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書法雜誌 | 趙熊風過耳堂金石題跋偶拾

2021-03-01 青少年書法雜誌

宋人尚文,文章書畫之餘,搜研古器,補正經史,遂開金石之學。器物有限,而圖畫不易且難免失真,於是傳拓興。拓本行世,文人傳摩,或考據史實,或探討藝術,或詩文禮讚,長長短短題識以附,題跋之事於此興而盛焉。

近年,許是書法作品形式不易出新,抑或收藏之熱所促,金石題跋自清末民初以來又見新高峰。甲骨鐘鼎、碑誌造像、金玉磚瓦、布幣璽印,莫不傳拓題跋。坊間有金石題跋專項拍賣,其價之高令書畫遜色;又多見專項題跋展覽,觀而從之者眾。金石題跋眼見得從高深冷僻之學漸趨大眾娛樂,仿若隨便一古物之墨拓朱痕,邊上寫得三言五辭,便稱「題跋」。然囿於學識、惑於名利,多有真贗不辨、妍媸不計之失。觀清季及近現代諸家,若長於鑑藏之羅振玉、陳介祺等,長於書畫之趙之謙、吳昌碩等,長於考據之阮元、王國維等,長於訪碑之黃易、吳大澂等,挾乾嘉以來金石大興之緒,考證器物斷代、造型、名謂及使用,作以記錄。彼時諸家,大多是史料考據、文章詩詞、書法繪畫等兼工,是以題跋見史實、見文採,而更饒書意,文人雅韻沛然。

風過耳堂趙熊先生居西安,少小即染於金石翰墨,數十年朝乾夕惕,識真辨偽,金石鑑藏既豐而諸藝兼進,書法篆刻、詩詞文章皆養於長安悠深之金石底蘊而自成高格。歲次己亥暮春,趙熊先生集近六十件金石題跋成冊,有「金」如鐘鼎、尊爵、鏡洗及詔版之屬,有「石」如碑誌造像與石鼓之屬,有「磚瓦」如秦瓦、漢磚並印匋之屬,久負盛名之重器與近年新出之佳品同聚。最難得者,乃趙熊先生予每一拓片以精心題跋,書法則篆、隸、楷、行,文辭則考證、敘事、感慨、詩詞,史料價值、藝術高度與章法豐富性皆堪為後學之資。

如「西周折觥銘」一篇,右上先以隸書大字書「西周折觥銘」並落款,接著在下方行書敘寫折觥出土歷史並作器物考證,而後記述題跋情形並落款。拓片左邊先以朱墨臨摹折觥銘文,而後小楷寫釋文並落款。形式新穎而有古意,書體多樣而合於折觥古風,內容從學術考證到書法學習兼有。

又如「漢□巨昭殘碑」一篇,右上以朱墨擬此殘碑隸意書器物名並落款,上方小字隸書作史料考證、藝術解析、略抒感慨之情並落款。左邊先是朱墨隸書專為此拓所作詩篇,落款有「前識二日後」字樣。按,細讀是冊,大多類此,每一拓本之題跋多非一日書就,見得趙熊先生治學之嚴謹,亦可見先生悠遊金石、再三涵泳之樂哉。

全冊拓本選擇精心,纖毫之微亦見精神。文辭精當,敘述處誠如先生言「至於題跋的文風,也是一個問題。緣於金石拓本多為古器物,題跋文字的氣息自然與之相諧為好。如以文言文寫出,今人多有不能,於觀眾也有障礙;如通篇大白話,則與古歡相去遠矣。上世紀二三十年代興起並流行的半文半白的文字形式,也許是今日題跋中不得已的選擇」。文白之間,古風盎然;詩文部分則平仄韻律悉如古制。趙熊先生長於篆隸,兼工楷行,題跋中諸體參差而列,章法既古又新。先生又是篆刻名家,各式不同印章的點綴為題跋增添神採。跋中落款所見,丙申、乙未、戊戌、己亥等,顯是積多年之功,精選此批以呈。凡此種種匠心與苦心,足令後學仰之。

本文刊登於2019年第9期《青少年書法·青年版》「經典品讀」欄目。歡迎轉發,轉載請跟我們聯繫。歡迎微信訂閱《青少年書法》雜誌!

