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委婉的表達 最含蘊的修辭 借代修辭格的識別與用法精解

2020-12-14 閱讀寫作與口才

在我們傳統文化的習慣中,很追求說話的藝術。而判斷一個人說話是不是有水平,是不是有藝術的標誌之一,就是看說得是不是很委婉,是不是很含蓄,是不是能讓人回味無窮。能夠在說話中含有言外之意、話外之音的表達方式,經常被我們看作是會溝通和會表達的人,是情商和智商都不錯的表現。

善用「借代」這種修辭手法,就能使語言表達變得含蘊、委婉,或者風趣有味。借代是漢語修辭格中能體現我們民族語方表達風格的修辭手法。

01基本特徵

在語方表達中,不直接說出某人或某事的名稱,而是借用與它密切相關的名稱去代替,這種辭格,就叫借代。也稱「換名」。當我們用乙的名稱去代替甲時,這個甲就叫借代的「本體」,乙叫借代的「借體」

借代很注重事物的相關性,如果事物之間沒有緊密的相關性,是無法形成借代修辭格的。當客觀事物之間具備種種相關性時,就可以利用這種關係形成巧妙的語言上的藝術換名。它可以使人產生無限的聯想,使表達效果更加形象突出,特點鮮明,也更加具體和生動。是深受文人喜愛的一種修辭方法。

02特徵代本體

用借體||(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的某種比較突出的特徵去代替本體事物的名稱,這是「借代」的最基本用法。

例句1:你這一堆蘋果,也值不了幾張「大團結」

例句中,用「大團結」代替10元人民幣,因為第三套人民幣中,10元面額上印有表示我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圖案。後來新版人民幣的100元面額上印有偉大的領袖毛主席的頭像,人們又經常用「毛爺爺」來代替100元面額的人民幣。

例句2:你這個月的收入不錯吧,這麼多的「毛爺爺」。

03專名代泛稱

用人們日常生活中比較熟悉的人或事物的專用名稱,借來充當借體,去代替本體的名稱。

例句1:在勞動人民中,有千千萬萬個「諸葛亮」,我們這些當領導的,可以當好「伯樂」啊!

例句中,用「諸葛亮」來代替有智慧的人,同時也表達了對勞動人民的信任、讚揚和尊重。後面用「伯樂」來要求幹部們像伯樂一樣會識別人才,善用人才。這種表達既能充分表達意願,又很風趣。

04具體代抽象

用具體的事物去代替抽象的事物,可以使抽象的東西形象化和具體化,便於理解,加深印象

例句1:在扶貧工作中,我們不僅要管好群眾的錢袋子,還要豐富群眾的菜籃子。

例句1中,用「錢袋子」這個具體的事物代替人民群眾的財產,用「菜籃子」來代替蔬菜或副食品。

例句2:有些領導幹部,不敢擔當,不敢決策,生怕丟了「烏紗帽」。

例句2中,用古代官員的帽子來代替現在領導幹部的權力或官職。

05

用種事物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來代替事物本身。

例句1:人民解放軍不拿群眾一針一線。

例句中,用「一針一線」來代替「財產」或「財物」。

例句2:江山如些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大家都知道這是毛主席著名的《沁園春·雪》中的首句。很多人還沒有意識到這裡邊用了借代的修辭手法。在這句中,用「江山」來代替「祖國」,表達了對「祖國」熱愛和讚美之情。

06結果代原因

用某種事情產生的結果,來代替本體事物。

例句1:莊稼地裡,爸爸早已汗溼了衣衫。

在這個例句中,「汗溼了衣衫」是指辛苦勞動的結果 ,用這個結果來代替爸爸的勞動,讓表達更直觀,更具體,更感人。

07運用法則

我們在運用借代這種修辭時,要注意幾個問題。

一是借體與本體的關係密切,在上下文中,應有所交代,使讀者能看到借體時,能明白本體是什麼。

二是無論在運用哪一種借代時,都要把借體與本體之間的相關性找準找好,借體一定要能夠代替本體,才能起到良好的表達效果。

三是借代修辭在運用時,要注意語境中的感情色彩。我們在剛才的例句中,用到的「諸葛亮」、「伯樂」這些都是指代正面人物,帶有肯定,歌頌或喜愛的感情色彩。而像「大板牙」、」酒糟鼻「這些借代都含有諷刺、厭惡等貶義的感情色彩。

