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叔湘與朱德熙:《語法修辭講話》,促進了白話修辭學的發展

2020-12-11 阿砌愛生活

大家好,我是小編阿砌,今天來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呂叔湘、朱德熙《語法修辭講話》,促進了白話修辭學的發展。

《人民日報》為了實現上述社論提出的「正確地使用祖國的語言,為語言的純潔和健康而鬥爭」的艱巨任務,從同一天開始連載呂叔湘、朱德熙的《語法修辭講話》。共刊出46次,截止12月15日結束。次年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單行本。此書問世後,中央人民政府出版總署又向所屬機構和全國出版工作者發出號召,要求廣大幹部把此書作為經常性的業務學習資料,因此影響很大。此書有以下特點:

(一)強調「實用的目的」

作者在序言中明確宣告該書的目的是「匡謬正俗」,「側重在應用方面」,即想「用這個講話來幫助學習寫文章的人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哪些格式是正確的,哪些格式是不正確的,某一格式怎樣用是好的,怎樣用是不好的。」因此索引的例子,錯誤的或有問題的句子,要比正確的句子多得多。通過對病句的分析,讓讀者了解這些病句的「病」在哪兒,從而知道避免。

(二)全用白話文寫作

不論是正文還是例句,用的全是白話文。典範的例子大多引自魯迅和毛澤東的著作,錯誤的例子大多引自現代一般書籍和教科書、期刊、文件、學生習作等。與解放前全部用文言文的修辭書有別,對修辭學的革新起了很大作用,有力地促進了白話修辭學的發展。

(三)開闢了修辭和語法結合的新路子

作者在序言中談了此書的寫作過程:「最初打算只講語法。後來感覺目前寫作中的許多問題都是修辭上的問題,決定在語法之後附帶講點修辭。等到安排材料的時候,又發現這樣一個次序,先後難易之間不很妥當,才決定把這兩部分參合起來,定為六講」。

六講的標題是:(1)語法的基本知識,(2)詞彙,(3)虛字,(4)結構,(5)表達,(6)標點。除第一講外,其餘五講都是既有語法,又有修辭方面的內容,是把兩者結合起來講的。這五講,因為著重講應用,在某些方面,修辭的內容更多些。建國以後有關語法修辭結合論的論述,可說或多或少地都受到了此書的影響。

該書在《人民日報》連載後,即發行幾十萬冊,「十年動亂」後,又再版幾十萬冊,對普及修辭和語法知識都起了很大的作用,開創了白話修辭學的新局面。

張壽康稱它為「億萬人民的語言教科書」,評價公允。

但此書由於體例的限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作者在1979年再版的《再版前言》中回顧說,此書「不及」之處有二:「一、只講用詞和造句,篇章段落完全沒有觸及,二、只從消極方面講,如何如何不好,投有從積極方面講,如何如何才好。」同時,該書還存在沒有建立修辭學體系、修辭問題論述得比較零碎和分散等不足。但在當時急於很快地普及修辭和語法知識的歷史條件下,存在著不足是在所難免的。

