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消息(記者艾丹 通訊員金磊、張漢舟)為使生產的醬鴨好賣,不法商販竟用工業合成染料酸性橙給鴨子「美容」。武漢市今年首例生產有毒、有害食品案的四名犯罪嫌疑人日前已被檢方批捕。
2008年10月,李國平、張加林、黃蓉和廖斌分別租用武漢市漢陽區五裡墩檀李灣附近的房屋生產滷製醬鴨子。為降低成本,使鴨子著色均勻,便於銷售,他們使用一種紅色粉未狀的非食用添加劑對鴨子進行滷製著色,並將加工好的醬鴨子銷售給菜市場的經營戶。
同年12月23日,漢陽區工商局執法人員在武漢市第六冷凍廠、漢陽區五裡墩檀李灣等地,查獲李國平等四人生產的違法添加有非食用物質的滷鴨共計2549公斤。經鑑定,其生產的滷鴨子中含有一種稱為酸性橙的工業合成染料,屬國家明令禁止在食品中使用的添加劑。
漢陽區檢察院偵查監督科在走訪工商執法部門時發現該案後,立即派員介入,引導調查取證,提供法律支持,並建議工商部門把該案作為刑事案件及時向公安機關移送。
日前,李國平等四人已被漢陽區檢察院以涉嫌生產有毒、有害食品罪批准逮捕。據悉,此案是我市今年第一例生產有毒、有害食品案件。
連結:《刑法》第144條規定:在生產、銷售的食品中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銷售明知摻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造成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嚴重食源性疾患,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處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
新聞背景回顧:
武漢市場部分滷鴨用工業染料上色 黑作坊已被查封
冷庫中搜出2.5噸漏網滷鴨
相關新聞:衛生部公布第二批高風險非食用添加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