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我們來嘗試臨習一下文徵明的一篇大字行書《行書自作詩卷》。初次臨習,希望大家多多指點,以求共同進步。
明代書法家文徵明大家都熟悉,他的書法廣泛的取法歷代名家,楷書他學鍾繇、二王;草書主要是懷素和黃庭堅;行書方面智永、蘇軾、米芾、趙孟等諸家他都接觸。
文徵明的書法有一個顯著的特點,他的筆法追求的是晉人的細膩,行筆動作講究細和巧,書法作品有一種清秀文雅之美。
而我們今天臨習的這篇大字行書,和他一般書風有很大的區別。結體上取法黃庭堅的長槍大戟,收放自如,氣勢開張,給人以灑脫勁健之感。不過,本篇大字行書雖是取法黃庭堅,卻沒有黃庭堅的抖擻作態,字裡行間老辣蒼勁,又不失精到自然。臨寫起來十分有趣。
由於是首次嘗試臨寫,所以只寫了一個開頭的片段。另外由於原帖是手卷性質的,而我們是豎式臨寫,已經改變了原本的章法安排,不到位的地方請大家批評指正。
下面我們通過單字來了解一下此篇大字行書的精妙之處。
通過這個字我們可以看到,整個字的結體和黃庭堅的字非常像,中宮收緊的同時個別筆畫向外擴張。相信大家一對比,就能看出我的不足,筆勢連貫不足,筆畫質量根本就沒法和人家比。
這個字,我主要是想學那個果斷有力的長撇,大家評價一下,我寫的這個撇怎麼樣?
這個字因為筆畫比較少,所以寫的比較厚重,遺憾的是,我沒有寫出那種力量感,還是控筆不夠細膩啊,差距很明顯。
你看原帖中下面那兩個點的呼應,而我寫的呢,要力量沒力量,要質量沒質量。大家臨寫此類筆畫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呼應關係。
這兩個字的老辣果斷,寫不出力量感就失敗了,真的很難寫出那種韻味。
上面這個字的轉折非常的流暢自然,充分顯示出文徵明的細膩控筆,我還得多多練習。
好了,圖片我們就看到這,如果說臨寫起來有什麼感受的話,個人認為需要注意的是:首先要敢於行筆,畢竟是大字行書,如果沒有筆力就會軟綿綿毫無生機;再者,要注意結體,這篇大字行書的開張之勢非常值得我們去學習借鑑;最後需要注意的是,要留意到文徵明筆法細膩的一面,行雲流水之餘,一定要注意點畫的質量。
以上是我臨寫這篇大字行書的個人觀點,寫的不好,請大家多多批評指正,後續會帶來更多臨寫的作品,希望和大家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