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內容為一個高層住宅樓項目的基礎及主體鋼筋綁紮技術交底。
一、施工準備
1、鋼筋原材進場經過監理驗收,有試驗合格報告。
2、標高、尺寸經過監理驗收。
3、熟悉圖紙、圖集鋼筋下料經過項目工長等人查驗。
4、對機械連接的套筒、套絲進行抽檢,合格方可使用。
二、鋼筋施工工藝流程
鋼筋加工→安裝鋼筋→安裝止水鋼板→自檢→報驗
三、基本操作
1、技術要求
1.1、受力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
地下潮溼環境:筏板、承臺梁、基礎連繫梁及防水板:底面50mm、側面50mm、地下室外牆外側50mm、地下室外牆內側25mm。
地上室內正常環境::現澆梁、柱25mm,現澆板、抗震牆15mm。
地上室內潮溼環境:衛生間現澆板20mm。
地上室外露天環境:雨棚、女兒牆、露天陽臺25mm,梁35mm,柱35mm。
1.2、鋼筋的接頭和錨固
(1)當受力鋼筋》16時,應採用機械連接,連接等級均為Ⅰ級;除機械連接以外採用搭接或是焊接;搭接要求滿足《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製圖規則和構造詳圖》16G101圖集或是圖紙設計要求,焊接連接滿足JGJ18-2012要求或圖紙設計要求。
(2)、鋼筋接頭位置要求:
1)底板的下部鋼筋接頭在跨中1/3跨長範圍內,上部鋼筋接頭在基礎梁內或牆下。
2)樓板的上部鋼筋接頭在跨中1/3跨長範圍內,下部鋼筋接頭在支座內。
3)框架梁、次梁的上部鋼筋接頭在跨中1/3跨長範圍內,下部鋼筋在支座內錨固。
4)混凝土擋土牆的外側豎向鋼筋不斷,水平鋼筋在跨中1/3跨長範圍內連接,內側鋼筋在支座處連接。
5)抗震牆的水平及豎向鋼筋、抗震牆暗柱的豎向鋼筋接頭位置,鋼筋的搭接及錨固長度參見圖集<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製圖規則和構造詳圖>(16G101-1)。
(3)、抗震牆牆體的內水平筋在豎向鋼筋外側放置,抗震牆在連梁或暗梁高度範圍內,抗震牆的水平分布鋼筋照常設置。
(4)、雙向板兩個方向的底部鋼筋,短跨的板底鋼筋在下(圖紙中有標記者以標記為準)。
(5)、當主、次梁的梁底標高相同時,次梁底筋在主梁底筋之上,梁中較大直徑鋼筋靠截面外側放置。
(6)、在柱節點處及連梁和暗梁順接處,當兩側梁的主筋相同時應儘量拉通。
(7)、牆拉筋應緊靠縱向鋼筋並勾住箍筋。
1.3、鋼筋彎折加工要求
(1)、鋼筋彎折的彎弧內直徑應符合下列規定:
1)、光圓鋼筋,不應小於鋼筋直徑的2.5倍。
2)、335MPa級、400MPa級帶肋鋼筋,不應小於鋼筋直徑的4倍。
3)、500MPa級帶肋鋼筋,當直徑為28mm以下時不應小於鋼筋直徑的6倍,當直徑為28mm及以上時不應小於鋼筋直徑的7倍。
4)、箍筋彎折處尚不應小於縱向受力鋼筋的直徑。
(2)、箍筋、拉筋的末端按設計要求做彎鉤,並應符合下列規定:
1)、對一般結構構件,箍筋彎鉤的彎折角度不應小於90°,彎折後平直段長度不應小於箍筋直徑的5倍;對有抗震設防要求的,箍筋彎鉤的彎折角度不應小於135°,彎折後平直段長度不應小於箍筋直徑的10倍。
2)、圓形箍筋的搭接長度不應小於其受拉錨固長度,且兩末端彎鉤的彎折角度不應小於135°。
3)、梁、柱複合箍筋中的單肢箍筋兩端彎鉤的彎折角度均不應小於135°及其他要求。
2、鋼筋的加工
加工前,由勞務班組進行鋼筋翻樣。根據施工圖紙和16G101圖集進行提料,繪出各種形狀和規格的單根鋼筋圖並加以編號,然後分別計算鋼筋下料長度和根數,勞務班組填寫鋼筋配料單,由預算部門審核。計算鋼筋下料長度時須特別注意鋼筋的錨固長度和箍筋彎鉤的平直長度必須符合設計和規範要求。對鋼筋較複雜、較密集處實地放樣,找到與相鄰鋼筋的關係後,再確定鋼筋加工尺寸,保證加工準確。
鋼筋工根據鋼筋配料單的要求進行製作,為保證鋼筋加工形狀、尺寸準確,每加工一種規格的鋼筋,都要先仔細量其尺寸,合格後方可批量加工,有偏差應及時調整。加工好的鋼筋要掛牌堆放整齊有序。
