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5 13: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感謝農民伯伯的辛勤耕種,感謝廚房阿姨的精心烹飪,感謝老師的悉心照顧,我們要愛惜糧食,吃乾淨,不浪費!」
9月15日中午11點半左右,清遠市新北江幼兒園大一班教室裡,傳出孩子們稚嫩的聲音,這是每天午餐前的「必備動作」——老師對孩子們進行感恩教育,從小培養孩子們節約糧食的意識,養成良好的進餐習慣。
9月15日,午飯前,新北江幼兒園老師給孩子們上節約糧食課。
走進教室裡,生活老師正在給大家分餐,30多名孩子們輪流來取餐。蒲瓜煮牛肉、蒸水蛋、大米飯,孩子們吃得津津有味。取餐和進餐的過程中,老師還會向孩子們介紹蔬菜、大米是怎麼來的,以及飯菜做法和營養,幫助孩子們愉快進餐。為了減少浪費,老師會根據大家平時的飯量和實際情況,幫助盛不同量的飯菜,讓每個孩子都能感受到光碟的自信和快樂。
9月15日,午飯時間開始,小朋友們輪流取餐。
「我最喜歡吃雞蛋了,看我都吃光了!」「這個蒲瓜好甜啊!」大概10多分鐘,孩子們基本都實現了「光碟」,不少小朋友乾脆端起盤子把菜汁都吃光了,還有小朋友吃光後又加飯和菜,也全部吃光光。也有小朋友吃飯比較慢,老師則在一旁耐心引導,儘量把飯菜全部吃完。最後,盛放飯和菜的桶內空空如也,孩子們的餐盤內也基本沒有剩飯菜。
9月15日,小朋友們的午飯吃得津津有味。
「節約糧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園一直以來注重愛惜糧食從小做起的品德教育,並貫穿到幼兒的日常教育教學。」新北江幼兒園園長陳惠娟介紹,從小班幼兒開始,就通過「世界糧食日」主題活動、開展品德禮儀動畫小劇場、「班級公約」等形式引導孩子們做節約糧食的好孩子。
9月15日,十分鐘左右,有小朋友已將盤裡的飯菜吃光。
根據每個年齡段的幼兒特點,老師們還設計了長短不同的感恩語,讓幼兒在餐前進行感恩。文章開頭就是大班的感恩語,中班和小班的感恩語分別是:感謝廚房阿姨的精心烹飪,感謝老師悉心照顧,我們要愛惜糧食,吃乾淨不浪費;感謝廚房阿姨的精心烹飪,感謝老師悉心照顧。
9月15日,吃完飯後,小朋友們將光碟交給老師。
此外,在園區管理中,廚房師傅會按照師生出勤人數定量烹飪飯菜,並實行教職工提前一天報餐制度,如報了餐並未食用,將處罰兩倍的餐費,最大程度減少浪費。每天每個班級剩餘的飯菜量,也將會作為文明班級評比的指標之一。「我們希望從一點一滴做起,促進幼兒逐步養成愛惜糧食的好習慣,全體師生都成為節約糧食的踐行者。」陳惠娟表示。
清遠發布編輯部
來源:清遠日報
編輯:羅璐
校對:王雪
原標題:《你大口吃飯的樣子,真棒!| 浪費可恥,節約光榮(4)》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