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面前,雞湯是永遠都翻不了身的鹹魚

2020-12-17 諍論

閒逛微博時,看到一個段子被攻破的過程:

這張圖片應該是很多雞湯文章和雞湯段子慣於引用以說明自己雞湯文內容的最為著名的一張圖片了,可惜在科學家眼中,這種傻缺一樣的事情畢竟是很少發生的。

在科學面前,所謂雞湯都不過是幼稚的玩笑

勸人向善,讓人學會努力學習,保持自信,這些東西都不應該批判,甚至說是現代社會的主流即所謂正能量的東西,可惜的是很多人只知道寫文章卻不知道用正確的合理的方法熬製雞湯,結果是現在市面上多數的雞湯都能被科學及理性一招制服,科學的理性對雞湯的非理性,很顯然勝者不會是後者。

利用欺騙和謊言來證明自己的雞湯理論,這不愧為世紀大騙局,這種人不會名垂青史只會遺臭萬年,在現代社會我們最需要的不是心靈的慰藉,而是徹底認清真相,感性的世界謊言連篇,理性不復存在,人人都以為自己掌握了世界真理,尤其是一些從事銷售行業的。

在很多銷售企業,我們不難看到滿牆都寫著說個人努力、團隊之類的標語,這種東西促成了整個行業的不理智,把能夠賣出東西當成一個人的能力,能力也就會不擇手段靠著欺騙和謊言,然而終究謊言只是謊言,就像羊糞球變不成華華丹。

科學足夠殺死百分之八十的雞湯謊言。在網絡發達的時代,人們可能會覺得比沒有網絡的時代信息獲取更方便,也不容易陷入信息閉塞,大眾可能會更為理智以及擁有更多知識,但是我們在使用網絡的時候,更多是為了讀書——所謂網絡小說以及看看電視劇、看笑話、讀段子之類的,事實上科學並不能做到消除謠言及編造的故事,它的便利性只能讓留言傳播地更為廣泛。

同時由於很多年紀大的人喜歡這種虛偽的東西,自己要求別人按照雞湯文來做事,卻不拿這套標準來約束自己,所以當出現對這些謊言進行闢謠的內容時,反而傳播地很緩慢。

如果我們往前追溯:

最大的一個雞湯笑話,非莫言三連莫屬,著名作家莫言對網絡上流傳的一段所謂莫言說的雞湯進行了闢謠,如果我們看這些理論,雖然有道理,但是無名無姓的人說出來,怕沒有多少人會進行傳播,一旦署名某些名人,自然而然就會有名人流量效應,為自己增加關注,只是作者並未想到本尊會出來闢謠,儘管這件事實際上並不一定會給此人帶來多大損失,甚至反而帶來許多利益。

從現代人的角度來說,我們生活在一個壓力巨大的社會中,不得不依靠一些精神上的娛樂產品來激勵自己,放鬆自己,有些人會選擇一些藝術的方式,有些人會讀書,有些人會仰仗雞湯,有真知識和擁有一肚子謊言、偽知識完全不是一個境界,人之所以要多讀書,就是這樣道理,並不因為你是人所以要讀書,而因為你生活在當今這樣的社會,你才需要讀書。

我們知道,中國古代也有很多自我安慰的名言,很多是矛盾的,早期的雞湯告訴大家,你應該如何,不應該如何,可是這些東西卻完全是用來約束他人或者勸導自己的,矛盾之所以存在是因為人對待自己和對待他人的標準是絕對不一樣的,比如當皇帝要誅殺奸臣九族的時候,身為奸臣必然會喊冤,而身為老百姓,則更可能是拍手稱快,說到底不同的人會留下不同的世界觀以及名言,卻完全是出於自己的立場,也就是說,這些矛盾的東西其實並沒有什麼高下之分,只看你讀者會在關鍵時候如何選擇了。

腦子是對抗雞湯毒料的最好的工具

一個人如果沒腦子,對任何問題都會從感性角度也就是不經思考想到什麼就是什麼地去處理,雞湯騙的就是這些人,不客氣地說,很多女人和老年人都是這樣活著的,和動物之間的區別就是會說話。

