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稿講話高手在講話中常用的修辭方法之「借代」修辭法舉例

2021-02-19 大釗口才演講培訓

今天分享的是怎樣說得更動人的內容,這次分享的是在遣詞造句上要「修辭」中的巧用「借代」的內容。


2.巧用「借代」

借代,是為了把某件事情說清楚,不直接說某人或某事的名稱,借用與這一內容密切相關的,比較具體的,為人們所熟悉的名稱和事物代替它。借代重在事物的相關性,利用客觀事物之間的種種關係巧妙地形成一種語言上的藝術換名。

老一代語言學家張志公先生把這一種語言表達方法叫做「改變一下名稱或變換一個說法。

恰當地運用借代可以把話表述得具體形象、簡潔精練,使語言生動活潑,富有情趣,容易啟發聽眾的想像,激發情感。比如:

東方網2013年1月22日消息: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於1月21日在北京開幕。習22日在會議上發表了重要講話。新華社「新華視點」官方微博披露了此次講話的內容。通觀此次講話,巧用借代,生動形象的表達了新一代國家領導人從嚴治黨的決心。

比如:

談到目前的反腐問題時,他說: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用「老虎」替代「大貪官」,用「蒼蠅」替代「小汙吏」,表達了從嚴治黨,懲治這一手決不能放鬆。堅決查處領導幹部違紀違法案件,切實解決發生在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

談到黨的工作作風時,他強調:要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抓作風。形象地用「踏石留印」,「抓鉄有痕」來替代「踏實的工作勁頭」。表達工作要善始善終、善做善成,防止虎頭蛇尾,讓全黨全體人民來監督,讓人民群眾不斷看到實實在在的成效和變化。

針對權力運行問題,他形象地說:把權力關進位度的籠子裡。用「制度的籠子」替代「不敢腐的懲戒機制、不能腐的防範機制、不易腐的保障機制。」表達了要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形成除了法律和政策規定範圍內的個人利益和工作職權外,所有共產黨員都不得謀求任何私利和特權。

聽著這樣的講話,這一個個的借代,讓我們感受到的是語言的生動形象和直指人心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如果不用借代,直接說「堅持大貪官、小汙吏一起打」,「要以踏實的工作勁頭抓作風」,「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語言表達上就顯得平鋪直敘,沒有特點,難以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已故的毛澤東主席也是善用借代的高手,比如他說:「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用「星星之火」替代「零零散散的革命武裝力量」;用「槍桿子」替代「軍隊」說「槍桿子裡面出政權」;用「半邊天」替代「革命事業」,說「婦女能頂半邊天」等等。

鄧小平講話中也善用借代的修辭手法,比如:講到堅持改革開放之路時說「摸著石頭過河」,用「摸著石頭過河」替代「探索經濟改革之路」;講到發展經濟時說「不管白貓黑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即用「白貓黑貓」替代「資本主義、社會主義」,用「老鼠」替代「經濟」;再比如,講到發展經濟建設的同時不能忽視人民群眾的精神文明建設時說「兩手都要硬」,用「兩手」替代「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等等,這些精闢的語言,將領袖的思想具體化、形象化,深入淺出,用形象的借代,使人們在愉悅中明白道理,受到教育。

以上講的都是國家領導人在借代修辭方面的應用範例,下面再參考某一基層領導在某一次工作會上的發言片段:

「……現在工作中的問題還是比較多的,要解決,沒有一股勁不行。要敢字當頭,橫下一條心。這半年來,我講了多次話,中心就是講敢字當頭。有個『老大難』單位,過去就是『老虎屁股』摸不得。後來,我們下了決心,管你是誰,六十歲的老虎屁股也好,四十歲的老虎屁股也好,二三十歲的老虎屁股也罷,都得摸。事實證明,一摸,就見效了。」

這裡「老大難」替代「問題多,難解決」,用「老虎屁股」替代「一些帶刺難管的人物」,形象而又具體地批評了一些單位或個人的不良作風。

運用借代這種修辭方法,要特別注意用以借代的事物必須具有明顯的代表性,並為人人所共知,在一些場合能使聽眾清楚地知道您所指的事物。

另外,還要注意借代和比喻的區別,借代和比喻從表面上看,都是用乙事物替代甲事物,但兩者是有區別的。

比喻是有兩個事物構成,借代是一個事物換名。比喻(除借喻)本體、喻體都出現,借代是借體單獨出現;比喻的本體和喻體是憑藉兩事物的恰似點結合,本體和喻體一定要有相似之處;借代的本體和借體是憑藉事物的特徵和關係而代替,借體和本體不必有相似之處,但必須有相關性。

