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辭手法詳解:借代

2021-02-19 王補平

借代,顧名思義便是借一物來代替另一物出現,因此多數為名詞。使用時,必須考慮替代的正當性與通用性,儘量不要化簡為繁,並且要讓文義通順。並且,此時的借代一般是類似於以小見大,用小事物來反映大的局面或情況,使句子形象具體。通俗的說,借代是一種說話或寫文章時不直接說出所要表達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與它密切相關的人或事物來代替的修辭方法。被替代的叫「本體」,替代的叫「借體」,「本體」不出現,用「借體」來代替。

作用

恰當地運用借代可以引人聯想,使語句擁有形象突出、特點鮮明、文筆精煉、具體生動的效果。借代的修辭效果可以用十六字概括:以簡代繁,以實代虛,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例如:①把名字刻入石頭的,名字比屍首爛得更早。(臧克家《有的人》)

「石頭」,通常用來作紀念碑的材料,這裡借「石頭」代紀念碑,含蓄地揭示出與人民為敵的反動統治者想名垂後世的美夢終將破滅。

運用方式

借代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幾種:

1、部分代整體

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體事物。

例如: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望天門山》)

用船的一部分「帆」代替船。

例如: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答謝中書書》)

用魚鱗代替魚。

2、特徵代本體

即用借體(人或事物)的特徵、標誌去代替本體事物的名稱。

例如:旌旗十萬斬閻羅。(《梅嶺三章》)

是標誌代本體,借「旌旗」代替軍隊或武裝力量。

例如:然而圓規很不平,顯出鄙夷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國人不知道拿破崙,美國人不知道華盛頓似的。(魯迅《故鄉》)

借細腳伶仃的「圓規」來代替身形極瘦的楊二嫂。

3、具體代抽象

例如:南國烽煙正十年。(《梅嶺三章》)

「烽煙」,原是古代邊境用以報警的煙火,這裡代指戰爭,把戰爭這個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形象化了。

4、工具代本體

例如:等到驚蟄一犁土的季節,十家已有八戶亮了囤底,揭不開鍋。(《榆錢飯》)

「囤」是裝糧食的工具,用「亮了囤底」代指缺了糧;「鍋」是做飯的工具,用「揭不開鍋」代指沒飯吃。

5、專名代泛稱

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專用名稱代替本體事物的名稱。

例如:你們殺死一個李公樸,會有千百萬個李公樸站起來!(《最後一次講演》)

