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多少點多少!吃不完就打包!」9月11日傍晚,在東方百盛六樓小吃城,一個穿著校服的孩子對正在點餐的媽媽一再「叮囑」。
「以前在外面用餐時他總是『想吃要吃都要買』,各種小吃來一點,最後剩下一大堆。今天自覺提醒我,讓我很意外。」孩子的母親對記者笑言。
與孩子母親攀談中得知,孩子在我市勝利路小學上三年級,最近,學校開展了形式多樣的以「厲行節儉、反對浪費」為主題的教育活動,他們也讓孩子觀看了不少有關節約糧食的公益短片和微電影。通過學習,孩子近期表現明顯有所改變:外出用餐時堅持點小份,喜歡的餐點只選一樣且保證吃完,家庭聚會用餐結束常提醒大人打包剩菜。
採訪中,記者還看到,有一家三口用餐,為避免孩子獨自吃一份剩餘浪費,父母會在餐品上桌後以公筷和小碗分食。對於孩子想多點餐的要求,父母以「過多浪費」為由拒絕,並藉機教育孩子節約糧食是美德。
在其他餐飲場所,記者也發現,不少家長在外出帶孩子用餐的過程中,以身示範,自覺少點餐、剩菜打包。以實際行動教育孩子「節約糧食、浪費可恥」。
但同時,也有一些食客,包子只咬一口、大盤菜只吃一半,甚至菜品上桌後因「不太好吃」或「點多了」而一口未動,造成大量食物浪費。「我們在清理桌面餐品垃圾時,每天仍能清出大量剩餘食物,白白倒掉,十分可惜。」在東方百盛小吃城負責收拾餐桌的服務員告訴記者。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隨處都可以看到浪費糧食的現象。『厲行節儉』的倡議已經發出,很多餐飲行業已配合行動起來,但關鍵還在於我們自己要有這個意識,要把『反對浪費』真正體現到行動上。既然是美德,就更應『從娃娃抓起』,做好發揚和傳承。」市民謝曉鋒說。
「從娃娃抓起」。市教育局日前發出倡議,要求全市各級各類學校要加強勤儉節約教育,營造節約用餐氛圍,倡導綠色文明用餐,打造綠色健康食堂。其中,要求各學校要把制止餐飲浪費、倡導勤儉節約作為學生健康教育、德育教育的重要內容,與各項教育教學活動緊密結合,通過多種方式引導學生認識糧食生產、加工的辛苦過程,教育學生學會感恩、敬畏自然,牢固樹立「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理念,自覺從節約一粒米、一滴水、一度電做起,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更希望學生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帶動父母節約用餐,杜絕浪費。並呼籲廣大家長帶頭規範自己的用餐行為,培育文明節儉的良好家風,讓「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成為社會共識和自覺行動。(記者潘霞)
聲 明
嘉峪關新聞網原創微信,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本媒體部分圖片、文章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權及著作權,請及時與我們聯繫,將按《嘉峪關日報社稿酬發放辦法》支付稿費。聯繫電話:0937-6287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