讀者可前往當地郵局訂閱。郵發刊號:36—227(青年版),每期定價12元全年144元;36—101(少年版),每期定價12元全年144元

中原大地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

河南美術出版社有限公司主辦

青少年書法雜誌社

qsnsf.snb@163.com

qsnsfzz1985@163.com

河南省鄭州市鄭東新區祥盛街27號河南出版產業園C1-428室《青少年書法》雜誌社

相關焦點

  • 「汲古嘉會」——雲南印社金石拓片、印屏、印蛻題跋展
    「汲古嘉會」——雲南印社金石拓片、印屏、印蛻題跋展2019年7月6日上午10:30在昆明市博物館二樓五號廳舉行開幕茶會展覽時間:2019年7月6日-2019年7月19日、印屏、印蛻作為極為重要的研究資料,不僅具有重要的史料文獻價值,於書法藝術鑑賞以及書寫實踐上更是不可或缺。
  • 杜鵬飛:漫談林培養兄的書法和題跋
    作品曾參加「全國正書展」「金石題跋名家作品展」「楷書百家作品邀請展」等各級展覽。2014年《林培養拓片題跋書法集》由河北美術出版社出版,2015年舉辦個人書法展,2017年編臨《柳公權玄秘塔》系列圖書由河南美術出版社出版。採寫《天下無橋長此橋》《千載洛陽橋萬古守安瀾》等系列文章以及詩詞發表於各級各類報刊,參與編寫《蔡氏古民居》《柳公權楷書入門》等書籍。
  • 如何欣賞古書古畫上題跋,中國古代金石書畫展在滬舉行
    東方網記者熊芳雨12月28日報導: 近日,《與古為徒 中國古代金石書畫及古籍名墨特展》舉行。展覽呈現了七十餘件展品,包括吳大澂和吳湖帆先生題跋金石拓片、書畫精品;範景中先生、周小英女史書畫及藏書題跋;國內重要藏家收藏刻本、稿本、拓本及名家名墨。
  • 第三屆「金石永壽●薪火相傳」漢畫像楹聯題跋展青島圖書館開展
    中國山東網12月18日訊 (記者 楊廣科) 門內雙吏安半世,庭外長青綠千年;猛虎跳踉挾風至,卞莊振臂挺矛擊;排玉戶而颺金鋪兮,發蕙與穹窮……12月18日,第三屆「金石永壽本屆展覽由青島市圖書館、青島市楹聯藝術家協會市南區分會聯合主辦,參展作品依然以楹聯形式解讀拓片中的漢代文化基因為主,通過拓片上的書法題跋妙語,來展示其中的文化文明和歷史韻味。
  • 金石永壽——上虞新添一座金石博物館
    為了弘揚我國博大精深的上虞文化,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碩士,中國文物學會會員,農工黨紹興文教衛副主任,會稽金石博物館館長,會稽甓社社長張笑榮開辦的第四家會稽金石博物館(上虞館)於今天正式落戶在舜耕路1111號中鑫集團古宅。
  • 古人題跋字,別是一番好風景
    書畫作品中的題跋,一般不為初學者關注。無他,字外之字、畫外之字耳。不過吾師囑曰:留意古人題跋字。遂將眼光偏移,由是看到另一番風景。
  • 金石心香 · 長發其祥
    先生痴於金石,金石學肇於山東趙明誠李清照,後繼者代不乏人,陳介祺、王懿榮、王獻唐,迄今在金石學界,賴非先生再領一幟,以金石復興,而推動中華民族之文化自信。    近年來,先生於著述、書法、治印外,又以畫自娛,尤喜元人倪黃,畫如其人,其人亦如倪黃之閒雅自適,不染時習。
  • 倪瓚的書法風貌,都藏在他清逸脫俗的書畫題跋中
    因倪雲林小楷作品大部分呈現在題跋處,且從他的小楷題跋作品來研究也更能見其筆墨功力。所以,我們選取了部分倪瓚前期和後期的題跋小楷作品,作簡要分析。圖1 元 倪瓚 秋林野興圖題跋 原圖紙本 縱97、橫68.5釐米 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關於倪瓚前期小楷書風,明張醜《管見》云:「雲林早年書法精美,其在至正初元者,妙有大令遺風。」明徐渭云:「瓚書從隸入。輒在鍾繇《薦季直表》中奪舍投胎,古而媚,密而疏。」
  • 【書法培訓】|西安市青少年書法班開課了
    青少年書法班開課了! (家門口的精品小班) 為國學而學,為升學而學, 歡迎廣大青少年朋友,免費試聽,免費體驗。聯繫人:李林電 話: 13279226168 李老師 18629336110 趙老師地 址,桃園北路55號世紀錦繡西區六號樓四單元負一層。
  • 圓桌|關於清代學人書法:從金石審鑑到筆法概念
    「清代學人書法研討會」近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研討會邀請近20位學者參與研討,與會學者就清代學者書法的宏觀考察和個案研究兩大主題開展深入探討,如清代書家對筆法概念的「誤讀」、小莽蒼蒼齋收藏清代學人書法、《清代學者象傳》與學人書法、翁方綱的金石審鑑與書法成就、張裕釗與鄧石如之比較等。