第二個「李公樸」,代指不怕流血犧牲,為爭取民主和平而戰鬥的人們。

6、以結果代原因

例如:令人捧腹

捧腹是捧著肚子,捧腹的原因是出現笑話或令人發笑的東西。以「捧腹」的結果代之「笑話」等令人發笑的原因。

7、形象代本體

例如:上面坐著兩個老爺,東邊的一個是馬褂,西邊的一個是西裝。

相關焦點

  • 修辭手法之借喻與借代的區別
    修辭手法是為提高表達效果,用於各種文章或應用文的寫作的語言表達方法的集合。修辭手法一共有六十三大類,七十八小類。
  • 2021初中語文常用修辭手法:借代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初中語文常用修辭手法:借代,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定義   借代是不直接說出本體事物的名稱,而借用與本體事物相聯繫的其他事物來代替本體。   2.表達效果   恰當地運用借代可以引人聯想,使語句擁有形象突出、特點鮮明、具體生動的效果。
  • 傳統文化課堂|修辭手法之借代
    不直接說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稱,借同它密切相關的名稱去代替的修辭格叫借代。(黃伯榮、廖序東《現代漢語》)被代替的事物稱為「本體」,用來代替的事物為「借體」。借代重在事物的相關性,也就是利用客觀事物之間的種種關係巧妙地形成一種語言上的藝術換名。這樣的換名可以引人聯想,使表達收到形象突出、特點鮮明、具體生動的效果。
  • 中小學語文六大修辭手法詳解
    →→點上方藍色字體【一起學語文】可加關注修辭手法詳解:比喻
  • 何為借代手法?何為借喻手法?語文的這兩個修辭,該如何分清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關於借代手法和借喻手法的區別,最好是可以儘可能詳細地掌握,以免在今後的運用中發生張冠李戴的尷尬現象。下面就讓我們進入正題,一起看看借代和借喻的廬山真面目:1.借代手法借代的構成基礎是本體和借體之間的相關性,借用的事物必須同要表達的事物有連帶關係。借代的著重點重在代替,而且在主體和借體之間不能加上「像」一類的比喻詞。
  • 常用的修辭手法——借代
    借代,是借一物來代替另一物出現,因此多數為名詞。
  • 初中語文修辭手法詳解
    課標與教材對修辭手法這一考點的相關要求是: 1.了解常用的修辭 方法,體會它們在課文中的表達效果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判斷修辭方法運用的正誤。 常用的修辭方法有: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對偶、引用、設問、反問、反覆、對比、借代、反語。 1.比喻:根據事物的相似點,用具體的、淺顯、熟知的事物來說明抽象的、深奧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
  • 中小學語文修辭手法詳解(下):借代、誇張、通感
    1、定義借代,顧名思義便是借一物來代替另一物出現,因此多數為名詞。使用時,必須考慮替代的正當性與通用性,儘量不要化簡為繁,並且要讓文義通順。並且,此時的借代一般是類似於以小見大,用小事物來反映大的局面或情況,使句子形象具體。通俗的說,借代是一種說話或寫文章時不直接說出所要表達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與它密切相關的人或事物來代替的修辭方法。
  • 比喻與借代:不能不了解一下修辭手法(語文的演變0701)
    07修辭:辭達而已矣,實在不容易修辭「修」是修飾的意思,"辭"指言詞。 修辭就是修飾言論,也就是在使用語言使用的過程中,為提高表達效果,而採用的多種語言表達技巧。這些語言表達技巧有很多形式,據說修辭手法一共有六十三大類,七十八小類。我們這裡只講常見的修辭:比喻、借代、誇張、擬人、擬物、設問、反問、反覆、排比、對比、引用、對偶、雙關、反語、互文、並提、頂真(針)。
  • 比喻誇張借代……這些你熟悉的修辭手法皆出於《詩經》!
    《詩經》是中國文學的璀璨,有著輝煌的藝術成就,並以藝術的手法敘寫了大量的歷史事實。詩篇中運用豐富多彩的修辭手法,鑄就了其內容的豐富性、複雜性和生動性,後人閱之無不被其描寫所讚嘆。作者同樣將修辭引入《詩經》的成語中,結合程度相當成熟,種類繁多,包括:比喻、誇張、借代、排比、對偶、疊音、警策、摹寫等等。比喻即打比方,用某些有類似特點的事物來比擬想要說的某一事物。例如跋胡疐尾,源自《豳風·狼跋》:「狼跋其胡,載疐其尾。」指狼由於受身體條件限制而進退兩難,將貴族統治的形態比作狼進退兩難的樣子,形象生動地體現出統治者的醜陋形態,具有強烈的諷刺意味。