否則,雞湯就沒有任何市場了,人類的精神世界即便再空虛也不會去喝這種飲料。

人都是有腦子的,但是人們卻不願意發揮自己腦子的功能,只保留身為動物的特性,吃喝玩樂,那麼人類和動物完全沒有區別,而雞湯文是分辨人類和動物的一條分界線,你相信勵志這倒是沒什麼,問題是你會不會在讀完一則雞湯後去驗證一下雞湯文中所發生的事情的真假,許多人在學校畢業之後依舊沒有獲得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只是知道一味接受信息,唯一的區別是學校必須學習一些自己不願意學的內容,出了學校就可以自由接收自己想知道的東西而且是只接收自己想知道的信息。

不讀書不要緊,現代社會資訊時代,一個人一個禮拜在網際網路上獲取的信息就可能是幾本書的知識量,問題是我們是否樂意接受這些知識,尤其是真正有價值的信息,因為我們必須明白,比起讀書,看網絡內容更鍛鍊人,因為書往往會把某一問題的專業內容都集中在一起,而網絡則可能有更多的虛假信息打著各類標籤讓你信以為真,所以腦子在網際網路時代是人類的必備產品,如果你不想要,那你只能活在雞湯裡。

相關焦點

  • 喝雞湯,做鹹魚!這就是你的生存狀態!
    每天靠喝著一碗雞湯度日的你,喝完湯就睡吧。也許睡著了就世界末日了。而你卻他媽的什麼都沒做!這樣的你,除了意淫和手淫,還能做什麼?!每天喝著一碗無味的雞湯,告訴自己,未來是詩和遠方。這樣一個飽喝雞湯的人站面前,就是一條有毒的鹹魚!生二十多年,沒想過鹹魚翻身,換個活法嗎?給你四句反雞湯的建議一:拒絕雞湯文!你想要的改變的源動力不是一篇文章,而是生活裡讓你徹底去改變的事!有故事,有經歷,才有感悟!沒有一個真實的背景,你看再多的雞湯文,也挽救不了你鹹魚的命。所以,別喝雞湯了!二:有決心!
  • 明明很努力,為什麼老是原地不動翻不了身呢
    你也應該有過這種感覺吧,明明自己已經努力了,但是就是原地不動,翻不了身。幹著幹著才發現自己越來越吃力時,就是你不知道自己的目標,這跟你的努力沒有任何關係。如果你能停下來,找準自己的目標,翻身指日可待!三、自信嚴重泛濫---忽視了自身的缺點和不足一直覺得自己能實現,但現實不是以自己的意志所轉移的。過於相信自己的能力,會讓自己在現實面前特別狼狽。
  • 一個人,身處逆境的時候,厚臉皮活著,才能「鹹魚翻身」
    一個人,身處逆境的時候,又窮又無奈,走到哪裡,都被人瞧不起。俗話說,人窮不能窮骨氣,心不能窮。可是,你的骨氣從哪裡來?好死不如賴活著,你都身處逆境了,就別「死要面子活受罪」了,學會「厚臉皮」活著。一個人,身處逆境,就是做什麼都不順心,都感覺不愉快。稍微想改變一下自己,身邊的人就開始奚落你了,嘲笑的聲音到處都是。但是,你是「厚臉皮」,自然就不會在乎別人的嘲笑。都已經落魄了,不順心了,還要面子幹嘛。不如「我行我素」,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
  • 淘寶「閒魚」買到假貨,「翻不了身」的是消費者
    淘寶的二手交易平臺取名「閒魚」,諧音「鹹魚」,或許有讓二手物品重新流通,「鹹魚翻身」之意。但是,市民蔡小姐日前在「閒魚」平臺的消費中發現,一些存在「貓膩」的商品也假借「二手」之名混跡平臺,並借往來交易「翻身」。一旦買下這些商品,翻不了身的可就是消費者了。
  • 鹹魚表面發黴長毛影不影響食用?
    準備過年時很多家庭喜歡買來好多魚來製作鹹魚等到過年來吃,鹹魚在我們的生活中是很常見的一種食物,很多人都喜歡吃鹹魚,很是下飯還能做一份菜。但是如果鹹魚表面出現發毛鹹魚發黴了還能吃嗎?每年到了冬天很多人的家裡就會自己醃製鹹魚吃,非常的美味,但是吃鹹魚也是有禁忌的,那麼鹹魚不能和什麼一起吃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鹹魚不一定非得蒸,還可以搭配茄子,燉成鹹魚煲更入味