另外,借代和借喻只有一字之差,它們有相近的地方,又有不同的地方。借喻是喻中有代,而借代則是代而不喻。借借強調的是相關性,而借喻強調的是相似性。

借喻的修辭方法能夠還原成明喻或暗喻,借代是不能的。

通過以上闡述,大家掌握好了借代這種修辭沒有?歡迎一起參與討論。

從來不需要想起 永遠也不能忘記 小小標點卻是語文的大問題

除了會把脈 還要能開方 語文必備技能之語病檢查與修改

學會打比方 思想長翅膀 語文重點修辭手法深入解析

相關焦點

  • 張玉中書論|書法「修辭格」概論
    書法「修辭格」概論 □張玉中 【摘要】:本文對書法創作中存在類似漢語修辭學中的修辭格現象進行系統分析,通過漢語修辭格與書法創作技法進行比較,歸納總結出幾種常見的書法修辭格,並詳細的討論了這幾種常見的修辭格。
  • 修辭手法之借喻與借代的區別
    修辭手法是為提高表達效果,用於各種文章或應用文的寫作的語言表達方法的集合。修辭手法一共有六十三大類,七十八小類。
  • 淺析《大學英語》常用英語修辭格
    本文根據《大學英語》中出現的最常見的幾種修辭格加以分析,希望有助於大家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能夠恰當地選擇修辭手段來豐富自己的表達。  明喻(Simile)明喻是一種最簡單、最常見的修辭方法,是以兩種具有共同特徵的事物或現象進行對比,表明本體和喻體的關係,兩者都在對比中出現,其基本格式是「A像B」,常用的比喻詞有as, like, as if, as though等。
  • 借代、互文、通感,14種修辭全面解讀
    即兩種不同性質的事物,彼此有相似點,便用一事物來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種修辭格。比喻的結構,一般由三部分組成,本體(被比喻的事物)、喻體(作比喻的事物)、比喻詞(比喻關係的標誌性詞語)。(1)明喻。借代是一種說話或寫文章時不直接說出所要表達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與它密切相關的人或事物來代替的修辭方法。被替代的叫「本體」,替代的叫「借體」,「本體」不出現,用「借體」來代替。
  • 比喻與借代:不能不了解一下修辭手法(語文的演變0701)
    07修辭:辭達而已矣,實在不容易修辭「修」是修飾的意思,"辭"指言詞。 修辭就是修飾言論,也就是在使用語言使用的過程中,為提高表達效果,而採用的多種語言表達技巧。這些語言表達技巧有很多形式,據說修辭手法一共有六十三大類,七十八小類。我們這裡只講常見的修辭:比喻、借代、誇張、擬人、擬物、設問、反問、反覆、排比、對比、引用、對偶、雙關、反語、互文、並提、頂真(針)。
  • 思維導圖:借代和雙關修辭使用大全,父母收藏,孩子作文含蓄幽默
    中小學生常用的修辭手法一共有13種,比如比喻、擬人、排比、誇張等,在以前的文章裡面已經詳細介紹了9種修辭的使用方法。這篇文章具體介紹下借代、雙關這2種修辭手法。還是先用思維導圖把所有的修辭手法羅列出來,這樣便於對比以及歸納。
  • 修辭手法詳解:借代
  • 雙關、借代,誇張:24種詩詞修辭手法,有解釋,有示例
    在有些詩歌尤其是民歌中,作者為了表達出一種委婉含蓄的情感,往往採用隱語、雙關的修辭手法。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劉禹錫《竹枝詞》「晴」與「情」同音,是雙關隱語。在此處,是一種含蓄的傳情方式。
  • 脫稿講話高手在講話中常用的修辭方法之「借代」修辭法舉例
    今天分享的是怎樣說得更動人的內容,這次分享的是在遣詞造句上要「修辭」中的巧用「借代」的內容。老一代語言學家張志公先生把這一種語言表達方法叫做「改變一下名稱或變換一個說法。」恰當地運用借代可以把話表述得具體形象、簡潔精練,使語言生動活潑,富有情趣,容易啟發聽眾的想像,激發情感。
  • 傳統文化課堂|修辭手法之借代
    不直接說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稱,借同它密切相關的名稱去代替的修辭格叫借代。(黃伯榮、廖序東《現代漢語》)被代替的事物稱為「本體」,用來代替的事物為「借體」。借代重在事物的相關性,也就是利用客觀事物之間的種種關係巧妙地形成一種語言上的藝術換名。這樣的換名可以引人聯想,使表達收到形象突出、特點鮮明、具體生動的效果。
  • 2015中考語文常見的修辭方法及作用:借代