  • 修辭手法中「借代」法則要重點了解,是考試的難點,趕緊記牢
    關於怎樣運用修辭才能恰到好處,很多教師認為最重要的就是在平日的閱讀訓練、寫作訓練時有意去鍛鍊自己的能力。練得多了,自然能做到運用自如。那些語文能力特別突出的學生們,平時說話也會注重修辭和文採,可以說是「出口成章」,就是訓練得多,時間久了就能達到這樣的效果。
  • 22種修辭手法詳解
    3、借代(1)借代的特點及其作用 借代不直接說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與其相關的事物來代替。它強調兩事物間的相關點。其作用是以簡代繁,以實代虛,以奇代凡,以事代情。(2)借代的種類 ①特徵代本體。例如:大鬍子兇神惡煞地吼叫著。 ②具體代抽象。例如:不拿群眾一針一線。 ③專名代泛稱。例如:我們的時代需要千千萬萬個雷鋒。
  • 最委婉的表達 最含蘊的修辭 借代修辭格的識別與用法精解
    善用「借代」這種修辭手法,就能使語言表達變得含蘊、委婉,或者風趣有味。借代是漢語修辭格中能體現我們民族語方表達風格的修辭手法。當我們用乙的名稱去代替甲時,這個甲就叫借代的「本體」,乙叫借代的「借體」借代很注重事物的相關性,如果事物之間沒有緊密的相關性,是無法形成借代修辭格的。當客觀事物之間具備種種相關性時,就可以利用這種關係形成巧妙的語言上的藝術換名。它可以使人產生無限的聯想,使表達效果更加形象突出,特點鮮明,也更加具體和生動。
  • 書法中還有修辭現象?借代、通感、排比等手法如何體現在書法中?
    為了交流的方便,有些專有名詞在不同領域之間也相互的借用,比如說「蒙太奇」就是建築領域的一個術語,被借用到了影視學中;白描是美術中的一個術語,被借用成了文學修辭的手法。當然,專業術語的跨領域借用之後,原來的詞語的意義就會發生轉化,被賦予了新的含義。原來的詞條加入了一個新的義項,相當於產生了一個新詞,儘管他們在詞形上一樣。新詞被引入到另外一個領域,成了另外一個領域的專屬名詞。
  • 學員課堂:修辭手法之借代
    借代,是借一物來代替另一物出現,因此多數為名詞。使用時,必須考慮替代的正當性與通用性,儘量不要化簡為繁,並且要讓文義通順。並且,此時的借代一般是類似於以小見大,用小事物來反映大的局面或情況,使句子形象具體。恰當地運用借代可以引人聯想,使語句擁有形象突出、特點鮮明、文筆精煉、具體生動的效果。借代的修辭效果可以用十六字概括:以簡代繁,以實代虛,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 小學語文常用修辭手法詳解
    什麼是修辭手法? 修辭手法,就是通過修飾、調整語句,運用特定的表達形式以提高語言表達作用的方式或方法,使語言表達得準確、鮮明而生動有力。
  • 必看:語文修辭手法
    修辭語言的表現力往往需要藉助修辭手法的準確使用來體現。常見的修辭手法有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對偶、反覆、設問、反問、借代和引用等。誇張誇張是運用豐富的想像力,在客觀事實的基礎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縮小事物的形象特徵,以增強表達效果的修辭手法,也叫誇飾或鋪張。可分為三類。
  • 小學語文:修辭手法專題複習,考試常考,小學生要學習掌握好!
    小學語文:修辭手法專題複習,考試常考,小學生要學習掌握好!今天我們來跟小學生說一說關於修辭手法的知識點。修辭手法是語文學習非常重要的基礎知識,不僅僅是基礎題型的考點,在作文寫作中,正確使用修辭手法,也能發揮大作用,通過修辭手法調整句子,能提高語言表達效果,使作文語言更加生動形象,提高作文成績。
  • 修辭 ▍小學語文修辭手法詳解,考試再也不出錯!
    在小學語文學習與考試中,會經常出現一些使用修辭手法的句子,然後讓孩子說說這些修辭在句中的作用,對這類題目,很多孩子都感到難以應對。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常見修辭手法的特點及其在句子表達中的作用。什麼是修辭手法?修辭手法,就是通過修飾、調整語句,運用特定的表達形式以提高語言表達作用的方式或方法,使語言表達得準確、鮮明而生動有力。
  • 現代漢語(十):修辭之借代
    一、概念:不直接說出要表達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和這個人或事物有密切關係的東西來代替,這種辭格叫借代,也叫「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