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官兵正在救援
「院長」(圈中)被懸在半空中,消防趕來救援
3月21日,敘永縣震東鄉西湖村一處懸崖,近百米的懸崖上竟然掛了一個人。原來,這天周六,熱愛戶外運動的敘永小夥「院長」(外號)和8個夥伴到敘永縣震東鄉西湖村玩野外速降。速降過程中,由於安全帶滑落,過繩結時被卡住,懸空掛在了半山腰。敘永消防中隊經過1個多小時的努力,最終將男子成功救下。
山崖驚魂
意外●
「院長」剛從懸崖上滑出,便發現安全帶滑落,隨後一溜煙滑到了兩條繩子打結的地方,卡在了半空中;
試救●
隊員們試圖從懸崖頂將「院長」拉上去,但他200斤的體重加上下墜力量,幾名隊員手勒破了皮也無法拉動;
自救●
「院長」感到手腳麻木,使不上一絲力氣。為了留存體力,他用牙死死咬住繩子緩解手腳,堅持了近1小時;
脫險●
消防人員先放置一根安全繩保證安全,隨後放一根主繩。被困3個小時後,「院長」通過主繩成功滑到底部。
A起因·囧
百米懸崖速降 首名隊員成功落地
21日下午,戶外運動愛好者「院長」同8位夥伴到敘永縣震東鄉西湖村一處懸崖,準備玩野外速降。下午兩點左右,「院長」和夥伴抵達西湖村一處高約100米的垂直懸崖,開始做準備工作。
準備過程中,隊員們遇到了一件尷尬事兒。由於該處懸崖有100米左右,隊員們的速降繩不夠長,一根繩子只能到達懸崖半中腰。於是,隊員們只好再拿出一條繩子打結將兩條繩子接在了一起。
一群人中,「院長」是「元老級」戶外運動達人,玩過多次速降,對這項運動有豐富的經驗。他主動承擔起了替其他隊員佩戴裝備、系安全帶等工作。
主繩、副繩、安全帶、頭盔……一項項裝備檢查完畢後,第一名隊員成功從懸崖速降到了地面。這次成功鼓舞了隊員們的信心,大家都躍躍欲試。
B事發·卡
安全帶滑落「院長」遭卡在半空
在「院長」前一位速降的是名女隊員,第一次玩速降的她有些緊張和膽怯。上了速降繩,她慌亂得左右掙扎,就是不敢往下滑。見此情景,「院長」準備自己先降下去做個示範,給姑娘打打氣。
下午4點半左右,「院長」剛從懸崖上滑出去,便感覺到整個人重心是向後仰的,而不是向下。「遭了,安全帶滑落了。」「院長」告訴記者,這時他才想起來,一直忙著給其他隊員檢查裝備,自己的安全帶一開始繫上了,上繩的時候忘記了檢查,安全帶的狀態不正常。
「院長」一溜煙兒滑到了兩條繩子打結的地方,左蕩右晃就是下不去。由於安全帶滑落,「院長」整個人向後仰,他雙腿卡在安全帶裡,使不了勁兒,被卡在了半空中。
C驚險·咬
手腳麻木僵硬 牙齒咬繩堅持1小時
「心裡只有一個念頭,想活著。」回憶起當天的情景,「院長」說。由於安全帶滑落到髖部以下,他只能用雙手死死拽住繩子,保證自己身體重心正常,不從安全帶裡滑出掉下懸崖。
在半空懸掛近一個小時後,「院長」感到手腳麻木,下半身已經完全僵硬,使不上力氣 。「為了保存點體力,只有用牙了。」「院長」說,他深知在空中懸掛時間越長就越危險。為了留存體力,他張開嘴用牙死死咬住繩子,緩解早已麻木僵硬的手腳。
「現在牙齒都還隱隱發痛。」昨日,「院長」說,雖然已經過去幾天了,他膝蓋磕破的傷疤還在,牙齒也還隱隱發痛。
D救援·滑
消防懸空救人 被困3小時終於著地