    借代   1.概念:借代是用相關的事物來代替所要表達的事物的修辭方式。這種修辭方式不直接說出要說的人或事物。   2.借代的種類   (1)用事物特徵代本體事物。例如:紅眼睛原知道他家裡只有一個老娘""   (2)具體代抽象。例如:槍桿子裡面出政權。   (3)專名代泛稱。
  • 初中階段必須掌握的修辭知識總結,特別是修辭的作用,值得收藏
    修辭手法:一、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兩種不同性質的事物彼此有相似點,便用一種事物來比作另一種事物的一種修辭格。六、對偶:就是把一對結構相同或相似、字數相等的句子對稱地排列在一起,用來表達相似、相關、或相反、相對的意思的一種修辭手法。對偶的作用:1、形式上音節整齊勻稱,節奏感強。2、內容上,凝練集中,概括力強。七、反問:也叫反詰,是用疑問的形式來表達確定的意思,以加強語氣的一種修辭手法。
  • 關於表現手法、表達方式、表達技巧、表達效果和修辭手法
    抒情散文的表現手法豐富多彩,借景抒情、託物言志、抑揚結合、象徵等手法;記敘文的寫作手法如首尾照應、畫龍點睛、巧用修辭、詳略得當、敘議結合、正側相映等;議論文寫作手法如引經據典、巧譬善喻、逆向求異、正反對比、類比推理等;詩歌的表現手法很多,傳統表現手法如「賦、比、興」,現代常用的手法如比擬、誇張、借代等等;鑑賞現代文閱讀時常常要用到想像、聯想、類比、象徵、烘託、對比、渲染、修辭、抑揚、用典等等。
  • 2015初中語文修辭方法知識點:借代
    為了方便同學們學習,下面小編精心為大家整理了初中語文修辭方法知識點:借代,供大家參考學習,希望對同學們的學習能有所幫助。 借代 借用相關的事物來代替所要表達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體,具體代替抽象,用特徵代替人。借代的運用使語言簡練、含蓄。 「知否,知否?
  • 寫作不可欠缺的修辭大全
    修辭是寫文修段的資本。適用於各種文章或應用文,是語言寫作時表達方法的集合。修辭手法一共有63大類,79小類。通過修飾、調整語句,按排段落結構,運用特定的表達形式來表達文章作用的一種方式。互文,換算,迴環,回文,降用,借代,設問,歧謬,排比,拈連,摹繪,列錦,連及,誇張,警策,示現,雙關,重言,重疊,指代,用典,引用,移用,諧音,歇後,象徵,鑲嵌,析字,委婉,婉曲,通感(移覺、移就),跳脫,轉文,舛互。
  • 現代漢語(十):修辭之借代
    一、概念:不直接說出要表達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和這個人或事物有密切關係的東西來代替,這種辭格叫借代,也叫「換名」。
  • 詩論 | 漢語修辭手法大全(珍藏版)
    ——《最後一次講演》借喻與借代辨析第一 看本體和客體之間是否有相似性,沒有相似性的肯定不是借喻。如「旌旗十萬斬閻羅」「南國烽煙正十年」中「旌旗」「烽煙」到底是借喻還是借代用法呢? 先了解這兩個詞的含義。旌旗:旗幟的通稱,這裡指部隊。烽煙:古代邊境有敵人入侵時在高臺上點燃起來作報警用的火,後泛指戰火或戰爭。
  • 北大課堂| 漢語修辭學 04 語序修辭、句式修辭、語體風格修辭
    《漢語修辭學》課程將通過漢語修辭學理論知識的講授,力圖使同學們把握漢語修辭規律,增強修辭傳播能力,提高語言表達水平和話語理解以及修辭賞析水平,增強運用語言進行社會人際調控的能力,提高社會適應能力和整體素質,同時豐富同學們的知識結構
  • 英語中幾種常見的修辭
    請看:a square peg in a roun d hole用「園洞中的方釘」,來說明「不適宜擔任某一職務的人」,真是十分恰當;between the devil and the deepsea,一邊是魔鬼,另一邊是大海,叫人走投無路,十分傳神地表達出「進退兩難」的境界。
  • 教師考試語文學科筆試修辭手法的考察要點及分析
    「下列各項修辭手法不同於其他項的是?」偶爾也會以填空題或閱讀題的一個小問的形式出現,直接讓考生判斷是什麼修辭格。個別閱讀題還會進一步追問其修辭格的表達效果,由此可以看出,不僅需要考生能夠辨別修辭格的類型,也要明確各修辭格的表達效果。綜上所述,關於修辭格的考題難度並不大,但是也有考生會將個別修辭格混淆,導致扣分。易混淆的多為:比喻和比擬、借代和象徵兩組修辭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