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聞Knews綜合
2020-08-03 14:21
夏天,很多家長喜歡帶孩子到戶外遊玩,一個夏天過去了,孩子皮膚曬得黑黑的,很多家長完全不當回事兒,心想反正過一個冬天又白回去了。還有很多家長認為,小孩曬得越多越好,可以幫助身體合成維生素D,促進鈣的吸收,幫助長高。那這樣的想法是對的嗎?
不久前,郭先生帶著他7歲的女兒玲玲(化名)去海邊玩,玩了不過2個多小時,玲玲就出現面部、四肢、胸背部多處紅斑,不僅起皮,還長了很多小水泡,渾身灼熱、刺痛難受。
郭先生告訴記者:「當時是陰天沒有太陽,我認為是白天沒有關係的,所以我帶小孩就去玩去了。後來是蠻擔心的,小孩子喊皮膚疼。我原先以為沒有太陽直曬,沒有太大的關係的。沒想到回來以後那麼嚴重。」
不得已,郭先生只好帶女兒來到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皮膚科就診。醫生叮囑郭先生,除了在家要繼續保持溼敷,還要來醫院進行溼敷。經過一周時間治療,目前孩子皮膚恢復得還算不錯。
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皮膚科副主任鄭錦芬向記者介紹玲玲的治療方式:「用生理鹽水倒到紗布或者是毛巾上面,敷在局部,一次敷20分鐘到30分鐘。」
郭先生表示:「已經完全恢復很好了。黑色沉澱的東西現在已經是白色的了,皮膚沒有曬到的地方, 顏色基本差不多了。」
醫生表示,兒童皮膚薄嫩,缺少透明層,失水量也較大,再加上兒童皮膚的黑色素含量低,紫外線抵禦能力差,很容易被紫外線輻射灼傷。所以,與成年人相比,兒童其實更需要防曬。有研究表明,兒童時期接受的紫外線照射劑量與成年後皮膚腫瘤的發病率成正比,兒童時期被紫外線曬傷會導致日後患皮膚癌的概率比成年人增加5-6倍。
鄭錦芬告訴記者:「因為小孩子皮膚體表面積比較大,又加上剛剛說到的皮膚結構問題,就是容易曬傷、容易吸收紫外線。相當於他紫外線的量,佔一生當中總量的三分之一。就意味著如果你小孩子這段時間,曬太陽越多,那麼以後發生皮膚腫瘤的可能性就越大。」
為了避免嬰幼兒過度防曬而導致維生素D缺乏,醫生建議家長,可以每天給孩子進行1到3 次日光浴,每次10分鐘左右,即可滿足1天維生素D需要量,但需避開紫外線最強的上午10點至下午4點。要知道,不同年齡段孩子,防曬方式也是不同的。
鄭錦芬介紹:「像6個月內的寶寶,儘量使用遮蓋的方法進行防曬。比如用雨傘、太陽帽,或者是用嬰兒車的罩進行防曬 。如果是超過6個月到2歲的寶寶,也是以物理防曬為主,可以用一些兒童專用的物理防曬霜。大於2歲的寶寶,除了剛才這些方法以外,可以加上一些化學防曬霜 綜合來進行防曬。」
(素材來源:深圳公共頻道 實習編輯:韋逸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