  • 「美麗家鄉」——2020中國青少年書法美術徵集展示活動啟動
    本報訊(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楊寶光)為充分展現「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成果,引導和激勵廣大青少年通過書法、美術作品描繪展現家鄉多彩美景和巨大變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共青團中央宣傳部聯合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書法家協會、中國青少年新媒體協會、中國青少年宮協會、中央美術學院等單位共同舉辦「美麗家鄉」——2020中國青少年書法美術徵集展示活動。
  • 每日經典欣賞 | 王鐸題跋
    依據清順治十五年(1658),即王鐸(1592—1652)去世後,其次子王無咎所刻版本)近七十萬言,各種文體俱備,但沒有專門的書論文字,甚至幾乎沒有討論書法的內容。只卷之三十八題跋一、卷之三十九題跋二所收,為書畫題跋內容。顯然,這裡收入的題跋,是鄭重其事的,並不包括我們常可見到的其作書落款處的題跋。這些題跋既收入文集,想編者以為重要吧。
  • 金石達人:金石僧六舟
    六舟一生歷經乾隆、嘉慶、道光三朝,正處於乾嘉樸學的高峰,也是金石學空前興盛的時期。他兼擅詩文、繪畫、書法、治印、刻竹、裝裱、鑑別古物、修整古器並識讀銘文、尤擅傳拓古銅器全形,堪稱一絕。達受經禪之暇,沉浸於金石翰墨,徜徉於藝林,搜羅文物、傳拓金石文字甚勤,被金石家阮元稱之為「金石僧」。
  • 【雪山美術館】年終藝術大賞丨吉古金成——歷代金石碑刻精品展
    2020年12月8日—12月28日《 「 吉古金成 」 ——歷代金石碑刻精品展》將在雪山藝術小鎮·雪山美術館作為美術館年終藝術大賞展出。 此次精品展呈現始自商甲骨文的精美碑刻,不僅記錄了雲南的歷史,更蘊含了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和較高的書法藝術價值,是一筆豐富的地域文化遺產。
  • 近代書史隱匿之作:吳之英《哭楊銳》及其題跋
    吳之英在政治上的變革之心對他的書法創新影響頗大,入之愈深,則開枝愈盛。趙熙所評「其書瑰瑋」四字,可視為對吳之英個人書風的最好詮釋。 (見《趙熙集·香宋文錄》卷一《題張毅崛藏吳伯朅悼楊舍人詩幅》)此後,大約在2010年方才於四川大學出版的《吳之英詩文集》裡看到不甚清晰的書法影印稿。以前曾聽您提及過此稿來之不易,但未細問,今天就請您簡單談談這件作品的發現經歷吧。
  • 獨上高樓 | 王國維書法
    陳的書法獨樹一幟,追求金石味道,書畫受日本南畫及乃師吳昌碩的影響,風骨清奇,天分極高。可惜天不假年,在1923年回鄉盡孝時,不幸染病而歿。展廳裡的王國維舊藏《漢三老碑》拓片,有陳師曾和姚華在1921年的題籤和題跋,可證三人之交誼。
  • 馮敏昌書法有何風格?他這麼說......
    2、書法以二王為宗,廣涉諸家,自出機杼。據翁方綱所撰《魚山馮君墓表》所載馮敏昌習書:「由褚入大令,尤研精蘭亭諸本。」大書家伊秉綬也評曰:「君(敏昌)之出,窺晉妙跡,若有夙悟神解,故能極變化,以彰人品之高。又精八分,兼能畫理,廣搜金石文字。」謝蘭生在《魚山先生傳》中云:「書法專宗二王,尤得力於大令」。
  • 這個被「皖中張氏」收藏的秦公簋 至今仍存題跋之謎
    據此可知,王國維題跋所署「十二月十一日」,實為1922年1月18日。這一題跋時間,要早於後世研究者慣常以為的1923年8月前後。之所以有這樣的「經驗之談」,乃是依據後世流傳的所謂「遺書本」《觀堂集林》。且說1927年6月2日,王國維在頤和園內的魚藻軒前,自沉於昆明湖。為紀念其人其學,其友人羅振玉、弟子趙萬裡編印遺著,王氏代表作《觀堂集林》均輯入,共計二十四卷。
  • 獨上高樓 | 王國維書法淺議
    陳的書法獨樹一幟,追求金石味道,書畫受日本南畫及乃師吳昌碩的影響,風骨清奇,天分極高。可惜天不假年,在1923年回鄉盡孝時,不幸染病而歿。展廳裡的王國維舊藏《漢三老碑》拓片,有陳師曾和姚華在1921年的題籤和題跋,可證三人之交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