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計量執法人員檢查農貿市場發現,不良商販用「鬼手」吃「秤頭...

2020-12-23 網易新聞
60千克(120斤)的法碼放上電子秤,卻發現讀出「122.4斤」的重量。

10千克(20斤)的法碼放上電子秤,卻讀出27.96斤。

  生活報記者 蒙進煌 通訊員 譚英 文/圖

  核心提示

  7月31日,南寧市西鄉塘工商局聯合廣西計量檢測研究院對五裡亭水果蔬菜批發市場進行檢查,竟發現很多電子秤都存在短斤少兩現象。在隨機抽查的24臺電子秤中,就有14臺有問題,如一些秤臺上放置60千克的計量砝碼,竟讀出63.15千克的標示重量;一些手動調校的電子秤,10千克的實重量還能讀出14千克的標示重量,不良商販吃了消費者多少「秤頭」。

  短斤少兩

  24臺秤 有14臺吃「秤頭」

  31日上午,工商

執法人員

首先突擊檢查五裡亭水果蔬菜批發市場的活禽行。記者看到,執法人員拿著3個重量為20千克的砝碼,逐一檢驗各個鋪面裡的電子秤的讀數。

  第一家商鋪,60千克的實際重量讀出了63.15千克;第二家,60千克讀出了61千克;第三家,60千克變成61.3千克……經檢查,活禽行裡被檢驗過的10家商鋪的電子秤,有8家被檢出讀數偏高。記者留意到,活禽行活雞批發價在20元/千克左右,商販每批售出60千克活雞,吃個3千克的「秤頭」,就能憑空賺到60元的「秤頭」。

  據統計,當日檢查活禽、水果、蔬菜、熟食、大米、生鮮等類商品的24臺電子秤中,就有14臺存在短斤少兩的情況。其中,計重價格較貴的活禽、水果、熟食類商品,短斤少兩情況較為普遍。

  鬼手花招

  「黑心秤」 靠不同按鍵控制

  在水果批發零售行,執法人員隨機抽查了4家水果批發店的電子秤,其中有2家的電子秤「有問題」。當看到檢定員拿出砝碼進店時,一名水果攤老闆立即關閉了電子秤。執法人員拿過電子秤重啟後,發現已經無法判斷該電子秤是否存在「貓膩」,執法人員隨即暫扣了這臺電子秤。

  而與該店相鄰的另一店鋪的經營者,則被逮了個正著,該店的一臺電子秤有8個寫有「M」字母的檔位按鍵。將10千克的砝碼放在電子秤臺上,同時按下不同的按鍵,重量讀數竟有10.08千克至13.9千克等多個可變化的讀數。「這些秤都是被人做過手腳的,經營戶一開機,輸入密碼後,該秤立即變身『黑心秤』。當消費者購買水果時,老闆一按鍵,1斤的水果就能變成不同的重量。電子秤的7個檔位按鍵,就是用來操作讀數的。」聽了執法人員的介紹後,記者留意到,這臺電子秤在稱量2千克的水果時,按最高檔位時竟然能讀出近3.5千克的重量。

  外地秤具

  運到當地 要檢定合格才能賣

  該批發市場管理方有關人員介紹,他們時常看見一些拉著各式電子秤過來兜售給經營者的商家,由於經營者誠信經營意識淡薄,加之有利可圖,就會購買這類「問題秤」,並通過操控讀數來牟利。

  據廣西計量檢測研究院有關人員介紹,

計量器具

在銷售之前,需要由法定部門檢定,檢定合格後才能銷售,這也是為了消除跨地域差異、長途運輸等因素對計量數據的影響。

  當日,工商、計量兩部門對檢查發現「問題秤」的商家進行登記,對檢定發現計量存在問題的14臺電子秤也做了記錄,而對不合格的電子秤則直接暫扣。據了解,計量器具所允許的誤差都有相應規定,計量部門對檢定結果還需要做進一步的調查。對於當日暫扣的14臺電子秤,工商部門將根據區計量檢測研究院出具的《檢定結果通知書》進行處罰。

  根據我國《集貿市場計量監督管理辦法》相關規定,不得使用不合格的計量器具,不得破壞計量器具準確或者偽造數據,不得破壞鉛籤封。對於違反該規定的經營者,拒不改正的,除沒收計量器具以外,或將面臨1000元以下的罰款。