為保證下料和成型尺寸準確,現場技術負責人要進行鋼筋工程專項交底,並由鋼筋施工員(工長)對鋼筋加工成型質量進行監督和檢查。同時對加工好的鋼筋,還要再次嚴選,有效控制下料成型質量。
施工中如需要鋼筋代換時,必須先充分了解設計意圖和代換材料性能,嚴格遵守現行鋼筋混凝土設計規範的各種規定。凡重要部位的鋼筋代換,須徵得設計單位同意,並有書面通知時方可代換。
(1)鋼筋表面應潔淨,粘著的油汙、泥土、浮鏽使用前必須清理乾淨,可結合冷拉工藝除鏽。
(2)鋼筋的調直
本工程進場盤圓採用鋼筋調直機調直,定人定機操作,定期檢查模具磨損程度,發現磨損太大或缺損及時更換,以保證調直後鋼筋沒有明顯擦傷,影響強度。
(3)鋼筋的切斷
鋼筋切斷加工,將同規格鋼筋根據不同長度長短搭配,統籌排料;先斷長料,後斷短料,減少短頭,減少損耗。
鋼筋斷料時在工作檯上標出尺寸刻度線並設置控制斷料尺寸的擋板。保證鋼筋長度準確。切斷過程中,如發現鋼筋有嚴重的彎頭、裂紋等必須切除。
鋼筋的斷口不得有馬蹄形或起彎等現象。
(4)鋼筋的彎曲成型
應按:劃線→試彎→彎曲成型的順序進行。鋼筋彎曲前,應根據鋼筋料牌上註明的尺寸,用石筆將各彎曲點位置畫出。劃線時應根據不同的彎曲角度扣除彎曲調整值,扣法是從相鄰兩段長度中各扣除一半。鋼筋端部帶出圓彎鉤時,該段長度劃線時增加0.5d,劃線工作宜從鋼筋中線開始向兩邊進行。彎曲分段鋼筋、箍筋時,應在工作檯上按各段尺寸要求釘上若干標誌,按標誌進行操作,以確保鋼筋彎曲形狀正確。採用不同直徑的軸心彎心模具(機械加工)和不同的扳手(手工加工)進行加工質量控制。鋼筋成型後,要求其形狀正確,平面內沒有翹曲不平現象,採用定型的模具檢查箍筋的加工質量。彎曲點處不得有裂縫,如有裂縫,應將其剔除,並究其原因(彎心太小還是材質問題)。I級鋼筋只能進行一次重新調直和彎曲,其他級別鋼筋不宜重新調直和彎曲。
(5)梁的上部縱筋當為二排、三排時,箍筋筋彎鉤如下圖所示,以保證二排、三排鋼筋位置正確。
(6)、成型鋼筋應按指定地點用堆放整齊,堆放時注意離地間距,分類進行堆放,如直條鋼筋堆放在一起,箍筋堆放在一起,防止鋼筋變形、鏽蝕、油汙。並進行掛牌標識,標識要註明使用部位,規格、數量、尺寸等內容,鋼筋標識牌要統一一致,生鏽或受汙染的鋼筋在除鏽除汙後由現場鋼筋施工員(工長)批准後使用。
(7)、鋼筋加工允許偏差值,見下表:
3、鋼筋的安裝
(1)機械連接的安裝
現場安裝鋼筋機械連接時先將套筒安裝至已固定的一端鋼筋上,然後安裝另一根鋼筋,用力矩扳手進行上勁,安裝完成後保證套筒兩端外漏絲扣基本一致,一般要求0~2倍的螺距,同時滿足《鋼筋機械連接通用技術規程》(JGJ 107-2016)的扭矩要求,如下表:
(2)搭接或是焊接鋼筋的安裝
電渣壓力焊接頭連接,應符合下列要求:
1) 四周焊包凸出鋼筋表面的高度不得小於4mm ;
2) 鋼筋與電極接觸處,應無燒傷缺陷;
3) 接頭處的彎折角不得大於3°;
4) 接頭處的軸線偏移不得大於鋼筋直徑的0.1 倍,且不得大於2mm 。
且焊接質量等滿足JGJ18-2012的相關規定,如:使上下鋼筋的焊接部位位於同軸狀態;
(3)受力鋼筋的安裝
受力鋼筋應按照圖紙或是規範要求的型號、間距、保護層厚度等要求進行安裝。
(4)附加筋的安裝
1)凡在板上砌牆時,應在牆下板內底部增設加強筋(圖紙中另有要求除外),當板跨L≤1500時: 2根12,當板跨1500<L<2500時:3根12,當板跨≥2500mm時:3根14,且錨固於兩端支座內。
2)圖紙要求在筏板陽角處需要添加附加筋,如下圖:
(2)搭接或是焊接鋼筋的安裝
電渣壓力焊接頭連接,應符合下列要求:
1) 四周焊包凸出鋼筋表面的高度不得小於4mm ;
2) 鋼筋與電極接觸處,應無燒傷缺陷;
3) 接頭處的彎折角不得大於3°;
4) 接頭處的軸線偏移不得大於鋼筋直徑的0.1 倍,且不得大於2mm 。
且焊接質量等滿足JGJ18-2012的相關規定,如:使上下鋼筋的焊接部位位於同軸狀態;
(3)受力鋼筋的安裝