相關焦點

  • 脫稿講話高手在講話中常用的修辭方法之比喻修辭法舉例
    今天分享的是怎樣說得更動人的內容,這次分享的是在遣詞造句上要「修辭」中的常用「比喻」的內容。1921年,毛澤東在安源叫礦工識字,他用的就是打比喻的方法。比如,在講解「工」字的時候,他這樣解釋:上邊一橫線是「天」,下邊一橫線是「地」,中間一豎代表工人階級自己。工人腳踏實地,頭頂著天,是頂天立地的。
  • 呂叔湘與朱德熙:《語法修辭講話》,促進了白話修辭學的發展
    大家好,我是小編阿砌,今天來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呂叔湘、朱德熙《語法修辭講話》,促進了白話修辭學的發展。《人民日報》為了實現上述社論提出的「正確地使用祖國的語言,為語言的純潔和健康而鬥爭」的艱巨任務,從同一天開始連載呂叔湘、朱德熙的《語法修辭講話》。共刊出46次,截止12月15日結束。次年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單行本。此書問世後,中央人民政府出版總署又向所屬機構和全國出版工作者發出號召,要求廣大幹部把此書作為經常性的業務學習資料,因此影響很大。
  • 修辭手法之借喻與借代的區別
    修辭手法是為提高表達效果,用於各種文章或應用文的寫作的語言表達方法的集合。修辭手法一共有六十三大類,七十八小類。
  • 常用的修辭手法——借代
    借代,是借一物來代替另一物出現,因此多數為名詞。
  • 最委婉的表達 最含蘊的修辭 借代修辭格的識別與用法精解
    在我們傳統文化的習慣中,很追求說話的藝術。而判斷一個人說話是不是有水平,是不是有藝術的標誌之一,就是看說得是不是很委婉,是不是很含蓄,是不是能讓人回味無窮。能夠在說話中含有言外之意、話外之音的表達方式,經常被我們看作是會溝通和會表達的人,是情商和智商都不錯的表現。
  • 2021初中語文常用修辭手法:借代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初中語文常用修辭手法:借代,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定義   借代是不直接說出本體事物的名稱,而借用與本體事物相聯繫的其他事物來代替本體。   2.表達效果   恰當地運用借代可以引人聯想,使語句擁有形象突出、特點鮮明、具體生動的效果。
  • 現代漢語(十):修辭之借代
    一、概念:不直接說出要表達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和這個人或事物有密切關係的東西來代替,這種辭格叫借代,也叫「換名」。
  • 英語中,這6種修辭手法很常用!
    中文裡,要讓文章閱讀起來更優美,更有感染力,作者會採用一些修辭手法來寫作。同理,英文小說、詩歌、戲劇的寫作中,也會合理運用修辭,讓文章語言層次更豐富,表達更生動。今天,美國英文學院(American Academy of English,簡稱AAE)將對6種英語常用的修辭手法進行分析,讓大家了解修辭運用的規律,提高分析英語文章表達技巧的能力。1.
  • 小學語文常用的修辭手法
    除了有一個 好的構思之外,我認為最重要、最有效的手段就是使用恰當的修辭方法來表情 達意。各位家長,不妨讓孩子用用以下幾種給作文加分的法寶。一:比喻修辭一個生動、新穎、貼切的比喻,立馬會給句子增添色彩。在不同題材的作文中,比喻修辭起著不一樣的作用。
  • 古代漢語修辭:借代——以具體代抽象
    古代漢語修辭:借代——以具體代抽象以具體代抽象。古人還常用具體的東西來表示抽象的概念,從而給人以形象的感覺。1、國時俗之工巧兮,偭規矩而改錯。《楚辭·離騷》〔譯文〕固然是時人善於取巧,不遵守一定的法則而亂作安排。2、舉賢而授能兮,循繩墨而不頗。《楚辭·高騷》〔譯文〕放手選用賢者和能者,遵守一定的法則而不出偏差。
  • 詩論 | 漢語修辭手法大全(珍藏版)
