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綜述是作者以某一專題為中心,從一個學術側面,圍繞某個問題,收集一定歷史時期有關文獻資料,以自己的實踐經驗為基礎,進行消化整理,綜合歸納分析提煉而寫成的概述性、評述性專題學術論文。對於文獻綜述的寫作,藍譯編譯認為,至少應具有以下的特點:
一是綜合性。綜述要縱橫交錯,既要從某一專題的發展為縱線,反映當前課題的進展;又要從本地、省內、國內到國外,進行橫的比較。只有如此文章才會佔有大量素材,經過綜合分析,歸納整理,使讀者全面了解某一學科或某一領域的發展規律和預測發展趨勢。
二是評述性。所謂評述性,是指比較全面深入系統地論述某一方面的問題。對所綜述的內容進行綜合分析,評價、反映作者的觀點和見解,給讀者以更多的啟示,並與綜述的內容構成整體。
三是先進性。綜述不是寫學科發展的歷史,而是要搜集最新資料,獲取最新內容,將最新的醫學信息和科研動向及時傳遞給讀者,這就是綜述先進性的體現。如果材料平淡,或早已為人所知就沒有寫作的必要。
一般來說,只有依照文獻綜述的基本特點,重新建構文獻綜述相關知識的理論體系,才能撰寫出思路清晰、內容翔實、語言簡練的文獻綜述,並為開展科學研究提供參考。為此,根據文獻綜述的概念和特點,文獻綜述的寫作還應符合以下的要求:
1.綜述所選題材應該是反映某一科學技術的新成果、新趨向、新經驗和新問題,為讀者提供最新的科研信息,具有啟迪或指導意義的。「新」是綜述的靈魂,據此來確定選題,是寫好綜述的關鍵。
2.撰寫綜述應注意時間性,也就是科技情報的時效性,情報的價值取決於是否及時,情報產生、傳播的速度越快,其價值越高。因此,在選題、搜集資料、寫作等環節上都要抓緊時間,儘快成文發表。這樣才能產生更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才會推動科學的發展。
3.寫綜述應有述有評,以「述」為主,突出「綜」字。在介紹了別的作者的工作結果和結論之後,要有必要的評論,要有自己的觀點,或贊同,或反對,或強調其成功獨到之處,或指出其不足給讀者以更多的啟示。必須嚴格忠實於原始文獻,在如實報導的基礎上進行評述,發表自己的觀點,而這些觀點,必須來自對所掌握的資料進行全面地、客觀地分析,不能隨意曲解、誇大。
4.撰寫綜述要深刻理解參考文獻的內涵,做到論必有據,忠於原著,讓事實說話,同時要具有作者自己的見解,既對文獻資料精選細擇,科學提煉,又要總結自己的實踐經驗。
5.寫綜述內容越集中、越明確、越具體越好。要高度概括,突出重點,文字要精煉,文理要通順,筆調生動,使用圖表,數據既準確,又直觀地反映文獻內容的精髓。注意內容的先進性、科學性和實用性。
6.參考文獻必須是直接閱讀原文,不能根據自己的需要斷章取義,更不能根據某些文章摘要而引用,以免造成觀點上的失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