  作者:蒙進煌 譚英

本文來源:廣西新聞網-當代生活報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原來商販這樣吃秤頭
    海鮮市場、水果攤、菜市場等市場處處存在著交易,市場計量環境應該是誠信、公平、準確、和諧的。但是一些無良商販在電子秤上做手腳,按理說,電子秤應該是非常精準的。那麼,市面上的這些「黑秤」究竟從何而來?大家有過這樣的經歷嗎?
  • 南寧這些市場被曝「吃秤頭」,六兩秤、七兩秤頻現
    1月17日,南寧市良慶區工商質監局對農貿市場的計量器具進行專項突擊整治。便衣執法人員出擊,一批「六兩秤」「七兩秤」現出原形。行動之前,執法人員先進行了一番行動安排:穿便衣的同志先行出發,到海鮮、活禽等攤位控制電子秤,著制服的執法人員兩分鐘後跟上,進行檢查。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安排,是防止不法商販在電子秤上做手腳。
  • 廣州工商人員執法遭村民圍毆 被困村委會7小時
    被圍堵的村委會昨日(17日)上午8時許,廣州市海珠區琶洲街黃埔村農貿市場內發生一起因村民與檢查私宰肉有關工作人員發生口角引發的衝突,至少
  • 六安南門農貿市場發現大量來歷不明有毒狗肉
    8月18日上午,六安市衛生監督所裕安分所接到群眾舉報:六安南門農貿市場冷庫裡存有大量來歷不明的狗肉。接到舉報後,分所立即組織人員前往南門農貿市場進行檢查。  檢查人員來到南門農貿市場對舉報的4、7號冷庫進行了檢查取樣。記者趕到現場看到,在一間冷庫的外面地上放著大量剛剝下的狗皮和一些死狗,令人觸目驚心。
  • 北京工商部門執法檢查違規銷售電動車行為
    中新網北京7月1日電 (記者 杜燕)今天,北京市工商部門對全市銷售電動車的經營者開展集中執法檢查,對線上線下違規銷售電動車行為進行查處,這標誌著違規銷售電動車專項治理行動進入了執法檢查新階段。今天上午9點,北京市工商局和朝陽工商分局執法人員來到電動車銷售點較為集中的朝陽區和平裡西街,對電動車經營商戶開展現場執法檢查。這條街上有七、八家銷售各種品牌電動車的商店,執法人員分別來到綠源、新日、臺鈴電動車銷售店,檢查了該店是否有營業執照,銷售的電動車是否符合標準,是否有非法改裝和拆卸原廠關鍵性組件等行為。
  • 濰坊市市場監管執法支隊紮實開展民生計量執法行動
    今年來,執法支隊根據群眾舉報並結合曆年定量包裝商品淨含量抽檢情況,在預包裝肉製品領域開展了定量包裝商品淨含量執法行動。通過聯合計量技術機構現場開展計量檢驗的方式,嚴厲查處在定量包裝商品淨含量上「短斤少兩」的違法行為。針對檢查發現的淨含量標註問題以及淨含量不合格問題,執法人員立即責令生產企業進行整改,杜絕淨含量不合格產品流入市場,同時對違法行為依法立案查處。
  • 農貿市場有人用松香水煺毛? 是"家禽拔毛專用蠟"
    農貿市場有人用松香水煺毛?是"家禽拔毛專用蠟" 提醒消費者選擇給畜禽煺毛時一定要多一個心眼 2012年08月17日 07:31:53   浙江在線08月17日訊近日,紹興縣齊賢工商所、消保委齊賢分會接到群眾舉報,稱齊賢鎮農貿市場裡有家家禽銷售店在使用松香水煺毛。得知這一情況後,該所工作人員第一時間趕到農貿市場,對該店進行了現場檢查。
  • 執法人員調查後發現……
    前不久,又有兩段豬肉有蟲的視頻,在湘西人的微信朋友圈裡傳播,讓大家對豬肉更是望而卻步……網傳豬肉有蟲△微信群傳播的視頻截圖視頻大致內容為,一市民在乾州新永佳超市上購買到一塊豬肉,疑似發現「紅色小蟲」,建議市民近來不要購買豬肉。
  • 北京又一市場因發現確診病例休市,全市正進行農貿市場大檢查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6月16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劉世昕)因6月14日有一名往來新發地市場人員被確診為新冠肺炎病例,北京市西城區已關停了轄區內的廣外天陶紅蓮菜市場。與此同時,一場對農貿市場、餐飲企業的全市大排查也正在進行。
  • 螃蟹「五花大綁」賣 海口秀英小街農貿市場一攤位被令整改
    見報當天,記者在海口秀英小街農貿市場,又發現被「五花大綁」的螃蟹,且綁螃蟹的繩子是麻繩。  19日,熱心讀者向記者反映,其在秀英小街農貿市場也遇到過攤位銷售螃蟹被「五花大綁」情況,但當時並不知道「捆綁螃蟹的混雜物不得超過蟹體重量的5%」的規定,只能自己吃虧了。
  • 牟平區市場監管局開展集貿市場計量專項檢查 為計量器具「體檢」
