側柱筋的錨固長度,同時在鋼筋連接時要注意柱筋的錨固方向,保證柱筋正確錨入梁和板內。
(三)剪力牆鋼筋綁紮
剪力牆鋼筋綁紮前,先將牆位置垃圾清理乾淨,牆筋兩層鋼筋之間設置定位支撐,以固定鋼筋間距,支撐用Φ14鋼筋焊接,鋼筋外皮綁紮墊塊,有效的控制保護層厚度,雙排鋼筋間按設計要求綁紮拉筋,鋼筋在兩端頭轉角、十字節點等部位的錨固長度及洞口加固應符合設計要求,牆筋應逐點綁紮,必須保證受力鋼筋不位移,合模後伸出的鋼筋應進行修整,在接茬處綁一道橫筋加固,澆築混凝土時設專人看管,澆筑後再次調整,牆筋接頭採用人工綁紮,地下室擋水牆保護層厚度迎水面50mm,內側鋼筋保護層20mm,其他剪力牆鋼筋保護層為15㎜,保護層材料為塑料卡環,間距為1米。具體保護層要求詳見施工圖紙。
(四)梁鋼筋綁紮
1、梁筋施工工藝流程:畫梁箍筋間距→放箍筋→穿下層框架梁縱筋及彎起鋼筋→穿上層框架梁縱筋及彎起鋼筋→穿次梁底層縱筋並與箍筋固定→穿主梁上層架立筋→穿次梁上層縱筋並與箍筋固定→按箍筋間距綁紮。
2、在梁側模板上畫出箍筋間距,擺放箍筋。
3、先穿主梁下部縱向受力鋼筋及彎起鋼筋,將箍筋按已畫好的間距逐個分開;穿次梁的下部縱向受力鋼筋及彎起鋼筋,並套好箍筋;放主次梁的架立筋;隔一定間距將架立筋與箍筋綁紮牢固;調整箍筋間距使間距符合設計要求,綁架立筋,再綁主筋,主次同時配合進行。次梁上部縱向鋼筋應放在主梁上部縱向鋼筋之上,為了保證次梁鋼筋的保護層厚度和板筋位置,可將主梁上部鋼筋降低一個次梁上部主筋直徑加以解決。
4、框架梁上部縱向鋼筋應貫穿中間節點,梁下部縱向鋼筋伸入中間節點錨固長度及伸過中心線的長度要符合設計要求。框架梁縱向鋼筋在端節點內的錨固長度也要符合設計要求。綁梁上部縱向筋的箍筋,宜用套扣法綁紮。
5、箍筋在疊合處的彎鉤,在梁中應交錯布置,箍筋彎鉤採用135°,平直部分長度為7.5cm與1Od較大值。
6、梁端第一個箍筋應設置在距離柱節點邊緣50mm處。梁與柱交接處箍筋應加密,其間距與加密區長度均要符合設計要求。梁柱節點處,由於梁筋穿在柱筋內側,導致梁筋保護層加大,應採用漸變箍筋,漸變長度一般為600mm以保證箍筋與梁筋緊密綁紮到位。
7、在主、次梁受力筋下均墊大理石墊塊,側面剪力牆使用成品墊塊保證保護層的厚度。受力筋為雙排時,可用短鋼筋墊在兩層鋼筋之間,墊塊間距應1m,梅花狀分布。
(五)板鋼筋綁紮
1、板鋼筋綁紮工藝流程:
2、清理模板——模板上畫線——綁板底板受力筋——綁負彎矩鋼筋
2、清理模板上面的雜物,用墨斗在模板上彈好主筋,分布筋間距線。
3、按劃好的間距,先擺放受力主筋、後放分布筋。預埋件、電線管、預留孔等及時配合安裝。
4、在現澆板中有板帶梁時,應先綁梁鋼筋,再擺放板鋼筋。綁紮板筋時一般用順扣或八字扣,雙向板相交點須全部綁紮。
5、底部鋼筋的下面墊好砼墊塊,間距1.0m,梅花布置,墊塊的厚度等於保護層厚度。
(六)樓梯鋼筋綁紮
1、樓梯鋼筋綁紮工藝流程:畫位置線→綁主筋→綁分布筋→綁踏步筋
2、在樓梯底板上劃主筋和分布筋的位置線。
3、根據設計圖紙中主筋、分布筋的方向,先綁紮主筋後綁紮分布筋,每個交點均應綁紮。如有樓梯梁時,先綁梁後綁板筋。板筋要錨固到梁內。
4、底板筋綁完,待踏步模板支好後,再綁紮踏步鋼筋。主筋接頭數量和位置均要符合施工規範的規定。