    每年的冬天我家都會醃鹹魚,我平時很少吃新鮮的魚,但是卻很喜歡吃鹹魚。醃製之後的鹹魚曬乾,直接蒸熟或者是炒菜都行,聞起來味道就很香,吃起來更加好吃了。我每次都是直接蒸的鹹魚,蒸好之後可以加一點香油,特別的下飯,還沒有想過用鹹魚來炒菜,後來才知道飯店會用鹹魚來炒菜。
  • 毒雞湯:一個嚮往「鹹魚」人生的感嘆!
    ——題記「人若沒有夢想,跟一條鹹魚有什麼區別!」這一段話在很久以前,曾隨著周星馳所自編自導自演《少林足球》的火爆,而隨著廣為人知。確實啊!一個人若然沒有了夢想,那跟一條鹹魚有什麼區別!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對於這二首詩,每一次讀起來都有著一種超脫、淡然跟放下的意境,但同樣也曾在無數次,讓自己感覺到了一種鹹魚的味道,或者也可以說,鹹魚般的生活!鹹魚般的生活,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呢?這一點,其實不好說?
  • 那些經常在你面前抱怨生活的人,永遠都不會翻身
    這樣的人,天天板著臉,活得很累;這樣的人生也註定廉價,就算掙扎也是無法逆襲,鹹魚翻了身,依舊是鹹魚。因為抱怨是最大的瘟疫,它會讓人沒有力氣去改變,只會讓生活變得更糟糕。然而,真正努力前行的人,從來不抱怨生活。
  • 長沙職業技術學院試卷「雞湯情話」:希望函數不是你永遠的痛
    近日,在長沙職業技術學院2018年下學期期末考試《工科應用數學》試題中,出現了「心靈雞湯+土味情話」答題提示語,令考生眼前一亮。「真心希望函數不是你永遠的痛,呵呵!」「生活有太多變數,但只要目標定,則心定。」
  • 官方提醒:中國式鹹魚是一級致癌物!還能吃嗎?
    什麼是1類致癌物質?此次總局公布的致癌物質分為1-4類,他們分別對應:肯定致癌、較有可能致癌、尚不清楚是否致癌、基本不致癌。吃了清單中的食物不一定就會患上癌症,完全不吃也不一定能倖免。總體來說,癌症是遺傳、生活方式、飲食習慣等各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因此,只要科學合理地食用,鹹魚仍舊能成為我們餐桌上的美食。
  • 鹹魚和它一起炒特別香,還不油膩比紅燒肉都好吃,幾分鐘就做好
    不知道穿什麼衣服好,太尷尬了。穿多了別人覺得你傻,穿少了別人也會覺得你傻,所以……每天早上都要糾結那麼一會會,稍微厚一點的外套棉衣已經洗了收起來,真心不想再掏出來穿個一兩天了。那樣還要洗,還要曬,真是太麻煩了。這樣陰冷陰冷的雨天,連心情也越發的不好了。陽光明媚的時候覺得看什麼都是溫暖的,心情也會跟著好起來。但是這幾天真是心情不好呀。
  • 《有翡》:阿翡秀恩愛、升級兩不誤,李晟要「鹹魚翻身」?
    儘管每天都在隨手撒糧,但是「允翡cp」怎麼可能只滿足於此,每天都要有創新才是當代年輕cp秀恩愛的方向。前有「送刀定情」,後有「摸鼻殺」。逃命途中不小心的碰撞,卻讓謝允逮到機會奉上一記「摸鼻殺」,虐的阿沛大呼「噁心」!
  • 《鹹魚傳奇》首映口碑飈紅 笑翻觀眾
    ­  《鹹魚傳奇》海報­  電影《鹹魚傳奇》講述了一個「鹹魚式」的小人物羅恆,跨越千年,歷經15種身份在追夢路上經歷的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故事。影片以「夢想」為主題,勵志而深刻,利用周星馳嬉笑怒罵無釐頭表現手法,配合王寧精湛的演技,全片包袱重重、笑料不斷。