    牟平區市場監管局靠前服務,聯合區檢驗檢測中心,對全區集貿市場計量器具進行「體檢」,切實加強集貿市場計量監管。在北翠市場,檢查人員對市場上的「公平秤」進行了檢查,確保廣大消費者到公平秤處復秤結果真實準確。
  • 杜絕鬼秤貓膩 計量器具不體檢將被嚴查
    為了保證計量器具的準確無誤,南京市場監管部門將對大型商場、超市、農貿市場等地展開突擊檢查,嚴防在計量器具上動手腳損害消費者權益。在南京虹悅城商場,檢查人員首先對商場負一樓的糕點店、零食店使用的電子秤進行了突擊檢查。在這家瀘溪河糕點店,檢查人員發現店內使用的電子秤沒有檢定標識,要求商家立即停止使用,並接受調查。
  • 商家「套路」多,南寧火車站附近15家店鋪9家吃秤頭
    3月13日上午,南寧市興寧區市場監管局聯合自治區計量研究院開展聯合行動,對火車站附近附近短斤少兩情況進行突擊檢查。據執法部門統計,3月13日上午共檢查火車站一帶水果經營店鋪15家,現場查扣存在問題的9臺電子計價秤,並擬對9戶涉嫌使用不合格計量器具的經營戶進行立案調查。焦先生在該水果店購買芒果,店家叫價6元/千克,他買4個芒果稱出4公斤要24元。在監管部門監督下,發現蕉先生的芒果只有2.03公斤。
  • 縣市場監管局開展加油機計量專項檢查
    為加強在用加油機計量監督管理,切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打擊加油機計量作弊違法行為,高青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對全縣部分加油站所使用的加油機進行了計量專項檢查。此次檢查重點為加油站是否遵守計量法律、法規要求;在用加油機的計量檢定證書是否在有效期內,鉛封是否完好等情況,共檢查加油站52家,未發現計量違法行為。執法人員利用執法檢查契機,認真向加油站經營者及工作人員宣講《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加油站計量監督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不斷增強企業的主體責任意識和誠信經營意識。
  • 女孩在託管中心被老師毆打,執法人員檢查卻吃「閉門羹」?
    結果一過去記者發現機構裡空無一人……這位劉老師又發來了中心上課的圖片當天下午放學時間記者和執法人員來到某輔導中心門前可以看到屋內有學生在記者多番要求下執法人員終於同意去查看該輔導中心營業執照可過沒多久屋裡卻「燈關」了,人也「消失」了
  • 不法商販添加「牛骨髓香膏」 豬肉「美容」後當牛肉賣
    金山網訊 有些不法商販在製作豬肉過程中使用添加劑,一番「美容加工」後,豬肉就和牛肉的外觀差不多,連口味也相似。前天,面對潤州工商執法人員的質疑,一肉攤攤主立即改口說是把豬肉做成「叉燒」和牛肉一起賣。
  • 工商查獲510個有毒奶瓶 起名「愛寶」實為「害寶」(圖)
    「愛寶」牌嬰兒奶瓶  本報訊 (記者 王家照攝影報導)本報昨日報導了《海口市場驚現有毒奶瓶》的報導後,引起了海口工商局的重視,工商執法人員在全海口範圍內清剿有毒奶瓶。在記者的配合下,當天工商執法人員總共查獲有毒奶瓶510個。  金花農貿市場找到5個有毒奶瓶  當天上午9時許,記者來到海口工商局金花工商所。正在市工商局開會的所長李健接到記者的電話反映後,立即安排工商執法人員前去檢查。在金花農貿市場外面的一個擺地攤攤位中,擺放著很多日用品。記者發現,在29日暗訪中發現的有毒嬰兒奶瓶「愛寶」已經不見了。攤主說,他沒有賣嬰兒奶瓶。
  • 漂白芋頭:賣相好卻煮不爛 商販稱自己從不吃
    那種看上去又白又光滑的脫皮芋頭,你敢吃嗎?反正「製作」這些芋頭的商販們不會吃。有處理芋頭經驗的人都知道,芋頭一經削皮,很快就會變黃甚至發紅,但市場上的有些芋頭卻能長時間鮮嫩白皙,其中的奧妙何在?  近日,華西都市報記者連續調查一周後,一個讓芋頭保鮮的秘密就此揭開:加入焦亞硫酸鈉漂白。很多商販將其稱為保鮮劑。
  • 工業合成染料給醬鴨著色 武漢四名不良商販遭批捕
    荊楚網消息(記者艾丹 通訊員金磊、張漢舟)為使生產的醬鴨好賣,不法商販竟用工業合成染料酸性橙給鴨子「美容」。武漢市今年首例生產有毒、有害食品案的四名犯罪嫌疑人日前已被檢方批捕。  2008年10月,李國平、張加林、黃蓉和廖斌分別租用武漢市漢陽區五裡墩檀李灣附近的房屋生產滷製醬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