相關焦點

  • 紀念《語法修辭講話》60周年 促進現代漢語使用規範
    人民網天津10月16日電(朱虹、呂彎彎)10月15至16日,紀念《語法修辭講話》發表60周年學術研討會在天津外國語大學舉行。國內外眾多知名院校教授參會、研討。  《語法修辭講話》是由呂叔湘、朱德熙兩位語言學大師修訂的、語法修辭知識的普及性著作。本書語言通俗曉暢,注重分析生活實踐中的語言現象。它的出版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 中國語言學「一代宗師」——呂叔湘|呂叔湘|語法修辭講話|現代漢語...
    著有《中國文法要略》《語法修辭講話》《漢語語法分析問題》《現代漢語八百詞》《近代漢語指代詞》等。「大家小書」《語文漫話》呂叔湘 著張伯江 編北京出版社家國情懷呂叔湘先生生於1904年,故於1998年,可以說是一位世紀老人。
  • 呂叔湘:語言研究中的破與立
    著有《中國文法要略》《語法修辭講話》《漢語語法分析問題》《現代漢語八百詞》《近代漢語指代詞》等。1998年4月逝世於北京,享年94歲。  這個任務,不久就落在了呂叔湘身上。  本來,胡喬木希望專門的語言研究機構承擔起來,但經過了周折之後沒能成行。於是,葉聖陶推薦了呂叔湘。呂叔湘毫不猶豫就接受了任務,約請了他在清華大學的年輕同事朱德熙一起合作,兩人奮鬥了三個月,《語法修辭講話》於1951年6月6日在《人民日報》正式刊出了。
  • 朱德熙:中國語言學大師
    朱德熙先生長期從事現代漢語語法和古文字的教學研究工作,長期參與、指導對外漢語教學工作,長期從事國家的語文規範化工作和語文教育事業,為祖國的語言學事業和教育事業做出了傑出的貢獻。上世紀50年代初,朱德熙先生同呂叔湘先生合寫的《語法修辭講話》在《人民日報》上連載,在全國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 吳禮權:修辭學研究的新進展
    中國修辭學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早在先秦時代就已肇始起步。不過,在中國古代,修辭學始終不是一門獨立的學問,而只是文學批評的附庸。也正因為如此,中國古人談修辭者眾,有獨立專著者少。事實上,這對中國古代修辭學的進一步發展造成了一定的障礙。中國現代修辭學的建立始於20世紀初,是從模仿學習西洋歐美與東洋日本現代修辭學起步的。
  • 那年今日 一代宗師呂叔湘
    呂叔湘先後在牛津大學人類學系、倫敦大學圖書館學科學習。他出於教育救國的思想,決定選學圖書館學專業,是因為覺得圖書館工作對發展祖國的文化事業作用很大,自己要為改進我國的圖書館工作而努力。1937年,抗日戰爭已開始,呂叔湘沒有等三年期滿.提前於1938年初回國。當時江蘇已淪陷,呂叔湘家人流亡到湖南,呂叔湘與家人會合後,轉道雲南,在雲南大學文史系任副教授,教英語。他和施蟄存住同屋。
  • 20世紀前半葉修辭學發展概說,西學東漸,修辭學出現不同流派
    大家好,我是卜晗,今天來和大家說一說20世紀前半葉修辭學發展概說,西學東漸,修辭學出現不同流派。1940年鴉片戰爭之後,腐敗的清政府與外國帝國主義籤訂了一個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中國的有識之士為了拯救祖國,紛紛向西方尋求富國強兵的道路。
  • 為何教修辭學,如何教修辭學
    修辭學是清晰有力講話的藝術,或如亞里斯多德所言,修辭學是理解並用來說服人的有效手段。
  • 北大課堂| 漢語修辭學 04 語序修辭、句式修辭、語體風格修辭
    主要研究領域為修辭學、新聞傳播學、語言學等領域的新興交叉學科,著有《社會心理修辭學導論》《對外漢語修辭學》《認知修辭學》《語言倫理學》、《傳播倫理學》《新興修辭傳播學理論》《修辭學教程》等;在國內外重要期刊發表論文百餘篇,主持了「新興修辭學交叉學科前沿理論研究」「受眾倫理研究」「國家修辭·話語·傳播研究」等國家、教育部基金項目;先後講授「漢語修辭學」、「傳播倫理學」(本科生)、「傳播學史」、「社會心理修辭學
  • 修辭學
