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開學後,我發現孩子的班主任懷孕了,作為家長,我該怎麼辦呢?」有人問。
看到這個問題,我感覺有點莫名其妙:孩子的高三班主任懷孕了,和家長有什麼關係?跟這個家長的孩子有什麼關係?這位高三的老師又沒有讓這位家長做什麼事情,家長有必要如此憂心忡忡嗎?家長如此自作多情,這樣真的好嗎?作為一線教師,我想送給這個提問者四個字:少管閒事!
01首先,高三的班主任有懷孕的資格。
沒有哪一條法律或者法規會規定高三的班主任不能懷孕,法不禁止即可為,高三的班主任老師是擁有懷孕資格的,這一點毋庸置疑。家長對孩子班主任懷孕這件事耿耿於懷,說白了還是因為如果學校臨時換班主任的話,可能對這位家長孩子最後一年的學習產生一定的影響。但是,天要下雨,師要下崽,作為家長你總不能去強制要求老師不能生孩子吧?作為一名家長,豈能如此自私?
02其次,高三班主任就算請假也有人替代。
如果是開學後剛懷孕的話,再加上這位班主任老師的責任心非常重的話,那麼她很可能會堅持到考生參加高考的那一刻才休息。當然,如果高三班主任的身體狀況並不是特別好,而是從學期之初就開始請假,那也是沒辦法的事情。不過,一所學校不可能只有一個高三老師,一個高三的女教師懷孕了,自然還有一大堆沒有懷孕的老師可以代替相關班級的班主任。退一萬步講,就是高三年級所有的女教師都懷孕了,那麼高三年級還有一大群的男老師可以挑起大梁來。
03第三,家長更應該關心的是孩子的學習狀態,而不是班主任的情況。
孩子到了高三階段,新課已經早就上完了,接下去就是為了高考而「攻堅拔寨」、「啃硬骨頭」。在這個階段,班主任老師或許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起到更大作用的是高三考生自己發自肺腑的自律意識,就是那種「咬定青山不放鬆」的決心和「浪擊身不斜沙打眼不迷」的毅力,以及那種「無須揚鞭自奮蹄」的自覺。
一個高三的考生,如果在學習上還需要班主任老師時刻去進行「諄諄教誨」,否則就靜不下心來複習,我覺得這種考生就算參加高考也考不了多少分,因為就算你自律意識很強,你都不一定能考上理想的高校;而你的自律意識不在「服務區」,你就想考上頂尖名校?做你的春秋大夢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