  • 趣味俗語新解:「食得鹹魚抵得渴」聽著很贊,但不想鹹死該咋辦?
    我們聽到這裡都起鬨了,覺得好好玩好溫馨,林大爺不以為然:「你們沒挨過餓,不知道挨餓的慘,鹹魚那麼鹹,拿來下米飯剛好,我是怕就著來喝粥太浪費了!」我聽了也是感概萬千,「食得鹹魚抵得渴」這句俗語,或許來自於市井裡某位拿鹹魚來下飯的大叔的吐槽,吃了鹹魚會口渴,但對於大叔來說,能吃到鹹魚,忍受一點口渴根本算不了什麼。在吃米飯都珍貴的年代,能夠吃上鹹魚已是美事,口渴這副作用也能接受了,這句話是對當時現實生活的一種領悟。
  • 「你的另一半想當鹹魚,你能接受嗎?」 「我呸!」
    再說我的能力也沒有強大到另一半當鹹魚的份。所以,我不能接受。@ran_不能同意,畢竟,當鹹魚是我的夢想啊,哈哈哈哈。為了讓我倆都能當上鹹魚,現階段的辦法就是我倆都不能當鹹魚。@見心鹹魚是翻不了身的,本身就是一窮二白的起家,養老養小,責任重大,另一半如果當鹹魚有什麼養活自己家呢?啃老嗎?老的已老去,完全不現實。疫情之下,更能體現錢的價值,有房有車有存款有保險有更多睡後收入才能夠保證抵禦風險的能力。
  • 陰陽師:海國活動,順位寮和鹹魚寮,到底誰更好?
    因為很有可能甚至不需要自己付出太大努力,就可以蹭著大佬們獲得一個動態頭像框,在順位寮和鹹魚寮待著感情也差不多,那麼跳槽順位寮,何樂而不為呢?順位寮獎勵多。從小我們就聽老師念叨,什麼環境影響學習,在優等生班級和差等身班級學習進度是完全不同,其實也有點道理。在優等生班級,經常聽大佬們玩家說話,耳濡目染,你不僅在玩遊戲這方面更加有學識,你也會更加有競爭性。而不像之前在鹹魚寮一樣,上線做完任務,跟其他鹹魚調侃幾句便下線。在順位寮,環境會逐漸激發你的鬥志,然後在潛移默化中,你自己可能都沒有發現,逐漸提升了自己的實力。
  • 不管你是18歲還是80歲,在母親面前你永遠都是孩子!
    小時候,她站在你面前,笑著鼓勵你勇敢邁出第一步,你笑著跌進她懷裡。再大一點,她站在你面前,故作嚴肅告訴你要聽老師的話,你笑嘻嘻地應著她。長大後,她站在你身後,一次次目送你離家為生活奔波,你背對著她含淚遠去不敢回頭。兒行千裡母擔憂,不論走多遠的路,不論身在何處,她永遠惦念你。
  • 翻垃圾箱找錄取通知書缺少理性
    這場「愛心行動」,可以說是不了解高校錄取、報到程序的「蠻幹」,表面看上去很感人,但卻完全沒有必要,還浪費公共資源。因為按照高校錄取、報到規定,丟失錄取通知書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完全不影響學生正常報到,只需聯繫高校招生辦公室,告訴丟失錄取通知書,學校會告訴學生怎樣處理,然後按學校的要求準備好身份材料,就可順利到大學報到。
  • 如果進不去大廠,是做鹹魚還是要鹹魚翻身
    進大廠的機會,不是說有就有的,大部分都是普通人和少了運氣和機遇的普通人。年近30歲,工作五六年,職業發展瓶頸,找不到方向,只想做鹹魚,卻又不甘,這是當下甚至可以說是在好工作機會普遍少的內地打工人的現狀。
  • 風乾菜分享:豬肉鬆、鹹魚幹、銀魚乾製作過程分享,以及菜品製作
    豬肉鬆食用價值用豬瘦肉除去水分後而製成的,肉鬆是亞洲常見的小吃,具有柔軟酥鬆、綿而不、味鮮香濃等特點,且易於人體消化吸收,營養價值高於一般豬肉類製品的特點。一般的肉鬆都是磨成了末狀,適合兒童食用,將肉鬆拌進粥裡或蘸饅頭食用。【製作季節】四季皆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