受力鋼筋應按照圖紙或是規範要求的型號、間距、保護層厚度等要求進行安裝。
(4)附加筋的安裝
1)凡在板上砌牆時,應在牆下板內底部增設加強筋(圖紙中另有要求除外),當板跨L≤1500時: 2根12,當板跨1500<L<2500時:3根12,當板跨≥2500mm時:3根14,且錨固於兩端支座內。
2)圖紙要求在筏板陽角處需要添加附加筋,如下圖:
4、止水鋼板的安裝
止水鋼板要按照圖紙設計要求的位置進行安裝,止水鋼板連接處採用焊接,焊接方式為滿焊,焊接時注意調整焊機電流,以免電流過大造成對鋼板的損傷,焊接完成後除去焊渣,觀察焊接質量,是否存在沙眼等問題,如果存在質量問題應及時修復。
四、鋼筋施工質量標準
1、主控項目
1)、鋼筋保護層的控制
針對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中鋼筋位移,鋼筋混凝土保護層厚度不均等質量通病,本工程擬在結構施工階段牆、柱鋼筋綁紮時,上口設置鋼筋定距框,以控制牆、柱主筋全部到位,保證保護層完全正確。
採用鋼筋混凝土保護層專用定位卡子代替傳統砂漿墊塊,保證鋼筋在結構中的位置和混凝土保護層的厚度。牆體、柱插筋除採用箍筋、水平筋加固外、還採用定型水平定位箍筋將牆、柱鋼筋固定,確保鋼筋的位置。
牆體、柱鋼筋根部、上口增設定位鋼筋、確保鋼筋保護層厚度、面寬度和鋼筋位置。頂板下鐵保護層採用新型圓柱墊塊,該墊塊與傳統砂漿或「H」型塑料墊塊相比具有:強度高、穩定性好(不易移位)且經濟、快捷等優點。
2)、鋼筋綁紮質量控制
(1)接頭位置、搭接和錨固長度控制
1)鋼筋接頭位置須保證同一截面接頭數量要求,對長短不一的接頭位置進行調整。
2)鋼筋的搭接長度和錨固長度必須滿足設計和施工規範的最小長度要求。縱向受力鋼筋機械連接接頭宜相互錯開,鋼筋機械連接接頭連接區段的長度為 35d(d為縱向受力鋼筋的較大直徑)且不小於500mm,凡接頭中點位於該連接區段長度內的機械連接接頭均屬於同一連接區段。在受力較大處設置機械連接接頭時,位於同一連接區段內的縱向受拉鋼筋接頭面積百分率應符合設計要求,設計無要求時應符合下列規定:受拉區不宜大於50% ;接頭不宜設置在有抗震設防要求的框架柱端、梁端的箍筋加密區內,當無法避開時,對等強度高質量的機械連接接頭,不宜大於50% 。
(2)鋼筋安裝位置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
鋼筋綁紮完畢後嚴格按照規範施工質量標準的列項進行檢查,實行質量三檢制。鋼筋綁紮允許尺寸偏差和檢驗方法如下表所示。
縱向受力鋼筋電渣壓力焊接頭的連接方式檢查和接頭的力學性能檢驗。接頭連接方式應符合設計要求,並應全數檢查,檢驗方法為觀察。
2、一般項目
套筒外露出的螺紋絲扣數量,焊接接頭的外觀質量檢查。
3、應注意的質量問題
1)鋼筋在加工前,必須對鋼筋規格及外觀質量進行檢查,如發現鋼筋端頭彎曲,必須先進行調直處理,鋼筋端頭的附著物必須清除乾淨,鋼筋端面應平整,且與鋼筋軸線垂直。
2)鋼筋套絲後,應檢查螺紋的長度、外徑、中徑、車型、光潔度等,檢查不合格的,應切除後重新套絲。
3)機械連接的安裝質量。
4)複雜節點和人防區域的錨固要求。
5)附加鋼筋按照圖紙要求的型號、間距、長度等要求進行安裝。
五、成品保護
1、鋼筋套絲加工完畢堆放時,應加塑料帽保護,注意對連接套和已套絲絲扣的保護,不得損壞絲扣,絲扣上不得粘有水泥漿等汙物。
2、施工現場的鋼筋連接接頭應注意保護,安裝護帽,以免生鏽、磕碰造成絲頭損壞。
3、對安裝完成的鋼筋進行成品保護,如在上面走動時需要鋪設跳板等。
六、安全環保措施
1、進入施工現場人員必須正確佩戴安全帽。
2、塔吊吊鬥下嚴禁站人,預防掉落砸傷,塔吊運料時應採用料鬥或是採用不少於2根吊繩固定。
3、施工現場嚴禁吸菸。
4、進入施工現場的所有人員必須嚴格遵守項目部的各項安全管理制度。
5、在基槽內施工時隨時注意邊坡的變化,預防坍塌。
6、鋼筋安裝完成後將現場的剩料和鋼筋護帽進行回收、雜物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