四、鋼筋機械連接要求本工程的鋼筋直徑大於等於18的採用直螺紋連接。
當採用機械連接接頭時,連接件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應滿足受力鋼筋保護層最小厚度的要求,連接件之間的橫向淨距不宜小於25mm。
基礎梁板、框架柱、及框架梁主筋及剪力牆暗柱主筋的接頭優先選用等強機械接頭,地下室外牆主筋直徑≥18時也優先採用等強機械接頭,接頭等級不低於二級,並應符合《鋼筋機械連接通用技術規程》(JGJ107-2016),《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JGJ18-2012)等國家有關規程或規定的要求。
鋼筋機械連接接頭:接頭等級不小於二級。
鋼筋機械連接接頭連接區域的長度為35d,凡接頭中點位於該連接區段長度內的機械連接接頭均屬於同一連接區段。位於同一連接區段內的縱向受拉鋼筋機械連接接頭面積百分率不宜大於50%。
首層非連接區底部為Hn/3,頂部為≥500、≥hc、≥Hc/6較大者,以上部位為柱底部與頂部的≥500、≥hc、≥Hc/6較大者。相鄰搭接間距≥35d柱子底部、頂部鋼筋加密區間Hn/6、500取較大值,柱入梁板內部通常加密。具體做法見16g101-1,64/65頁
直螺紋連接示意見圖。
五、鋼筋的錨固要求
1、縱向受力鋼筋的基本錨固長度(Lab和LabE),最小綁紮搭接長度為(Ll和Lle)詳見《16G101-1》56-61頁。
六、鋼筋的錨固要求
筏板底板上皮筋採用鋼筋製成的撐馬凳擱置,馬凳人工加工成几子型(具體尺寸依據現場實際加工,馬凳的規格比板受力筋小一個級別),馬凳間距1000×1000,同時以撐馬凳的高度來控制底板面鋼筋的標高。主樓樓板採用成品鋼筋馬凳支撐。
七、預留洞口的鋼筋要求
1、現澆板預留洞口直徑不大於300mm時,板內鋼筋由洞口兩側繞過,構造做法詳見16G101-1中110頁,矩形洞口邊長和圓形直徑大於300mm但不大於1000mm時,應按平面所示的洞口邊加強構造進行施工。當沒有詳細說明時,按16G101-1中111頁進行施工。兩方向的補強縱伸入支座的錨固方式同板中鋼筋,當單向板非受力方向的洞邊補強縱筋不伸入支座時,其長度為洞口寬兩側各40d,且應放置在受力筋之上。
八、構造柱的鋼筋要求
構造柱的施工和要求詳見圖集12G614-1,構造柱大樣圖見結構說明14.3,構造柱具體位置在構造柱施工圖紙中已表明,施工過程中做好構造柱鋼筋的預留工作,截面為200×牆厚,配筋為4c12,箍筋c6@200(c為HRB400)確保搭接長度為600mm。
九、質量要求
1 鋼筋的品種和性能,必須符合設計及有關標準的規定。
2 鋼筋帶有顆粒狀和片狀老鏽,經除鏽後仍留有麻點的鋼筋,嚴格按原規格降級使用或剔除不用,鋼筋表面應保持清潔。
3 鋼筋的規格、形狀、尺寸、數量、錨固長度、接頭設置,必須符合配料單的要求。
4 鋼筋骨架綁紮不能出現缺扣、露扣現象。
5彎鉤的朝向應正確。綁紮接頭應符合施工規範的規定,其中每個接頭的搭接長度不小於規定的長度值。
6 箍筋數量、彎鉤角度和平直長度應符合設計和施工規範要求。
7鋼筋搭接長度要求長短一致,滿足搭接長度要求,要求搭接位置準確,標高一致,綁紮時拉通線進行綁紮,必須調整到位。
