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切實培養節約習慣,平川區幼兒園採取餐前教育、用餐引導、科學配餐等多種措施,積極引導幼兒從小樹立厲行節約的意識,培養文明用餐的良好生活習慣。
在家挑食不願吃飯、在外零食管飽是許多小朋友的日常生活習慣,挑食、節約意識不強和飯菜不可口都是幼兒不願吃校園餐的主要原因,這也成為校園餐浪費的客觀因素。平川區幼兒園每日午餐前,老師或小朋友會先進行當日餐點介紹,介紹所用的食材及其特點,孩子們通過點滴積累增進對糧食的認知,養成節約糧食、文明用餐意識。
平川區幼兒園學生 李佳穎 老師告訴我們,農民伯伯很辛苦,飯不能浪費,一定要吃的光光的。
學校提供適量、好吃的飯菜,是杜絕兒童餐飲浪費、幫助兒童「光碟」的良方。在平川區幼兒園餐餐不重樣,每道菜都有「新花樣」,科學的搭配,精心的烹飪,讓孩子喜歡上這裡的飯菜,碗裡的飯每次都吃的乾乾淨淨。同時,老師也會根據每個孩子的飯量不同,差別化盛飯。
平川區幼兒園學生 唐琳軒 幼兒園的飯很香,我最喜歡到幼兒園吃,每天都是各種各樣的飯。
平川區幼兒園教師 李世潤 我們幼兒園很重視對孩子的生活習慣的培養,尤其在幼兒進餐這一方面我們是非常注意的,有的孩子在家裡有撒飯倒飯的現象,到我們幼兒園以後,我們老師進行觀察,對這樣的孩子,在就餐時我們會進行適量的盛飯,進行觀察並且及時的進行調整。根據他飯量的變化,對於盛飯這個我們保育員會進行一個及時的調整。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珍惜糧食要從娃娃抓起。平川區幼兒園通過一系列的措施,使孩子們牢固樹立了厲行節約的意識,也杜絕了校園餐的浪費。
平川區幼兒園副園長 包麗明 勤儉節約、艱苦奮鬥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我們黨的優良作風,我們幼兒園從孩子們入園的第一課開始,就對他們進行多樣化的教育活動,潛移默化的讓孩子們形成講文明講禮儀,不挑食,不偏食,不浪費一粒糧食等文明用餐的好習慣,餐前我們都要進行餐前感恩活動,讓勤儉節約成為一種習慣,讓節約的種子種在孩子們的心田,讓節約的傳統美德發揚光大。
馮學廷 張生琴 報導