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暖交替的季節,小兒肺炎又見「抬頭」。兒科病房中,每天都能擠滿了不斷來掛號的家長。焦慮的父母,痛苦的「小病號」。秋冬季節是兒童感冒、肺炎的高發季節。很多家長問,孩子發燒、咳嗽了兩天,為什麼去醫院就診斷為肺炎呢?肺炎和感冒該怎樣區分呢?兒科醫生告訴您!
小兒肺炎「五看一聽」早發現
看發熱。小兒肺炎大都發熱,多在38℃以上,並持續2~3天以上不退,如果用退熱藥只能暫時退一會,藥效過後體溫很快上升。小兒感冒也發熱,但多在38℃以下,而且持續時間短,退熱藥效果明顯。
看咳、喘是否呼吸困難。感冒和支氣管炎引起的咳嗽或喘一般較輕,多呈陣發性,不會引起呼吸困難。而孩子得肺炎大多有咳嗽或喘,且程度較重,常引起呼吸困難。呼吸困難表現為憋氣,兩側鼻翼一張一張的,口唇發青或發紫,提示病情較重,儘快送醫救治。
看精神狀態。孩子感冒時,雖有發熱、咳嗽,但一般精神狀態很好,能玩、愛笑。相反,如孩子精神狀態不佳、口唇青紫、煩躁、哭鬧不安或昏睡、抽風,說明孩子病情較重,得肺炎的可能性較大。
看飲食。孩子感冒時,飲食一般正常,或吃東西、吃奶稍有減少。但得了肺炎,食慾會顯著下降,不吃東西,不吃奶,或小嬰兒一吃奶就哭鬧不安。
看睡眠。孩子感冒時,睡眠和平時差別不大。但得了肺炎,睡覺時間短,易驚醒,愛哭鬧。夜間有呼吸淺快、呼吸困難加重的趨勢。
聽胸部。孩子的胸壁薄,有時不用聽診器也能聽到肺部水泡音。在孩子安靜或睡覺時,家長可將耳朵緊貼寶寶的脊背部仔細傾聽,肺炎患兒在吸氣末期會聽到「咕嚕」、「咕嚕」的聲音,醫生稱為細小水泡音,這是肺部發炎的重要體徵。
家長該如何護理?
1. 家長們可以繼續對嬰兒進行餵奶和餵食,但是要注意多吃一些清淡和易消化的食物。如果此時患病的嬰兒對於食物接受度不高,食慾減退,就可以採取少量多餐的方式進行餵食。但是在食慾減退的情況下,也應該要保證足量的餵奶次數,以保障攝入足夠的營養所需。
2. 平常在對嬰兒進行陪伴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觀察他的呼吸和心率,經常幫她進行翻身以及拍背動作。
3. 一定要讓小兒保持呼吸新鮮的空氣,家中禁止家長在小兒面前吸菸。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應該要保持室內通風,但是一定要注意保持適宜的室溫,避免嬰兒著涼。有條件的話,可以使用一些加溼器和空氣淨化器的儀器設備予以幫助。
4. 父母應該要在醫生的指導下給小兒進行餵藥,不能夠憑藉經驗隨意服藥,會容易造成更嚴重的症狀。關於是否服用抗生素,一定要謹遵醫囑!
5. 父母注意近期天氣變化,及時給孩子增加衣物。儘量不帶孩子到人多的公共場所,居室經常通風,保持空氣新鮮。
小兒肺炎雖然很常見的疾病,但是如果治療的不徹底,容易反覆發作,影響孩子的發育和健康,甚至有可能會對全身的組織造成傷害,造成心臟的損傷。當寶寶出現情況時,一定及時帶醫院看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