    亞里斯多德為什麼要寫修辭學?就是為了規範開車。中國社會為什麼發展滯後?很重要的一個問題就是他的形容詞太多。中國的文人,在引入西方修辭學改造漢語言的時候,並沒有引入語言邏輯,這就使宣講邏輯的修辭學變成了毫無邏輯的漢語言。中國人學的語文不是修辭學,中國人學的數學嚴格意義上獨立於邏輯存在的數學邏輯(非一元),中國人最早接觸邏輯的專業是本科完成以後的邏輯學(碩士)。所以,羅素說:小孩無知,大人愚蠢。
  • 西方修辭學視域下的修辭能力構建及其當代意義
    鑑於此,為提煉修辭能力的內涵,本文將基於西方修辭學發展歷程中的兩個重要階段——古典修辭學與新修辭學,嘗試從修辭的定義出發釐定修辭能力。依據修辭的概念範疇可知,修辭者、修辭對象、修辭情境、修辭策略與修辭目的是界定修辭能力的重要因素。筆者在界定古典修辭學與新修辭學視域下修辭能力概念的基礎上,歸納出修辭能力的基本概念,認為把握修辭能力的概念對促進外語能力以及國家修辭能力研究都有著重要的啟示意義。
  • 漢字修辭:修辭學新突破
    曹石珠教授經過長期的考察和潛心的研究,首次提出了漢字修辭的概念,認為漢字修辭是利用漢字的形體來增強語言表達效果的修辭現象,這無疑是修辭學研究領域的一個新的突破。在《漢字修辭研究》一書中,作者從漢字的獨特的形體特點出發,旗幟鮮明地指出漢字修辭是漢語修辭不可分割的一個組成部分。
  • 脫稿講話高手在講話中常用的修辭方法之「借代」修辭法舉例
    今天分享的是怎樣說得更動人的內容,這次分享的是在遣詞造句上要「修辭」中的巧用「借代」的內容。習22日在會議上發表了重要講話。新華社「新華視點」官方微博披露了此次講話的內容。通觀此次講話,巧用借代,生動形象的表達了新一代國家領導人從嚴治黨的決心。比如:談到目前的反腐問題時,他說: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
  • 坤鵬論:什麼是修辭學?(上)
    所以,他倡導遠離哲學,因為哲學那裡既沒有智慧,也沒有真理,天下皆人事,人事皆相對,相對無對錯,而學了實實在在的修辭學後,就能更好地說服人事中的關鍵——人,讓人事向著自己希望的方向發展,這才是真功夫,真本事,真有用!在介紹高爾吉亞時,坤鵬論多次提到了修辭學,這到底是一門什麼樣的學問呢?相信大家和我一樣,對它比較陌生,也不認為它有多麼重要吧?
  • 朱德熙:從作文和說話的關係談到學習語法
    作者 朱德熙 七彩語文畢業於國立西南聯合大學,之後任教於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校,曾任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語言學會會長等職。著有《作文指導》《文章評改》《語法講義》《現代漢語語法研究》《語法分析講稿》《定語和狀語》等,與呂叔湘合著《語法修辭講話》。通順是作文的最低要求。要寫通文章,首先要有鑑別通與不通的能力。一個人作文,決不會故意把句子弄得不通。
  • 修辭學:「交叉學科」抑或「跨學科」
    我們依據「交叉」/「跨」的詞典義分析「交叉學科」/「跨學科」的所指,發現二者既有區別,也有聯繫:「交叉學科」偏向於學科性質,一般指相關學科的外延部分重合;「跨學科」則偏向於學科視野,意指走出本學科視界,在更開闊的視閾下審視同一學術對象,同時吸收不同學科的研究特長,融入本學科的研究方法。
  • 以修辭學改進我們的公共生活
    我們早已習慣了社會公共生活中的標語現象,我們也早已習慣了各種工作報告、發言人講話中的宏大語彙和句式,甚至還可以憑此檢驗一個剛進入政府機關的公務員是否通過了語言關。從語言的角度來看,標語和政府報告都是一種公共修辭。
  • 第21次現代漢語語法學術討論會暨紀念朱德熙先生百年誕辰國際學術...
    現代漢語語法學術討論會肇始於1981年,是在呂叔湘先生和朱德熙先生的直接倡導和支持下創辦的,迄今已走過40載春秋,是漢語學界歷史最長、影響最大的語法會議,其務實為本、探索創新的風格傳承至今。開幕式上,會議主辦方代表——中國社科院語言研究所所長張伯江研究員和北大中文系黨委書記賀桂梅教授分别致辭,朱德熙先生家屬代表朱襄女士以視頻形式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