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的家長們一定要告訴孩子不要去賣這些辣條!!!
紅梅小學門口的小店,小學生正在挑選辣條等零食。
北京已下架的不合格辣條,在校門口的小賣店還能買到。 記者 蔡俊 攝
小學生欲罷不能的美味零食,承載著成年人童年回憶的辣條,如今有了一個「響亮」的名頭——史上最牛零食。
「最牛零食」,「牛」的不是味道,而是髒亂差的生產環境:女工上完廁所不洗手,直接用手將辣條裝入包裝袋;盛辣條的塑料桶上滿是又黑又亮的油漬……這般「任性」生產出來的辣條近日被新聞媒體曝光後,實在讓人難以再勾起食慾。
不過,記者走訪發現,在寧波幾家小學附近的小賣鋪,5毛錢一包各類辣條仍是熱銷的「人氣商品」。甚至北京已下架的不合格辣條,在校門口的小賣店仍能買到。
十幾種辣條一律5毛一包
昨天下午,記者來到位於環城北路紅梅新村1號內的紅梅小學。在小學對面的一家小店,店門口的地上鋪著幾個大大的透明塑膠袋,裡面裝著各種各樣的袋裝零食,這其中,形形色色的辣條就佔了「半壁江山」。
「老闆,各種辣條都給我來一包。」聽到記者的話,老闆隨手扯過一個尼龍袋,熱心地幫記者裝起了辣條。不一會兒,尼龍袋中就裝滿了10多袋五顏六色的辣條,記者看到,這些辣條外包裝大小不一,辣條的形狀也各有不同,有的是長條形的,有的是塊狀的,也有的是顆粒狀的。辣條的名字也取得五花八門、稀奇古怪,有叫「大龍蝦」的,有叫「辣子雞」的,還有叫「田螺肉」、「小牛排」的。
「拿了這麼多包,價格不好算吧?」記者問。老闆擺擺手:「不會的,好算得很,一律5毛錢一包。」
「這麼便宜,會不會不衛生啊?」記者又問。老闆斜了記者一眼,沒有正面回答這個問題:「你要是抱著這樣的想法,那我勸你還是不要買了。」
「那哪種辣條賣得最好啊?」「都賣得挺好的,不信的話你等到4點半小學生放學了自己看。」老闆顯得很有自信:「現在我還有工夫幫你拿辣條,等小學生放學了,可就沒空招呼你咯!」
一放學就有小學生來買
於是,記者便在這家小店旁一直等到4點半。
果然像店主說的那樣,一放學,不少小學生背著書包便直奔這家小店而來,而此時小店也派了一位阿姨拿著木匣子站在門口負責收錢。一些小學生在小店門口蹲下,熟門熟路地抓起幾包辣條,不用問價格,就把5毛、1塊錢的硬幣遞給了收錢的阿姨,飛奔而去。
記者攔住幾位買了辣條的小學生,詢問他們為什麼愛吃辣條。「這個東西味道好,很香的,吃起來像肉一樣,我和我同學都挺喜歡吃的。」一名小學生告訴記者,而且價格也便宜,5毛錢一包,他每天的零花錢足夠買四五包。在採訪中,記者發現多數的小學生其實並不知道自己買的食品叫做辣條。「我們管這個叫肉豆腐,豆腐乾。」
一款辣條含10多種添加劑
走訪過這家小店後,記者繼續往前方甬江中心幼兒園方向走去,一路上,也有幾家小店圍滿了放學的小學生,記者也從這些小店買了一些辣條,一統計,各種牌子接近20種。
這些辣條的價格無一例外都是5毛一袋,從產地看,90%以上的辣條產地都是在河南;從配料上看,成分均為小麥粉、水、植物油和食用鹽,而食品添加劑的種類,少則六七種,多至十餘種。比如一款叫做「鄧家味道」的辣條,記者在其外包裝背面「食品添加劑」一欄看到,這款辣條使用了阿斯巴甜、甜蜜素、糖精鈉、安賽蜜等13種食品添加劑。
這些辣條當中有沒有被媒體曝光的不合格辣條呢?記者比對發現有的。其中一款雖不在國家食藥總局發布的15個不合格批次的辣條產品之列,但已在北京下架的不合格辣條——尉氏縣晉林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素食5塊牛肉」,就在校門口的小賣店赫然有售。
■部門回應
暫未發現15批次問題產品
已展開全市範圍內的排查
對於這些仍有可能銷售的不合格辣條,有關部門有沒有什麼動作呢?
「雖然在市局的食品電子監管平臺上,我們尚未發現國家食藥總局發布的15個不合格批次的辣條產品,但是我們也通知下面縣市區分局在轄區內進行了排查,預計排查行動還要持續一兩天。」昨天,寧波市市場監督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說,接下來,寧波市將針對校園食品安全進行「百日攻堅」行動,持續到6月底,重點針對校園食雜店、餐飲店以及周邊的食品,進行集中執法、集中排查、集中抽檢、集中培訓、集中銷毀、集中曝光等方法手段,進一步規範校園食品安全經營。
同時,市場監管部門也借本報提醒,學生購買食品,要選擇在正規的超市、大賣場以及規範的市場購買食品,不要在無證照的小攤販和小商販處購買;選購定型包裝食品時,要查看食品的包裝、標籤、認證標誌、查看生產日期和保質期,不要購買「三無」及過期食品;不購買腐敗變質、感官異常的食品,慎重購買接近保質期的食品;少吃油炸、醃製和高脂肪高熱量的食品,少買廉價的零食。
來源:騰訊新聞
歡迎加小微個人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