8未搭接絲接在澆筑前必須採用塑料蓋帽保護。
9澆築之前牆、柱搭接必須提前綁紮不小於三個箍筋加固防止變形。剪力牆不少於兩道水平筋並採用拉鉤加固。
10澆築之前將牆柱根部起1米高範圍採用地膜保護防止混凝土汙染。
11綁紮板上筋時每個鋼筋工帶兩個三角架防止踩踏鋼筋分布筋。
鋼筋工程安裝允許偏差和檢查方法
十、成品保護措施
1、成型鋼筋指定地點、掛牌、分類並加設定型鋼支座堆放整齊,防止變形、鏽蝕、油汙。
2、綁紮牆筋時應搭臨時架子,不準蹬踩鋼筋。
3、在綁紮底板鋼筋時,用模板保護基礎四周外露的防水層,以免被鋼筋碰破。
4、底板上、下鋼筋綁紮時,支撐馬凳要綁牢固,防止操作時踩變形。
5、樓板的負彎距鋼筋綁好後,不準在上面踩踏行走。澆混凝土時派鋼筋工專門負責修理,保證負彎距筋位置準確。
6、綁紮時禁止碰動預埋件。
7、安裝管線等設備時,不得任意切斷和移動鋼筋。
十一、施工注意事項:
1、牆、柱鋼筋的位移,在保護層厚度以內位移。
2、注意梁的骨架尺寸,在翻樣和綁紮前應熟悉圖紙,綁紮後加強檢查,特別是四支箍。
3、梁、柱交接處應加密。
4、鋼筋的錨固長度、位置、計算長度要正確。
5、鋼筋綁紮完畢後,必須加強對成品保護。
6、牆、柱鋼筋骨架,應先把豎向鋼筋吊正後,再綁紮,凡是搭接部位要綁紮三個扣,以免不牢固發生變形,另外綁扣不能綁成同一個方向的順扣。層高超過4m的牆,要搭架進行綁紮,並採取固定鋼筋的措施。扎絲扣不得朝外,必須在保護層內,不得外露扎絲扣。
十二、安全操作要求
1、鋼筋切斷機接送料工作平臺和切刀下部保持水平,工作檯的長度應根據待加工材料長度設置。
2、機械未達到正常運轉時,不可切料。送料時應在固定刀片一側握緊並壓住鋼筋,以防鋼筋末端彈出傷人。
3、切斷短料時,手和切刀之間的距離應保持在150㎜以上。
4、鋼筋調直時,鋼筋送入後,手和曳輪必須保持一定的距離,送料前,應將不直的料頭切除,導向筒前應裝一根1M長的鋼管,鋼筋必須先穿過鋼管再送入調直筒前端的導孔內。
5、鋼筋彎曲機作業時,將鋼筋需彎一端插入轉盤固定銷的間隙內,另一端緊靠機身固定銷,並用手壓緊,檢查機身固定銷確實安放在擋住鋼筋的一側,方可開機。
6、嚴禁在彎曲鋼筋的作業半徑內和機身不設固定銷的一側站人。彎曲好的半成品鋼筋,應堆放整齊,彎鉤不得朝上。
7、對焊機使用前要先檢查手柄、壓力機構、夾具等是否靈活可靠,根據被焊鋼筋的規格,調好工作電壓,通入冷卻水並檢查有無漏水現象。
8、調整斷路限位開關,使其在焊接到達預定擠壓量時能自動切斷電源。
9、下班前,各種機械應切斷電源,施工完畢後,應做得工完場清,達到文明施工現場。
10、臨時用電接地保護到位,所有電纜,電線做保護處理。
11、塔吊吊裝鋼筋時注意鎖扣牢固,專人指揮。
12、牆柱鋼筋綁紮時,注意搭設架體的牢固性避免損壞傷人
工程預算、結算、定額、算量組價、投標書製作(工程類,採購類,服務類)、施工組織設計、竣工資料編制、繪圖設計、房屋裝修預算、工程造價諮詢。
專業方向:土建、安裝、市政、園林、精裝、鋼構、水利、公路、橋梁、電力、石油。
代做工程預算 www.yusuanw.com 清單定額,圖紙算量組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