意外發生後,隊員們試圖從懸崖頂將「院長」拉上去,但他200斤的體重加上下墜力量,幾名隊員手勒破了皮,也無法拉動他。擔心繼續拉下去會將繩索磨斷,發生危險,隊員們停止了盲目救援,及時撥打電話報警求救。
敘永消防中隊接警後,迅速趕赴現場。隊員們對現場地形地勢預判之後,決定懸空救人。「他距離懸崖上部比較近,但懸崖上全是亂石。」敘永消防中隊副中隊長石力介紹,懸崖上下都是亂石,消防人員從上部救人擔心碎石滾落砸傷「院長」。
鑑於「院長」具備速降技能,經多方協商,消防人員從懸崖頂部先放置一根安全繩保證「院長」安全。隨後再放一根固定紮實的主繩,讓「院長」通過主繩慢慢滑到底部。在消防隊員和隊員的密切配合下,被困近3個小時候後,「院長」最終成功著地。
對話當事人
以後還會玩速降會更加注意安全
對於這一次意外事故,「院長」感到很慚愧。他認為自己在速降方面算是專業的,沒想到出事的最終卻是自己。雖然,發生了這樣的意外,他表示以後還是會繼續熱愛戶外運動,但會加強專業技術的學習和戶外安全處置技能培訓。
華西城市讀本記者(以下簡稱「記者」):被懸空掛住,最擔心什麼?
院長:體力透支,時間越長就越危險。記者:怎麼想到用牙咬住繩子?不擔心牙齒受傷嗎?
院長:沒辦法,想活著。留下最後的力氣等救援。現在牙都還發痛,膝蓋上的傷疤都還痛。
記者:以後還會繼續玩速降嗎?院長:這是個意外,還會玩,但會更加注意安全和技術。
■專業人士說
速降技術要求嚴格
不建議非專業人員單獨進行
「過繩結技術是需要有專業技術人員培訓,多加練習熟練運用的。」瀘州紅十字會山地救援隊隊長肖兵介紹,速降屬於極限運動,有較高的危險性。對專業技術和裝備要求十分嚴格。
個體戶外運動愛好者由於專業技術的不足,在速降過程中遇到緊急情況時,安全預案準備不足。此次意外,實際上是一個比較小的問題,如果有過硬的專業技術和完備的安全預案,是可以處理好的。肖兵建議速降、攀巖等危險性較高的戶外運動,最好不要在沒有專業人員幫助下進行。
此外,記者從瀘州市消防支隊了解到,夏季是瀘州戶外運動安全事故的高發季節,特別是遊泳。消防提醒廣大戶外運動愛好者,不要選擇不熟悉的地形。不熟悉的地形容易發生危險。
■速降朋友圈俱樂部有20多人在多地開展活動
據「院長」介紹,出來玩速降的都是經常進行戶外運動的隊員。在一次溯溪活動中,「院長」捉到了條娃娃魚,隊員們很高興,藉此組織了「娃娃魚戶外俱樂部」,共有成員20多人,經常進行穿洞、露營、速降、野漂等戶外運動。每次戶外活動,成員都會購買保險,俱樂部平常也會組織成員進行戶外知識學習和安全技能培訓。
「遇到事情,我們首先強調的是要冷靜。」「院長」說,成員們都是有一定戶外運動經驗的,在遇到戶外緊急情況時,具備基本的自救能力和處理能力。據悉,該俱樂部已經去過古藺、敘永周邊進行過戶外運動。
■多知道點
速降
源自高山探險下撤保護技術,在搶險、運輸和軍事突襲行動中經常使用,後來演化成與攀巖、蹦極類似的極限戶外運動項目,包含崖降、樓降、橋降、溪降等類別。
基本裝備:安全頭盔、安全帶、主鎖、8字環、靜力繩、手套等。
基本技術:右手位於右腰後側,握緊繩索就能讓身體停止下降,右手放鬆會在重力作用下勻速下降。上身保持正直,雙腿伸直或微曲蹬在巖壁上,一步步往下移動,除了腳,身體任何部位都不要與巖壁親密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