    常用修辭手法·比喻1、定義比喻,即表示兩種不同程度的事物,彼此有相似點,使用一事物來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辭方法。4、修辭舉例常用修辭手法·反覆為了突出某個意思,強調某種感情,有意重複某個詞語或句子。作用:主要運用在詩文中,起到反覆詠嘆,表達強烈的情感的作用。同時,反覆的修辭手法還可以使詩文的格式整齊有序,而又迴環起伏,充滿語言美。1、連續反覆(中間無其他詞語間隔)。例句:山谷回音,他剛離去,他剛離去。
  • 修辭手法詳解:借代
  • 2015初中語文修辭方法知識點:借代
    為了方便同學們學習,下面小編精心為大家整理了初中語文修辭方法知識點:借代,供大家參考學習,希望對同學們的學習能有所幫助。 借代 借用相關的事物來代替所要表達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體,具體代替抽象,用特徵代替人。借代的運用使語言簡練、含蓄。 「知否,知否?
  • 借代、互文、通感,14種修辭全面解讀
    借代是一種說話或寫文章時不直接說出所要表達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與它密切相關的人或事物來代替的修辭方法。被替代的叫「本體」,替代的叫「借體」,「本體」不出現,用「借體」來代替。(1)把名字刻入石頭的,名字比屍首爛得更早(借「石頭」代紀念碑)(3)你們殺死了一個李公樸,會有千百個李公樸站起來(《最後一次講演》)(4)孤帆一片日邊來(用船的一部分「帆」代替了船)借代與借喻有相近的地方,都是用一事物代另一事物,但它們的性質卻完全不同。借喻是喻中有代,借代是代而不喻;借喻側重相似性,借代側重相關性;借喻可以改為明喻,借代則不能。
  • 淺析《大學英語》常用英語修辭格
    本文根據《大學英語》中出現的最常見的幾種修辭格加以分析,希望有助於大家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能夠恰當地選擇修辭手段來豐富自己的表達。  明喻(Simile)明喻是一種最簡單、最常見的修辭方法,是以兩種具有共同特徵的事物或現象進行對比,表明本體和喻體的關係,兩者都在對比中出現,其基本格式是「A像B」,常用的比喻詞有as, like, as if, as though等。
  • 2015中考語文常見的修辭方法及作用:借代
    借代   1.概念:借代是用相關的事物來代替所要表達的事物的修辭方式。這種修辭方式不直接說出要說的人或事物。   2.借代的種類   (1)用事物特徵代本體事物。例如:紅眼睛原知道他家裡只有一個老娘""   (2)具體代抽象。例如:槍桿子裡面出政權。   (3)專名代泛稱。
  • 比喻與借代:不能不了解一下修辭手法(語文的演變0701)
    07修辭:辭達而已矣,實在不容易修辭「修」是修飾的意思,"辭"指言詞。 修辭就是修飾言論,也就是在使用語言使用的過程中,為提高表達效果,而採用的多種語言表達技巧。這些語言表達技巧有很多形式,據說修辭手法一共有六十三大類,七十八小類。我們這裡只講常見的修辭:比喻、借代、誇張、擬人、擬物、設問、反問、反覆、排比、對比、引用、對偶、雙關、反語、互文、並提、頂真(針)。
  • 古代漢語修辭:借代——以實數代虛數(完)
    古代漢語修辭:借代——以實數代虛數(完)劉師培《古書疑義舉例補》古人於洛繁之數,有不能確指其目者,則所舉之數,或日三十六,或日七十二,如三十六天、三十六官是也。三十六天之例,與九天同;三十六宮之例,與千門萬戶同。不必泥定數以求也。
  • 思維導圖:借代和雙關修辭使用大全,父母收藏,孩子作文含蓄幽默
    中小學生常用的修辭手法一共有13種,比如比喻、擬人、排比、誇張等,在以前的文章裡面已經詳細介紹了9種修辭的使用方法。這篇文章具體介紹下借代、雙關這2種修辭手法。還是先用思維導圖把所有的修辭手法羅列出來,這樣便於對比以及歸納。
  • 紀念《語法修辭講話》60周年 促進現代漢語使用規範
    人民網天津10月16日電(朱虹、呂彎彎)10月15至16日,紀念《語法修辭講話》發表60周年學術研討會在天津外國語大學舉行。國內外眾多知名院校教授參會、研討。  《語法修辭講話》是由呂叔湘、朱德熙兩位語言學大師修訂的、語法修辭知識的普及性著作。本書語言通俗曉暢,注重分析生活實踐中的語言現象。它的出版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